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啥%居民一个月之内就签约

为啥%居民一个月之内就签约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短短一个月的酝酿期里,签约率就高达67%。具体办法是,与每户居民签定附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在3个月内,签约率超过三分之二,协议正式生效,方可进入实施阶段;在规定的期限内,签约达不到三分之二,则暂缓改造。目前已有16个门牌的居民整体签约拿到了集体奖1万元,占总门牌的30%。已签约的居民没有一户对方案提出任何调整要求。

为啥67%居民一个月之内就签约?

王志远

引言:

动拆迁是“天下第一难”,处理动迁信访是“天下第一烦”。这一状况,在上海启用旧改三大新机制后有了转机。平凉路1751弄是一片石库门房子,夏衍笔下“上海屋檐下”的典型风貌。今年上半年,这片有70年历史的老弄堂开始动迁,在杨浦区城市建设中称为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虽然不是市政项目,但动迁速度快得惊人。在短短一个月的酝酿期里,签约率就高达67%。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新居就在百米外

“没想到搬得这么近!”惠民中学退休教师陆惠英在前客堂和天井住了几十年,最大的心愿是早日扔掉马桶。现在,她不仅盼到了动迁,而且还有就近安置的方案让她选。新房就在河间路688弄,离老房子仅100米远!由于签约早,她还挑到了七楼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62平方米,面积虽不大,但厨房、卫生间、阳台,一样也不少。新房就在内环高架边上,附近有大卖场、医院、学校,还有沪东工人文化宫,交通方便,生活环境都是最熟悉的,住在一起的还有老邻居。陆惠英真是做梦也要笑出声来。

近年来,上海不断推进旧区改造。自90年代以来,中心城区共拆除旧房屋600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95万户。不过,大部分动迁配套房都建在远郊,大人工作、小孩上学、老人看病都不方便。能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原拆原还”的便利?杨浦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拆除重建”试点,将已收购储备的工业用地捆绑二级以下旧里,开建保障型用房,用于动迁安置,平凉路1751弄就位于这一“拆除重建”区域内。

今年以来,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改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出旧改三项新机制:改造事先征询居民意见;动迁补偿“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增加就近安置。这三项新机制在河间路南块都得到了体现。去年大桥街道就动迁意愿、“数砖头加套型保底”方式征求居民意见,同意率都在90%以上。

尊重民意改造由居民做主

河间路南块和浦东塘一塘二地块,是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改工作的若干意见》后的试点,严格按照《意见》实施。《意见》根本亮点就是“事先征询制度”、“阳光动迁”。例如开展两轮征询工作,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居民决定权,尊重民意。

“是否改造”,居民做主。第一轮征询意见是了解居民“愿不愿意改造”。具体做法是,由街道或居委会组织,书面征询改造区域内居民意见,同意改造的居民达到90%以上,才可办理前期改造手续,进行下一步工作。如果居民同意改造率达不到90%,暂不改造。政府由“替民做主”转变为“居民做主”,这与过去改造不改造由政府部门决定相比,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如何补偿安置”,也要多数居民认可。第二轮征询意见,就是收集居民对补偿安置政策的认可度。具体办法是,与每户居民签定附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在3个月内,签约率超过三分之二,协议正式生效,方可进入实施阶段;在规定的期限内,签约达不到三分之二,则暂缓改造。杨浦区另一试点飞虹路720弄,虽然在第一轮征询意见中同意改造的居民达到了90%,但在规定的期限内签约不足三分之二,补偿安置方案未取得多数居民同意,旧改项目暂停。

拆迁方案和补偿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公示拆迁方案,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征求居民意见后进行优化完善;补偿依据事先核准,补偿情况事中审计,补偿结果事后公开。整个动迁过程和补偿过程在居民的监督之下。

补偿不拉“橡皮筋”

就近安置怎么操作?杨浦区房地局副局长、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吴岩介绍:不记人头,只数砖头加套型保底。根据市政府今年出台的规定,“数砖头”即以被拆除房屋原有面积为补偿依据,按被拆除的房屋市场评估单价再加25%的价格补贴;套型保底是指每产(注:“每产”即每张私有住房产权证或公有住房租赁凭证核定的房产)增加15平方米的居住功能保障,也就是增加独用的厨房、卫生间的面积。

