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谈“低碳”

漫谈“低碳”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梧桐树:漫谈“低碳”也就是在最近两年,我才开始频繁地接触到“低碳”这个词,并渐渐对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它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英国在其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的在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力图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实行低碳技术和制度来保证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
漫谈“低碳”_“城”长的烦恼

梧桐树:漫谈“低碳”

也就是在最近两年,我才开始频繁地接触到“低碳”这个词,并渐渐对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它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英国在其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的在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力图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实行低碳技术和制度来保证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但我对其一直没有切身之感,不免觉得这个概念有点抽象。

去年,生活中发生的两件小事,使我对“低碳”有了具体认识。先说第一个。一个夏日的早上,我徒步从宿舍去学校,突然发现上大路也开始有了“堵车”现象。这让我有些不能相信,因这地处郊区,在我2005年刚搬到这个路边的一个小区住的时候,这条路还显得有些荒凉,偶尔才会有一辆车跑过。对比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或许,这个变化早已发生,只是我往常在这路上走时行色匆匆,没有注意到罢了。可以很明显地判断出来,被堵在路上的一辆辆五颜六色的相当新的轿车中,不少是私家车。这让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惊喜:上海真的成了国际大都市,车水马龙,已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在中国,它提前进入了“家庭轿车”的时代。但遗憾的是,惊喜瞬间变成了惊怵,因我注意到了汽车尾巴上冒出了屡屡黑烟,并第一次细致观察到每一辆外表豪华的轿车尾巴的隐蔽处,都有一个很大的烟囱。而此前,我一直被它光鲜亮丽的外表所迷惑,没有去想过它有没有烟囱,如果有,在哪儿。接着,我忽然感觉那一个个烟囱的黑洞,正在慢慢吞噬着地球上的亿万生命。

再说第二件。过了几天,我去了一趟日本东京,第一次去,异样的感受不少,但其中三点让我特别留意:一是路上跑的汽车没有我想象中的多;二是步行的人特别多;三是公共交通特别发达,尤其是地铁线路密集,去这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只需在中间换乘一次。

此后的多日,我的脑海一直停留在这两种强烈的感觉对比中,并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低碳”概念具体所指,并认为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迫在眉睫。同时,也有了一种对我们国家的城市这样下去造成巨大污染的恐惧。

曾几何时,国人盼望着“现代”梦的实现,可对这梦的理解,却更多地强调实用的成分,于是在生活宽裕之后,为了方便,人们开始买轿车;严重的是随着而来的是人们在买私家车中的攀比之风,不管有没有实际需要,都争着买轿车,并且看谁家的车好,轿车成了一个人/家庭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就超出了使用价值,形成中国特有的“汽车文化”。可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私家车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后果是什么,不需多说;而“汽车文化”按这样的风向刮下去,后果更显而易见。

遗憾的是,这样的趋势,目前看来,似乎不可逆,因它的背后,有巨大的推动力:一是人们的实际或被这种文化召唤出来的需求,买车常常成了人们与买房相提并论的话题;二是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尤其是为了走出经济危机,把汽车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并且推出种种购车优惠政策;三是企业为了利润,加快汽车的生产。这样,生产与消费合谋形成的合力,使城市里跑的汽车越来越多,已严重超出了它最大的承载能力,“碳”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其城市的发展,原本可以吸取欧洲发达国家在“现代”之初的路上所经历的高污染的教训,走出一条不同模式的道路,不必为了一味片面发展经济而让环境付出惨重的牺牲。当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开始在“低碳”方面采取切实的行动的时候,我们的“低碳”却还停留在口号上,行为上还是“高碳”的。

就城市的交通来言,如果要减少污染,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而城市里产生碳的领域,远远不止汽车,而是牵扯到生产和生活的大大小小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低碳,不仅需要减少工农业领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要人们改变目前的日常生活方式,并能做到不被流行的“汽车文化”等消费主义的东西所笼罩。因为“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需求造成的”(《经济参考报》2009年9月8日第7版《聚焦城市居民“低碳生活”》)。

回顾这些年来,社会上曾经流行一时的种种口号,大多是“昙花一现”,或是“干打雷不下雨”;针对其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大多是“虎头蛇尾”,或是“掩耳盗铃”,有的最大是形象工程。比如,“环保”一词,由来已久,结果对其提得越多,污染越严重;针对垃圾分类采取的措施,也有时日,可是街头上的分类的垃圾箱基本上没有起到任何分类的功能,大多居民不知如何对垃圾分类,在一个媒体宣传无孔不入的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怪诞的现象。因此,不得不让人担心,今日响彻中国的“低碳”一词,难免在展现完时尚、华丽的外衣以后,随着一面是社会上喊着追求低碳生活,一面是高碳商品的大量生产与消费,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落入上述的命运。

因此,如果想避免这样的命运,真正做到低碳,当务之急是:政府在基础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运用方面做到最佳,控制人均排碳量,治理污染,发展公共事业,鼓励研发新能源,而不是一味地最求GDP;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减排节能,利用新能源,为居民生活创造一个低碳的环境;居民节电、节气、废物再利用,比如提倡骑自行车,选择乘公共交通出行,不攀比私家车。长远之计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应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发展以“风能经济”、“阳光经济”和“氢能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低碳经济”。

可是,我认为要在上述方面取得实效,首要的是打破消费主义的神话,改变人们目前的消费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而要做出这样的改变,就需要呼唤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出现,即改变目前“高碳”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改变口号式的“环保”与“低碳”,生产出与“低碳”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使低碳内化于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之中,形成低碳文化,构建低碳的日常生活方式。我觉得,在当下,如何生产与领导这种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应是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