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时间提示话端午

时间提示话端午

时间:2022-08-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平定九黎收复四方,统一万国后建立万国部落联合王国。古人认为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化生五行。古人称日中为“午”。节气“端午”(夏至)只是一个时间提示,如果把立春排在第一位,那么,端午(夏至)就是第十个时间节点。了解午的这么多属性,对了解端午节的节俗变化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可以在以后的章节中细细品味。在周代时“夏至节”已有祭神仪式。

一、端五

端,有端正、品行不端、端坐等词语,在这里“端”字都是正的意思。《礼记·祭义》中:“以端其位”的“端”也是正的意思。《说文解字》曰:“端,直也。”所以端又有直的含义。“端”还有开始的意思。《左传》中有“履端”之语,《正义》解释为“四始”,也就是年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时之始。这里的“端”就是“始”,也就是开始。

端五的“五”字可以从仓颉造字的黄帝时代说起。黄帝平定九黎收复四方,统一万国后建立万国部落联合王国。黄帝居中央加上四方部落共五方,因五方(东南、西北、中央)之五代表中央,从此“五”就成为最大的吉数。

中国古代数学,首推十进位值制。据史载:“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徐岳《数学记遗》)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进十的序列中五为中央之数。

汉字通过秦推行的小篆到隶书、楷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仍然保存了象形表意的文化形态。到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古人认为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化生五行。五字成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这个行字是代表运动的意思,交午说明宇宙间五类物质相生相克的关系。

端五,吕元明在《岁时杂记》中说:“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燕京岁时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按《周易》八卦原理,二、四、六、八为阴,一、三、五、七、九为阳,所以端五又叫端阳。

二、端午

《说文解字》说:“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去。”这个五月涉及农历的阴历部分。古代天文历法家、天文学家把月亮绕地球一周(二十九天半)的时间设定为一个时间周期,即农历中的“一个月”,以月相为起迄,朔为始,望为中,晦为终。月亮绕地球十二周(即十二个月)为一年,计三百五十四天。又进一步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初昏时刻所指的方向各月不同,每年循环一次。于是根据其所指方向来计算月份,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十二月份,叫做十二辰。

北斗星勺柄指向寅辰作为正月岁首。那么,五月的时候,初昏时刻北斗柄指向午辰,所以,五月也叫午月。李绅在《古风二首》之二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午”字在这里指的就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间,也就是中午时候。古人称日中为“午”。我国民间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等份,称为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十二个时辰。现在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将昼夜划分二十四等份,每等份为一小时,共24小时,一小时恰好等于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那么每天的十一时至十三时是太阳最当中的时候,所以,每天的十一时至十三时为午时。上面分析了“端”与“午”的含义及午月和午时的具体时间段,那么,午日到底是哪一天呢?

1.节气端午

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是太阳运行在轨道上90°时(天文学上称为黄道)南来北往的起点和终点,是距地球北半球最当中的一天,按日中为午解释,夏至这一天为端午日。在二十四节气循环中,夏至在农历的五月初一到五月三十日,都有可能成为夏至日。早在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就已完整地记录了含有夏至在内的八个节气(夏至、冬至、立夏、立冬、春分、立春、秋分、立秋)。每年夏至的时间在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日又称日长日,当日正午用奎表测日影,影长为一尺四寸二分(古尺),相当于现在的0.365米,是一年中竿影最短的一天(冬至日影为3.5米)。节气“端午”(夏至)只是一个时间提示,如果把立春排在第一位,那么,端午(夏至)就是第十个时间节点。夏至以太阳为对照物,太阳正处于极盛时期,又叫端阳,太阳最当中的一天,又叫天中。唐明皇生于八月五日,大臣宋壕上表贺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因“午”是中央之时,“五”有中央之义,在古文中常把同音字作为同义字同时使用,因此每个月的第一个五日都可以叫作端午。

2.月辰端午

阴历五月夜晚观察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午辰。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五月初一是第一个午日的开始,所以也叫端午。按十二月辰动物配属,五月也叫马月,又称仲夏、榴月、蒲月、端月。

3.人文端午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征西将军周处所撰写的《风土记》,《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者,始也。”就是第一个午日的意思。

按照以上分析第一个午日,阳历是夏至,阴历是五月初一,那为什么现在人们规定统一在五月初五呢?《风土记》有解释说,端午不是指节气端午(夏至)或月辰端午(五月初一),而是指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人文意义的“端午节”了。

4.午的众多属性

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午属火。在赤青黄黑白五色中,午属赤。在东南西北中五方中,午属南。乾坤震兑坎离艮巽八卦中,午属离卦。中国古代长期以阴阳五行的观念来解释世界。了解午的这么多属性,对了解端午节的节俗变化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可以在以后的章节中细细品味。