无论居民原住房,还是安置房源,都以市场评估折算价格,使原住房和安置房在市场价格标准上平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居民适当的优惠和购房补贴。但规定每产只能购买一套,5年内不能转让。

在基地办公室,墙上公示栏贴的满满的:杨浦区拆迁五项制度、房屋评估均价、被拆除房屋面积认定、配套商品房售房流程……最令人惊讶的是,已签约的居民安置结果也都公开了,补偿安置协议以及经费发放清单全部在公示栏内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公开,补偿金额精确到元、角、分。杨浦区房地局副局长、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吴岩说:“我们要全过程、全方位的接受居民监督,真正体现阳光动迁。”

负责动迁的百群动拆迁公司工作人员也说,因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安置补偿没有“橡皮筋”可拉,所以这次的动迁工作变的简单了。

河间路基地还首创“集体奖”,即以拆迁房屋的门牌、整幢及整基地在不同的时间结点以前整体签约奖励。目前已有16个门牌的居民整体签约拿到了集体奖1万元,占总门牌的30%。

刚性政策人性服务

政策是刚性的,服务是人性的。

河间路南块动拆迁基地在成立之初,没有挂“动迁办”的招牌,而是成立了五个窗口服务中心,为动迁居民服务,这五个窗口分别涵盖了拆迁服务、房屋销售、保障对象认定、过渡租房推荐和物业退房,省去了老百姓办一件事要辗转多处的麻烦。

为了做好试点基地的工作,大桥街道办事处50%以上机关干部下班后会走进动迁居民家,为他们解释“数砖头”、“就近安置”等政策,帮助动迁居民分析利弊,选择最适合的安置方式,并承诺动迁政策前后一致。

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红光碰到了一户住房特困家庭。60多岁的老张是回沪老知青,和他挤在一间后楼的两个儿子都是30来岁,还没结婚。陈红光告诉他,除了就近安置,还有货币安置和异地安置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如果他愿意选择异地安置,按照他的情况,根据政策政府会给予居住保障。最后老张选择了南汇康桥动迁配套小区两套住房,高高兴兴地签约了。

就这样,自2月18日到3月17日,在28天的酝酿期内,签约的居民共计144户,占总数的67%。其中,60.8%的居民选择就近安置,选择货币安置的约占30%,选择异地安置的约占9.2%。已签约的居民没有一户对方案提出任何调整要求。

思考题

1.怎样用辩证思维把握公共管理中冲突预防和处理之间的关系?

2.怎样把握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3.怎样把握公共管理中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案例分析

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是上海启动旧改三大新机制的试点,从实施的情况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据统计,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仍有旧里以下房屋1100万平方米,其中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0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上海规划改造中心城区二级以下旧里4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依然很重。据2006年的数据,因动拆迁引发的非正常上访突出矛盾,占了上海突出矛盾总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分析、总结、运用、完善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这个成功案例,对上海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十分必要。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这个案例,也包含着公共管理的一般原理,其他类的公共管理亦可借鉴。其中至要者有三:

一、“预防”比“医治”更重要

人们往往强调“隔行如隔山”,而忽视“隔行不隔理”。公共管理中的突出矛盾事件的判断和对待,同中医学理论有惊人相似之处。

《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翻译成白话就是:“所以高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在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渴了再去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就太晚了。”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黄帝内经》和扁鹊都道出了一个相同的道理,预防问题的发生,不使问题发生,远比问题发生了再处置要高明得多,这同《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道理来观察公共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包括动拆迁中的突出矛盾,不难发现在一个时期,公共管理缺少防在前治于后的思想意识,更缺少相应的机制,至使大量突出矛盾层出不穷,不得不忙于“救火”,乃至扑救不及酿成大祸,如嘉禾拆迁事件、瓮安事件、宁夏海原县城搬迁引发万人游行围攻县委县政府事件。

