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路整治中的群众观

小路整治中的群众观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虹口区整治东余杭路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群众观的思考。东余杭路的乱象已经严重危害到周边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秩序,损害了沿街各商铺的正常经营权益,影响了过往行人的正常通行。东余杭路治理既是政府加强市容管理的需要,更是周边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职能部门、东余杭路居民、店主乃至摊贩坐在一起,畅谈对整治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地毯式集中整治后,东余杭路的面貌焕然一新。

小路整治中的群众观

王 洁

引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改善民生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公共服务、环境秩序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新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中,解决占道经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它检验着城市管理水平,也考验着决策者和管理者的为民情怀。虹口区整治东余杭路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群众观的思考。

一、回应群众关切

这是一条位于虹口提篮桥老城区的小路,是远近闻名的马路集市。短短600米长的路段内,沿街商户有239家,在他们的门前,9米宽的路面上,挤着800余个摊位。长期以来,整条马路都被各种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的无证摊贩占领,机动车无法正常行驶,马路变成了仅能两人通行的羊肠小道。人车混行、垃圾遍地、噪音严重、杂乱不堪。附近居民称“三车”(即消防车、救护车和婚丧车)是难以进入这条马路的。2011年6月28日,住在这条路上的一位60岁的老人突发心脏病,虽及时拨打了120电话,但急救车却进不了,老人由于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除了环境脏乱差之外,这里也是110频繁光顾的地方,因为治安案件和矛盾纠纷也屡屡发生。同时,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和消防隐患也非常突出。东余杭路的乱象已经严重危害到周边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秩序,损害了沿街各商铺的正常经营权益,影响了过往行人的正常通行。周边居民不断投诉、媒体多次曝光、两会代表提案呼吁整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职能部门决定再次出击。其实,过去10年间,城管和街道不知“突击整治”了多少次。每次都是“大兵压境”,但每次都是干净个两三天,摊贩们又“卷土重来”。甚至有时城管队员前脚刚走,小贩后脚就把摊子摆出来。久而久之,管理部门苦叹:“管不住啊!”周边居民无奈:“真管不好啦!”这回能管得好吗?

二、整治为民、整治靠民

以往每次道路整治往往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政府决定、相关部门贴告示、下令整改,集中行动……这样的执法逻辑似乎顺理成章。但人们发现,周边居民、店主和摊贩对此参与度并不高,他们往往袖手旁观,甚至唱反调。执法部门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没有群众支持,他们自身也势单力薄。而这次东余杭路的整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贯穿其中。

1.深入群众,广采民意。东余杭路治理既是政府加强市容管理的需要,更是周边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职能部门、东余杭路居民、店主乃至摊贩坐在一起,畅谈对整治的意见和建议。23个区职能部门参与组成16个工作组,对马路集市进行仔细排摸,对经营户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上门宣传,对有抵触情绪的重点对象逐个约谈;召开17场有证有照经营业主的座谈会,听取意见;组织工作人员500多人次深入市场和经营户门店,逐个摊位征询对综合整治的意见和建议,一户一档建立问询笔录。座谈会上,各方代表表达了进行治理的强烈愿望,尤其是有证经营户,反映了无证摊贩严重影响他们合法经营的无奈,表示了对政府进行治理的支持和期盼。“要我整”变成了“我要整”。有了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加上前期报纸、电视台、网络、政务微博等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治理行动取得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

2.整治方案,广纳民智。东余杭路整治的过程是一个民主、公开、透明、广纳民智的过程,是群众积极参与的过程。群众在座谈会上积极献计献策,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归纳研究,再将方案反馈给群众听取意见。诸如安装栏杆、划线管理、疏堵结合、开通公交、商户自治、联合执法、紧盯房东、加大旧区改造等治理思路,就是在广泛的民主参与中逐渐形成的。不少工作方式如发放《告知书》、《征询单》都是吸纳了居委干部和经营户的建议。附近居委会联动,组织志愿者队伍,每天对无证经营情况巡防排摸和及时劝导。所以这次整治告别了政府的一厢情愿,迎来了群众的积极参与。