三、夏至节——端午节最直接的源头

在周代时“夏至节”已有祭神仪式。《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衹,皆用乐章,而神乃可得而礼也。”所以至少在周代以前我国就形成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习俗。据文字记载祭地活动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祀地于泽中方丘。

夏至日祭地之物黍(黍是北方的一种植物果实,叫黄米,又叫黍稷,又称傺、糜)是其中之一,刚开始只是以黍米而非角黍,后人取古人以牛角祭祖之俗发明角黍(粽子的原型),后以角黍代之。夏至之日,黍成熟,古人有尝黍并以祭祀天地的习俗。古人用农猎收获来祭祀天地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礼记·月令》载:“仲夏五月,日在东升,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肺。”“是月也,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古代天地祭祀主要是国家公祭,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于是民间的一些时俗活动如吃粽子、送瘟、避邪逐步与夏至祭祀活动结合起来。

夏至节正好在仲夏五月,《说文解字》说:“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去。”随着气温的上升,正是瘟疫滋生、邪恶呈凶的时节,古代人们对驱瘟辟邪的重视与当时医药卫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现代相比,古代医疗设备、科学预防相对落后,人们对突如其来且无法解释的天灾疫病,就祈求上苍保佑,并衍生出自我保护的方法。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说:“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盛。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饰,以难止恶气。”

东汉末年应邵的《风俗通义》载:“夏至五月五日,五采辟兵,题‘野鬼游光’。俗说五采以厌五兵。游光厉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瘟。”

南北朝时期学者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时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是日竞渡,采杂药。”

魏晋南北朝时期把夏至祭地而产生的习俗与后来巫文化中的阴阳哲学对五月的认识,以及人类自身生存总结的卫生防疫经验都集中体现在集众多特征于一身的夏至和端五之中。后来人们把原本相当接近,有时甚至叠合的夏至和端五中的各种习俗,如祭神求福、驱邪送瘟、龙舟竞渡、节日食俗等,逐渐融合到了一起,完成了由“节气”(夏至)到“节日”(端午)的历史转变过程。

从上处典籍记载分析:第一,五月五日作为夏至日,是以五月时间段为基础,把五月的民风习俗集中在五月五日,作为驱邪避毒保健的日子,从前文所述夏至日是节气端午,这可能与当时的天文历法的普及发展有关系,这也可能是后来把五月五日叫端午节的真正起因。第二,从现有资料看一致公认“端午”二字首次出现在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可以推断,从东汉至隋唐这四百年间是夏至节与端午节的相融期。

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第五卷写道:南方民之竞渡,也谓屈原沉汨罗之日,并揖拯之。在北舳舻即少,罕有此事。《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春秋考异邮》载:夏至水泉跃。或因开怀娱目,乘水临风,为一时下为之赏,非必拯溺。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解释的《岁时风物华纪丽》:“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说: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所以端午节又名天中节。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雄黄的避邪、艾叶菖蒲的杀虫灭菌、“踏百草”、“斗百草之戏”、“采百药”说明五月为恶月,多禁忌,反映了民俗中对五月的看法,都是以避邪、避瘟、保健为目的,端午节的原始本意就在于此,实际上与后代的圣贤无关。

唐代是端午节发展的全盛时期,虽然基本习俗和魏晋时期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以及文化底蕴远远超过前期,另一方面从诗人们的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出,唐代端午节的意义完全与屈原联系起来了。因此可以说两汉到南北朝时代是端午节的初步形成期,而唐代则是端午节的繁盛期。

到宋代,北宋王朝经常遭受辽、金贵族的侵扰,为了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仁宗帝封屈原为清烈公,正式规定端午日为全国性的纪念节日,传谕全国人民佩戴香囊,以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四溢、流芳千古。

四、端午节的其他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卫生防疫说、恶月恶日说、送瘟禳灾说(龙舟竞渡的前身)、龙的节日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1.卫生防疫说

起源于三代的夏至节,其最原始的含意是祈神求福、避邪保健,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菖,佩戴香囊,饮雄黄酒,激浊除腐,上山采药,杀菌防病,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华民族早期对疾病的预防意识。

端午节的核心理念就是卫生防疫。一到仲夏,高温多雨,地气卑湿,苍蝇蚊虫四处传播疾病,在古代流行病死亡率非常高。据《长沙县志》记载,公元208年5—7月湖南爆发流行病,大批百姓死亡。古人认识到,这类疾病显然同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端午节的卫生防疫习俗也就成为人民珍爱生命、呵护生命的第一要务了,这是古代人民用生命换来的生存经验。

战国时期成书的《夏小正》说:“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消除毒气。”采药的目的是卫生防疫,驱逐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邪气。《夏小正》还说:“五月,煮梅,蓄兰,菽糜,颁马。”《艺文类聚》转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草在古代被看作一种能避邪的植物)。”《楚辞·云中君》中有“浴兰汤兮沐芳”之句。为什么要在五月五日用兰草水沐浴呢?因为兰草具有消炎避邪的功效,这实际上是一种卫生防疫措施。

