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年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

对年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年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_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对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1]分析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方面,当2003年下半年中国出现局部经济过热时,“中国经济崩溃论”再次泛起。在通货膨胀率方面,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6,是负增长,2003年为104.1。1998~1999年又形成和实践了以反过冷、反通货紧缩、制止经济增速过度下滑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对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1]

分析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推进我国转轨时期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二是可以预测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三是可以正确判断国内外在这方面提出的值得注意和商榷的意见。在国内方面,就有这次宏观调控不必要,或不及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搞“一刀切”,只治标,不治本等意见。在国际方面,当2003年下半年中国出现局部经济过热时,“中国经济崩溃论”再次泛起。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中国将很快重蹈日本金融泡沫的覆辙”“更糟的是,中国是一个正在急速失控的经济庞然大物,无疑将在毁灭自己的同时拖垮世界。”[2]

就已有情况看,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有三个重要方面。

(1)从经济周期运行的发展阶段来看,2004年是我国经济周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轻波周期阶段)的一个经济增速较高的年份,也可能就是这个经济周期的波峰年。依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九个经济周期:①1953~1955年。②1956~1957年。③1958~1969年。④1970~1977年。⑤1978~1983年。⑥1984~1986年。⑦1987~1991年。⑧1992~1999年。⑨2000~2004年。依据各个周期波峰年份与波谷年份经济增速波动幅度大小(或落差大小)可以分为强波周期、中波周期和轻波周期。具体说来,落差超过4个百分点的为强波周期,5~10个百分点的为中波周期,5个百分点以下的为轻波周期。据此可以将第一、二周期称为中波周期(其落差分别为8.8个百分点和9.9个百分点),第三、四、五周期称为强波周期(其落差分别为48.4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第六、七、八周期也可称为中波周期(其落差分别为6.4个百分点、7.8个百分点、7.1个百分点),第九周期则称做轻波周期。2000~2004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8%、7.5%、8%、9.3%。2004年第一季度为9.8%,第一、二季度为9.7%,第一、二、三季度为9.5%,预计全年为9.1%左右。这样,2000~2004年经济增速的波动幅度还不到2个百分点。这里暗含一个前提:即2004年以后各年经济增速与2001年增速的差距不会超过5个百分点,这个问题后面将要分析到。

(2)从经济周期的运行形态来看,它不是以国民经济总体高热状态为起点开始降温,而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一定程度上的过热,但主要是局部过热为起点开始降温。这一点与以往各个周期也有很大差别。比如,与第八周期比较,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4.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4(1994年还上升到124.1)。而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9.3%,远远低于1992年。如果可以把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定为7%~9%,那么,最多只能说2003年只有轻微的过热状态。但确实存在局部过热,这主要存在于钢材、汽车、房地产特别新辟开发区等方面。比如,2003年钢材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1.5%,汽车增长了33.3%。当然,这些领域的总量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性过剩引起的。比如,在房地产方面,高档的豪华住宅供给过剩,而经济适用房又供给不足。在通货膨胀率方面,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6,是负增长,2003年为104.1。这说明2003年的物价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恢复性,涨幅也不高。但毕竟已经发生了局部过热。这种过热不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从需求方面全面拉动了物价小幅上扬,而且使得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瓶颈”作用再次凸显。

(3)与上述两点相联系,在这次经济周期运行中,由过热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的时间要短得多。比如,在第八周期运行中,由1992年经济增长14.2%的过热状态恢复到1998年的8.8%的合理增长区间的上限,经历了七年时间。而2003年经济增长9.3%,2004年预计全年为9.1%左右。所以,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情况,由2003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部分过热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大约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决定上述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因素: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在趋于完善;二是开放型经济已基本形成,并在进一步发展;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正在取得重大进展;四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不断趋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在不同阶段也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简要概括说来,1992~1997年形成和实践了以反过热、反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1998~1999年又形成和实践了以反过冷、反通货紧缩、制止经济增速过度下滑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2000~2003年继续完善和实践了以反过冷、反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回暖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3]2003年下半年以来,又开始形成和实践了以反局部经济过热、实现“软着陆”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主要是:针对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存在既热又冷的状况(如需求方面存在部分领域的投资过热和消费需求不足,供给方面存在某些产业发展过快和农业发展过慢),依据已经大大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业已积累的较丰富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这是主要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有紧有松、松紧结合,以及又保又控、保控结合的灵活的区别对待政策。此外,这次宏观调控还具有及时调控、力度适当以及标本兼治(即与深化经济改革、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进行)等特点。

正是上述各项因素的综合作用,使2003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经济局部过热状况开始趋缓。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速开始下降,过高的投资率得到一定的遏制,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状况趋于缓解等。这表明在治理局部过热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就!

