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世和教养

家世和教养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蔡氏世为商人家庭,初以艺山售薪为业,后改营其他商业。元培幼年得力于其六叔的教育者甚多。名著于时之后,世人皆称为“蔡先生”而不名。他的父亲为人宽厚,家中人以“爱无差等”称之。光普为人宽厚,某年钱庄获厚利,光普便加倍发放年终奖金,东家不满,责令赔偿,光普遂悒郁以殁。家道日贫,则是事实,以至蔡家友人拟募款接济,但为元培母亲所拒。但何以元培对其同胞兄弟之名均误写,亦不可解。

浙东古城绍兴,山明水秀,风景丽都,人文荟萃,商业繁荣,自古即称文物之邦。一八六八年蔡元培出生在这里。

蔡家自明朝末年(约隆庆、万历年间),由浙江诸暨迁绍兴府属山阴定居。蔡氏世为商人家庭,初以艺山售薪为业,后改营其他商业。据元培自述:“余祖先有营木材业者,因遭同行人妒忌,被斧砍伤,受伤后遂不复理木材业。”(1)元培伯曾祖在广东经营绸缎业,偷关被捕,将处极刑,家中罄其所有,得以营救出狱,家业亦因之中落。蔡元培的祖父名廷桢,又名嘉谟,字佳木,为当铺经理,“行事以公正著”(2)

大约因为嘉谟经营得法,家业逐渐恢复,便在绍兴城内笔飞坊自置房屋,初“有大厅三楹”(3),以后生子众多,又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房屋,自元培祖父嘉谟以下三代合住。笔飞坊附近多有名胜,诸如笔架山、笔架桥等等,离不开一个“笔”字,这都是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蔡家附近的戒珠讲寺,相传即为王羲之故宅。

蔡元培生长在一个和睦雍容的家庭。他的父亲为人宽厚,家中人以“爱无差等”称之。周济朋友,有求必应,借款予人不忍索。母亲周氏,贤而能,克勤克俭,抚养诸儿成人,每勉以“自立”、“不倚赖”。元培自述其母常言:“每有事与人谈话,先预想彼将作何语,我宜以何语应之。既毕,又追省彼作何语,我曾作何语,有误否,以是鲜偾事。”元培一生性格安详方正,和易近人,与家教有关,据他自述他性格上的宽厚,得自父亲;不苟取,不妄言,得诸母教。(9)

元培从小尊敬长辈。他侍奉叔父至为周到,每晚视寝,方才离去。一日侍立,他叔父忽倦,枕肱而卧,一觉醒来,见元培还侍立在侧。叔父惊问,他答说:“叔父未命,不敢去。”其认真如此。二十岁以前他最崇拜宋儒,是以事亲至孝。母病,不但躬侍汤药,还曾刲臂和药以进。后来他的弟弟元坚也仿效他的行为,刲臂为母和药。母亲死后,元培坚执寝苫枕块古制,家人劝阻,他竟于夜深人静后,挟枕席赴棺侧而眠,家人知不可阻,遂置床于灵堂,使兄弟共宿。母丧既除而未葬,其兄为之订婚,元培以为这是大不孝之事,痛哭求取消。类此之事尚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性格。

光绪三年丁丑(一八七七年),元培十一岁时,他的父亲光普病卒。光普为人宽厚,某年钱庄获厚利,光普便加倍发放年终奖金,东家不满,责令赔偿,光普遂悒郁以殁。父亲的死,对一家生活影响至大。家中本乏积蓄,至此更感生活困难,有文章说元培“从幼好学,家贫不能置灯,常在炉灶的火光的映照中读他的书”(10)。可能得之传闻,过甚其词。家道日贫,则是事实,以至蔡家友人拟募款接济,但为元培母亲所拒。抚育儿女重担,都落在母亲周氏一人身上,端赖她克勤克俭,抚育诸儿。(11)九年之后,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元培年二十岁时,其母亦逝世。

————————————————————

(1) 萧瑜《蔡孑民先生自传一章》,《蔡元培先生全集》(以下简称《蔡全集》)第一三五八页,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

