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举何以能考测智力

科举何以能考测智力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和墨义,测试的是低层次的技能,后来逐渐为人所轻,宋代科举已将这种考试形式逐渐淘汰。有如田径场上的体育比赛,科举考试是一种智力竞赛,而作八股文就像是有严格规范动作的体操比赛。容易评定八股文优劣可以举出两个显例。揭榜后,第一名会士为王以,第二名即其弟王以衔,众议哗然,乾隆皇帝心中也感到奇怪。这一事例说明才智优秀者答卷往往公认出众,一般来说科举考试糊名誊录试

那么,为什么科举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测验和选拔出智力较高者?这与科举采用试帖诗和八股文等考试文体有关。

唐代科举考试的题型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几种。有的学者认为,唐代这些考试方法与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有一种巧合。帖经偏重于记忆,属于布卢姆学习分类六大类中第一层次认知阶段;墨义为简答题,属于学习中第二、三层次的理解和运用;策问则考查分析与综合能力;诗赋不但能考查思想,而且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水平,与布卢姆学习分类中智能部分最高层次的“评价”具有同等的意义[6]。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和墨义,测试的是低层次的技能,后来逐渐为人所轻,宋代科举已将这种考试形式逐渐淘汰。唐代进士科从考策问逐渐发展到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形式,其原因是由于策问内容不外乎政治经济时事等经国大事,范围毕竟有限,猜中策题可能性较大,易于揣摩准备而难以辨别高下,而进士科所代试诗赋取材广泛,非博学多才之士,难成佳作。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六《经义论策》中所说:“唐宋用诗赋,虽曰雕虫小技,而非通古知今之人不能作。”诗赋可以言志,而省试诗是命题作诗,只有才情并茂、善于思维并掌握了作格律诗技巧的人,才可能临场作好。

律诗律赋这种考试文体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有格律声韵可寻,易于掌握评判标准。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进士科故实》说:“唐进士重诗赋者,以策论惟剿旧文,帖经只抄义条,不若诗赋可以尽才。又世俗偷薄,上下交疑,此则按其声病,可塞有司之责。虽知为文华少实,舍是益汗漫无所守耳。”唐人也说唐代进士科所试诗赋中间或暂时更改,但旋即仍旧,“盖以成格可守,所取得人故也”[7]。所以钱穆认为:“诗赋出题无尽,工拙易见,虽则风花雪月,不仅可窥其吐属之深浅,亦可测其胸襟之高卑……诗赋在当时不失为一项最好的智力测验与心理测验的标准。”[8]诗赋考试为宋、辽、金科举所沿用,元、明科举考经义而不用诗赋,但明代以后八股文实际上糅合了律赋的成分在内,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后,为了更好地保证考试的难度和区分度,又增试五言八韵律诗。这说明试帖诗作为测验题型,在科举时代有其存在的价值。

八股文在讲究语言技巧方面又比试帖诗更为复杂。八股文是一种极端形式主义的文体。非常苛求文章的逻辑严密和对仗工整,条条框框很多,作文要紧扣题意,一点也不能出格。如试题为《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节,作文时如文章涉及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犯上”,如稍涉及后面的“人不知而不愠”,则是“犯下”,都属于不合格之列。有的题目又偏又怪,就更难紧扣题意层层发挥了。八股文不仅要求破题巧妙,通篇文章连贯,而且要求每股之间对仗工整,排比对偶最好能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深一浅,这些对偶句往往又很长,特别是议论重心的中股、后股,一股有时长达数十字或上百字,这么长的对偶还要双声叠韵、平仄抑扬,可以说是极其讲求汉语言的修辞技巧的。八股文的逻辑顺序是层层递进,一环紧扣一环,如起讲处不得势,则以下无话可说,即所谓空不得,实不得,一二句说完不得,层数太少不得,太多又不得。清人丁心斋说:“一篇文字如一身之体段相似,搭配须要匀称,方成一个章法。……八股文恰恰起讲是头脸,入题是咽喉项,提比是两臂双手,点题是心,正面是胸腹,后股是两股两足,一处不称则一处不成局。……而其中煞有变化,比如画法有立像有坐像有侧像,有起伏转动趋走跳舞之像,而总不离乎四肢百骸,万不能加臀于项,置股于肩。”[9]在极端严格的形式之下,要作出与众不同的文字确实不易,所以有些举业家称八股文是“花团锦簇”,与绣花一样,取其搭配整齐巧妙。讲究形式章法走到如此极端的地步,八股文实际上成了一种高级的汉语文字游戏。

