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部分党报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

浅析部分党报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代表着党的声音。党报评论要准确地分析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不时地匡正视听,在思想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保驾护航。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群众传达党中央的精神。党报评论要着眼于全局,围绕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浅析部分党报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

潘 妍

党报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不仅为人们提供权威的新闻报道,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思想、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武器。这个承载思想和观点的载体就是评论。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代表着党的声音。党中央的声音能否层层传达而不走调,党报的评论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

党报评论要准确地分析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不时地匡正视听,在思想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保驾护航。很多党报评论在这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但也有部分党报的评论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报纸自身的形象,还导致不能很好地传达党的声音,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

一、照抄文件现象大量存在

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群众传达党中央的精神。这就要求以与群众平等的角度,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语言正确、准确、鲜活地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但解读政策往往会被简单理解为照抄文件,抄一段,“点评”一段,或者将文件中的观点罗列出来,就着观点找来若干例子以示支持证明,更有甚者连篇累牍地复制文件内容和领导人讲话。这些情况在一些地市级党报中经常出现,很多记者以为这样就能“紧跟中央”,让民众了解当前政策,其实不然。在信息社会,党和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颁布的重要文件会在第一时间为群众所了解。党报评论如果还当“传声筒”照搬文件,或者低水平地演绎文件,那它就丧失了言论的作用。我们的工作是要针对群众的疑问予以解答,让中央的精神真正地为群众了解,从而将中央精神真正地落到实处。“抄文件”之类的评论都是应景之作,并不能真正地落实中央文件的精神,更不能将这些精神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相反只会让人对这类评论文章心生厌烦,降低党报在群众中的威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多为搞评论工作的同志理论基础不扎实,没能吃透政策精神,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不强,没有搞好调查工作等等。

二、评论常常流于空泛

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言之无物,这样空泛的评论并不少见。其表现首先是缺乏针对性。“评论”大多因事而发,本来就要求有的放矢。“的”从何来?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面对着许多不确定性,不仅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来作出积极的引导,这其实给了评论文章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丰富的社会生活给评论提供了许多“的”。党报评论要着眼于全局,围绕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其背后隐藏着的实质问题及其发展的趋向,这时我们的党报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答疑解惑,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拨云见日的作用。

其次是空话、套话过多,文章平淡无奇。文贵新奇,评论文章虽不一定都要标新立异,但立意要新颖,见解要有独到之处,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与态度,道出其中的利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一般的问题,我们则要从实际出发,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解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社会深层机制去分析,不能浮在表面,更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要有前瞻性。而对于某件事情的评论,则要跳出一事一论的局限,由此及彼,对读者有所启发,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何让笔尖常写常新,还是那四个字:“吃透两头。”

三、评论的形式和语言有时过于僵硬、呆板

经常看到评论以这样的三段论式出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虽然这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如果将此奉为经典则容易僵化,并会束缚写作思维,不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形式多样、活泼的文章,更能吸引读者,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以及风格来写评论,也要考虑到评论的类型,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与专栏里的评论文章风格上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语言也不能太指令式、太生硬,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言语来与读者进行交流。对党报评论而言,显然是直白要好于含蓄,浅显要好于高深,用大众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才能把党的重要文件传达到位,才能增强可读性,才能吸引读者,报纸才有威信。《人民日报》任仲平的文章堪称评论的典范,贴近性的语言以及比喻、排比等多种写作方式的运用,很好地抓住了受众的阅读心理。虽然篇幅长却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党报评论应该多出这样的精品。

四、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够

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喉舌是传达中央的精神,耳目是向党传递来自基层的声音与愿望。党报评论的又一任务是收集社情民意,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虑,找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疑点、难点,才能让评论论之有据,论之有理,增加说服力。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善于在实际中发现问题,把准社会的脉搏。要知道,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深入调查就匆忙地得出结论,在权威报纸上大放厥词,不仅会出现舆论导向偏差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党和政府作出错误的决策。所以搞评论工作的人员跟记者一样,首先要做社会调查员,做社会的瞭望者。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用人文主义的情怀去关注在社会剧烈变化中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点点滴滴。

以上所谈的一些党报评论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评论员没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使党报评论吸引更多的读者,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成为党报的“旗帜”和“灵魂”。

参考文献

刘镇、张健、殷立峰:《党报评论:结构转型期的受众期待》,《传媒观察》2003年第8期。

尹汉生:《论新闻评论发展趋势》,《求索》2004年第10期。

〔潘妍: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5级硕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