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怎样写短稿

怎样写短稿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写短稿,就是如何写短新闻。广大群众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对于因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因此说,写短稿,从选题取材到文字表达,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下苦功,要花大气力。
怎样写短稿_报海启悟集

今天谈不上是讲课,而是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学习和探讨。我从事新闻写作比较早,18岁开始在部队报道组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直到如今,可以说是对新闻工作充满了挚爱。但是,我又不是一个纯正的记者,到报社工作26年来,我先后在广告部工作了7年,在《关东周末》工作5年,前后在群工部工作了8年,在编辑岗位工作了两年多,实打实地在记者岗位工作还不到5年。所以说,说起写作来,我还真的不如在座的各位。好在我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没有停下手中的笔,既忙里偷闲采写些新闻,又学习、研究和探索,撰写了几十篇业务论文。今天我所要说的,就是平时学习和搜集的归纳及体会。

如何写短稿,我就从三个方面说起:

第一方面:说说写短稿能不能反映重大主题和事件

说起写短稿,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短稿。我们报纸上主要发表的文字是新闻稿,不是讲话稿,更不是小说和诗歌。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写短稿,就是如何写短新闻。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什么是短新闻。凡是字数少、篇幅短的新闻,都是短新闻吗?它与长新闻的区别在哪里呢?

短新闻,顾名思义,就是“短”的“新闻”。它的构成,一是“短”,二是“新闻”。“短”,是就形式而言;“新闻”,是就内容而言。

就形式上说,相比长新闻,它自然短些。但是,短到哪里才算是短新闻呢?这个从没有绝对标准,而且长和短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经验性新闻,一般都比较长,两三千字甚至更多些,若有一篇经验性新闻只写了一千来字,相对来说,也可以说它是短新闻了,或者说它是短的经验性新闻了。但是,这也并不等于长新闻与短新闻就没有区别。一般说,所谓的短新闻,通常或大量的是指五六百字的新闻而言,当然,也可短到二三百字,长到八九百字,如果长到千字以上,那就不该称它为短新闻了,这么长的新闻连参评吉林新闻奖的资格都没有。就内容上说,短新闻与长新闻应该是并无二致的。也就是说,凡是长新闻能反映和报道的题材,短新闻也能反映和报道。即不仅能反映和报道动态,而且能反映和报道典型、人物、经验……只是因为篇幅上限制,在粗与细、略与详、一面与全面等方面,它与长新闻有所区别而已,但通长不影响它的基本质量。短不仅不能使新闻逊色,还会使新闻增强吸引力,更多地吸引和赢得读者。比如,过去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全文才176字: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原载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再比如,《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全文才214字:

新华社北京1978年11月15日电中共北京市委在最近举行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

会上宣布: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完全是出于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悼的心情;完全是出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滔天罪行深切痛恨,它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愿。广大群众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完全是革命行动。对于因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还有像《刘胡兰慷慨就义》《英雄邱少云》等,都在几百字。有的同事会说,那是过去,现在时代不同了,写短就不行了。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我近日顺手翻阅一些报纸,看到一些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主题的稿子也并不长,比如从《人民日报》2011年1月21日一版头题《胡锦涛出席奥巴马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全文才720字;同版二题《胡锦涛同奥巴马会见中美企业家》,全文才980字;同版倒头题《2010年我国GDP增10.3%》,全文才625字;2011年1月22日一版头题《胡锦涛参观美国中西部中国企业展》,全文812字;2011年1月29日一版头题《唐山棚户区改造让房等人/5.9万户居民春节前喜迁新居》,全文864字;同版报眼《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全文960字;同版二题《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全文480字;同版《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完成投资1140元/总投资有望创农村税费政策改革以来新高,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近8000万亩》,全文才810字;同版《福建永定土楼/客家嫁女迎新春》,全文才480字;同版《4809万农村老人领上养老金》,全文408字;2011年1月27日《吉林日报》一版二题《孙政才在长春调研慰问时强调/全力抓好“五七家属工”和厂办大集体职工参保续保工作》,全文550字;同版《长春“大救助”工作暨春节送温暖活动启动/孙政才王儒林出席》,全文仅280字;同版《长白山旅游公司挂牌/王儒林发来贺信》,全文408字;同版《吉歌集团第14次参加央视春晚/力挑歌舞节目大梁》,全文320字;同版《小年巡护忙/敦化森警大队冬季执勤见闻》,全文783字。

