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漫谈记者的基本功

漫谈记者的基本功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苦练基本功,以过硬的本领赢得竞争的胜利。记者的基本功又是什么?因此,8月5日该报当天值班副总编被免职。19日国难日中午,央视记者徐娜被央视开除。这是中央电视台自去年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开除的为数不多的几名正式员工之一。这是发现新闻和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价值的基本功力。
漫谈记者的基本功_报海启悟集

我国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毕其一生的办报经验,精辟地概括成一句话:“说到底,报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之争,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高低之争。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苦练基本功,以过硬的本领赢得竞争的胜利。

那么,什么是基本功?基本功是指“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记者的基本功又是什么?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已有许多新闻工作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答。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从一个人的各个器官来形容和比拟的,我觉得,我这样讲还是从没有人这么归纳、这么讲的。我的归纳就是:要有一个有政治洞察力的头脑,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要有一副耳听八方的顺风耳,要有一个会提问的嘴巴,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要有一双能走出去的双腿,要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要有一身“十八般武艺”。下面我就分别说一说:

一、要有一个有政治洞察力的头脑

我们先看看这3个新闻:

《南都周刊》副总编被免职

2008年4月3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特约撰稿人长平写的《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一文。该文的作者是广州《南都周刊》副总编辑张平。文章被指倾向藏独分子,2008年5月7日被撤职。

《青年报》副总编被免职

在2011年7月29日头版版面中,《青年报》对温州动车事故突出大幅留白,此举被宣传部门认为,直接对抗违抗该部禁令。因此,8月5日该报当天值班副总编被免职。

央视记者徐娜被央视开除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之初,央视记者徐娜是最早赴四川采访的记者之一,然而在地震初期交通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在众多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第一时间抵达都江堰聚源中学救援现场采访时,徐娜却在第一时间返回成都酒店,被众多网友说成为“临阵脱逃”。当央视直播节目主持人问及“为何返回成都,难道再没有采访目标时”,其无法答复。19日国难日中午,央视记者徐娜被央视开除。这是中央电视台自去年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开除的为数不多的几名正式员工之一。

从这三个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有政治洞察力的头脑。

政治洞察力就是政治上判断是非的能力。即记者要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要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这话听起来是老话、套话,但对记者来说却是非常重要。如果记者没有政治思想水平,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就不能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就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这是发现新闻和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价值的基本功力。具备这一功力,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好新闻真实性的两重性,实现局部真实和全部真实、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高度统一。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谢觉哉曾说过:“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文章的好坏,首先要看内容好。好的文章必定是有思想见解的,至少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发,能提出一些别人没有看到或没有着重分析的问题。人云亦云,没有独到的思想见解,没有深刻的思想,绝不能说是好文章。当然,这不是很容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有些问题上站得比别人高一些,看得比别人远一些。这靠什么?不是靠聪明,而要靠我们真正地掌握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一条对于记者来说特别重要。

新闻记者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理论,还因为我们新闻工作岗位,在我国实际上是党的工作岗位,新闻宣传是党的工具,新闻工作者是党在思想战线上的战士。胡耀邦曾说过:“我们的群众历来把报纸,把报上登的东西,都看成是党的声音,党的指示。这是几十年我们和群众同甘共苦,长期斗争形成的。这一点,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完全不同,资产阶级的报纸是集团竞争的产物,各说各的,群众不相信它们。因此,我们的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政治性。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级性,必须为本阶级的利益鼓与呼。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其政治性突出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个人素养。这种个人素养,从总体上讲,就是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四个方面,即“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记者只有有政治理论水平,才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的立场;记者只有有政治理论水平,才能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才能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记者只有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

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上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下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感情、意见和呼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透两头”,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宣传各种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实践证明,一名记者在采访中能否较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否抓住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有没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高度的新闻敏感,都取决于他的理论知识修养和政策水平。总之,所谓记者的基本功,首先是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要熟悉和掌握党的各项基本政策,要有一个好的作风,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的脚才有跟,在工作中才能不至于像氢气球一样随风飘荡。

二、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我们先来看4篇稿件:第一篇通讯是本报原副总编王佩民写的《大顶人的抗洪风格》(见《辽源日报获奖作品集》第90页),第二篇是副总编林文博写的《从小文件袋看大文化》(见2010年1月26日《辽源日报》);第三篇是消息《“小窗口”看大变化》(见《辽源日报获奖作品集》第47页),第四篇是我30年前写的通讯《寒夜深情》。这几篇稿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普通事,大主题,写得细腻。归结起来,靠的是观察。