有如田径场上的体育比赛,科举考试是一种智力竞赛,而作八股文就像是有严格规范动作的体操比赛。比如双杠运动,限定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规定动作,越干净利落如行云流水一般连贯优美得分就越高,而自选动作越高、难、险、美越能博得裁判的好评。作八股文就是一种智力体操,在规定的程式内作有限的自由发挥,考官也易于评判优劣高下。本来作文是所有考试题型中最难客观评分的,八股文却定出特别的格式,让考官有章法可循,较可能掌握一致的评价标准。加上阅卷的内帘官本身都是科甲出身,老于此道,一般来说善于评卷。清代《国朝贡举年表》卷二载,雍正元年(1723),规定各省乡试选拔评卷官员,“考官以鉴拔为主考,不论曾否入闱,监临试以时艺一篇,文理优长者入内帘,荒疏者另执事”。也就是说,尽管都是科甲出身者,但朝廷担心他们及第从政后多年荒疏八股文,要再检测一下,文理俱优者才能选为考官。

容易评定八股文优劣可以举出两个显例。乾隆二十七年(1762)乡试,状元出身的吴鸿为湖南省视学,负责挑选科举生员参加乡试,而主持湖南乡试的是著名学者钱大昕和新科状元王杰,“三公皆衡文巨眼也。诸生出闱,以卷呈吴,吴最赏丁甡、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曰:‘此五卷失一不复论文矣。’榜发,第六至末仅陈一人,吴旁皇莫释。五魁报至,四生已各冠其经矣。吴大喜,时传为佳话”[10]。由于八股文是标准化的考试文体,考官可以很快地评阅试卷,一眼就可以看出轻重高下。明代杨士聪说:“余每阅卷,不须由首彻尾,不拘何处,偶觑一二行,果系佳卷,自然与人不同,然后从头看起。场中搜查落卷,多用此法。即数百卷,可以顷刻而毕,无能遁者。”[11]左宗棠乡试时便是在搜落卷中被挑上的。

另一个显例是状元王以衔。乾隆六十年(1795)会试,正总裁窦光鼐善于衡文,所取第一、二名皆浙江人试卷。揭榜后,第一名会士为王以,第二名即其弟王以衔,众议哗然,乾隆皇帝心中也感到奇怪。权臣和珅素与窦不和,欲乘机倾陷窦光鼐,于是在兄弟二人闱墨中找出都有“王道本乎人情”一句,指出此即为关节。结果抑置王以于榜末,停其殿试资格,降窦光鼐四品休致。可是,殿试拆封以后,王以衔仍高中一甲第一名,乾隆皇帝心意释然,问廷臣说:“此亦岂朕之关节耶?”[12]因为殿试主考官名义上是皇帝本人。王以衔殿试仍中状元,说明他的会试成绩肯定也是可信的,于是再录用王以翰林院,窦光鼐官复原职。这一事例说明才智优秀者答卷往往公认出众,一般来说科举考试糊名誊录试卷加以评定,评卷是较为客观公允的。科举时代有“文有定评”的说法,主要就是因为采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

正是因为八股文体式复杂而又明了,易于客观地评定优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确能起到智力测验的作用。八股文中的一些小题,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截搭题、枯窘题,更类似一些文字游戏,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真正好实在很难。徐敬轩在《初学玉玲珑》中便说:这种枯窘题,路径很窄,惟其路径很窄,故断不能在本位上说话,而要在题前题后题左题右反面正面去设想。及至上到本位,也要刻画字面,洗去意义,推写情景,逼取神气各方面去用功夫。所以练习纯熟之后,就可以精思壮采,层叠不穷,最足见人才思。台湾学者梁若容《谈八股文》一文也说,八股文“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并不能叫做作文。它的好处是法式明了,规格统一,容易学,容易通,无法跑野马,出奇制胜,篇幅短,看卷子比较容易,定优劣更容易。真是聪明的人,只要熟读几十篇墨卷,就不怕作不出好文章。因为这种迷津似的测验,考的是智力不是学力。王守仁、徐光启、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能在早年得到极高科第,是显著的例子。八股文的考试,不一定埋没多少天才”[13]。有的学者认为,经常参加考试,以努力进修、悉心钻研之故,可使人脑发达,思想周密。还有西方学者说中国人之聪明智慧有时胜过西方人,谓为系得力于数百年中之作八股文,因为常作八股文可以促进人的聪明才智之上进与知识水准之提高[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