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对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有了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就可避免和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灾害。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环境保护是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现实需要

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价值。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山川秀美”就是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创造良好协调的生态环境。只有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对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如森林首先具有环境因子物质属性价值,其次具有环境接纳污染物自净化能力的容量价值,环境的风景价值,及保护生态平衡的自维持价值等。有时为了实现它的一种价值,却会失去它的另外三种价值。因此,在发展的同时,应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生态的完整性等。另外还应结合环境资源使用的特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体制,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只认识到自然资源和人口生产这两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环境生产环节的存在。在对自然掠夺式的开发中,受到的报复是异常惨重的。当今,人们已意识到过去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重视环境生产、环境建设成为人们的共识。有了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就可避免和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灾害。保护天然林资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可使大地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保护土地资源,严禁乱采滥砍、乱挖,合理利用土地等措施的开展,可使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得到缓解,进而控制荒漠化状况。实施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工业,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就可以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二)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包括社会相关的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人才战略、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文化事业、旅游事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社会治安与秩序以及未来社会发展展望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环境协调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以说,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以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为保证。

二、西部大开发中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东部及西部早期开发经验教训的总结

我国的东部和西部早期开发过程中,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和环境立法的滞后,走了一条“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这条道路除了付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代价外,还要为生态环境的治理付出高额费用。这对于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经济能力来说是承担不起的。

(一)东部开发的历史教训

我国环保工作从70年代才开始起步,由于起步晚,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破坏表现得非常突出。

东部在经济发展中开办了许多工厂,但是环保准入条件低,特别是“大跃进”时期,资源浪费大、消耗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十年内乱中许多工业项目盲目上马,工业布点混乱,大量的居民区、水源区和风景区与工业环境交错,加上低技术下片面追求产值,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形势日趋严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流,人们“重发展、轻环保,重效益、轻生态”的意识普遍存在,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没有环境污染检测或污染处理能力等严格的环境准入条件要求,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被直接排出,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破坏,工业污水、大气污染陡增,不承担任何环境保护的责任。各地区相继发生严重的、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使得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以“散、小、低”为特征的“五小工业”的大量上马,进一步加剧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这些企业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缺乏防治污染的能力,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东部地区在引进外资办厂时,环保要求不严。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投资通常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优势资源开发和污染型企业方面。特别希望将重污染、高利润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且对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采取少治理、不治理的态度,出于吸纳发达国家产品仍具有国际市场产业的目的,增加企业和国家的积累,发展中国家仍然选择引进这些技术和产业,我国也不例外。例如,氟氢炭(俗称氟利昂)是用于电冰箱、空调等的制冷剂,不仅是溟氧杀手,还是“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的帮凶,并对自然有着严重的危害,自90年代以来,成百条电冰箱生产线在中国登陆,仅浙江省就有30多家生产厂家,以至于国外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东部地区的发展是在“重发展、轻环保”的过程中完成的,随着城市的膨胀和工业区的扩大、耕地和水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治理,就难以维持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东部的经济腾飞品尝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当务之急是要在不断完善环保政策的同时,加大环境的治理力度,以生态促发展,使经济更上一层楼。

(二)西部早期开发的沉重代价

西部早期开发中也同样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砍树是当时最省事的选择,由于在生产中坚持留母树,重植造,基本保持了生态平衡,所以对西部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但负面影响不大。

但从50年代末期起的大炼钢铁时期,森林覆盖的地方是一片乱砍滥伐的刀斧声。“重采轻育”的做法,使森林资源迅速缩减,导致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的大破坏。“文革”内乱中,“以粮为纲”的经济政策被推到极至,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垦地,造成江河上游地区水土大量流失,下游地区泥沙大量淤积。水土流失的加剧不仅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发展,还影响到水系下游的水资源供给、防洪和水坝寿命,使人们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主体的活力被激发出来,经济市场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各项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急功近利的现象十分普遍。在一些地区,为了局部地区利益和眼前利益,进行掠夺式的经济开发,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仍存在毁林毁草开荒、过度放牧、滥伐滥采等人为破坏现象。如青海的可可西里和北疆草原成千上万的淘金者疯狂开采使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一些大金矿和煤田由于哄抢式的乱采滥掘而一片荒凉。内蒙古、宁夏地区人们“挖甘草”“搂发菜”的行为,使草原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活动,沙化土地逐年增加,乃至出现了恶劣的沙尘暴天气。西部落后的经济决定了西部财政和自身能力不完全具备或是难以具备环保达标能力。经济发展还停留在重开发、轻环保的阶段。昆明滇池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出现的“蓝藻水华”就是有力的一例。1999年高峰期,昆明市的饮用水源地一昆明市第三自来水厂因蓝藻而被迫停产,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被列为国家“三河三湖”重点工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用于滇池污染治理的总投资加起来已近40亿元,其中仅1999年的投资就达8亿元。高额的投资用于一个湖泊的污染治理,在我国实属罕见。西部早期开发同样走了东部开发“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痛定思痛,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一定要引以为鉴,决不能重蹈覆辙,以无限地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应走一条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