观察是新闻记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对“观察”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观察不等于“看”,俗话说,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动,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人们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于仪器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新闻记者的观察,在采访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观察能发现新闻线索,观察是获取新闻信息的有效途径,新闻采访是一种“拾荒”,要把一个个普通人视而不见的东西收集起来,并使它们最终显示出不寻常的意义;观察能掌握独特、鲜活的材料。现场观察的内容,可以分为抓现场气氛、抓人物神态、抓特点、抓细节、抓本质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观察,记者容易捕捉到一些鲜活的新闻素材,可以拿到第一手材料,还可以把一些第二、第三手材料,变成第一手材料,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最终写出与众不同的稿件;观察能以小见大,另辟蹊径。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研究所的建筑物上写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其实,记者更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工作的座右铭。采访中多运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可以避开采访的压力和干扰,有时甚至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名扬国际的新闻记者赵敏恒,凭开罗街头车辆的变化就嗅出了“开罗会议”,而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从列车上黑人与白人座位的差异写出了《由伯明翰到塞尔马》,深刻揭示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现实,像以上所说的这些新闻通过简单的问答式采访是不可能获得的。可见“观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怎样练好这个基本功呢?第一,寻找切入点。要从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事物中寻找切入点。如果采访报道的是故事性强的新闻,因新闻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具体的事实,有发生、发展、结束的动态情节,因而容易引人注目,编采起来也容易。第二,观察要细致。鲁迅先生曾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著名的画家莫奈,画了一幅在紫红色雾中的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画。许多伦敦人对莫奈的紫红色的雾惊愕不已。可是,当他们走出展厅,才发现伦敦的雾的确是紫红色的。大家深深敬佩莫奈的观察力,这是因为许多伦敦的市民平时不仔细观察,才感到惊异。只有观察得细致入微,分析得透彻深刻,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真实。第三,观察要抓住事物特征,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区别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观察时可以把事物分为若干个方面,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观察,最后加以综合,突出其特征。第四,观察要由此及彼。看的是眼前之景,眼前之物,眼前之人、眼前之事,而所思所想的却是与此有关的他景、他物、他人、他事。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眼前的白杨树想到北方的农民和守卫家乡的哨兵,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有了“观此思彼”的思路,要说话,要作文,就不愁没有材料了。第五,边观察边分析。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捕捉稍纵即逝的点滴感受,对观察所得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观察,不仅是生理器官的运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离开了思维活动的观察,是毫无意义的。接触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必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些感受总会带上自己鲜明的印记。这些点滴感受,稍纵即逝,要注意把它们捕捉住。

三、要有一副耳听八方的顺风耳

石岩副总编写过这样一篇消息:《咱给政府选“路面”》(见《辽源日报获奖作品集》第101页)。这篇稿子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话。

耳朵敏感贵在善于倾听。人,只要不是有失聪之症,都具有“听”的功能。听,是人了解身外世界的重要手段。听“谁家玉笛暗飞声”,听“八月秋高风怒号”,听“两岸猿声啼不住”,听“夜半钟声到客船”……但记者的“听”与一般人的听不一样,作为一个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敏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记者的新闻敏感来自于耳朵敏感,耳朵敏感贵在善于倾听。讲究倾听的艺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就是记者的语言引导要适度。就是说,采访时,采访对象在介绍情况时,记者要多听、多思、尽量少插嘴,更不要打岔。语言引导要适度,努力提高听的艺术水平,首先要有一种倾听的热情。美国著名撰稿人阿瑟·埃弗雷特把学会听别人讲话,作为自己从事报道工作的一项重要守则。他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听、听、听。”如果连倾听别人无偿向你提供信息的热情都十分短缺,那么,适度引导谈何容易。所以,听,是适度引导的基础。不听,就不可能引导。

所谓耳朵敏感,也就是表现一种倾听的能力。现实情况下,记者采访时,对新语言、新材料、新事实、新观点应该特别留意,听到这些东西,不仅“走不动”、“离不开”,而且“记得住”。倾听即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讲话中去,不要心不在焉,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有些话初听起来没用,其实完全听进去就会很有用。倾听要做到心无旁骛。有的记者在采访时会主动关手机,就是因为采访中接听电话会打断思路,从而影响了自己材料的获取。

耳朵敏感还表现在兼听。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兼听就是要听各种意见。多听各方意见,不仅掌握了各方材料,还使得材料更丰满、观点更明确、故事更有立体感。有人“听见风就是雨”,失去自己的判断;有人道听途说、听谗信邪,陷入听说的魔障。

