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共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导中俄两国创新发展合作

用共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导中俄两国创新发展合作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共生创新发展合作可以集聚创新要素,实现创新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有效增强、增大创新增量,更好地实现中蒙俄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对契合点要素采取集群优化组合,实现中蒙俄三国创新要素之间的和谐互动,使整体创新功效发挥到最大,促进创新增量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契合点的创新增量增强、增大,最终达到中蒙俄三国共生创新发展目标。

“共生”(symbiosis)作为一个生态学上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从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已广延到生态、社会、经济的领域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与另一些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受益,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的共同生存和协同进步的共生系统。中蒙俄紧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共生性,特别是中蒙俄创新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互依性和共生性,今后中蒙俄创新驱动发展将需要更紧密的合作,中蒙俄创新驱动发展都需要有大量足够的创新增量支撑,为了加快中蒙俄创新增量发展,必须将传统互补性合作理论提升到共生性合作理论来指导中蒙俄创新发展合作实践。共生创新发展合作可以集聚创新要素,实现创新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有效增强、增大创新增量,更好地实现中蒙俄创新发展战略目标。

系统是指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系统动力学理论认为,“凡是系统必有结构,所谓结构是指一组环环相扣的行动或决策规则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思想”,根据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互为因果的反馈特点,从系统的内部共生结构关系来寻找共生创新合作契合点。中蒙俄紧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下的三国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应把中蒙俄三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即把三国创新驱动要素作为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的整体。基于系统行为与内在机制间的相互紧密的依存关系,来研究三国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出产生创新形态的因果关系,寻找共生创新合作契合点,实现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对契合点要素采取集群优化组合,实现中蒙俄三国创新要素之间的和谐互动,使整体创新功效发挥到最大,促进创新增量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契合点的创新增量增强、增大,最终达到中蒙俄三国共生创新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