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力量

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力量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地震灾区先后集聚了491万余名志愿者,北京奥运会有170万名志愿者提供了超过2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目前全国志愿者的人数已超过了8000万人,且在与日俱增。这些志愿者的出现,令灾区暖流涌动,让北京奥运会沉浸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社会的砥砺前行注入正能量,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力量。
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力量_志愿者的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地震灾区先后集聚了491万余名志愿者,北京奥运会有170万名志愿者提供了超过2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目前全国志愿者的人数已超过了8000万人,且在与日俱增。这些志愿者的出现,令灾区暖流涌动,让北京奥运会沉浸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社会的砥砺前行注入正能量,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的文化力量。那么,这些志愿者的力量从哪里来?

回答好这个问题,就能校准时代道德的坐标,就能在同心共铸中国梦的进程中,刷新国人的精神版图。

●志愿者力量来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浸染传承

“五更清早起,更有夜行人”。志愿者事业虽然理念新、气象新,却并非凭空而来,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有前人经验和先例可循:志愿者行动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活跃因子,也有锦州“水上搜救队”、李英强等团体和个人在前路示范、领航,这是志愿活动的生命力所在。

锦州“水上搜救队”将营地设在河边,13年来至少救起过35位溺水者,还打捞过十几具溺亡者的遗体,且不管是救人还是打捞遗体,均分文不收,只在打捞结束后,队员们到小吃部AA制吃上一顿饭。

13年前,志愿者的概念在国内尚鲜为人知,而这支救援队甘愿付出,不求回报,将个体责任覆盖特定他人和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公益,基本符合志愿者的条件和特点,说这是一个志愿者团队毫不为过,但其动机和动力则全部来自传统美德的给养。

志愿者事业虽然理念新、气象新,却并非凭空而来,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有前人经验和先例可循:志愿者行动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活跃因子,也有锦州“水上搜救队”、李英强等团体和个人在前路示范、领航,这是志愿活动的生命力所在。

下水救人,是瞬间之举,为此长期留守一贯如此,救援队员们人心的醇厚、道义感的真纯清晰可见,他们在“一瞬”与“一贯”中升起了道德航标,闪耀的是中华民族“仁而爱人”“舍身成仁”的美德光辉。

当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接轨后,义与利、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坐标就越发明晰,崇德向善因子就进一步激发。

2007年,北大经济学硕士李英强放弃优越的大城市生活,与妻子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为家乡人开办了“立人”乡村图书馆,此举令许多人大惑不解。然而,若从《礼记》 “德者,得也”的角度剖析,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守望乡邻、己欲立而立人等立身处世原则出发,则不难体会到李英强襟怀的博大。

眼下李英强已从孤军奋战到拥有数十人的团队,从第一座图书馆到分布于9个省、市的10余座图书馆,覆盖数万人,当初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建设”,如今已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

志愿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一脉相通之处。根植于中华文化,接收、吸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志愿者事业才能根深叶茂;反之,若撇开中华传统美德的土壤,另搞一套,则志愿者事业必然立不住、立不久。

●志愿者力量来自学雷锋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有人说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最贴切的标签,将雷锋精神中的“立场、精神、风格、斗志”时代化之后,就是志愿精神;有人说“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这两种品质,其实闪耀出的是相同的光芒,很难区分彼此。

的确,志愿精神在国际上的定义有三:志愿,不为报酬,利他。此三大内涵也均是雷锋行为的固有特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1994年成立时,就将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定在了每年的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志愿精神从在中国立足起,就与雷锋精神同频共振,其表现是学雷锋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震撼人心之处,皆在无私忘我,将金钱、待遇等名利诸事置之度外。试举一例:香港志愿者黄福荣的故事被长期传颂,令闻者动容。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时他本已脱险,却义无反顾地两次冲进教学楼救人,不幸在余震中罹难。当救援人员把被埋的黄福荣刚刚挖出来一点时,黄福荣最关心的却是:孩子和老师救出来没有?许多人因此把黄福荣称作“香港雷锋”,对其评价之高、缅怀之深切由此可见。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社会潮流怎样更新,社会道德的精华都不会变,因而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活动在与时代结合中历久弥新,也为志愿活动指引方向。当学雷锋活动深深影响了几代人时,雷锋就成为全社会鲜活的公民道德样本,而公民精神正是志愿者行动的基础;当志愿活动中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接轨后,义与利、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坐标就越发明晰,崇德向善因子进一步激发,更是志愿者之幸。

再伟大的精神也需要发扬光大,雷锋精神不是历史文物,而是开放的文化系统,雷锋精神在当下,更多地在郭明义等“身边的雷锋”身上传承和体现。跟随这些道德楷模的脚步,结合志愿活动的自身特点,进入更广的社会领域,更深地切入当下的道德难题,让扶危济困活动在最需要的时间、最需要的场合出现,与最需要的人群深度对接,方是志愿活动的理想方式。

循此思路,面对社会转型期所衍生的社会服务、福利救济等诸多“志愿性”症结,就不难找到创新的出口、最合适的路径。

志愿精神在国际上的定义有三:志愿,不为报酬,利他。

●志愿者力量来自对幸福感的渴求与诠释

越是进入富裕时代,越是价值多元、诉求多样,人们越是迫切地追寻幸福感。但幸福感不可能在封闭、孤独、自利中达成,冲出小我,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大我,实现人生升华,幸福感才来得踏实,这也是许多人成为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幸福感不可能在封闭、孤独、自利中达成,冲出小我,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大我,实现人生升华,幸福感才来得踏实,这也是许多人成为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社会风尚是每个人念兹在兹的生存土壤,人们对社会生态的反思从未停息,对道德重建的热情与日俱增,但关键是把自己摆进去,在社会建设中不仅要当裁判员、评论员,更要当好运动员;不仅要看社会给了自己什么,更要看自己给了社会什么,而当好一名志愿者则是最贴近易行的角色。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在低层次需求满足后,友爱、尊重等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就会凸显,这时的人需要得到认可,被他人和社会需要。而当一名志愿者,能满足人们被需要的幸福感,让人感到自己不可或缺,有独特的社会价值。

2013年9月26日,游泳名将孙杨体会到了志愿者的幸福感,这一天他到吉林省的一座希望小学支教,被百余名孩子的热情所打动。没有这种幸福感支撑,暴雨袭击北京时,那些市民就不会打开家门,收留无法回家的陌生人;就不会有人站在被冲掉井盖的窨井旁提醒过往车辆,在雨中成为醒目人性标杆。

国家再强大,也有紧要关头;个人再有能力,也有窘迫时分。怀着火热的心向困厄者施援,为国家、社会分忧,让志愿者行动蔚然成风,则负责任的公民、生态良好的社会、蒸蒸日上的国家就会声息相通,和谐互动。

此时的幸福感,既属于志愿者,也属于所有受益者;这样的幸福感,至深,持久。

社会风尚是每个人念兹在兹的生存土壤,人们对社会生态的反思从未停息,对道德重建的热情与日俱增,但关键是把自己摆进去,在社会建设中不仅要当裁判员、评论员,更要当好运动员;不仅要看社会给了自己什么,更要看自己给了社会什么,而当好一名志愿者则是最贴近易行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