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厦门文化的特色之一

厦门文化的特色之一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此风并非厦门独有,但在厦门特别盛行而且日益发扬光大,近年来还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已成为厦门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构成现实厦门文化的特色内容之一。此一风俗经过近数百年的演变,也成为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遗存,弥足珍贵。

介绍博状元饼习俗的来龙去脉、颠覆过去广泛流传的说法,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事实和现实真相,而不是否定厦门市博状元饼习俗的意义和价值。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是中国古代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制度,它曾长期左右着士人的命运和文风时尚,1300年间,传统中国官僚政治、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皆以科场为中心得以维系和共生,科场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科举制虽有不少弊端,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尤其是科举制在19世纪被英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制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清代以前,全国各地都曾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与科举考试有关的文化习俗,但在1905年废止科举制以后,多数相关的习俗都已逐渐消失了。现在有不少地方还有用科名命名的东西,如酒令中的“五经魁”等叫法,一些地区的“状元红”酒、“状元豆”等食品,体现的也是从前人们对科名的崇尚心态。古城开封现在还有“进士糕”与“状元饼”的传统名点。相传宋代每年进京赶考的书生云集京师开封,商人们迎合考生心理,争相制作“进士糕”与“状元饼”,用不同的模子压上“进士”和“状元”的字样,放入炉中烘烤而成。经加工制成的进士糕、状元饼颜色大红金黄,形体大小匀称。今天进士糕和状元饼不再只是古代文人、学士们喜爱的佐餐佳肴,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高级礼品。但开封的进士糕和状元饼不成系列,只是两种单独的圆饼[6]

闽南、台湾一带以科名月饼取代竹制或骨制、象牙制筹条,并将博戏时节从春节前后移到中秋,使这种别致的科举文化习俗得以存留至今,这是古代科举文化现代遗存的典型事例,具有其独特性和特别的价值。古代厦门人对科名也很尊重,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刻印的《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中,并没有记载中秋博饼的习俗,但却提到本地重视科第的民俗:“有掇科第赴爵秩者,无论同乡井,即素未谋面,一刺下谒,殷勤礼赠。”这段话意思是说,当时厦门人对考中科举赴任者,即使从来不认识,只要有一张名片送过来,人们就会赠予贺礼。博状元饼的习俗在厦门能够顽强地延续下来并格外风行,是与厦门人向来重视教育的传统分不开的。

博状元饼习俗不仅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提供了“活化石”,更重要的是保存了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娱乐种类,为大家提供了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活动。虽然此风并非厦门独有,但在厦门特别盛行而且日益发扬光大,近年来还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已成为厦门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构成现实厦门文化的特色内容之一。

【注释】

[1]《石狮日报》2001年12月10日。

[2]2003年9月4日,我在北京琉璃厂觅得了一套67支的状元筹,比常见的63支一副的状元筹多出了四支,即传胪、会元、解元、经魁各一支。状元这支最大最长,长18厘米,宽2.1厘米,其他各种科名的筹条大小依次递减,最小的秀才长6.5厘米,宽0.9厘米。筹条上部刻着科名,底部刻着注数。这套状元筹最大的特点是在每支筹面中部刻有人物图画,这些人物的穿戴依然是明代的式样。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解元、经魁、会魁、进士各筹,在人物上下方,还配有多少不等的云彩和花草图案,刻工非常精细。另外,在状元这支筹条背面刻着大字“谱”字,其下用小字竖刻着:“状元合巧五子得,榜称四红马军得,传胪分相,会元不仝得,解元三对得,经奎正快得,会奎三红得,进士四叙得,举人二红得,秀才一红,全色全收。”谱中的“奎”同“魁”字。筹谱上还刻着博弈时不同人数时的注数分配:“共三百八十四注,二人百九十二注,三人百廿八注,四人九十六注,五人七十七注,六人六十四注。”

[3]方烈文主编《潮汕民俗大观》,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29~330页。

[4]本篇发表于2003年8月22日《厦门晚报》,打破了郑成功部属发明博饼规则的“美丽传说”,在厦门引发了一场历时两年的关于博饼文化起源的讨论。次年,朱家麟先生等人发现福建福鼎市闽南方言通行区域中,至今还大规模地存在着博状元筹的情况(见朱家麟等《福鼎原生态状元筹调查》,《厦门晚报》2004年9月27日)。这实在是一个重大发现。以往我们很难想象哪个地方至今还能普遍存有这种古老的风俗,但我们不知道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就像在哥伦布之前,欧洲人并不知道还有个美洲,但其实美洲大陆一直存在。令人惊异的是,福鼎原生态状元筹的博法比厦门的博饼和一般状元筹谱中记载的规则更为复杂多样,这很可能是该地在长期博状元筹的过程中独立演进出来的花样,它为我们细致地了解状元筹的演变提供了“活化石”,也为将来厦门博饼规则可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照。

[5]日据时期还有一些日本文献描述此风俗。1934年,铃木清一郎《台湾旧贯风俗信仰》一书在谈到台湾中秋习俗时说:“此外还有‘博状元饼’游戏,就是在月饼上写红‘元’字,然后掷有红点和黑点的骰子,凡是能掷出四、五红点的人,就被认为是‘取秋闱夺元之兆’。因为八月十五是秋闱,也就是举行乡试第三场考试的日子,此语就意味着状元夺魁之意。”见铃木清一郎著、冯作民译:《台湾旧贯风俗信仰》,台湾众文图书公司,1989年,607页。

[6]福建闽清县的宏琳厝为聚族而居的古民宅,至今还流行着博状元筹得“状元包”的古老民间游戏。用牙、骨、竹或纸为筹,博法与厦门的博饼规则基本相同,并略为复杂些。其中最特别是有“孙山”之称,即六骰中各三骰为一、二、三,需剥夺功名,降为青衣(倘遇恩科不降)。视筹得彩,分取“状元包”,民间寓意是:包中状元。特制的包皆用上等猪油和精选的馅料制成,甜香可口、色、香、味、形俱佳。包的基础原料——面粉的重量都有规定,根据宏琳厝家谱记载:状元三斤二两;榜眼、探花二斤五两;传胪、殿、会元、解元、会魁一斤五两;进士四两;举人二两;秀才一两;花包三两。重量单位均为老秤。宏琳厝的状元筹游戏也多在中秋节前后进行,甚至博得科名者还会得到“宏琳厝报房”发给的“捷报”:“贵府×××老爷高中本科头名××指日高升”。此一风俗经过近数百年的演变,也成为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遗存,弥足珍贵。见:http://www.fjhlc.com/show003.aspid=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