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忘那片藤叶

难忘那片藤叶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琼姗患重病住进医院,在病床上她看着窗外在凛冽寒风中挣扎的藤叶,预言那最后一片藤叶飘落时,自己就要归去了。然而,那最后一片藤叶却坚韧地挂在枝头,一天又一天,任凭雨打风吹。这增强了琼珊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了病魔。然而直到这时她才晓得那不落的最后一片藤叶,竟是朋友苏艾请同时住院的老艺术家贝尔门画在墙上的,贝尔门自己却在几天前去世了。正是由于这片藤叶,让我从心里喜欢奥·亨利的作品。

每次逛旧书摊都会有所收获。都会有惊喜,这大概是许多人顶着寒风在这片旧书市场徘徊的原因吧。大雪节气的旧书市场上,在一堆杂乱的旧书中发现了一本平明出版社的《奥·亨利短篇小说选集》(现译为欧·亨利),立时拿在手中,像怕被别人抢走似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五元钱据为己有,喜上眉梢。这是一本平明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译著,由著名翻译家王仲年翻译。封面上盖着一所工程学校图书馆的红印章。我想正因为它跑到了工科学校,所以才能历经五十多年风霜而保存完好。

我如此喜爱此书,其实还有一段故事。20世纪70年代初,正是文化蛮荒的“文革”时期,图书馆大多封闭,新华书店空空如也,当时我们这些小青年,把能找到一本好书作为最奢侈的渴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从一位中学老师处借到一册平明版的《奥·亨利短篇小说选集》。开始我对这本书并不太喜欢。因为它是竖排版,又是繁体字,读起来就有些别扭。但那时找本书并不容易。就只好硬读。谁知读起来竟放不下了。奥·亨利是20世纪初叶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生活道路坎坷,曾蒙冤入狱,直接接触了下层贫苦大众。所以他的作品大都描写的是底层贫苦大众的生活。他的作品语言简练,结构紧凑,结尾往往峰回路转,出人意料,让人回味无穷。加上译者功力深厚,更为这本小册子增色不少。全书收录了奥·亨利三十余篇作品,可以说皆是精品。首篇《警察与赞美诗》,叙述了一个饥寒交迫的流浪汉,企图以砸商店橱窗、调戏女人等方式,让警察把自己送进有吃有住的监狱去,警察却不理会;而当流浪汉在教堂午夜赞美诗的乐曲中,灵魂有所触动,渴望弃恶从善、重新做人时,警察却毫不犹豫地抓捕了他。《二十年后》讲述了一个强盗在与朋友分别20年后赶来履约,恰巧碰到一位在街头巡逻的警察,简单交谈后警察走开了。然而很快强盗就落网了。抓捕的警察交给强盗一张纸条——那正是二十年前的朋友、如今的巡逻警察写给他的——在刚才强盗点雪茄烟的瞬间,他已经认出他就是纽约警方要抓捕的强盗,他不忍心自己下手,就报了警。这些作品都对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最后一片藤叶》,讲了纽约两个穷苦的青年艺术家苏艾和琼珊。琼姗患重病住进医院,在病床上她看着窗外在凛冽寒风中挣扎的藤叶,预言那最后一片藤叶飘落时,自己就要归去了。然而,那最后一片藤叶却坚韧地挂在枝头,一天又一天,任凭雨打风吹。这增强了琼珊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了病魔。然而直到这时她才晓得那不落的最后一片藤叶,竟是朋友苏艾请同时住院的老艺术家贝尔门画在墙上的,贝尔门自己却在几天前去世了。这确实是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人情味十足,特别是在“文革”时期读着它,更是感慨万千,也深深地激荡了我的心灵。

《奥·亨利短篇小说选集》我看了无数遍,确实爱不释手。但再喜欢也是要还的,我只好借了数次,还了数次,最后竟下决心在一个笔记本上抄下了数篇小说——这在当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正是由于这片藤叶,让我从心里喜欢奥·亨利的作品。可惜不知什么原因,文学艺术繁荣的20世纪80年代并未见到该书的新版踪迹,直到90年代初,才有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但已是厚厚的重排本了。旧书摊上淘回的这本平明版的奥·亨利作品集,就如同老友重逢,让我又回味起那个时代和那些旧事……

原载2009年1月5日《藏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