古代五月的夏至祭祀天地是国家大典,有“惟圣人知四时”的说法,认为只有圣者、先哲先人,才能与天沟通,领悟上天的旨意,不允许百姓祭祀天地。三代后对神的崇拜渐渐淡薄,祖先崇拜在古文化习俗中悄然浓厚。但是国家祭祀最根本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祭祀祖先,而是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地位越高,宗庙越多,祭祀的形式、规格越频繁,因此古代祭祖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楚辞·云中君》中的“浴兰汤兮沐芳”可能是指士大夫以上阶层五月五日到祖庙祭祀先祖的隆重仪式,古代又称浴兰节。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而对于庶人阶层,他们没有祖庙,为了表示对先祖的尊敬,端午这一天用随处可见的艾蒿、菖蒲、风球或其他草药沸煮后,全家人把澡洗得干干净净,在自家正屋或厅堂设置的神龛、供奉的本门宗亲神位进行祭拜。这也是人们把端午节的起源说成是洗澡节的主要原因。到宋代有一直沿袭沐浴兰汤的习俗,苏轼《皇帝阁四首》诗云:“喜辰共喜沐兰汤。”晏殊《御阁》有“沐浴兰汤在此辰”之句。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沐浴,由最早的特殊礼仪转变成了人们讲究卫生、除害防疫的节日习俗。

《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白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土记》载:“端午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

《礼记·月令》讲到仲夏月的时候说,五月里太阳已经达到极盛,为避免阴气伤害,人们要住在高处,或者登山远望。按照现代的说话,这实际上是一种卫生防疫措施,防患于未然。因此卫生防疫是端午节主要起源之一。

2.恶月、恶日说

恶月、恶日说成为端午节的起源说之一,在众多的古书籍中都有详尽的记录。

《吕氏春秋》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宴阴之所成。”夏至这个概念,在准确推算之前,一般人只模糊地知道日长之日在五月,故称五月为恶月。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续汉礼仪志》云:“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古人即以认定五月是阴气始盛的恶月,则“五”之数显然与诸不祥有很密切的联系。按中国人传统的阴阳术数观念体系,五乃阳数,认为两个阳数相重亦非佳事,比如三月初三要秽,七月初七要曝虫避蛀,九月初九要登高逃祸。比起这些,五月初五即重“五”,自然被认为是恶月之中的恶日。午日是哪一天,对于天文历法尚不熟悉的古代人民自然不清楚。在古代“五”和“午”通用,并同音,也把端五喊成端午。所以在五月五日大家都认为是端午日,这一天举行祭神、避邪、送瘟,是顺理成章的事。

《礼记·月令》说:五月里白昼最长,阴气、阳气激烈的斗争,生物半死半生,君子应该斋戒,禁绝一切情欲。古人把五月看成是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恶月。认为五月出生的婴儿长大后“将不利于父母”,《风俗通义》就有“五月五日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传说。汉代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有明确的记载:“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恶月、恶日说也成为端午节主要起源之一。

3.龙节说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龙节说。这种说法来自于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五日是古代吴越族“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秦汉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着以百越族为主的民族,从对近代大量出土的文物所进行的考古研究、推断,证实百越族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他们有断发纹身(断发纹身的目的是要表明“龙子”的身份,防止其他水族的侵害)、五彩线系臂的习俗,自认是龙的子孙。哀公十二年《左传》:“吴短发。”《论衡·四讳篇》:“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墨子·公孟》:“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纹身。”断发文身作为其风俗上的意义,主要是为了避邪防患,祓除祟怪。断发是剪短发,大概是为了便于水中作业,文身则是在人身上绘涂样以似蛇(龙)。《说苑·奉使》:“(越人)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将避水神。”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祭祀的日子。百越族生活于江南水乡,对主管云、雨的龙神特别崇拜。端午节祭祀这天,为了得到图腾神的保护,他们将用于装载捕鱼、摆渡的独木舟装扮成图腾神“龙”的形态,在江中祭祀戏耍,丢散祭品,以娱神乐人,希望龙神快乐,保佑风调雨顺,于是龙舟就产生了。这一习俗也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之一。

《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鹜即鸭子)意思是端午节到了要吃鸭子,吃粽子。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载: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节令食物都是粽子。随着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北方民族的南迁,南方文化的龙舟竞渡习俗被吸收到端午节中。至此,避邪保健、龙舟竞渡、节令食品(主要吃粽子)构成了端午节的几大基本主题。