说完外报说本报,从我们本报近几年在吉林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的稿子来看,也都是短小精悍,每篇都不超过900字。如: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张庆春写的《公平村有8户农民成为百万富翁》,全文790字;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张阿鹏、张庆春写的《“小窗口”看大变化》,全文840字;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林占友写的《“让他说,不要碰他!”》,全文530字;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方权写的《登门道喜排忧解难》,全文830字;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石岩写的《“省长给咱上大课”》,全文890字。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稿件的分量不在写得长上,而在精上,精品精品,不短下来怎么能叫精。因此说,写短稿,从选题取材到文字表达,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下苦功,要花大气力。

第二方面:新闻稿件写不短的原因

目前,在我们许多的报纸媒体上,新闻稿件长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所有报人的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举一个实例吧,我把这篇见报稿念一下:

×××公司新厂房新设备启动仪式暨产品推介会隆重举行

12月28日,×××公司新厂房、新设备启动仪式暨产品推介会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出席了启动仪式。

省工信厅、省药监局、省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通化、临江、靖宇、扶余等省内各地疾控中心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省工信厅、市××区领导分别在仪式致辞。

×××有限公司是一家快速成长的消毒生产企业,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消毒剂生产企业。公司新厂房、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其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也标志着我省消毒剂储备工作有了更强的依托和更大的保障。

据了解,×××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唯一一家由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消毒剂的企业。公司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现已具备年生产8000吨消毒剂、9000万个各种医用口罩的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消毒剂产品畅销美国、科特迪瓦、泰国等国家。企业现已被吉林省药品储备库命名为“卫生消毒药品生产基地”。

××区领导在致辞中说,×××有限公司新厂房、新设备的启动,标志着××区项目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这既是××区委、区政府全力推进经济转型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推进××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喜事。

市工信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该文共570字。首先说,该文标题过大,一个年产8000吨消毒剂、9000万个医用口罩的企业,只是新厂房、新设备的启动仪式,就用“隆重举行”,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隆重”是指盛大、庄重,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讲,该文标题都不应该用“隆重举行”。而文中7个自然段,570字中,仅写哪些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就用了120多字,写了四个自然段。导语中,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出席了启动仪式。第二自然段全部是“省工信厅、省药监局、省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通化、临江、靖宇、扶余等省内各地疾控中心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第三自然段是“省工信厅、市××区领导分别在仪式上致辞”。第八自然段又写了“市工信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而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介绍公司情况,也是废话连篇,什么全省最重要,什么标志着,什么据了解,统统都是废话。我觉得该新闻改写成这样就行了:

×××公司举行新厂房新设备启动仪式暨产品推介会

12月28日,×××公司举行了新厂房、新设备启动仪式暨产品推介会。市领导×××、×××及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由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消毒剂的企业。公司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现已具备年生产8000吨消毒剂、9000万个各种医用口罩的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消毒剂产品畅销美国、科特迪瓦、泰国等国家。企业现已被吉林省药品储备库命名为“卫生消毒药品生产基地”。公司新厂房、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其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也标志着我省消毒剂储备工作有了更强的依托和更大的保障。

全文260字,比原稿减少了310字。

类似这样的稿件很多,屡见不鲜。有些新闻稿件为何写不短?经过分析,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八个原因:

一是不善于动脑,习惯于以套取会议料材或者以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篇幅的长短来决定稿件的长短。在一些记者看来,会议长,领导讲话篇幅长,参加会议的领导多,新闻稿件就得写长。

二是采写时不按新闻规律,对会议内容不进行筛选,习惯于面面俱到,把新闻稿件的框架拉得太大。有的同志责任心非常强,考虑问题非常周到细致,对领导的讲话面面俱到,包括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怎样做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生怕读者不明白,生怕会遗漏了什么。这样一来,写出的稿件怎能不长?其实,把会议新闻写短的最好办法是:框架不要拉得太大,选取会议内容的重点,集中把一两个重点问题说深、说透就可以了。

