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会议
长宁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8年5月9—11日在县城召开,会议应出席代表227名,实际出席197名。
会议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长宁县第三届基层选举工作报告;选举长宁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选举四川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长王修堂所作的《关于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为实现1958年各项工作全面大跃进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1957年,我县在各个战线上,粮食产量达到201397300斤,比上年增长2.35%,油料作物增长32.75%,生猪增长89.8%,交通运输、文教战线也取得了好成绩。1958年农业生产口号是:“粮打千斤、副收三百、人平一头猪”。工业交通、文教卫生将有更大的跃进。大会在肯定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成绩的同时,认为报告所提出的关于1958年的各项工作方针是正确的,指标是积极可靠的、措施是具体的。为了争取到1962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和争取十五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国内钢铁等主要产品产量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号召变为现实,要求全县人民,必须继续反浪费、反保守、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振奋民族精神,进一步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勤俭持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加速建设社会主义。
会议听取了张英代表县选举委员会所作的关于第三届基层选举工作的报告,《报告》说:这届参选人数达到87.3%,高于1956年4.2%。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成香《关于提案审查报告》,听取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文良所作的《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
会议收到提案40件,其中:文教卫生方面2件,财经方面12件,工业交通方面15件,农林水利方面5件,政法方面4件,其他2件。
会议通过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选举了长宁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选举了出席四川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会议是在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会议上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而提出的“大跃进”之后不久召开的。会议主要是发动全面“大跃进”,它一方面反映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无限度地夸大了主观能动作用,因而代表会议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计划和要求。会后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我县严重地泛滥起来,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政治生活也不正常。
会议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
1.主席团名单(17名)
万永华 王修堂 王欣生 王松林 戴唤民 刘明珍 孙成香 何德群 余叔高 余恒泽
肖在和 涂守成 袁义富 袁虹桥 张 英 杨修文 熊绍成(苗族)
2.秘书长
徐克进
3.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贾文良
副主任委员:何德群
委 员:王欣生 李德荣 周万臣 徐国华 黄树清
4.提案审查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孙成香
副主任委员:陶华清
委 员:李镇海 余恒泽 苟银章 芮炳炎 曹国平
5.财政预决算审查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杨德成
副主任委员:万永华
委 员:肖在和 吴雁宾 罗节操 罗树森 涂守成
第三届县人民委员会(17名)
县 长:王修堂
副县长:戴唤民 杨修文
委 员:王欣生 王松林 刘世奇 余恒泽 何树成 周德彬 周德华
罗节操(女) 罗焕然 涂守成 袁虹桥 曹国平 杨德成 熊绍成(苗族)
出席四川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修堂 王长年 刘元贞(女)
二、第二次会议
长宁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59年2月11—16日在县城召开。会议应出席代表227名,实际出席189名,列席21名。此外,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198人也参加了会议,两个会议合并进行。
会议中心议题是听取和审议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长宁县1957年财政决算和1958年财政预算报告;补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副县长;成立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长王修堂所作的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1958年,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以钢为纲”规模巨大的群众运动,组成了约五万农民为主的钢铁大军,星夜奔赴钢铁前线,80%以上的各级领导干部亲临指挥战斗,后方也有2.3万人搞后勤工作,建有988个土高炉和50个溜铁炉,成立了30多个铁厂,日产生铁逐步上升高达35吨。从龙弯经硐底、龙头到官兴、星罗棋布、高炉林立,形成了一条长达20公里的土高炉群。其他工业、农业、交通、文教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新建厂矿684个,较1957年增加了24倍。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05000斤,每亩平均1655斤,比1957年增长186.62%,人平2238斤,并认为1959年是“苦战三年”具有决定性的一年,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保证完成。
大会关于成立《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的决议》中说:“大会听取了县长王修堂所提出的关于成立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的报告后,一致同意批准成立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人民公社县联社的成立,将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良好的条件,鉴于人民公社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和政社合一的最好的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县联社成立后,长宁县人民委员会和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就应当合而为一,县人民委员会就是人民公社县联社的管理委员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公社县联社代表大会,因而这次代表大会后,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就应当起着长宁县人民委员会领导全县工、农、商、学、兵的全盘工作的作用”。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财粮局长罗焕然所作的《长宁县1957年财政决算和1958年财政预算的报告》。提案审查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关于提案审查工作的报告》。
会议收到代表提案73件,其中:关于工业、交通方面37件,农业方面3件,财粮工作方面7件,文教卫生方面18件,政法工作方面2件,其他方面6件。
本次县人代会上撤销了3名县人委委员职务,补选了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
会议通过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县人民委员会1957年财政决算和1958年财政预算报告的决议》《关于成立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的决议》,并通过了给南溪县应战书及向专区内各县市挑战书。
会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上,正式决定1958年钢的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全国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的半年后召开的。我县大办钢铁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各行各业都支援“钢铁元帅升帐”。结果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农业上因过多抽调青壮年劳力办钢铁而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政府工作报告的产量是成倍浮夸的,实际产量为1571万斤,浮报2倍多。林业资源因大烧“糊材”支援钢铁生产而惨遭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国家和人民都蒙受了严重损失。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后,把各种权力过分地集中在县、社两级,基层的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不能实行分级管理,没有生产责任制,劳动纪律废弛,分配更加平均化,经济核算制度也完全被抛弃了。
会议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
1.主席团名单(14名)
王修堂 王松林 周德华 戴唤民 刘明珍 昌世义 何德群 余叔高 余恒泽 韩廷栋
涂守成 张 英 李世兴 熊绍成(苗族)
2.秘书长
徐克进
3.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贾文良
副主任委员:周万臣
委 员:黄树清 邱建之 李德云
4.提案审查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昌世义
副主任委员:何德群
委 员:李镇海 余恒泽 苟银章 芮炳炎 曹国平
5.财政预决算审查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杨德成
副主任委员:万永华
委 员:肖在和 吴雁宾 罗节操 罗树生 周德彬
补选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李世兴
补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芮炳炎 孙成香
长宁县人民公社县联社管理委员会(17名)
县 长:王修堂
副县长:戴唤民 李世兴
委 员:王松林 刘世奇 孙成香 余恒泽 何树成 杨德成 芮炳炎 周德彬 周德华
罗节操(女)罗焕然 涂守成 曹国平 熊绍成(苗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