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源地缘政治

能源地缘政治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能源的地缘政治属性是确凿无疑的。一方面,能源的生产、运输和分配活动都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结构;另一方面,能源是地缘政治权力的重要来源,能源政治受到地理因素的支配。严格地说,能源地缘政治还不能称为理论或学说,而是一种决定各国能源政策与外交的思维方式。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再次证明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高度相关。在能源地缘政治中,心脏地带是指世界能源富集地带,也是世界权力斗争的焦点。

能源的地缘政治属性是确凿无疑的。一方面,能源的生产、运输和分配活动都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结构;另一方面,能源是地缘政治权力的重要来源,能源政治受到地理因素的支配。例如:重要的产油区往往成为国际政治的引力中心,石油天然气的国际分配(包括过境运输及管道走向)引起大国之间持续不断的纷争,在跨国河流的上游修建大坝蓄水发电导致下游国家的水危机。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在高位震荡,全球能源消费稳定增长,石油峰值即将来临,这一切都使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更加错综复杂。

一、能源地缘政治初露锋芒

现代地缘政治学具有极强的策论性质,深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其理论使命反映了强权国家对外扩张或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19世纪末,德国通过社会改革和重工业发展,迅速崛起为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强权国家,德国学者拉采尔提出国家增长的“有机体”理论,认为边疆是国家的“皮肤”或边缘器官,反映国家的增长与衰落。该理论为德国向外扩张、争取生存空间提供了理论基础。英国学者麦金德认为,海上力量难以渗透的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政治的枢纽区域,即詹姆斯·斐格莱所说的“心脏地带”。鉴于在时间及空间距离方面铁路相对于轮船的优势性,对世界最大陆地的心脏地带的统治将成为世界统治的基础。一种得到了对枢纽地区控制的欧亚大陆陆上力量将取得对海洋世界的优势。“麦金德的思想影响已跨越了半个世纪,他的观点是后代战略决策制定者的基石。他对世界的看法成了寇松勋爵在南亚与南俄的帝国战略、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地缘政治学,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遏制战略的基础或出发点。”[106]

相反,美国学者马汉认为,海洋这条“伟大的公路”一直是历史的主脉,而且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决定因素。[107]海权优于陆权,海上机动优于陆上机动,拥有制海权就拥有控制权,掌握制海权的英美联盟将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地位。马汉的地缘政治理论“促进了美国孤立主义的结束,高度影响了麦金利和西奥多·罗斯福政府期间外交政策的形成。尤其是罗斯福,他采纳了马汉的大海军建议,及其较明确的几个地缘政治概念。”[108]

在现代地缘政治学兴起之际,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性还没有受到这些学者的重视,因为当时墨西哥湾沿岸的美国南部各州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中心,任何外部力量都难以渗透进来,这就使能源在早期地缘政治学中不被注意。而中东、北非和中亚等世界能源富集地带也在地缘政治学家的视野之外。例如,麦金德只是把“真空地幔”(从撒哈拉经中东延伸到中亚的沙漠地带)看成是将人类居住中心隔开的障碍地区。有趣的是,麦金德根本没有关注该区域可探明石油储量的前景及其重要地位,而是预测,“这个障碍地区在某一天也许能够提供作为可耗竭资源替代的太阳能资源。”[10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能源地缘政治受到参战各国的高度重视。严格地说,能源地缘政治还不能称为理论或学说,而是一种决定各国能源政策与外交的思维方式。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把日本法西斯扩张主义的视线转向盛产石油的东南亚国家。英国通过其海上力量控制着产量有限的中东石油的阀门,由于罗马尼亚石油根本不足以满足德国摩托化兵团和坦克集群的能源消耗,导致希特勒在向苏联进攻时把夺取高加索石油当作南方集团军群的一项重要任务。“有证据表明,红军对南插的纳粹部队进行的顽强抵抗,阻止了德国获得其重视的里海石油,这是欧洲战事的重要转折点。”[110]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埃及堵塞运河航道,欧洲自中东的石油进口被迫绕航好望角,这是战后石油安全受制于特定的地理结构的例证。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再次证明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高度相关。