三是习惯于说空话、套话,挤占了大量的篇幅空间。比如有些新闻稿子,不管会议内容和实际工作是否需要报道,都大段大段地照抄会议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或大段大段地评价领导某项决策如何如何英明正确,或大段大段地论述人们早已熟知的某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看起来与上面保持了高度一致,说得都很正确,但很多都是“正确的废话”,而且使新闻稿件显得冗长、沉闷。尤其时下有些新闻后面还附上什么“新闻链接”,有的大可不必,纯是多此一举。

四是不善于采访,喜欢扒总结材料,当“二编辑”。有的记者对各单位的会议材料、工作总结情有独钟,不愿实地采访。拿过材料后就进行扒抄,所谓写出来的稿子一点自己的观点、思想都没有,而且可能是有些心虚的可能吧,扒出来的稿子还拿到该部门或单位去送审,结果,领导又在上面添加内容。这样写出的稿子还能有个不长吗?过去我们报社的老同志,像石总、林总和志民、方权、庆春等老记者采写稿件,都是亲自去实地采访,记下的笔记都很多很多,回来后对素材进行归类,研究主题,确定角度,写出来的稿子没有几个去“送审”的,稿子发出来后,他们都说稿子写得好,有深度、有意义,并把稿子写进他们的汇报或总结材料中,有的还把稿子当成学习材料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学习。

五是有的人有“给编辑留有删改余地”的懒惰思想。有的记者写稿时总想把所采访来的事例都写进去,认为长了总比短好,让编辑随便删去吧。可以说,凡是把大量的文字留给编辑去选、删的稿子,往住都粗制滥造,主题不鲜明,事例不典型,内容杂而乱,编辑是相当地讨厌这种稿件的。

六是把写长稿当成了有水平。有的同志把搞新闻当作门面活、面子事,认为稿件写得长、发得长才能彰显其能力和水平;写短稿有掉价之嫌,显得寒碜,会让人瞧不起。他们考虑的不是新闻稿件的生命力和创造性,而是自己的脸面。以长短论英雄,成为这部分人最大的心理特征。稿件长短,也就成了他们衡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素质优劣的条件。一些人把写短稿称之为“小儿科”,嗤之以鼻,是初学写作者所为,似乎不写长一点,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能耐和本事。有意无意间,人们看到的景象是,稿子写得越来越长,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大的“消息组合”,美其名曰让文章短下来,实际上却使稿件写得更长了。有的人写稿是眼高手低,一篇稿件明明没有写长的必要,却总是寻思着搞什么由简到繁,整大部头、大家伙,硬是闭门造车,搞“注水式新闻”。稿件篇幅是长了,但内容很空。

七是私心杂念作怪。稿子写作短不下来,还与一些记者有功利主义色彩有直接关系。他们对自己负责,不对编辑负责;对被写单位负责,不对报纸负责;对领导负责,不对读者负责。还有一种情况,是受利益驱使。一些人做的要么是效益文章,要么是友情文章,有好处、有说法的写作,满口应承了人家,不是有言在先夸下了海口,就是身不由己有了“君子协定”,碍于情面本来没有必要写那么长,也要生拉硬扯地拼凑一气;本来没有那么多可圈可点的内容,也要妙笔生花地云雨一番。正是这种不遵循新闻规律的旁门左道,使原本正常的新闻写作走向歧途。

八是素质不够过硬。新闻稿件短不下来,说到底还是写作者业务素质不强。打铁还要自身硬。如何快速、有效、及时地发布饱含信息量的新闻稿件,成为媒体之间和新闻工作者之间竞争的重要条件。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写好短稿,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行的。事实上,一篇好的稿件并不在于它有多长,但真要把一篇稿件写短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样需要作者有真功夫。一个办事拖泥带水、作风拖拖拉拉的人,不可能写出干净利落的作品。在这方面,先辈们和老新闻工作者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当年关于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消息,字数少,速度快,效果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记得我十八九岁在部队初学新闻写作的时候,沈阳军区《前进报》编辑吕永岩曾经说过,要“学会写出性格”。30多年来,我一直牢记这句话。“写出性格”这句话的寓意,就是要文如其人,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第三方面,怎么写短稿