处理好与听相关的几个关系:一是听与想的关系。采访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停思考的过程。边听边想,才是用心去听。如果倾听、会听只是合格的话,那用心听、边听边想才能称得上是优秀。二是听与记的关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有的被采访对象大都层次高,他们的知识面广,在某个方面站在时代前沿,接受着最前沿的信息。在工作中,他们碰到的是新情况、新问题。听他们讲等于接受了新信息、新情况。把这些记下来,将会成为记者自己的财富。记者的积累就是通过一次次的采访、一本本采访本奠定起来的。

四、要有一个会提问的嘴巴

1994年5月,我到全市改革典型大水缸煤矿采访时,意外听说该矿有一名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了一种新产品,并获得了发明专利。于是我便抽空去采访,不料遭到拒绝。我通过侧面了解,得知他正集中精力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这种新产品,急切想听到的是改进意见。于是,我没有马上去采访他,而是到采用他研制的产品的车间走访,帮助他征求意见。然后,再次来到他的办公室,对他说:“我是来给你发明的产品提意见的……”他听了我的话,立即笑脸相迎,顺利地进行了采访。有一次我去友谊服装厂采访一位严格把关的质检员,当时我考虑到她工作时间有限,见面就问:“你是怎样严格把关的?有哪些具体事?”这位质检员一听,立即答道:“没有啥”。谈话陷入僵局。这时,我换了个话茬:“我在工厂也负责过质检工作,这个工作可不好干啊!”这位质检员一听这话,像遇到了知音,便打开了话匣子,把当质检员的酸甜苦辣都说了出来。这样,我的采访获得了成功。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一下子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该做到的是什么?

(一)充分准备

充分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由于条件所限,往往非常短暂,而为了这短暂的战斗,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曾经有位意大利著名女记者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记者认为很成功的采访与她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这位记者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被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有拟好问题,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抄材料敷衍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二)提问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也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问题具体,对方回答起来才有针对性,才能讲出细节。比如采访一位企业老总,如果采访者张口就问:“你是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采访对象可能不知从何说起。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涉足企业界的吗?”可能激发起他对往事的沉思与回忆,于是娓娓地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问问题,还要抓住细节,要不厌其烦,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耐心和勇气,遇到重点细节时,可以把采访对象的话复述一遍,让被采访者补充和把关,这样采访才能更深入、更有效。

(三)抓住要害

采访的目的,是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关于新闻事件的真实经过。从人的天性来看,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向别人袒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保守对自己不利的秘密。采访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一场心理攻关,只有分析清楚了采访对象的心理,弄清楚他期望什么、避讳什么,采访者才有可能对症下药,问出想要的东西。因此,采访开始时,采访者不妨先把自己采访的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提前了解你的采访意图,以便理顺思路,准备素材,更好地配合采访。

(四)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五)选择角度

作为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掌握这样的原则,才能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通过具体的事实提出问题,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五、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

一是养成随手记笔记的职业习惯。搜集资料信息,记录点滴心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勤于写作,把所见、所闻、所感尽快付诸文字,努力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受众感知之间的距离,力求最大的时效性。三是精心修改。“倚马可待”的功夫实不多见。况且“文章不厌百遍改”“千锤百炼出华章”。要按照“短些、短些、再短些”的要求,删繁就简,多出精品。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除了与采访对象交谈,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那就是“记”。如果记的过程中不能做到重点突出、纲目清晰,写稿时打开采访记录本一看,满满的一片,或者记得空洞无物,也会严重影响到自己撰写稿件的信心和质量。那么,我们在记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记准确。如果说,记者所写的稿子不是很精彩、吸引人,读者可以谅解的话,那么记者稿件中如果犯下事实性错误,读者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谴责你。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记者在作采访笔记时就一定要学会记关键问题、关键语句。人名、地名、数字和事实经过,等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准确性在引语中至关重要,错误的引语,特别是重要人物的错误引语,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差错,其影响及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二要记详细。人物的语言、行为、表象,事物的环境、场景、过程,都要记得清楚、详细。要随时把被采访者的神态、语气以及采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同被采访者谈话时,不仅仅是被动地听,而是要边听、边记、边思,把随时想到的问题迅速地记录下来。有疑问的地方最好当时就问清楚;当时问不清楚的,事后要做进一步核实。