二、控制能源心脏地带

“心脏地带”是地缘政治学中的重要概念,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指欧亚大陆内部地区,即海上力量难以渗透的极地干地,统治心脏地带就意味着统治世界岛,统治世界岛就意味着统治世界。在能源地缘政治中,心脏地带是指世界能源富集地带,也是世界权力斗争的焦点。早期世界能源心脏地带是得克萨斯、宾夕法尼亚等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1930年墨西哥湾石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4%,1953年仍保持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由于美国国内石油消费需求巨大,1948年美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之后,世界石油消费国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中东成为世界能源心脏地带。控制中东就控制了石油,控制石油就控制了世界,这是战后以来能源地缘政治的基本法则。

石油储量是国际政治权力的来源之一,全球权力结构正在根据国家能源资源的富集度而重新排列。“沙特阿拉伯的军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却因为坐拥全世界最大的已知石油储量而要求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即便像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安哥拉和苏丹这样石油资产较少的国家,也正开始行使与其大小和地位不相称的影响力。”[111]中东地区拥有全球50%以上的探明石油储量,世界五大石油储量国全部位于海湾地区,按当前石油储采比计算,可持续生产80多年。中东地区还拥有全世界40%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卡塔尔、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是天然气储量大国,其中伊朗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5%。这些能源富余国越来越富有,仅在2006年,石油输出国就从石油输入国赚取了9 700亿美元,相当于2002年的4倍,在地缘政治的版图上,阿布扎比和迪拜迅速崛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地缘政治学者认为,波斯湾地区是一个破碎地带(Shatter belts)。1900年,马汉将处于英国、俄国之间的亚洲北纬30度到40度之间的地方称为不稳定地带。1915年,裴格莱用碎片区来形容海洋辖区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之间较小的缓冲国家,包括从北欧和东欧到巴尔干地区、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暹罗和韩国等。最近,索尔·科恩在其地缘政治学中把“破碎地带”定义为“指战略导向地区,既在内部深刻分裂,又夹在地缘战略辖区大国之间的竞争之中。”破碎地带的特点是,“它为两个或更多的运作在不同地缘战略辖区的相互竞争的全球大国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地。”[112]在冷战时期,处于国际体系权力结构顶层的两个超级大国把中东破碎地带变成意识形态的角斗场。在后冷战时代,中东依然是一个破碎地带,其分裂程度被阿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黎巴嫩战争、非洲之角战争以及伊朗作为强大的干扰力量所加强。美国、欧盟和俄罗斯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干预者,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冷战结束后,在两股力量作用下,世界能源心脏地带扩大了。第一,苏联解体,中亚出现了一些日益摆脱俄罗斯控制的主权国家,填补权力真空的政治引力重新塑造了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克林顿政府史无前例地介入中亚里海这一被布热津斯基称之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的地区。“美国的首要利益是帮助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单独控制着这一地缘政治空间,保证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拦地在财政上和经济上进入该地区。只有在一个油气管道和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地中海和阿拉伯海以及陆地把这个地区直接与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中心连接起来的时候,地缘政治的多元化才能变成一个持久的现实。”[113]在这个地区需要加以控制的能源枢纽国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国家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地位也相当重要。阿塞拜疆是“装满了里海盆地和中亚的财富的大瓶的瓶塞。如果阿塞拜疆完全被俄罗斯控制,中亚各国就无真正的独立可言。阿塞拜疆如丧失独立,它本身非常重要的石油资源也将被俄罗斯控制。一个独立的、由不穿过俄罗斯控制的领土的石油管道同西方市场连接在一起的阿塞拜疆还将提供一条重要通道,使经济发达的石油消费国能进入能源丰富的中亚国家。”[114]美国政府为美国油气公司进入这一地区创造了“最优惠的制度”。美国以及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在本国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克服了世界油价走入低谷时期的“投资风险”,成功地利用俄罗斯经济处于转轨时期的衰弱,赢得了中亚地缘政治出现暂时“真空”的时间,进入了里海——中亚国家的油气开采项目。[115]

第二,中亚里海油气资源大举进军世界能源市场,导致欧亚大陆油气地缘政治的重塑。

勘探表明,里海盆地拥有700亿桶至2 000亿桶原油,大约占世界储量的10%。尽管对于大里海地区的潜在石油储量说法不一,但是西方国家对这一地区的兴趣不断升级。油气资源主要蕴藏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这些前苏联的南部共和国,仅哈萨克斯坦卡什干油田的石油储量就高达130亿吨,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也蕴藏着可观的油气资源。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不再是苏联的禁区,而是一个新开放的世界油气供应中心,并且在地理上同中东石油心脏地带连成一体,从而形成了一幅扩大或重构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版图: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从波斯湾到里海,从里海到外高加索,再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源富集地理带。[116]全球65%的探明石油储量和73%的探明天然气储量集中在这个富集带上,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北海油田和拉丁美洲成为这个心脏地带的外围,即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边缘地带。