五、端午节的其他别名

女儿节:端午日赋予人文意义后,各地又有各自的不同风俗和称呼。如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北京端午节的时候,从初一到初五家家把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插鲜红的石榴花,因此端午又叫做女儿节。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说:“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娃娃节:因为端午节的避邪保健的五彩线,五色线、艾蒲人、艾虎、艾旗、蒲鞋、五毒符、五毒衣、香囊袋、涂雄黄等主要习俗,主要是保护儿童的,所以端午节又有娃娃节的称谓。

端阳节:端午节是以太阳循环周期为对照,太阳正处于极盛时期,《月令广义》卷一载:“五月初五,曰端阳节。”

天中节: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吴自牧《梦梁录》卷三:“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或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明代《熙朝乐事》载:“端午为天中节,……或采百药以制药。”

五月节:据《中国风俗辞典》载:“五月节,福建南阳及吉林等地汉族对端午节的别称。”

沐(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咀》说: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龙歌节:《事物异名录·岁时·五月引初学记》:“龙歌令节,蛟食芳辰。按:五月五日介子(推)作龙蛇之歌,以感重耳,又屈原死汨罗,故云。”

解粽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曰:“京师(今河南开封)人以端五日为解粽节。”

诗人节:由于楚辞对后世的影响,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了,所以又称诗人节。

端午节所形成的如插菖挂艾、饮雄黄酒、戴香包、挂彩线、龙舟竞渡(龙舟竞渡的真正原始含意是送瘟、祛害、祈福,见龙舟祭一文)、吃粽子、出游避灾、悬挂神像五毒符、五毒衣等习俗,随着时代的进步有的“涛声依旧”,有的早已“姓屈”,有的则与时俱进了。

六、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有民谣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吴自牧《梦梁录》卷三:“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对门供养。日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百泽。或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

《燕京岁时记》:“每至端午,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闻,以避毒物。”

1.挂艾、插蒲是端午节主要习俗之一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植物。挂艾、插蒲成为端午节主要习俗,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按常规瘟神在端午节要降灾,天帝产生恻隐之心,便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五日,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大家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等油卖完,老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说:“你是天下的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屋檐下插上艾蒿、菖蒲,就可以躲过瘟灾。”老头听说后就挨家挨户告诉了所有的人,于是,家家插上艾蒿、菖蒲,瘟神无法降瘟灾,人们都平安得救了。后来世代相传,习以为俗。关于菖蒲艾叶的避邪之说,这里有一段具有人文意义的传说。据传晋朝邓攸,曾任吴郡(今苏州)太守,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永嘉八年,八王作乱,兵连祸结,百姓涂炭,选后吴郡失守,百姓争相逃命,邓攸昌为太守,因衙役四散,又无亲人,只得自己挑着幼子及兄嫂遗子绥景,徒步南逃,及至泗水之滨,正遇石勒乱兵追赶来。邓攸一人难携两幼,沉思之后,毅然将亲生儿弃于路旁,带着妻侄继续南逃。过了泗水,却被乱兵追及,石勒举刀欲杀邓攸,邓攸诉说南逃种种,亲生儿已不能保,今求石勒只杀他夫妻二人,保全侄儿性命,以存亡兄一脉生机。石勒听说邓攸弃儿保侄,大义可钦,甚是感动,遂决定让其逃生,恐这三人在路上又有不测,便随手采下路旁的菖蒲和艾枝,插于三人身上,并传下军令:“若遇身插菖蒲艾枝者,乃仁义之人,不准滥杀!”五月五日,邓攸等三人终于逃至福建宁化石壁洞,此处乃中原南来者之转运站。眼看追兵将至,此地百姓将成刀下冤魂,他记起石勒亲传的军令,忙叫各家各户都在门上插菖蒲艾枝。当追兵追至此地,见家家户户门插菖蒲艾枝,因军令如山,不敢滥杀,乃扬长而去。而这些百姓日后转徙闽南、台湾各地,为感念邓攸救命之恩,每于端午节插此以作纪念,或有贴上对联云:“菖蒲驱恶迎吉庆,艾叶避邪保平安。”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认为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袪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针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

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云:“艾叶,味苦。微温。主灸百病。可作煎,上下痢,吐血。下部虫匿疤,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菖蒲、艾叶俗称蒲剑、艾旗。清人范寅《越谚》中有“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之句。有关菖蒲的传说更具神奇色彩,《神仙传》中说:西汉汉武帝刘彻登上嵩山,于半夜忽遇一个身高二丈、耳朵长在头顶上的怪人,其人自称是九疑之神,他说嵩山石上的菖蒲一寸生九节,服之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前来采摘。说到这儿,怪人突然不见了。汉武帝对侍人们说:“这一定是嵩山的神仙来点化朕。”从此便采菖蒲服食,服了两年,感觉胸闷,便结束了这没有希望的“疗程”。当时汉武帝周围侍人官员跟着采食菖蒲的颇多,亦都没有坚持下去。倒是一个叫王兴的人听说此事后,也采摘菖蒲食服,奇怪的是他倒登仙成神了。这又是何缘故呢?在《典术》中称“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为菖蒲”,《春秋运斗枢》中将这个“精”具体化,说是“玉衡星散为菖蒲”。《灵草传》里有如此解释:菖蒲即为天精下凡,又赖地脉化生,无论水中、泽畔、土中石上,都可以生长,不过仙家所珍者,必须是根长一寸九节,叶如长剑形状的石生菖蒲。汉武帝和那班侍从为图方便,全是在长安宫内服食的人工培植的水生与土生的菖蒲,自然与登仙无缘了,而王兴凑巧,恰好采到了这种长剑形的石生菖蒲。据说石生菖蒲也非得是在五月初五鸡鸣之前,那时正好长成一寸九节,过此时辰,根节又增,效验就不灵了。

