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树立群众观念

如何树立群众观念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处处重实际、求实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何树立群众观念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高校开展工作,同样应该树立群众观念,在工作中坚持以群众为本。要树立群众观念,就必须把群众是否赞成、满意和拥护,当作检验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而“权为民所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首先,制定政策必须符合大部分群众的意愿。

如何树立群众观念——从群众角度出发看问题

洪豆豆

(留学生教育学院)

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处处重实际、求实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如何树立群众观念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吴官正同志在山东省委党校1997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讲话的一部分:“树立群众观念,关键是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有群众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关心群众的疾苦。古代一些开明的政治家都懂得,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更要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利益。……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这些实际工作,进一步树立勤政爱民的良好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增强群众观念,必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一个对群众缺乏感情的人,不可能真正关心群众疾苦。”

在高校开展工作,同样应该树立群众观念,在工作中坚持以群众为本。以群众为本就是以广大师生为本。学校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的各项措施,尽管是为了高校本身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同样也要考虑到广大师生的利益。因为,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实行,无不需要广大师生的合作与拥护,只有符合他们利益才能受到他们真心的拥护和坚决执行。武汉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2000年高校合并之后,俨然一个“庞然大物”。武汉大学有四个校区,院系众多,部门林立,除众多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而随着近年来在全球兴起的汉语热,更有从国外不远万里而来的众多留学生。同时,许多普通职工也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临时工的人数也日渐增多。学校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之所以被赋予权力,担任职务,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要树立群众观念,就必须把群众是否赞成、满意和拥护,当作检验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自己的唯一宗旨。我们党80多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干部,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明白,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用权应该为了谁这个根本道理,解决好“权为民所用”的问题。而“权为民所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仔细想想,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了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部应该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求利益,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努力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拥护。

首先,制定政策必须符合大部分群众的意愿。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群众观念,这是前提和基础;或者说没有正确的群众观念,你就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人的需求都是客观的、自然的、合理的,不在于我们该不该满足,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满足、什么条件下才能满足、能满足到什么程度。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国古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从高校工作来说,要想让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就必须先解决好教职工的生活和利益问题;要想让学生好好学习,同样要为他们创造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所以,在制定政策前要虚心听取广大师生的建议,把他们的真实意愿吃透摸准。在制定政策时,要把师生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衡量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一个标准,作为权衡利弊的关键,从而制定出符合他们意愿、利于维护和实现他们利益的具体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在工作落实中把师生利益想细做实。群众的具体利益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万不能忽视具体问题的解决。对师生而言,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得好,只有确确实实为他们解决了问题,他们得到了好处,才会真正认同干部的工作,拥护干部的工作。

其次,政策无情、操作有情。我们历来提倡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政策无情、操作有情,但西方提倡教育从宽、处理从严,政策有情、操作无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实践证明,西方的这种管理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高校实际。因为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制定政策不是他们的任务,只能在执行政策上,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这就需要有情操作。有情操作不是人情操作,而是操作过程体现人性关怀。比如,我们学院有一位女临时工,已经在学院工作了五年,不幸在去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位女职工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丈夫失业在家,孩子还在读书,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看到这种情况,学院领导不但在学校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她争取更多的照顾,还两次在院内发起自愿捐款,号召全体教职工为她献爱心。这就是有情操作!无论是在政策内还是在政策外,都发扬了群众观念,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春天般的温暖。

再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调整心态,克服浮躁情绪。碰到教职工或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我们确实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是因为调查研究不够,情况不明;也有的是经验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还有的是情况并不复杂,处理难度也不算太大,也知道怎么处理,但是却过多地考虑一些额外的东西,如领导会怎么看,同事会怎么看,会不会由此得罪什么人等。其结果只能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最终影响到我们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在新形势下,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群众更要律己,不但自己不腐败,对其他人的腐化行为也要坚决抵制。只要是腐化了,就绝对是站在了广大群众的对立面,这个时候你只管为自己捞好处,哪里还会记得群众的利益?甚至会损害群众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这样的干部会被群众唾弃,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近年来武汉大学因为贪腐问题,已经倒下了一些中高级干部,他们都是前车之鉴。所以,在干部队伍中要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的浩然正气,用模范行动带动和感染群众,让群众自觉地和干部紧紧站在一起。

那么干部怎样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呢?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满怀爱民之心,才能富于责任感,多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没有和群众建立真挚的感情联系,就不可能拥有这种责任感,并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必须真正深入了解民意,掌握实情,对工作难推动、群众意见大的地方要重点关注,见到困难不是绕着走,而是迎难而上。久而久之,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密,真正和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同时,热爱群众要务实,干部必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养成讲真话、办实事的良好作风,让人民群众真正信赖我们。

参考文献

[1]吴官正.山东改革发展稳定的思考:民贵泰山[M].人民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