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依赖是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资源依赖是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试图从资源依赖方面探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并以陕西吴旗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经验为例证。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这些地区的社会稳定。有专家指出,铜川应着力培育新兴接续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轻对资源依赖的程度。我国各大资源依赖型经济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在利益驱动下各地方政府

资源依赖是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以陕西吴旗县县域经济发展为例

县域经济是一种县级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一定空间内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生存和发展,功能相对完备的经济形态。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联结点,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本文试图从资源依赖方面探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并以陕西吴旗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经验为例证。

一、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存问题主要如下:

(一)县域经济严重依赖资源,主导产业单一

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的主要特征是其主导产业围绕着相关资源而展开,在其经济活动中对相关资源的开始利用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经济区域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开发殆尽,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一些可替代资源的发现,这些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发展危机。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这些地区的社会稳定。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经济区域,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呈现出特有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的产业布局一般都围绕着自身的资源优势而进行,产业结构的重心是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这样就形成了刚性强的资源主导型产业结构。资源的开采、利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必然会削减向其他产业的投资,造成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因此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一般主导产业都比较单一,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并且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据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统计结果;GDP超过50亿元的县有262个,其中东部地区191个,占总数的73%;西部地区19个,占总数的7%,并且多是资源型县(市)。

吴旗的经济是“油兴财兴,油衰财衰”,吴旗经济的发展“命系石油,功在石油”,石油工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1993年,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开发脱贫,吴旗钻采公司靠2口井垫底,3孔窑洞起家,贷款起步,经过10年拼搏,原油产量达到了2004年的40万吨,成为一个拥有生产油井700余口,形成年产5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资产总额超过了20亿元,成为一个集科研、勘探、钻采、运输为一体的中型企业。10年累计生产原油168万余吨,实现税利逾10亿元,2002年石油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4%。

(二)资源依赖意识及其严重影响

许多文献都认为: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等是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仅仅考虑这些显在影响因素还远远不够,还应把着眼点放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去研究人们的思想意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资源依赖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对自然资源存在与利用的主观认识或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自然资源及资源产业的过度信任与过分依赖心理。资源依赖意识的特征是:认为资源是不会衰竭的,至少在此代;相信资源开采带来的效益是绝对的即资源的价值是绝对的或永恒的;确定本地区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战略以传统资源为中心,认为离开这一中心就一定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资源依赖意识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虽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下列几个方面:

1.思想简单,缺乏忧患意识

人们相信资源会永久地被利用,总也不会枯竭,即使枯竭,那是后人应考虑的问题。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其结果就是单纯、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人们普遍思想简单,缺乏忧患意识,尤其是缺乏长远的投资计划和超前发展意识。

2.思想保守,寓于一域,求同不求异

由于人类在开发利用某一区域内的一种或几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必然要使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地相对集中。在劳动力聚集区,人们主要依靠同一种资源生存,导致人的思想寓于单一的依靠某种资源的狭窄范围,不求开辟不依赖该种资源的生存道路,久而久之,便形成不愿脱离本地资源优势思考发展战略的模式,产业结构单一。

3.思维懒惰,缺少独创性,不求上进

资源依赖意识具有大众性或普遍性。资源依赖意识不仅存在于许多平民百姓当中,而且存在于一些官员、企业家等头脑中。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依赖资源,离不开也不想离开资源的利用和加工业。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满足于单调的以资源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无法形成新的产业群。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局限于与资源开采加工相关的方面,不主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人们对价值追求的近利性

价值的合理性趋向反映了人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那就是:认为值得的才去追求,才去努力获得。人们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与时间密切相关。太远的目标、太不现实的想法或目标,都不能成为现实追求。资源城市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主业,在本地区资源利用还未出现危机时根本不思考未来没有资源时候的事儿。

(三)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在西部,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中小城市,不计其数。它们受到交通、历史、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完全彻底的转型。这些资源依赖城市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市民健康受到威胁、资源即将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再单纯依赖原有资源创造财富已十分困难。

铜川是一个典型的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传统工业城市。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资源性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原因,铜川市煤炭业普遍亏损。像我国许多地方的资源开发一样,过去铜川的煤炭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以煤炭为基本能源消耗的工业,由于设备热能利用率低、污染控制程度不高,导致粉尘以及多种气体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加上地形的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初,铜川空气污染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十多倍。有一段时间,铜川成了“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性,铜川无力完成自身的改造。由于多年大规模开采,留下了大面积的采空区。据统计,全市采空区面积达163平方公里,产生沉陷区范围约246平方公里,滑坡、崩塌、地裂、沉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随着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减退,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得畸形。10年前,有位中央领导曾视察过铜川,看过后说:“这个城市基本可以报废了。”