2.戴香包,挂彩线

汉代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避兵增,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古诗云:“绕臂双条脱。”“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因此戴香包、挂彩线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避邪饰品,虽各地名称不一,但意义相同。一般根据香包里面放置的避邪物品或制作工艺或外体形状而定名,如香袋、香囊、绣囊、艾包、雄黄荷包、朱砂袋等……用于小孩佩戴胸前或系戴手臂、手腕上,普遍认为香包有避邪、除汗味等功能。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五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踝、脖子上拴五色线。这种五色线各地叫法不尽相同,有长寿线、续命线、百命线等叫法。五彩丝线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撮在一起,成为一条细索。按照阴阳五行家的观点,五色之中,青属木,代表东方;赤属火,代表南方;白属金,代表西方;黑属水,代表北方;黄属土,代表中央。认为五彩丝线系在脖子或手足上,佩在胸前或吊在帐及摇篮上,不论哪一方来的鬼祟都可以压住。也有的说五彩丝线象征五条龙,可以祛邪避瘟。相传,系五色线的儿童可以延年益寿,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将五色线扔到流水中,意味着流水将瘟疫、病毒冲走,由此可以保儿童平安健康。

3.采百药,踏(斗)百草,游(走)百病

采百药就是在端午日采集各种药材,特意在端午日这一天采集药材有医用和避邪两个目的,古人认为端午采集的药材效果最好,第一端午日植物生长最为茂盛、药性较强。第二按照古代阴阳哲学观念,端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刻,认为此时百草药性也最强。

《风土记》载:“端午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踏百草具有采集百药,出游避灾走百病之含意。

唐朝韩鄂的《四时纂要》说,端午节日出之前采集各种药草的嫩头,种类越多越好,一次捣烂,挤出汁液。再取石灰若干,与汁液混合,制成药饼。据说可以治疗各种刀伤和小儿恶疾。

《梦梁录》载:“采百药,或修制药品,以为避瘟疫之用。藏之,具有灵验。”那么,端午所采,或所制成的药物包含哪几种类呢?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记载,大致有:苍术汤、韭泥、草灰、艾熊、葛板、蜀葵、糯米、苋菜、菊茎、木耳、青蒿丸、小蒜、胡荽汁、蘩蒌羹、芣莒、相思药、相爱药、能饮药、不急药、急中药、丁根药、金疮药等等。

踏百草一般是在五月初五早晨进行,人们赤足或穿上新布鞋,在有露水的草丛中行走,直到足部沾满露水为止。民间认为,端午日百草都是药,草上凝聚的露水也具有祛毒、去湿热的作用。

斗百草一般在野外踏青时进行,大人斗草以花草之名相对,以较量文化修养高低,或以采集花草的品种多少为胜负。儿童斗草,则斗草茎的韧性强弱,以屡斗不断者为胜。说到斗百草,晏殊在《破阵子》中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来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虽然这首词写的是清明节斗草,但在古代人的生活中,清明和端午的斗草含义是相同的,斗草给妇女和小孩们带来了何等的快乐。

游(走)百病是端午节这一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服,带上食品到郊外或登高望远,或乘水临风,目的不在于游玩,而是为了回避邪气,祓除不祥。这是古人为了顺应仲夏月的时序变化,追求生活方式与自然变化相一致。《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录了南宋临安(现杭州)人端午节游西湖或欣赏荷花,或泊船于柳荫下饮酒,十分悠闲自在的习俗。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记录了北京人端午节中午以前到天坛“避毒”的习俗。

4.驱五毒

端午至,气温升,各种有害动物开始异常活跃,不时对人们的身体建康和安全造成威胁。所谓五毒,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在人们心目中对所有有毒动物的泛指,通常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蜘蛛、老虎、蟑螂、老鼠等各种有害(毒)动物。对于五毒人们除了直接消灭它们外,还从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了各种不同习俗,对五毒进行防治,反映了早期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五毒图(符)。端午节这一天,大多数地区有在门上或床边贴五毒图像剪纸的习俗,而五毒图像的使用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利用它们的凶恶面貌驱赶各种邪气而保护人,另一种是在五毒图上的动物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避免它们给人造成伤害。