围绕新崛起的中亚能源心脏地带,形成了两大能源需求圈。在东边,从中国、日本、东南亚到印度形成了一个“需求新月形地带”,即亚太能源需求市场;在西边,形成了以欧盟为主的“需求新月形地带”。中国作为东边“需求新月形地带”的核心,正在加强与世界能源心脏地带的地缘政治紧密性。首先,中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新疆作为亚太能源丝绸之路的起点或终端,向西直达哈萨克斯坦的油田,经过阿富汗可连通伊朗油田;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有大量未开发的水资源,可以向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最终向中国和印度提供电力。其次,中国保持着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哈、中俄油气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2005年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第五次峰会上,伊朗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国,2012年,在北京峰会上,各国首脑一致同意给予阿富汗观察员国的地位。第三,近年来,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沙特阿拉伯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供应商,而中国的石油进口有利于沙特阿拉伯实现需求多元化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西方国家掀起了“榨干里海”的开发热潮。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大国势力都把介入世界能源心脏地带置于其能源外交的重心,并施加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假如不是因为最近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里海东海岸及其附近区域发现了大量的有源储藏,那么西方对这一地区根本不会发生什么兴趣。由于这种潜力的存在,克林顿政府把整个里海地区列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和商业目标,从而就明确表示了对这一传统上一直是俄罗斯后院地区的地缘政治兴趣。”[117]英国政府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使BP获得阿莫科(AMOK,即阿塞拜疆国际开发公司)“世纪合同”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该公司负责开发位于阿塞拜疆与土库曼斯坦之间里海水域的阿泽利——契拉格——久涅什里的深水区海上油田。华盛顿在石油利益集团的压力下,采取了两方面的强硬立场:第一,美国政府把环里海地区作为中东石油供应的后备,美国的鹰派甚坚称美国应“率先平定整个地区”,包括可能推翻不合作的政府。这些都使美国在对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中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还有对中国,这个冷战后被看作可能对美国的欧亚霸权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118]第二,力主修建绕过俄罗斯领土、把中亚能源运往西方市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系统(BTC),这要求把前苏联共和国纳入美国控制的西方经济体系之内;第三,对中亚、外高加索国家给予政治和经济支持,确保这一地缘政治中心及其亿万美元的油气资产不会落入其他拥有支配力的国家手中。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石油丝绸之路战略法案,鼓励美国政府对该地区进行干预。

对欧盟来说,环里海地区并非安全攸关的关键地区,但该地区在欧盟能源安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这里的油气资源不仅是欧盟能源安全的保障,而且是欧盟平衡对俄罗斯不对称能源依赖的砝码。2004年,欧盟安全战略文件把环里海地区视为欧盟应“采取更强烈、投入更积极兴趣”的地区之一。虽然环里海国家并不是与欧盟关系最紧密的邻国。不过,欧盟视之为中亚和欧洲“能源管道”(Energy Corridor)的重要枢纽地区。欧盟相继出台了欧洲睦邻政策(ENP)和东部伙伴关系计划(EaP),把环里海资源国视为“我们的邻居的邻居”(neighbours of our neighbours),不断促进欧盟与环里海国家之间的油气合作。

如果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经济竞争向政治军事竞争转化,将在中亚地区引发一场能源大博弈,那么中亚地区将成为新的破碎地带。“将来可能还会有新的破碎地带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一个可能的地方是从波罗的海经东欧到巴尔干的新/旧地带。第二个可能是从外高加索穿经中亚的地区,这里与心脏地带辖区接壤,但对西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利益很有吸引力。”[119]颜色革命就是一个征兆,随后俄罗斯显著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军事介入,2008年俄罗斯对第比利斯发动军事打击,阻止了中亚地区向西一边倒的态势;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口确保该国仍然留在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之内,俄罗斯继续使用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哈萨克斯坦每年可以根据租借协议获得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和军事援助。土库曼斯坦在尼亚佐夫时期就宣布了永久中立的立场,它拒绝美国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的要求。迄今为止,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成功地减少了中亚地区沦为不稳定的破碎地带的可能性。