3.长效治理,广问民需。治理工作既要考虑当下,更要注意长效;既要整洁市容,更要顾及民生;既要依法治理,也要有情操作。区里对纳入治理范围的对象统筹考虑:区商务委主动跨前服务,在周边的5个菜市场拿出61个摊位,帮助有困难的流动摊贩入场;对家庭有切实困难的,街道一方面积极为其推荐就业岗位,一方面在低保救助上实现“应保尽保”。解决治理对象的切实困难,不让他们因治理而断了生计,就能最大程度减少治理阻力,就能最大程度巩固治理效果。

在第一阶段集中整治行动中,共取缔无证摊贩809个,清除占道堆物182处,整治跨门营业46家,清运各类垃圾54吨。占道设摊、阻碍交通、环境脏乱等扰民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三、固守成果,取信于民

经过地毯式集中整治后,东余杭路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脏、乱、差消失了,马路变宽敞了、整洁了,坐轮椅的残障人士不用绕圈子了。集中整治行动激起强烈反响,周边居民纷纷拍手称好。家住虹口区东余杭路1051弄的许女士说:“今天东余杭路面貌真的变样了,我们盼了10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位姓周的老伯也连连称赞:“这样的整治很好很好!阿拉白天出门不用担心滑倒了,晚上也能睡安稳觉了,再也不用受油呛烟熏的苦了。”不少年轻市民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表达对整治行动的理解和支持。网友“JACKY滚滚_Tina”在微博中感叹:“知道我有多久没在这条路上正常行走了么?东余杭路你终于干净了!终于像条路了!终于不用被各种菜摊、果摊死死堵住了!”网友“su把快乐打包带走”说:“东余杭路原来如此宽阔。看到坐轮椅的老人悠闲地散步,孩子在路边嬉闹,昔日的叫卖、杂乱都消失了,感觉真好。”但是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整治浪潮一过,脏乱现象是否会像以往那样卷土重来呢?

为巩固集中整治成果,防止脏乱差现象“回潮”,区有关部门协同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对这一区域进行固守,采取了几项措施:

1.不间断整治,预防“回潮”。现在东余杭路实行不间断整治,每天2次小整治、每周2次大整治,从外部增加压力,达到使摊贩们自律的效果。像一家川菜馆老板趁凌晨两点没人时偷偷装了户外违章广告牌,第二天就被城管队员发现,监督其拆除。而类似试探性的行为层出不穷,考验着政府的治理决心和耐心。

2.各方协同:整治至今“零抗拒”。设立了东余杭路综合整治办公室,由城管大队、提篮桥工商所、食药监所、提篮桥派出所、虹口区保安服务公司等单位的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确保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至今东余杭路整治仍保持了摊贩“零抗拒”的记录,没有发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更没有一起暴力执法事件。说起“零抗拒”,有关负责人说,为了排除在城管执法中发生的阻碍,一般他们会在整治前事先告知摊贩们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整治重点对象并与其进行约谈,以“服务”姿态,站在摊贩角度考虑去做工作,从而使绝大多数重点对象表示理解和配合。东余杭路整治至今,执法过程中的矛盾都能较快化解。

3.增强自律:身边的“法律知识天天讲”。2月23日起,东余杭路区域的居民和摊贩发现,在身边就能了解到一些法律、法规知识。东余杭路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道,原先整治时经常会有摊贩惊讶地说“还有这样的法律?我不知道。”于是,他们就开始策划“法律知识天天讲”,希望在平时整治行动之外能通过这样服务性的活动使大家更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摊贩自律意识。

东余杭路整治距今已经将近半年了,马路仍然亮堂,道路畅通无阻、公共设施在继续完善。用区委书记的微博概括就是“难能可贵、贵在坚持”。

思考题

1.小路整治中体现出怎样的群众观?

2.在人口密度高、基础较薄弱的老城区,城市管理者如何在环境秩序与民生利益之间寻求默契?如何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之间进行协调?

3.如何看待城市环境整治中的行政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