五毒饼(菜)。在北京、南京等地的市场,有专门的五毒食物——五毒饼(菜)卖。五毒饼(菜)的真实原料是普通的食用材料,只不过在饼的表面加盖了红色的五毒形象,寄寓着吃了这些食物可以消灭五毒的愿望。

五毒衣。儿童是最易遭受五毒侵害的对象,所以古代儿童服装上出现五毒图案较为普遍。除五毒衣外,还有五毒鞋、五毒兜等,给孩子穿上这些服饰体现了大人以毒攻毒的心愿,也能教育孩子认识五毒,起到警示作用。

5.兰草沐浴

五月五日称为“浴兰节”是因为在古代这一天人们爱用兰草煎水沐浴,以祛风散热、洗除污垢、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不过当时的兰草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后来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总结,沐浴所用的药草种类越来越多,甚至用“百草”——各种各样的草药混合使用,但是这些都是从沐浴兰汤发展来的。

如用菖蒲、艾叶、枫球煎水洗澡,可以祛风,治疗皮肤过敏;用大蒜皮、苦瓜叶或丝瓜叶煎水为小孩洗澡,可以去热毒、防止夏天生痱子;用青蒿、天泡草或白英等煎水洗澡可以防止生疮疖;用防风、艾叶或透骨草煎水薰洗,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等。但现代社会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很多人天天洗浴,洗浴中的香料、杀菌剂丰富多彩,端午节沐浴逐步丧失了节日的独特性,越来越淡化了。

6.挂钟馗图驱邪

清代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钟进士画像,端午悬之以逐疫。”诗云:“进士头衔亦恼公,怒髯皤复画难之。终南捷径谁先到,按剑输君作鬼雄。”

《燕京岁时记》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硃印,或画天师,钟馗之像……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新燕语》云:“都门习俗,每岁自五月初一日起,各宅结艾蒲于门旁,悬黄纸硃符于门首,其符或绘钟进士,或绘张天师,或绘五毒虫,奇形怪状极为可哂,至初六日始揭去。”

可见至清代,无论南北方,钟馗成为了端午节的专职驱邪捉鬼的门神。

七、端午节的主要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汉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群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枭故食之。”这是汉代五月五日的一个特殊的官方礼仪,枭羹就是猫头鹰汤。古代传说猫头鹰吃自己的母亲,认为它是一种恶鸟,为了灭绝它,特意选择在端午这个恶日来吃。这里皇帝的本意是教训百官,不要做恶人、奸臣。大概因为枭不易捕捉,或枭本身繁殖少,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延续下来。

1.从角黍到食粽

端午节最重要的节令食品还属粽子。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尔雅翼》载:“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火属阳,而菰叶水生而属阴,这就成了“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最早以角黍祭地物应该说是夏至之俗。

最早把端午节吃粽子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的是晋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汨罗江以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角条(粽子)于节日投江以祭之。”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之五月五日也。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

在《齐民要术》中,对《风土记》这一段文字的注:“俗,先以二节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

这两段文字说明,晋代时端午与夏至祭祀习俗相同。随时代的推移,端午节覆盖了夏至节,并不断增加了人文意义。《太平寰宇记》引襄阳风俗记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也。”这个粽子起源的传说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

端午节吃粽子,根据各地不同风俗和物产及制作工艺,有各种名称。根据包制的外部形状有角黍、九子粽等等;根据口感味道又分甜、咸两种。甜味粽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枣泥猪油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等等;咸味有猪肉粽、肉丁粽、虾仁粽、香肠粽、火脚粽等等。还有特殊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此外,一头甜一头咸的一粽两味的双拼粽更是让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九子粽。九子粽是粽子的一个品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体,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堪称一件艺术品。意寓着一娘生九子,九子一条心的美好愿望,也象征中华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心愿。因此九子粽大多是作为节日礼品馈赠亲友,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媳妇。因为“粽子”谐音“中子”,认为吃了“粽子”就能得儿子。据说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欣然赋诗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其实粽子本来是民间的一种普遍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一定在端午节,历史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的起源比端午节食粽祭屈原要早。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明清以后,粽子多采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是统称粽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谷作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桼,近世多用糯米也。”

南北方的粽子均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只是添加的各种佐料据口味喜好有所不同。医学上认为,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就粽子的佐料而言,如枣、绿豆、赤小豆,具有补血安神、利水排毒的功效,火脚、鲜肉、鸭蛋黄等都是营养极高的食品。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包裹粽子的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顽止渴。南方多用竹叶(俗称粽叶)或荷叶,竹叶可以清热除顽、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补湿和胃宁神。

2.松花皮蛋

在端午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吃皮蛋的习俗,节日期间探亲访友少不了要带几盒(篓)皮蛋作为节日礼品。那么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皮蛋、送皮蛋呢?

