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运行的效果分析

经济运行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我们可以将上述原理推广到光滑的需求曲线。此时,经济剩余是价格轴、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到均衡点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如图2.29所示。

第六节 经济运行的效果分析

上面我们介绍了两种基本的经济制度:市场制度和政府干预。我们紧接着自然要问:哪种制度最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既要定义何谓“最好”,又要给出判断经济制度“最好”与否的标准。

一、经济剩余最大化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其显著的特点是追求偏好或好处的最大化。因此,经济运行效果的判断标准,首先是包括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在内的经济剩余的最大化。

1.消费者剩余

马歇尔创造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26]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或服务最多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是衡量消费者满意程度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人对商品的效用判断不同,讨价还价能力不同,愿意支付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也就不同。比如说,虽然人们都知道联想公司的电脑质量和性能不错,但不同的人对其电脑的效用判断不同,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有差异。购买同样性能指标的一台联想电脑,可能出现甲愿意出9 000元的价格,乙愿意出8 700元,丙愿意出8 300元的情况,如图2.26所示。

img69

图2.26 阶梯状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剩余

假如现在有3台同样性能指标的联想电脑出售,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以8 3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丙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两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消费者剩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他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乙获得了400元的消费者剩余。不过,丙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但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的价格去购买。

当联想电脑价格为p=8 300元时,3台联想电脑的消费者剩余总和是1 100元。不过,用需求曲线计算消费者剩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我们假定电脑只能整台买卖,因此需求曲线就不再如同前面所讲的光滑的曲线,而是阶梯状的折线,如图2.26所示。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所以,甲对电脑愿意支付9 000元,乙愿意支付8 700元,丙愿意支付8 300元。因此,3台电脑带给的消费者总收益为:

总收益=9 000+8 700+8 300=26 000(元)

由于每台电脑需要支付的市场价格都同样是8 300元,3台电脑的总成本是:

总成本=8 300×3=24 900(元)

消费者从3台电脑中得到的净收益或消费者剩余就为:

消费者剩余=总收益-总成本=1 100(元)

消费者剩余相当于图2.26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显然,第一台电脑带给消费者的剩余最大,而最后一台电脑带给消费者的剩余为零。

我们可以将上述原理推广到光滑的需求曲线。如图2.27所示,以QD=f(p)代表光滑的需求曲线,则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需求曲线、均衡价格线和价格轴围成的面积。

img70

图2.27 光滑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剩余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也代表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的评价称作消费者的主观评价,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支付的价格称作消费者的实际支付,则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

img71

市场价格或均衡价格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减少;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增加。

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则因为与市场价格重合而消费者剩余为0。

无论如何,消费者剩余概念的提出告诉消费者:通过市场交易,收益总是多于付出。人们总能在自愿的市场交易中获取额外的利益,人类社会的福利总能在市场交易中不断增长。

2.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等于生产者由其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它们的生产成本,是衡量生产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收益。

生产者剩余的关键是计算生产者的成本。假如有3家成本不同的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是7 800元,惠普的是7 500元,联想的是7 000元。如果都按照8 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元和1 000元的生产者剩余。同时,如果生产者采取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

类似于消费者剩余,如图2.28所示,QS=f(p)代表光滑的供给曲线,则生产者能够获得的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线和价格轴围成的面积。

img72

图2.28 光滑供给曲线的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生产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成本称作生产者的实际成本,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格称作生产者得到的收入,则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得到的收入-生产者的实际成本

同样地,市场价格或均衡价格是变化的,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则生产者剩余增加;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则生产者剩余减少。

第二,如果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则因为与市场价格线重合而生产者剩余为0。

生产者剩余概念的提出也告诉生产者:通过市场交易,收益总是多于付出。人们总能在自愿的市场交易中获取额外的利益,人类社会的福利总能在市场交易中不断增长。

3.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表示的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从市场上得到的收益,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在出售过程中从市场上得到的收益,市场上的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是二人社会的全部收益。于是,我们可以得出:

img73

由图2.29可见,消费者实际支付的等于生产者得到的收入,二者互相抵消,于是式(2.16)就可以简写为:

img7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因为消费者追求消费者剩余或收益、生产者追求生产者剩余或收益,因而自愿而互利的市场交易会一直进行到市场实现供求均衡、经济剩余达到最大之时。此时,经济剩余是价格轴、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到均衡点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如图2.29所示。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以下、均衡价格以上和价格轴围成的区域;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均衡价格以下和价格轴围成的区域。

图2.29 来自交换的相互利益与经济剩余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自愿互利的市场交易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量即经济剩余最大化。就是说,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指引着消费者和生产者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交易一直进行到双方既不获利也不受损失又各自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时为止。

总之,在人们可以改善自己福利的机会消失之前,市场价格一直会升升降降。但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由于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最终会使商品的价格确定在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水平上,市场自动走向均衡。[27]此时,既没有供给过剩,也没有需求过剩,市场正好出清。市场均衡和市场出清意味着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都是相互协调、相互兼容的。

二、帕累托最优

上面我们介绍了两种基本的经济制度,即市场制度和政府干预。市场制度又分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