三要重核实。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思。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数字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即使采用录音机、录音笔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对于一些政治性比较强、自己又感觉无太大把握的稿件,适当的情况下最好能返还给采访对象或其所在单位的有关领导看一下,无异议后再予以刊发,这样会比较稳妥一些。

六、要有一双能走出去的双腿

2010年,我们报社经济部主任李志民,写了一组报道辽源矿务局党建工作的连续报道,党建报道内容一般情况下都很生硬,枯燥无味。然而你要是细致地读了志民写的这组党建连续报道,你就会感觉与众不同,报道写得不仅不空洞无味,而且内容详实,有看头。为什么他写的这组党建连续报道会这样?原因就是他得到的素材不是在矿务局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得来的,而是他主动地到梅河煤矿、金宝屯煤矿、龙家堡煤矿深入到井下调查研究,亲自看、亲自与工人聊而得来的那么多好材料的。

去年8月25日一版刊发的《农闲时没闲人》《大学生猪倌》《牛劲十足奔小康》,8月29日二版刊发的《服务型村支书》《黄河镇大秧歌扭出好日子》。这些稿子是林文博副总编和王君开写的。这几篇稿件很好,与其说他们写得好,不如说是他们的腿好!如果他们走不下去,是不会发现这么好的新闻线索的,也就谈不上能写出这么好的稿子的。由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证明一个真理:只有真正走到了基层,才写出了基层的样子,才能写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百姓喜欢的稿子的。

许多人认为,下基层来到县区,就是“沉下去”了。其实不然,下基层不一定等于“沉下去”。沉下去与否,还得看是否真正融入其中。我在当记者时,有一次到东丰县采访一位比较有知名度的企业家,可聊了大半天,却没有所需要的素材,遂放弃采访计划,准备打道回府。可是当晚这位企业家约我到他家打扑克,边打边聊,大家的话题放得很开。聊着聊着,竟聊出了我所需要的东西。兴奋之际,我们放下手中的扑克,以聊天的方式,采访了大半宿。第二天,笔者满载而归。这次经历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做记者的到基层,不仅要人到,还需要心到,心到才是真正“沉下去”了;要使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采访才能水到渠成,才能更有利于找到适当的采访方式。采访不奏效时,不妨在融入的基础上跳出来,换一种方式接触被采访对象,说不定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七、要有一身“十八般武艺”

打开我们报社出版的《获奖作品选》看看,石岩副总编写的消息,那写得是相当的好,通讯也写得漂亮,除此以外,杂文、小说也写得很好。再看看林文博副总编,同样的题材,稿子总写得那么活!而且评论写得也很有深度。再看看方权、郭珍珠,各种体裁的文章写得都很好。这些同志不仅写啥像啥,而且写得好,不愧是多面手,身有“十八般武艺”。

作为一名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新闻记者,不仅要从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中做到“三贴近”,从而找到丰富的新闻写作素材和写作内容,而且要找到与其新闻素材和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叫做“新闻体裁”,又被媒体记者们戏称为“十八般武艺”。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这其中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和新闻评论等。

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人物、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题材,从而达到“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的造诣;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新闻作品来!

八、要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

做一名称职合格的新闻记者,就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记者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很多记者在采访普通市民、工人、农民、基层干部时,心态一般很轻松,而在采访一些领导、著名人物时,心态就会紧张、不安。记者应该正确对待这份职业,不比别人高级,也不比别人低一等,采访中应以平等的心态与人交谈、处事。无论采访什么人、什么事,都应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要以平和的心态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交流,让采访对象能够敞开心扉,向记者说实话、交实情,使记者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每个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都遇到过被冷落的局面,这时需要记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于窘境下,要做到沉得住气,有耐心,不怕丢面子,锲而不舍地挖下去,最后必有收获。

三是要有创新意识。记者是一份充满挑战和惊奇的职业,做好记者工作就要有永不自满,爱这份职业就要有创新、有突破。创新意识是一个记者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在新闻实践中获得“独家报道”,写出的作品才能有独到的视角,与众不同的见解。只有写出的作品内容鲜活、形式活泼、能揭示事件本质,才能深深吸引读者。

总之,记者要做“杂家”,是业内同行,特别是资深同行们的共识和共行。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七十二行,行行有道。面对这些,不注重学习,势必会“隔行如隔山”,当外行人,说外行话,词不达意,贻笑大方。因此,新闻记者要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要在学好新闻业务,打好文字表述功底的基础上,学政治,学理论,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生活学,向人民群众学,向被采访对象学,学而不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