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协调发展观的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创新。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整体性发展理论的新的丰富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的创新。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协调发展观的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发达到发达分阶段发展的社会形态,而且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整体性发展都是其内在属性所固有的一种本质要求。而社会整体性发展的含义是,社会的发展不是社会某个组成部分的孤立发展,而是将社会看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以获得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全面、综合、协调的发展,求得整体上发展的最佳效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提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2]他继而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3]由此看来,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它强调系统内各个要素的整体而全面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任何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从人类社会整体性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某一方面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另一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要服从于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将其全面性内在地蕴涵于自身的发展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社会整体发展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变迁的进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建立一种良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寻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使社会的发展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整体推进,强调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共识。这是对经济、社会和人的互动关系认识的新提升,是对社会整体运行与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系统整体进步、全面发展的文明演进趋势,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吸收了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整体性发展理论的新的丰富和发展。

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思想既是对单纯群体本位的扬弃与超越,又是对极端个人本位的扬弃与超越,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割裂的否定与克服。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整体的社会联合体。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又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4]

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对立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着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史,只有当人和动物区别开以来,才分离出人类史、社会史。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要受到自然的制约。自然的发展对人类的发展具有严格的制约性,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产生和分离出来的。人类社会是物质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对自然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同时,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主体,人在一定的自然制约中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动性。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在强调发展重点的同时,还强调其他因素的发展,强调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发展观,它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些协调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创新。具体而言,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其更具活力、更加开放;在政治方面,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健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在文化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从而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马克思曾经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规律就是人本身发展的规律。在谈到未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时他又指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他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主要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第二阶段是“物的依赖”阶段,对应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第三阶段是“个人全面发展”阶段,这是未来共产主义阶段。马克思在描述第三阶段状态时指出,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未来社会的本质。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未来的新社会消灭了旧式分工,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服务,人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不是资本占有劳动,而是劳动占有资本,劳动者能获得平等发展;不是机器支配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驾驭机器,人能获得自由的、完整的发展。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是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甚至还存在对人的作用的过分夸大或过于轻视的问题。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经济增长和物质文明建设,而忽略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正是着眼于一系列现实问题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而提出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说明,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内容和目的的发展观。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在过去的很多文献以及学者那里,都把科学发展观完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来看待。作为经济学范畴的发展观则关注得较少,甚至众多发展经济学论著并没有完整、准确地提出发展观的概念,更谈不上深入的研究和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这一缺陷,创新了发展理念,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实现了对发展经济学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在研究对象上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发展指标体系的扩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提出了众多的发展指标体系,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用人均GDP来评价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虽然强调经济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GDP并非是衡量社会福利的完整指标。它既不能表明环境和产品质量的状态,也不涉及收入分配,更不可能把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在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后代的发展机会获得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了发展的不同方面,始终把握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核心层次,特别是更多地关注了发展的多层次性、发展指标的多样性和发展路径的多重性等深层次问题。在整体指标体系的设置上,既全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关系,又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状况。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总体看法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吸收和综合了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使我们对发展的认识更为完整、准确和深刻,是对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突出贡献。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拓宽了经济规律的内涵,将物与物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反映经济运行的经济规律(如可持续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主导经济发展规律)与反映自然运行的自然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方式上充实了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以往发展观在发展道路和模式上的片面性缺陷,提出了完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七大关系”,实行“五个统筹”。“七大关系”即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同对外开放的关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七大关系”和“五个统筹”充实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方式的内涵。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和新总结。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和重大意义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重点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话,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新概括。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坚持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并且对其有了更全面的表述和更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坚持将“统筹兼顾”作为新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根本措施,同时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强调把“人”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是这两个历史过程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指导发展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我国新时期的一次理论创新,因而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针对性很强的实践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巨大贡献。历史发展到今天,要求我们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有所前进、有所突破,有一个新的飞跃。科学发展观从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富有创造性地、明确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客观规律。它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原则和战略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现途径、发展方向、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问题,为从根本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和保证。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是我们这一带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8]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三者全面发展的理论,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越来越自觉和成熟,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