俄罗斯在能源地缘政治中占据着优势地位。俄罗斯既是麦金德定义的“心脏地带”的核心,又是世界能源富集地带。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中的突出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俄罗斯不仅是资源大国,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石油产量超过沙特阿拉伯位居全球第一位,同时又是世界军事大国,拥有与美国不分伯仲的核打击能力,这在能源出口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有些石油输出国因为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容易受到石油消费超级大国的攻击。如果一个国家同时具备了军事权力和能源权力,那么这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将是无可匹敌的。因此,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沙特阿拉伯。其次,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版图正在向北极延伸,进一步加强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优势。早在1942年,乔治·雷纳就预见到,空中常规航线已经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和第二个略小一点的横跨北极冰原地区的心脏地带相连,形成了在北半球内部的一个新的扩大的心脏地带。这个扩大的心脏地带不仅是统治世界的权力中心,同时还拥有整个极地世界内陆的空中、海上、陆地道路的便利。因此北极地区作为世界枢纽性移动的战场,是心脏地带的关键因而也是控制世界的关键。[120]全球变暖不仅有利于俄罗斯开发北极能源,而且未来北极航线的开通使俄罗斯油气更加接近美欧消费市场,运输更加便捷。

三、油气管道地缘政治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是由能源塑造的。由于俄罗斯及其盛产油气的邻国深居欧亚大陆腹地,能源主要依靠管道运输,因此管道是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的支柱。围绕中亚天然气管道线路问题,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传统上,中亚石油和天然气的外运管道都是经过俄罗斯领土再输送到西方市场。俄罗斯已经控制了里海地区的两条石油管线:一条是从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向北进入俄罗斯到达波罗的海。第二条线是从里海西海岸塔吉斯坦的马哈奇卡拉向西穿经俄罗斯(通过车臣)到达黑海的新罗西斯科港。俄罗斯有能力随时关闭其中亚邻国的油气阀门。

为了削弱克里姆林宫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力,并把这些国家纳入西方经济体系之中,华盛顿强烈支持修建一条绕过俄罗斯领土的输油管道,将中亚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地中海港口,再运往欧洲和美国,此即长达1 080英里的BTC管道,从里海的巴库(B),穿过阿塞拜疆,到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T),再经过土耳其的东南部,到地中海东北海岸的杰伊汉(C),每天输送石油150万桶。这条管道绕过了俄罗斯,直接把石油输送到欧洲。美国能源部长斯宾塞·亚伯拉罕说:“BTC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主权和独立意识”,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宣称BTC管道是“地缘政治的胜利”,显然是指美欧在中亚里海地区同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竞争中至少赢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但是,这条管道为了绕过拥堵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不得不穿越土耳其东南部的库尔德人家园,可能被库尔德叛乱分子所切断,不过这种风险是易于控制的,并且对石油运输安全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2006年哈萨克斯坦宣布加入BTC管道。BTC作为联结欧洲和中亚里海能源供应关系的纽带,其地缘政治意义是极为深远的,它使中亚里海国家摆脱了俄罗斯的控制,被纳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之中,俄罗斯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内的影响力遭到削弱。

如果说BTC是美欧势力压制俄罗斯能源战略空间、使中亚里海的能源生产国脱离俄罗斯控制的一步妙棋,那么随后提出的纳布科(Nabucco)管道方案则是欧盟试图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战略布局,标志着欧盟和俄罗斯在能源战略上开始正面交锋。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依赖已经逼近危险的临界点,欧盟天然气需求的60%依赖进口,每年从俄罗斯进口1 4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分别占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天然气进口量的30%—40%,占芬兰、保加利亚、爱沙尼亚等国的进口比重已达100%。纳布科设想最早由奥地利于2002年提出,此后被束之高阁,两次俄乌断气事件发生后,该设想受到欧盟的重视,欧盟决心绕过俄罗斯领土建设一条天然气管道的战略图景日渐清晰。2004年11月和2006年11月欧盟两次召开“欧盟—黑海—里海”沿岸国家关于能源合作的部长级会议,与会各方发表了旨在进一步整合各国能源市场的“巴库倡议”,在运输领域,欧盟主导有关国家签署了“欧洲—高加索—亚洲走廊多边协议(TRACECA)”以及“石油和天然气伞形管线连接协议(INOGATE Umbrella)”。2009年初,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敦促欧盟把建设纳布科天然气管道作为“最优先任务”。2009年5月,欧盟召开“南部走廊——新丝绸之路”能源峰会,并与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和埃及签署联合宣言,表示将从政治、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全面支持纳布科天然气管道建设。该管道东起阿塞拜疆的巴库,途经格鲁吉亚、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向西到达捷克、奥地利和德国,全长约3 300公里,其中约2 000公里在土耳其境内。计划于2011年动工兴建,2014年正式向欧盟供应天然气,2019年全线建成,每年可向欧洲提供260—3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约占欧盟天然气进口量的5%。纳布科是欧盟首次创造共同的能源政策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重要举措。纳布科的最大挑战在于气源不足,虽然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都声称将向这条跨国管道供气,但这些国家至今仍没有签署供气协议。

