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其劳动合同。当上述情形发生后,经协调不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协议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

1.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一步作全面考察,发现有不符合合同条款或者有关规定的,如身体条件、文化程度、个人专业、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个人文化修养、品德修养等不符合录用约定条件的,或者经试用期培训后仍不胜任其工作岗位要求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厂规厂纪,对劳动纪律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是保证用人单位全体人员协调一致地进行劳动的行为准则,也是劳动合同各项内容中劳动者一方必须履行的义务。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其劳动合同。

第三,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这两种情形,都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同时也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本质上来说,劳动者已经违约在先,用人单位当然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第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第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刑法的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一般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刑罚,在事实上已无法正常履行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客观情况变化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第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享受不同期限的医疗期。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如仍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者因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在用人单位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或经过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不一致的因素,甚至劳动合同履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废止或修改,导致原劳动合同的履行无法可依;或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必须进行协调变更。当上述情形发生后,经协调不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协议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按照规定,当发生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情形,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后,才可以裁减人员。这通常被称为经济性裁员。

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从社会角度讲,众多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必然有一部分企业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经营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窘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濒临破产时有一个法定的整顿期限;在整顿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企业为了摆脱困境,也确实需要及时裁减部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事先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需要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后,才可以依法裁减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