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深深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也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因此,近年来,中国也把语言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据了解,现在我国孔子学院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展示的最亮丽的品牌,也成为了世界关注中国国家形象的焦点。

文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内涵就是民族性,即其民族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展示。而国家形象在塑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彰显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被其国内公众以及国外公众认可和接纳的程度,就是衡量这个国家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其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历史为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强,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了当今时代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006年11月10日,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关键词。可以说,十七大报告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性上超过以往,对文化现实的认识也超过以往。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必然把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深深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也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2003年在法国开幕的“中国文化年”,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三个主题,拉开了新世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序幕。当时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后,在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地此起彼伏的中国文化节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外交的接触,对中华文化的交流与渗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中国文化产品也紧跟其后,像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的全球巡回演出、昆剧《牡丹亭》和舞剧《风中少林》在美国的演出,都深深地发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向世人塑造了一个自信、自强、发展、进步的中华民族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给中国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平台。当东西方两大文明力量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时,中国的一句“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不仅把中国的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也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近年来,中国也把语言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自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以来,中国已在世界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分校。据了解,现在我国孔子学院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展示的最亮丽的品牌,也成为了世界关注中国国家形象的焦点。

总之,文化作为民族国家的精神体现,有着超前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它能超越时空直接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和释放国家影响力。因此,只有在世界文化上占有优势地位,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文化大国;只有一个文化大国,才可能拥有高度评价的国家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