纳布科管道引起了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关系的紧张,俄罗斯随后的反击行动证明它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上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首先,俄罗斯宣布铺设“蓝溪”(Blue Stream)管道的方案。该方案在降低俄罗斯依靠通过乌克兰领土向欧洲市场供气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蓝溪管道于2007年6月由俄罗斯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意大利埃尼集团共同发起,管道起点设在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从黑海海底7 000英尺深处穿过,从保加利亚港口瓦尔纳上岸,然后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向北伸向塞尔维亚、匈牙利和奥地利,向南进入希腊和意大利,总投资约250亿欧元。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的油气田,是这条管道的供给源。2007年,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一项天然气管道协议,这条管道沿着里海海岸从土库曼斯坦经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的管道体系。这一项目进一步凸显了俄罗斯在控制里海和中亚油气线路竞争中的地缘政治优势。[121]俄罗斯还极力拉拢控制着欧亚能源运输枢纽的土耳其,使其支持俄罗斯提出的蓝溪管道方案,至少使土耳其不把纳布科看作是蓝溪的替代物,从而形成蓝溪和纳布科两条管线相互竞逐的格局。

其次,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出兵占领分离主义的南奥塞梯,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发动军事打击,把格鲁吉亚军队赶出了南奥塞梯,同时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发动空袭,占领了军用和民用机场。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冲突的核心是能源地缘政治冲突,其背后是美俄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因为BTC输油管道穿越格鲁吉亚领土,绕过了俄罗斯,使西方国家降低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同时削弱了俄罗斯控制中亚国家的手段。由于意识到能源是当今世界的力量之源,俄罗斯竭力维持对中亚能源的控制。如果取得这条管道的控制权,俄罗斯将完全控制欧洲乃至日后美国的能源供应。毫无疑问,这就是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的真实意图。另外,入侵格鲁吉亚还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以后任何国家试图绕过俄罗斯修建输油管道都不得不反复掂量,权衡再三。简而言之,我们目睹的并非冷战,而是一场资源战争。[122]这场资源战争说明,在国际政治中,对石油武器没有抗力的国家将受到利用这种武器的影响。那些市场规模小的国家,如果想从俄罗斯天然气有限公司购买能源,就应从莫斯科在格鲁吉亚利用天然气武器实现政治目的例子中吸取教训。[123]

四、北极争夺升级

北极是未来世界油气资源开发的前沿地区。北极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对于北极地区可开采的油气资源储量,各种估计提出的数据变化很大,有些科学家认为,北极地区的石油储量与沙特的石油储量不相上下。据美国地质勘探局估计,北极海底石油储量约为900亿桶,占全球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竟然是为了利用全球变暖来扩大能源利益。由于全球变暖,过去20年期间北极圈的冰川消失了10%,冰川融化使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更易于勘探和开采。有专家认为,开发北极资源是不可能的,部分原因在于其成本高得离谱,例如,在加拿大马更些河三角洲和阿拉斯加铺设管道,每英里成本高达150—200万美元。在更北的近海水下铺设油气管道,成本相当于这个数据的四至五倍。[124]但是,在环北冰洋地区,如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近海地区已经开始开采石油,西方大石油公司和格陵兰国有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在格陵兰岛的深海勘探石油。[125]挪威和俄罗斯已就近海石油开发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北极周边五国,即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围绕北极资源展开地缘政治争夺,目前各国的竞争已经从资源利益争夺上升为海权冲突和领土争端。2001年,俄罗斯发表声明,宣布北极冰下长达1 200英里、从西伯利亚延伸到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延伸。也就是说,俄罗斯对45%的北冰洋拥有主权。丹麦也试图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丹麦格陵兰岛的延伸部分,加拿大声称对北极西北通道拥有主权。[126]