端午节吃皮蛋、送皮蛋习俗与节气有关。仲夏五月,阳气极盛,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的体内火气上升,开始出现疲倦、厌食等症状。据古籍医书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皮蛋具有清凉、解毒、降火、明目、平肝、开胃、助消、滋补等功效,因此成为人民喜爱的夏令食品。作为节日礼物,也表达了亲朋好友之间的良好祝愿。

皮蛋又叫松花蛋,因剥壳后表面花纹呈松枝状而得名。松花是蛋白质在水溶过程中,生成的盐类和游离的氨基酸经扩散,沿不同的方向沉淀而形成的结晶花纹,由于类似松针故称“松花”。沿松花蛋的轴心线切开,蛋白呈褐色或茶色,蛋黄呈墨色、草绿色、茶色、暗绿色、橙红不等,堪比琥珀含珠。由于表面五彩缤纷,故又称彩蛋。皮蛋叫牛皮蛋则出自1633年戴义编的《养余月令》:“牛皮鸭子每百个用盐十两(古代16两为一斤)栗炭灰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三日一翻,共三翻。封藏一月即成。”皮蛋的制作方法早在公元1330年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摘要》中就有记载:“盐鸭子(蛋)自冬至后清明前,每一百个用盐十两、灰三斤、米饮调成团,收于盒内,可留至夏间食。”

据明嘉靖(1522年)《益阳县志》记载:“皮蛋业,此为邑人独擅长者,湖鸭所产之蛋即多,制成皮蛋销路甚广,东门外贺家桥以此为业者数十家。”皮蛋在我国民间的加工与流传,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湖南益阳就皮蛋的起源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湖南益阳部分地区属洞庭湖腹地,湖区的水资源丰富,沟港纵横,是喂养湖鸭的天然场所。从前有个单身汉,以养棚鸭为生,居无定所,以鸭棚为家。某年临近端午节,他赶着鸭群担着鸭棚,来到资水旁一小镇,看了一处茶馆后院,就与茶馆女老板商量说,我想去看几天龙船,把鸭子圈养在你的后院,我食宿鸭棚,喂养鸭子,不另干扰于你。女老板见鸭夫忠厚老实,就通情达理地说:你自己看养好鸭子,不要跑了鸭子就行。”于是鸭夫一连看了五天龙船,五月初六扦棚赶鸭,欢天喜地感谢女老板而去。

月余后鸭夫路过小镇,准备小憩于茶馆,顺便再次道谢女老板。女老板一见鸭夫便说:“你来得正好,上次我清扫灰坑时,发现十几只鸭蛋,可能是上次你的鸭子生的。”鸭夫一见鸭蛋,好生奇怪,鸭蛋一般表面光泽润滑,而这十几只蛋怎么是这样子的,他顺手把其中一个往桌子上一敲,发现蛋的黄和白全变了色,已经凝成一团,乌黑而有光泽,表面还有松枝花纹。鸭夫随即尝了一口,感到味爽可口,别具风味。鸭蛋的这种奇特变化,引来了茶客的围观、议论和尝试,大家对这种美味的鸭蛋都赞不绝口。

聪明的女老板灵机一动对鸭夫说:“你在外面终日看鸭子,风餐露宿,不如我们就合伙做这种蛋的生意吧,说不定还能卖得好价钱呢。”鸭夫见女老板真心留他,也舍不得走了,两人便合伙做起了这种蛋的生意。

通过照样制作,一个多月后,当第一批蛋拿到街上卖时,为难了,因为不知道这蛋该叫什么。还是女老板聪明,说:“蛋白上的花像松花,白的表面又结成了一层皮,我看就叫‘松花皮蛋’吧。”

原来茶馆女老板把每天烧茶的稻草灰、柴灰,集中放在后院的一个曾经装过石灰的坑里,每天将喝过的茶叶也倒入灰坑中,湖区水乡湿气较重,都喜欢喝姜盐茶驱寒,姜中含有的盐分也就一同倒入了灰中。鸭夫在端午节看龙船期间,鸭子圈养在茶馆后院,有的鸭子把蛋生在灰坑里,时间一长,食盐中的钠离子、石灰中的钙离子、植物灰中的钾离子、茶叶中的单宁物质等,都会促使蛋内的蛋白质凝固和沉淀,使蛋黄凝固和收缩,从而发生皮蛋内容物的离壳现象。

禽蛋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食品,加工成皮蛋后,营养成分基本上不受损失,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水分减少,通过化学、物理双重反应,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多,使蛋白和蛋黄中的矿物质有所增加,使蛋白内脂肪和蛋白质被分解,产生易于消化的低分子产物。由于大幅度改善了色、香、味,使皮蛋具有独特的鲜味和风味,增进食欲,使人更易消化和吸收。