但是,局部过热状况并未完全改变,而且经济局部过热趋缓的基础并不牢固,“软着陆”并未真正实现。主要依据是:①经济增长率虽然下降,但并没回落到合理的增长区间。这方面的数据已见前述。②投资率虽然回落,但仍然偏高,投资规模也偏大。2004年第一季度投资率比上年增长47.8%,第一、二季度增长31%,第一、二、三季度仍然增长27.9%。在这方面更加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今年前三季度,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8975亿元,同比增长32.1%;新开项目投资35332亿元,同比增长25.4%。因此,只要稍一放松宏观调控,投资率就会迅速攀升。③价格上涨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04年1月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8月上升到105.3,9月为105.2,仅比8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比1月上升了2个百分点。诚然,由于去年“翘尾”因素作用的减弱,消费价格指数在今后几个月内仍会下降。但由于投资率偏高,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如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2003年为107.1,2004年1~9月为110.8,都成倍地超过了消费价格上涨幅度),以及国际市场上油价飙升,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方面形成的消费物价上升压力仍然很大。④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次局部经济过热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行政性的投资冲动和企业的盲目投资扩张这样两种作用的叠加而形成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后一种情况总是存在的。问题是前一种情况在经济改革(包括财政体制改革)一时还难以到位的情况下,也还会存在。这是当前经济局部过热虽然趋缓,但基础并不牢固的根本原因。

当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只是存在经济局部过热态势(这是主要方面),还出现了反映通货紧缩的一些新苗头。比如,今年8月末工业产成品库存增幅达到20.5%,比3月末上升2.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增幅也达到16.6%。

这样,2004年经济局部过热的走势就有三种可能:一是在一两年内实现经济“软着陆”,使经济增速回到7%~9%的合理增长区间。依据上述基本因素的分析,这是一种最大的可能。二是经济增速在有了一定的下降以后又出现反弹,使得“软着陆”夭折。依据1984年以后那次“软着陆”不成功的教训,特别是当前实际情况,这是最需要注意防止的情况。三是如果出现调整力度过大的情况,依据1989~1990年发生的市场疲软和1998年以后发生的通货紧缩以及现状,对这种可能性也需要注意。

为了实现第一种可能性,并避免后两种可能性,除了要继续采取深化经济改革、调整结构和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这些兼及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调控的并具有根本性的措施以外,就是要坚持并完善当前已经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这方面,当前尤其要重视以下三点:

(1)在调控目标方面,在降低经济增速的同时,要着力抑制通货膨胀率的攀升。在这方面既有历史经验,也有现实需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次调整中,1992~1995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2%、13.5%、12.6%和9.6%,呈现徐徐下降态势。而这四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6.4、114.7、124.1、117.0,呈现出先是大幅上升、再下降的态势,而且直到1997年才下降到102.8。这表明:把经济的高增长调整到合理的增长区间只花了四年时间,而把高通货膨胀调整到低通货膨胀却用了七年时间。诚然,这次调整与那次调整有重大区别,但也呈现出某种类似情况。2004年1~9月,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的,而通货膨胀率基本上是趋于上升的。而且,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

在调控目标方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但似乎又还没引起广泛注意的方面,即要加强国际收支的调控。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大幅增长,这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成就。但像任何事物一样,它也有两面性,而且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它的负面影响就会凸显出来。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已经表露。但由于央行采取巧妙的“对冲”办法(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解决了由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引发的基础货币大量发行的问题,从而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并抑制了投资冲动,促进了经济“软着陆”。但2003年外汇储备高达4032.5亿美元,外汇占款高达34846.9亿元人民币;二者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168.4亿美元和11623.6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9月末外汇储备又增长到5145亿美元。这样,外汇占款必会大大增加,8月已达42023.8亿元人民币,9月会超42500亿元人民币。这样,尽管央行已经采取多种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但终究难以避免基础货币的大量发放,从而成为增强通货膨胀压力和投资冲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收支在宏观调控目标中的地位。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央行在这方面已经采取的措施,还可考虑在调节贸易顺差,加大资本输出步伐以及适时适度放松外汇管制等方面再多做些工作,以缓解由基础货币大量发行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投资冲动。

以上各点都是从解决经济过热问题的角度说的。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稳定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2)在调控手段方面,要尽可能多地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只是在必要的限度内运用行政手段。近年来的经验证明:作为经济手段的信贷政策,在推行又保又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法律手段在强化土地管理方面也起了显著作用。这两点就从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资本和土地两方面切断了经济盲目扩张的源头,而且副作用较小。当然,必要的行政手段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在运用财政政策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弱化它的扩张作用,实现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变。同时还需要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变的步伐,以弱化地方政府在推进投资膨胀中的作用。在货币政策方面,近年来采取的紧缩措施在实现经济降温方面已经起了显著作用。而这些措施作用的充分发挥,还有一段滞后时间。因此,也要逐步实现由紧缩取向向中性取向的转变,同时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调整汇率形成机制。但无论是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转变,都要注意适时适度,既制止经济局部过热,又防止通货紧缩发生。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要逐步降低投资率和提高消费率,特别是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业已确定的对农业的“多予、少取、搞活”方针。这样做,既有利于抑制投资膨胀,又有利于改变消费不足和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因而是当前实现区别对待、有松有紧、松紧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

【注释】

[1]本文主要内容发表在《经济日报》2004年11月8日第6版。

[2]《国际金融报》2004年10月13日第7版。

[3]详见拙著:《我国“九五”、“十五”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