一个破败的建筑可以荒弃,但一座城市却永远不应该被社会抛弃。有专家指出,铜川应着力培育新兴接续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轻对资源依赖的程度。

二、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途径

(一)破除资源依赖意识,避免主导产业选择中的急功近利倾向

我国各大资源依赖型经济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在利益驱动下各地方政府缺乏有计划的开采,这些经济区域都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伴随着资源的开发殆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的特点,如若缺少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就会陷入发展困境。因此,只有破除资源依赖意识,充分认识到资源依赖型经济主导产业单一的缺陷,意识到主导产业选择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才能早做准备,另谋发展之路,不至于资源枯竭之时陷入发展困境。

吴旗县的各阶层人士有相当一部分也有资源依赖意识。这并不奇怪,没有资源依赖意识反而不正常。有资源依赖意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认清形势,不要盲目乐观;应意识到吴旗主导产业的单一性,要想到石油资源枯竭之日吴旗的发展问题。虽然石油资源暂时能给吴旗带来滚滚财源,但是一旦没有了石油,经济该如何发展,主导产业该如何选择,这些是有识之士现在就应该考虑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吴旗现已探明石油储量1.5亿吨,开采储量7280万吨。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每年40万吨),吴旗石油储量可供生产182年。随着开采速度的逐年增加,最多可供开采100多年。

(二)吸取铜川教训,借鉴焦作经验,提前做好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的准备

1.莫让铜川的悲剧在吴旗上演

铜川的困境是资源过度依赖型经济的悲剧,铜川困境是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的结果。铜川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培育发展新兴接续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轻对资源依赖的程度。西部资源依赖型县域包括吴旗应该引以为戒,不可重蹈覆辙。

2.借鉴焦作经验,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的准备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因此,西部资源依赖型县(市)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的准备。在这方面,国内有些城市做得很好,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焦作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煤矿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焦作一直是全国著名的“煤城”,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曾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1957年全市煤炭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4.7%,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拥有资源开采及配套型企业1200多家,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多数企业依煤而生。

随着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枯竭,与之相配套的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全市经济增速连年下降。“九五”期间,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焦作经济年均增长率仅3.5%,企业破产关停、职工下岗失业、城市破旧不堪,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暴露,发展非煤接替产业,加快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如何摆脱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厄运,成为当时焦作市讨论最为频繁的话题。

从1999年开始,焦作开始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先后投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极品景观,形成了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四大景区和十大景点的大旅游格局。四年多的时间,焦作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由旅游资源富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的步伐大大提速,“焦作现象”已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代名词。2001—2003年,焦作市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和综合收入等三项指标连续三年实现翻番,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1%提高到2003年的9.4%。2004年前8个月,全市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448.6万人,门票收入1.1亿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7%和156%。

另外,焦作强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据了解,焦作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在1998年就已实现亩产吨粮目标。为实现高产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焦作市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目前,焦作市限额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27家,2003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

焦作市以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而且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业绩。从景区“创A”,到城市“创优”,再到申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最终实现了由“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焦作煤城的嬗变,其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城市成功转型的标本。焦作市的云台山地质公园成为焦作转型的重要标志。

从煤城到旅游城,再到山水园林城市,从冒烟工业到无烟工业,焦作市选择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焦作市的转型使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三)主导产业选择多样化,走综合发展之路

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单一。因此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必须居安思危,在资源没有枯竭之前,综合自己的区位特点、市场前景、自然禀赋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的资源主导型产业结构向多元主导型产业结构转变,走综合发展之路。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夯实基础。国内外的发展表明,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和容纳劳动力的新亮点。因此资源型经济区域必须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互相推动的良性产业结构。

西部的资源十分丰富,多数中小城市经济属于资源依赖型经济。西部县域经济要依靠资源,但是切不要依赖资源。依靠资源,积累资金,另谋发展,多业并举,才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西部中小城市通过优先发展资源型工业,集聚实力,优势突破,先形成一个主导产业领先,然后再反哺其他产业。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强化管理,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方针,积极增加投入,扩大开发区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产量、延长生产年限,使地下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逐步由外延式生产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

结合吴旗实际,石油销售利润中的相当一部分应该反哺生态环境建设,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应跳出石油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为主导产业多样化和早日实现资源依赖经济转型做准备。

此文系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绿色吴旗论坛交流论文,原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9月版。合作者南建党博士现为陕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