2007年8月,俄罗斯在派遣两艘袖珍潜艇在北冰洋4 000米深的海底插上俄罗斯国旗宣示主权,插旗点正好位于北极点之下。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制定并实施关于北极圈南部俄罗斯边界的法律……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后代应负的直接义务。为了长期的未来,我们必须确保俄罗斯在北极的利益。”[127]

俄罗斯的宣示主权行动加剧了北极地区紧张局势。一些主权声索国开始增加拨款,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由于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而北约破冰船仍然是燃油动力,因此俄罗斯海军在北极航道上无可置疑地占据着霸主地位。2007年,随着2.5万吨级的“胜利50周年纪念号”核动力破冰船下水,俄罗斯进一步巩固了在北极地区的霸权。加拿大宣布启动“北方主要军事建设”,随后又宣布拨款800万美元,建造8艘巡逻艇,并在北极地区特别是西北海道展开巡逻。美国海岸警备队增购了三艘破冰船,并且考虑再增加两艘。2008年9月,在BBC的访谈中,一位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高级军官警告说,除非解决国际边界,否则北极确实存在发生冲突的危险。2008年3月,欧盟在一份报告中,对“迅速融化的北极”可能引起的“国际不稳定”表达了担忧。

北极争端还使南极地缘政治复杂化。就在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旗宣示主权之后,英国政府证实,计划对南极近海约1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底土宣示主权。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迅速做出反应,纷纷表示它们也打算宣示主权。[128]

但是,气候数据显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变冷周期。2008年8月,美国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发布的照片显示,2007年8月12日至2008年8月11日期间,北极冰层增加了30%。[129]俄罗斯期待的北极冰盖融化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成为现实。无论是变冷还是变暖,北极地区的国际地位都不容变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北极点及其附近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北极点周边为冰所覆盖的北冰洋应被视为国际海域,应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自然财产。

【注释】

[1]张建新:《美国霸权与国际石油政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2][美]H.奥康诺:《石油帝国》,郭外合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第256页。

[3]张建新:《激进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1页。

[4][美]丹尼尔·耶金:《石油大博弈:追逐石油、金钱和权力的斗争》(上),艾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参见该书前面的“序言”。

[5][德]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赵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

[6]F.William Engdahl,A Century of War:Anglo-American Oil Politic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Dr.Bttiger Verlags-GmbH(publisher),1993,p.105.

[7]Ludwell Denny,America conquers Britain:A Record of Economic War,New York:Alfred A.Knopf,1930,p.229.

[8]江红著:《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81—182页。

[9]上维:《中东石油与帝国主义对中东的武装干涉》,《理论与实践》1958年第8期,第34—36页。

[10]同上。

[11]Perter R.Odell,“The Significance of Oil,”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968,No.3,pp.93—110.

[12][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孙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

[13][意]莱昂纳尔多·毛杰里:《石油!石油!——探寻世界上最富争议资源的神话、历史和未来》,夏俊、徐文琴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14][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158页。

[15][日]佐藤定幸:《能源帝国主义——英美石油资本在中东地区的斗争》,《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5期,第42—45页。

[16][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17]Perter R.Odell,“The Significance of Oil”,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968,No.3,pp.93—110.

[18]Ibid.

[19]陈乐民:《战后英国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93页。

[20]F.William Engdahl,A Century of War:Anglo-American Oil Politic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Dr.Bttiger Verlags-Gmb H,1993,p.102.

[21]王全能:《石油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北京:时事出版社1993年,第168页。

[22]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23][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24][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404页。

[25][法]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石油地缘政治》,潘革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年,第298页。

[26]US Senate Select Committee on Small Business,ECA and MSA Rela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ies Concerning Petroleum Prices,82nd Congress,2nd Session,1952.

[27][德]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赵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28]Department of Treasury,Jeddah,Saudi Arabia,Joint Statement:U.S-.Saudi Arabian Economic Dialogue,Press Release,March 6,2002,www.gov/press/release/po1074.htm.