写短稿,是很深的一门学问,它包括几个方面。下面我就如何把会议消息写短、如何把新闻事件写短、如何把典型写短谈点粗浅认识。

(一)如何把会议消息写短

对会议进行采访、报道,是记者一项经常性的业务活动,如何搞好会议采访、报道,写出短小精悍,读者爱读的稿件,又是记者们需要经常探讨的课题。翻开各地报纸,有关会议的报道近乎一样:于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开了什么样会议,会议由谁主持,都有什么人参加,有关领导在会上讲了些什么,等等。对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这样报道似乎可以,但对一些一般会议,总这样千篇一律地来写,就有些俗套,而且冗长,读者是不喜欢看的。

要想把会议稿子短下来,首先要选新闻点,把新突出出来,从内容到形式来一番创新。为了不落俗套,稿子短小精悍,我以为,属于一般性会议大致可以这样去写:

一是变换角度,重新立意。跟会议采访,不一定非得就会议写会议,可以从会议中提炼主题,然后变换角度去采写会议内容。

二是抓住中心,专题报道。一次会议必定有一个中心内容,记者可以抓住这一中心进行专题采访和报道,而把开会的说法抛开。比如,市政府召开防汛工作紧急动员会,在写这篇稿子时,可以单刀直入地去写市政府在分析当前汛情之后,就防汛工作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紧急动员,内容一、二、三……这样,写出来的稿子就集中、短小。如果四平八稳地去写在什么地点,什么人参加,哪个领导讲话等,稿子就一定会长,而且缺乏紧迫感、危机感,与要宣传的内容也是会不协调的。

三是发现线索,跟踪采访。会议上有关人员的发言会给记者提供线索,使记者受到某种启示。对于这一点点线索、启示,记者不能轻易放过,要穷追不舍顺藤摸瓜,钓出“大鱼”。张庆春采写的获吉林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在家一蹲是个“熊”,出外一闯是条“龙”/公平村有8户农民成为百万富翁》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

会议报道稿件的写作大有学问,需要记者在采写时要多动脑筋,大胆探索新套路,使会议报道一改过去千篇一律、冗长呆板的旧格局,而成为报海中一束束挂满露珠的鲜花。

(二)如何把新闻事件写短

新闻事件的发生,绝不会是因为某个方面而促成,而新闻事件的本身,又会有多个侧面。如果遇到一个新闻事件,不去分析,不去粗存精,写出的稿子就一定会长,啰里啰嗦,再好的新闻事件也不会受到读者的喜欢。那么,怎么去写新闻事件呢?

要抓住一点写深写透。要把新闻写的短而精,首先要选好突破口。不少同志往往掌握不好这一点,总想写得宽一点,像写总结材料似的“一二三四”,面面俱到。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没说透,拉杂冗长。

要精选事例说明主题。造成稿子拉杂冗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事例运用得不好。有的用一些与主题思想扣不紧的例子;有的为了说明一个观点,用几个同类事例。要把稿子写短,就要围绕主题精选事例,能用一个事例说明的不用两个,更不用三个,只要能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就行。

要善于概括。新闻的任何事实,都应该是具体的,有典型意义的,都应该反映出生活的本质面貌。我们在写新闻时,就需要透过事实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用概括的认识,指导和统率具体描写,使每一个具体的情节(包括细节)描写都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无思想意义的具体描写,那是画蛇添足的败笔,不能生动深刻地表现主题。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的手法,要防止犯“概念加例子”的毛病。新闻一般都要有观点、有材料,凡是比较精彩的新闻稿子,一般都要做到把观点和材料、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新闻既生动形象,又深刻扎实。比如,毛泽东同志著名的渡江新闻,开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时间、地点、事物,一笔切入,概括得是多么好啊。