很显然,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经济剩余相比,对于生产者而言,越是具有垄断行为,越是因为差别定价而具有更多的剩余,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相反,政府干预的最高限价条件下,与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相比,生产者剩余最少,获得的收益最差。对于消费者而言,市场供给的垄断成分越多,意味着需要支付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少。即使在政府干预的最高限价条件下,消费者并不都能获得最多的剩余。因为,最高限价条件下存在着短缺,获得了需求满足的消费者也同时获得了最多的剩余,但是没有获得需求满足的消费者的境况就差得多。相反,政府干预的支持价格条件下存在着供给过剩,生产者获得了最多的剩余,但是,纳税人却既要承担因为政府收购过剩的产品而额外支出的货币成本,又要承担因为政府处理这些过剩产品所花销的费用。

因此,分析经济制度的运行效果时,我们必须把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考虑在内。同时,经济制度既有市场的也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制度又分为完全竞争的和不完全竞争的。为了科学地判断经济制度的运行效果,就需要依据与经济剩余有关但比经济剩余更为严格、更为普适的标准: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作帕累托效率或经济效率。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在至少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某些人境况的任何改善都是一种进步,并被称作帕累托改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应当寻求那些至少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而能改善某些人境况的改变。如果满足这一条件的改变都得以实现,即没有再做此类改变的任何余地,再也不存在至少在不损害其他任何人利益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境况的改变,这种状态就被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将在本教材下册即第二十四章里详细介绍。因为本章概论的需要,我们在这里把上述帕累托最优的定义转换成另一个直观的定义,即:所有的自愿交易都得以实现并获得了其中的全部收益。[28]

如此分析,显然,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其结果是不存在任何能够进一步获益的交易。完全垄断市场也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每一个自愿支付超过对应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的人,都通过此交易得到了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不过,最高限价的结果却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由于短缺的存在,没有获得需求满足的消费者中会有愿意支付超出最高限价的人。就是说,政府干预的最高限价[29]条件下,一旦由市场机制来协调[30],就会有继续进行的自愿交易,使交易双方都受益并且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

因此,市场通常会实现有效状态。市场经济内嵌的“看不见的手”的机制,通常能够确保被有效利用,会使人们改善福利的机会不被浪费;在市场经济中,在选择该消费什么和该生产什么上,每个个体都有完全的自由,相互增益的机会通常会被抓住。如果能有一些方法使部分人的状况得到改善,人们通常会利用这个机会,从而使每个人状况得到改善的所有机会通常都能够被利用殆尽。

当然,个人行动会有副作用,市场中通常存在垄断现象,还有涉及公共产品的场合,都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此时,政府的干预能够改善社会的福利。就是说,当市场作用不利的时候,一种设计恰当的政府政策,通过改变社会资源的利用,有时会把社会更进一步地推向有效率的即帕累托最优状态。[31]

三、普通人的普遍幸福

主流经济学的主线,是关于满足人类对于财富、繁荣和幸福的追求,旨在寻找更好地服务于普通人的经济模型。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为普通人通过诚实劳动追求生活幸福所写的书,而不是为贵族和国王武力掠夺他人财富而写的书。他为普通人而呐喊,抨击重商主义,痛斥贸易壁垒,反对享有特权的商人习以为常的“卑鄙的贪婪”和“卑鄙的独占心理”。他发现了普通人普遍富裕、普遍幸福的“钥匙”——自由、自利和竞争,揭示了普通人普遍富裕、普遍幸福的“内驱力”——看不见的手,即自爱、利己心、工作欲望、开明的自我利益。马歇尔发展了斯密的模型,创造了普通人普遍富裕、普遍幸福的“发动机”——供求原理。他们表明:不同社会分工的人们,为了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地工作,诚实地、“欲利己先利他”式地生产和交换。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断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生产出更加便利、更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人们因为为生产者提供了要素而财富收入不断提高,在支付能力提高的同时并会把剩余的财富收入用于储蓄。生产者因此可以扩大生产供给,并可以获得更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的资本支持。人们自由购买,生产者自由竞争,政府对垄断等不法行为规制,在供求机制作用下,新产品将层出不穷,产品价格将不断降低,最终每个人都能获得生活便利、幸福所依赖的物品和服务。如此,就实现了自利到仁爱(利他)的转换,并最终实现普通人的普遍富裕、普遍幸福。[32]

比如,我们20世纪80年代末期所接触的台式计算机,比如P089台式计算机,主频4.77 M Hz,内存只有16 K,没有硬盘,但当时的价格却在3万元人民币以上。个人买不起,一般单位也就一台。再比如,当时的手机(“大哥大”、“大姐大”),每部2万元人民币左右。要知道,当时普通人的月收入也就50元人民币左右。拥有“大哥大”、“大姐大”当时是金钱和身份的象征。如今,同一款手机,新上市时价格也会高一些,但也就几千元人民币左右,不考虑物价水平的折算,也比当初的2万元一部便宜多了。为了联系方便的商人或者偏好新潮的人等等,是愿意支付起初的差别价格或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购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者扩大生产而供给量不断增加,价格就会随之普遍下降,以至于手机能够下降到百元左右。如此地,市场机制就把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如今的生活必需品。现在连小孩子也能有手机。最普通的老百姓也能有手机。同样,如今要是没有电脑、不能上网,人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大下降。只用了20年时间,电脑就由奢侈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今人的生活质量个个都比过去‘皇上’高”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正如斯密所讲的:“一个在大路旁晒太阳的乞丐也享有国王们正在为之战斗的那种安全。”[33]有人会说:“话不能这么讲,毕竟经济、社会发展了嘛!”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繁荣、和谐、幸福,这正是我们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