[29][德]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赵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30][英]瓦西利斯·福斯卡斯、[英]比伦特·格卡伊:《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薛颖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31]Michael Wines,For Flashier Russians,Euro Outshines the Dollar,New York Times,January 31,2003.

[32]M.Cohn,Cheney’s Black Gold,Chicago Tribune,August 10,2000.

[33]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221页。

[34][日]佐藤定幸:《能源帝国主义——英美石油资本在中东地区的斗争》,《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第5期,第42—45页。

[35][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金钱·权力》,钟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第506页。

[36]Steven Z.Freiberger,Dawn Over Suez:The Rise of American Power in the Middle East:1953—1957,Chicargo:Ivan R.Dee,1992,p.12.

[37]Geoffrey Warner,“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uez Crisis,”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1991,pp.303—317.

[38]杨冬燕:《关于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英美外交史学》,《世界历史》2001年第4期。

[39]Gabriel Kolko,Confronting The Third World: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1945—1980,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8,p.77.

[40][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41]张建新:《激进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6页。

[42]上维:《中东石油与帝国主义对中东的武装干涉》,《理论与实践》1958年第8期,第34—36页。

[43]David Buchan,The Rough Guide to the Energy Crisis,London:Rough Guides Ltd.,2010,p.198.

[44][美]戴维·桑德罗:《打破石油的魔咒——如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传神翻译公司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45]毛加强、兴迎丽:《即将到来的巨大挑战:石油峰值与能源帝国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2期。

[46]Energy Security and Global Politics:the Militariza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edited by Daniel Moran and James A.Russell,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p.40.

[47]Frank Umbach,German Debates on Energy Security and Impacts on Germany’s 2007 EU Presi-dency,in Energy Security:Visionsfrom Asia and Europe,edited by Antonio Marquina,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p.3.

[48]Surya Narain Yadav,Energ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New Delhi:Global Vision Publishing House,2010,pp.6—7.

[49]庞昌伟编著:《国际石油政治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50]Energy Security and Global Politics:the Militariza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edited by Daniel Moran and James A.Russell,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p.7.

[51]Andre Gunder Frank,NATO,Caucasus/Central Asia Oil,World Socialist Web Site,http://www.wsws.org/index.html,June 16,1999,p.1.

[52]Security America’s Energy Future:The National Energy Policy Plan,A Report to the Con-gress Required by Title VII of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Organization Act,Washington,D.C.:Depart-ment of Energy,1981,p.13.

[53]U.S.Congress,House of Representatives,Oil Field as Military Objectives:A Feasibility Study,prepared for the Special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y 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August 1975).

[54]Michael Theodoulou,“West Sees Glittering Prizes ahead in Giant Oilfield,”The Times,July 11,2002.

[55]Ibid.

[56]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344.

[57]陈小茹:《美欧对叙利亚危机有很大误判》,《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9日,第4版。

[58][英]瓦西利斯·福斯卡斯、[英]比伦特·格卡伊:《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薛颖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59][法]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石油地缘政治》,潘革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年,第66页。

[60][英]瓦西利斯·福斯卡斯、[英]比伦特·格卡伊:《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薛颖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52、53页。

[61][法]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石油地缘政治》,潘革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年,第76页。

[62]Ali M.Jaidah,An Appraisal of OPEC Oil Policies,London&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p.18.

[63]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16.

[64]Ibid.

[65]Bernard Mommer,Global Oil and the Nation State,Oxford: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26.

[66]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67]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22.

[68]Bernard Mommer,Global Oil and the Nation State,Oxford: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27.

[69]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p.21—22.

[70]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51.

[71]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153.

[72]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154.

[73]EIA,Non-OPEC Face Share,Country Analysis Briefs,June 2005,www.eia.doe.gov/emeu/cabs/nonopec.html.

[74]Edward W.Chester,United States Oil Policy and Diplomacy:A Twentieth Century Overview,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England:Greenwood Press,1983,p.248.

[75]Edward W.Chester,United States Oil Policy and Diplomacy:A Twentieth Century Overview,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England:Greenwood Press,1983,pp.251—252.

[76]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7.

[77]Ali Ezzati,World Energy Markets and OPEC Stability,Lexington:D.C.Heath and Company,1978,p.2.

[78]Energy Security and Global Politics:the Militariza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edited by Daniel Moran and James A.Russell,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p.30.