(2) 黄世晖记《蔡孑民口述传略》(以下简称口述《传略》),新潮社编辑《蔡孑民先生言行录》第一页。

(3) 萧瑜《蔡孑民先生自传一章》,《蔡元培先生全集》(以下简称《蔡全集》)第一三五八页,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

(4) 一些封建文人曾经捏造元培父亲的职业,以进行攻击。一九一九年林琴南为反对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提倡新文化,写了致蔡元培公开信,其中有“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一语,影射蔡家出身卑微。接着,为北大辞退的教员徐某,也随而引申,以思孟的笔名发表《息邪》(一名《北京大学铸铁录》)一文,其中叙蔡元培家世称:“父某,以卖浆为业”,并杜撰了蔡元培得中进士,蔡父谓为得见天日方瞑目而逝的故事。于是蔡元培出身“寒贱”之说,甚嚣都下。当时蔡元培一笑置之,不予理睬,胡适之则写了《辟谬与息邪》为之辩诬。鲁迅亦起而指斥造谣者,写了《寸铁》一文,说:“造谣说谎,诬陷中伤,也都是中国的大宗国粹”,指的就是此事。《阿Q正传·序》云:“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引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亦是顺带一笔,旧事重提。后人读此,多不能解,以为鲁迅用“引车卖浆者流”一语,无非泛指,别无深意。近年日本发现鲁迅为日译本《阿Q正传》所作校释八十五条,其第四条对“引车卖浆者流”释为:“此系林琴南氏攻击白话时所写文章的话。”“‘引车卖浆’,即拉车卖豆腐浆之谓,系指蔡元培氏之父。那时,蔡元培氏为北京大学校长,亦系主张白话者之一。”(见王永昌《“引车卖浆者流”指的是谁?》,湖南人民出版社《鲁迅研究百题》第一一七页)元培之父经营钱庄,当然不是“卖浆为业”。

(5) 蔡元培出生时日,据其自述称:“初言十八日子时,后改正为十七日亥时。其时无钟表,计时亦难准确。”(见萧瑜《蔡孑民先生自传一章》,《蔡全集》第一三六〇页)

(6) 蔡元培本人所写忆述文章,均作“兄元坚,弟元康”,此处据高平叔《蔡元培年谱》第一页。高氏的根据是蔡家《宗谱稿》,似应更为可靠。但何以元培对其同胞兄弟之名均误写,亦不可解。

(7) 萧瑜《蔡孑民先生自传一章》,《蔡全集》第一三六〇页。此文为蔡晚年居香港时口述,由萧瑜笔录。

(8) 蔡元培还用过周子余姓名与人通信,晚年避居香港时,更常用此名。这也是从“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衍化而来,而且他认为周、蔡在周朝时均出自姬姓,原为一家。加上他的母亲姓周,所以乐用周子余姓名。有文章说: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年)蔡在译学馆任教时,清廷正捕拿革命党,人劝其更易姓名,他说:“姓岂可随便改的?”乃易名蔡振(见芝翁:《蔡孑民的襟抱与风格》,《蔡全集》第一五五七页)。此说不一定可信,但蔡元培确曾用过蔡振的名字,那是他在留学德国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他所译包尔生《伦理学原理》及所编《中国伦理学史》二书时所署的名字。“振”字盖取自其夫人黄世振名。

(9) 口述《传略》,新潮社编辑《蔡孑民先生言行录》第一~二页。

(10) 许钦文《蔡先生占着我的心》,《蔡全集》第一七二七页。

(11) 口述《传略》谓:“世交中有欲集款以赡其遗孤者,周氏不肯承认。质衣饰,克勤克俭,抚诸儿成立,每以‘自立’、‘不倚赖’勉之。”新潮社《蔡孑民先生言行录》第一页。元培内兄周成《追悼蔡孑民先生》谓:“孑民早失怙,其学问道德之能如是者,殆多由于母教。尊翁耀山先生,素称长厚,性复慷慨,以致身后几无积蓄。孑民昆弟三人端赖太夫人贤,质衣典饰,克勤克俭,以抚育之。”文见《宇宙风》乙刊第二十四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