上海启动旧改三大新机制,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的实践,其突出的意义就在于:把解决动拆迁突出矛盾的工作前移,做在未发生之前。通过新机制和制度设计,消除、减少、弱化发生问题的根源,以使不发生突出矛盾或少发生突出矛盾。这正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体现。这一思路内涵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果关系的思想方法,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比处理问题本身更重要,不使问题发生就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法。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公共管理中,既要在问题出来时做扁鹊,更要在日常管理中做扁鹊的大哥和二哥,从机制上调节阴阳,协调平衡,增强社会自身的免疫力,防止突出矛盾的发生。

二、价值取向的正确具有决定性

根据公共管理中“价值、支持、能力”三圈理论,三圈重合度越高越有效。但是必须明白:三圈重合也有高下之分,即均弱重合与均强重合;高水平的均强重合难以做到;价值圈的权重高于其他两圈;目前的现实是价值圈亟待加强。

所谓公共管理三圈中的价值内涵,就是坚持加强“执政为民”的取向。胡锦涛曾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加强这样的价值内涵,是公共管理成败的根本。反思公共事件包括拆迁中的事件,大都存在着价值取向的错位或扭曲。

价值取向的错位或扭曲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总起来说有三大类:一是把党、政府与人民群众利益对立起来。例如开发商在河南郑州市须水镇的建设经济适用房土地上建起了别墅,记者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他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二是把抽象的人民利益与具体百姓的利益对立起来,例如嘉禾以发展造福人民为由剥夺被拆迁户的利益。三是以利益集团谋利,取代为民谋利。例如上面所举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所谓“替党说话”,实质是替违规违法的开发商说话。这种错位和扭曲的价值取向,必定使公共管理迷失根本。

上海启动旧改三大新机制,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所以成为成功的案例,根本的原因在与坚持和加强为百姓谋利的价值取向。河间路南块旧改,举措中有一个关键的细节,就是“将已收购储备的工业用地捆绑二级以下旧里,开建保障型用房,用于动迁安置。”我们知道如果储备的工业用地单独开发获利更高,捆绑二级以下旧里,就是把利益让渡给居民。再如市场价评估加补贴再加套型保底,都是在给居民附加利益。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得到百姓的拥护是顺理成章的。坚持和加强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减少政府收入,增加政府困难,但唯有如此才能强化执政的合法性,才能获得人民群众对公共管理包括政府工作的最大支持。

三、阳光可以融化坚冰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因为所有公共管理机构、人员所掌握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暗箱操作剥夺了人民的所有这些权利。公权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社会民主、公平、公正,防止少数人利用公权谋私,因此也才能获得人民对公共事务的支持,保证社会发展与和谐。

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行政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过程之中,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程度并不充分,这也是种种社会问题频发的原因。以动拆迁补偿为例,在过去,许多地方并不透明。首先是房地产开发到底是为了商业利益还是为了公共利益,老百姓不清楚;其次补偿政策单方面制定和解释,老百姓难免懵懂;再次是同一地块居民补偿是不是一样,老百姓也不明白。在一片模糊中,老百姓怎么想象都不奇怪:既然怀疑开发商假借改造搞商业开发以谋暴利,我为什么不能漫天要价?既然怀疑补偿不充分,我为什么不能抬高?既然怀疑拆迁补偿可以不一样,我为什么少要?在这种模糊的想象、怀疑,便有出人意料的怪象。北京朝阳门桥西南侧的危旧房改造已经历时7年,至今有3户仍未搬离,其中有一户提出每平方补偿20万元的天价。

上海启动旧改三大新机制,河间路南块旧改工程的另一值得关注的亮点就是“阳光动迁”。从两轮征询意见,解决“要不要改造”、“同不同意补偿办法和标准”、“选择安置方式”到所有居民签约的安置结果公开,补偿安置协议以及经费发放清单以原始凭证的形式上公示栏,清除的是模糊,给的是透明,得的是心里明白。从河间路南块旧改在28天的酝酿期内,签约率达到67%,再一次证明了阳光可以融化坚冰的道理,这是河间路南块旧改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又一启示。

(本文资料来源:《新民晚报》2009年4月13日报道,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