[79]Ibid.,p.31.

[80]Ibid.,p.7.

[81]Walter Z.Laqureur,The Struggle for the Middle East: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Middle East,1958—1968,Harmondsworth:Penguin,1972,p.153.

[82]George Lenczowski,“The Oil-producing Countries,”in The Oil Crisis,Raymond Vernon,ed.,New York:W.W.Norton,1976,p.61.

[83]Francisco Parra,Oil Politics:A Modern History of Petroleum,London,New York:I.B.Tauris&Co.Ltd,2004,p.153.

[84]Energy and Security,edited by Gregory Treverton,Hampshire: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and Montclair:Allanheld,Osmun&Co.Publishers,Inc.,1980,p.4.

[85][美]斯蒂芬·D.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李小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86][意]莱昂纳尔多·毛杰里:《石油!石油!——探寻世界上最富争议资源的神话、历史和未来》,夏俊、徐文琴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第243页。

[87]戴维·R.马雷斯:《拉美的资源民族主义与能源安全:对全球原油供给的意义》,《拉丁美洲研究》2011年第2期。

[88]Ian Bremmer and Robert Johnston,The Rise and Fall of Resource Nationalism,Survival,Vol.51,No.2,April—May 2009,pp.149—158.

[89]Energy Security and Global Politics:the Militariza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edited by Daniel Moran and James A.Russell,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p.43.

[90]Peter C.Glover and Michael J.Economides,Energy and Climate Wars:How nave politicians,green ideologues,and media elites are undermining the truth about energy and climate,New York: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p.173.

[91]Frank Umbach,“German Debates on Energy Security and Impacts on Germany’s 2007 EU Pres-idency,”in Energy Security:Visions from Asia and Europe,edited by Antonio Marquina,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p.3.

[92][美]斯科特·L.蒙哥马利:《全球能源大趋势》,宋阳、姜文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93]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32.

[94][美]丹尼尔·耶金:《能源重塑世界》(上),朱玉!、阎志敏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217页。

[95]Ener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oward a New Producer-consumer Framework,edited by Andreas Wenger,Robert W.Orttung and Jeronim Perovi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196.

[96]Ener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oward a New Producer-consumer Framework,edited by Andreas Wenger,Robert W.Orttung and Jeronim Perovi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173.

[97]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31.

[98]张宇哲:《“资源民族主义”登矿业公司风险榜首》,《中国矿业报》,2011年8月11日,第2页。

[99]戴维·R.马雷斯:《拉美的资源民族主义与能源安全:对全球原油供给的意义》,《拉丁美洲研究》2011年第2期。

[100][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孙芳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26页。

[101]袁瑛:《世界石油价格波动主要源于能源民族主义情绪》,《商务周刊》2006年第19期。

[102]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43.

[103]Javier Solana,Towards an EU External Energy Policy,Brussels,November 20,2007.

[104]崔宏伟:《欧盟天然气供应安全困境及其对策》,《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7期。

[105]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43.

[106][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107][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108][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109]同上书,第19页。

[110][英]瓦西利斯·福斯卡斯、[英]比伦特·格卡伊:《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薛颖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111][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孙芳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112][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49页。

[113][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7—198页。

[114]同上书,第62页。

[115]郑羽、庞昌伟:《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油气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116]徐小杰:《新世界的油气地缘政治——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117][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263页。

[118][英]瓦西利斯·福斯卡斯、[英]比伦特·格卡伊:《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薛颖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119][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120]同上书,第27页。

[121][美]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264页。

[122][美]斯蒂芬·李柏等:《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李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6—147页。

[123]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45.

[124]Peter C.Glover and Michael J.Economides,Energy and Climate Wars:How nave politicians,green ideologues,and media elites are undermining the truth about energy and climate,New York: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p.192.

[125]David Buchan,The Rough Guide to the Energy Crisis,London:Rough Guides Ltd,2010,p.51.

[126]Brenda Shaffer,Energy Politic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p.78.

[127]Peter C.Glover and Michael J.Economides,Energy and Climate Wars:How nave politicians,green ideologues,and media elites are undermining the truth about energy and climate,New York: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p.191.

[128]Peter C.Glover and Michael J.Economides,Energy and Climate Wars:How nave politicians,green ideologues,and media elites are undermining the truth about energy and climate,New York: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p.81.

[129]Ibid.,p.1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