要锤炼语言,力求准确生动。要把新闻写得短些、精粹些。

锤炼语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力求明快、简洁、准确、具体,避免抽象化和概念化。在稿件写作中,要字字珠玑。导语要短,段落要短,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句号,少用逗号。古人说,写文章不仅要“立主脑”还要“减头绪”。也就是说“要根据概括出来的主题,逐步提炼材料”。传说古代有一首制鼓的民谣,原来有20个字:“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下雨,打起一个音。”有人觉得啰嗦,把它改成12个字:“紧紧蒙,密密钉,晴和雨,一个音。”后来又有人把它改成8个字:“紧蒙密钉,晴雨同音。”这一改,20字删去12个字,原意未变,言简意赅。我们在写新闻稿件中要是也能这样,一定能把长稿压缩下来。

(三)如何把典型报道写短

一提重大典型报道,很多新闻工作者首先想到要写长篇通讯,现在许多记者写的长稿,主要是长在典型报道上。因此,要短,必须先把典型报道短下来。看我们所要报道的人物事件或经验等是否典型,是否对全局有指导意义,是否能产生“轰动效应”,并不在于稿子的长短,而在于新闻事实本身是否过硬,是否感人,是否有学习和推广价值。比如,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报道,其篇幅也仅仅在七八百字;再比如,《伟大的战士邱少云》,1952年发表时才一千多字,《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1979年发表时才400来字。这些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迹,正是人们通过短新闻和读者见面的,不仅传到中国,也传到世界。那么,怎样才能让写典型的稿子短下来呢?

第一,要学会搞好调查研究的本领。典型报道,特别是重大典型报道,必须要有大量的材料,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不仅要掌握现实材料,还要掌握反面材料;不仅要掌握典型的事实,还要掌握丰富的细节。志民同志去年写的一组报道矿务局的连续报道,就说了这一点。如果他只是在矿务局听听汇报,看看材料,而不主动地到梅河煤矿、金宝屯煤矿、龙家堡煤矿深入到井下调查研究,就不会掌握那么多的材料,就不会写出那么丰满动人、言之有事的好稿子来。

第二,要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写其最闪光的一面。如果对了解的情况和材料不作由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抓不住主要矛盾,写出的典型往往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这样写出来的稿子必然会长,像流水账似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写所谓的典型,基本上不搞调查研究,更不提炼什么主题,而是把所要报道的经验材料拿来,删删改改,就成了他写的稿子了,有点良心的把人家写材料的人的名字署上,有的干脆在稿子上只署自己的大名了。他们认为写典型报道,是这个单位在某项工作中取得了成绩,在某种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所以是典型。其实,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典型是通过记者的采访写作,舆论宣传树立起来的。那些英雄人物哪有几个上经验交流大会上作过经验介绍啊,不都是记者发现、媒体宣传出来的吗?比如,有一年我们去东丰搞报纸发行,我听说五道岗农民肖永文在临终前不忘交公粮的事,于是马上去采写了一篇稿子,稿子发表引起了市委的重视,于是报社又抽出于济洋、张明玉和我组成了专门采访组,经过半个月的走村串户,访问了几十位村民,我们采写出了大量报道。后来,肖永文被省委和中组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了典型。过去我和王强副总编、方权主任在政文部时,3个人在一个办公室,有时几天见不着面,有时又几天都囚在办公室里,认真专心地提炼主题,有时为提炼一篇稿的主题就琢磨好几天,说实在的那不是因为我们笨,而是说明我们用心。所以我们政文部无论是部室发稿量还是个人发稿量都始终在报社名列前茅。

第三,要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要想把稿子写短,就要做到辞约旨丰,言简意深,这就需要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满纸的空话、套话、“车轱辘话”,是不可能使稿子短下来的。写短稿的本领,也就是删去空话、废话的本领。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非要说不可的话要短说,这样就逼着自己要精炼、务实。

总的来讲,要让典型报道短下来,在写作方法上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在典型宣传上要突出特点,选好侧面,力求一事一报,避免全面展开;二是多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写作方法,尽量少兜圈子,少节外生枝;三是稿子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评说要为主题服务,要画龙点睛,惜墨如金,不要故意卖弄,任意铺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