后来茶馆女老板和鸭夫结了婚,他们精心制作松花皮蛋去卖,生意越做越兴旺,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为庆贺事业的成功,邀请所有亲朋好友到他们家来看龙船过端午节,回家时每家送皮蛋若干个。这样,端午节送皮蛋的习俗就迅速在洞庭湖益阳一带传开了。益阳松花皮蛋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皇宫。

皇帝得此情况后,便派手下大臣到益阳了解松花皮蛋的实情。鸭夫夫妇得知皇帝派官员来访,受宠若惊,他们把精心制作好的松花皮蛋选了几箩筐,并包装好作为贡品献给皇上。皇帝品尝了鸭夫送来的松花皮蛋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于端午日召来朝中官员、皇亲国戚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官方礼仪,设宴招待群臣,一齐品尝益阳松花皮蛋。这样,松花皮蛋在皇帝的关怀和大臣们的赞美声中走向了全国。

抗战时湖南人出国留洋的比较多,把这个好吃的皮蛋作为家乡的土特产带到了世界各地,使其声名远播。据说抗美援朝时,苏联一个外交官回国述职,此外交官与斯大林关系较好。斯大林听说他回国了,带了一些同事去他家吃饭,此外交官亲自下厨招待斯大林。其中外交官做了盘茶黑色的、晶莹透明的蛋品,斯大林吃后赞不绝口,就向他讨教制作方法,外交官说:“这个蛋不是我做的,是中国湖南益阳生产的。”

到20世纪80年代初,益阳青松皮蛋厂研制成功无铅皮蛋,进一步提高了皮蛋的质量。皮蛋作为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土特产,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和欧美地区。

此外,咸鸭蛋(俗称盐鸭蛋)也是端午节又一食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功效,而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流汗而造成的身体盐分的流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因而也是一味端午乃至夏季食补与佐餐的佳品。

3.绿豆糕

提起端午节的应节食品,就一定有绿豆糕。无端午可以吃绿豆糕,而无绿豆糕则不成端午。因此每到端午节,各食品糕点企业积极推出方形、圆形、多角形,绿色、黄色、棕色等各类绿豆糕,以满足市场需求。那么,绿豆糕为什么能够成为端午节的时令食品呢?

绿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颜色而得名,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据《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李时珍主编的《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效。”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本草求真》曰:“绿豆味甘性寒,据书备极称善,有言能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及资脾胃……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无不用此奏效。”综观各家本草,对绿豆清热祛暑解毒、利水等药用功效都极为推崇。在始热的仲夏端午,用绿豆制成应时食品“绿豆糕”,不仅是我国古代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传统的饮食中营养与保健的有机结合。

4.吃鸡蛋与吃五黄

民间相传夏节吃蛋主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鸡蛋营养丰富,健身强体、明目、补充蛋白质。所以端午日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认为吃过蘸糖的甜粽后,要吃蘸盐的鸡蛋“压顶”。吃了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在东北一带有端午节滚鸡蛋的习俗。这天早上一般由老奶奶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孩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动,嘴里还叨念着:“宝宝吃蛋,灾星滚蛋。逢凶化吉,宝宝健康。”滚完蛋后,往往几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蛋相互顶撞,看谁的鸡蛋可以顶到最后,不破为胜,然后再剥皮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痛,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和大人的良好愿望。东南沿海很多地方有端午立蛋的习俗。台湾也沿袭了这一传统习俗。2004年端午节台湾义县府在北回公园举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千人立蛋”活动,共有1200名小学的师生参加,成功竖起了809颗蛋。

倘要探究端午节吃蛋、撞蛋、竖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之情。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商的始祖和秦的始祖均在蛋中化孕。《史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还载: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艺文类聚》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史记·秦本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易经》术数认为黄色可以解毒、制煞,还可以增加人的阳气、财气和精力。因此在浙江杭州等地端午那天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因有五种带“黄”的食物五月上市而得名,又称五黄月,如黄鱼、黄瓜、蛋黄、黄豆、黄花菜等。因此人们在端午节中午,常把五种黄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称为“吃五黄”,认为吃五黄可使自己精力充沛,斗志高昂,抑制霉运和恶气。因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俗言,有的地方必须先吃雄黄酒(用雄黄末或菖蒲屑和酒,常常还要加上朱砂),然后吃黄瓜、黄鱼、咸鸭蛋黄以及黄豆裹的粽子,也称为吃“五黄”。

5.黄鳝烧黄瓜

洞庭湖区是盛产黄鳝和黄瓜的区域,每年一到端午节,各家各户的餐桌上有一道标志性的节日主菜——黄鳝烧黄瓜。

鳝鱼根据表皮颜色分黄鳝和白鳝两大类,黄鳝为鳝科动物,白鳝为鳗丽科动物,本文所述的鳝鱼为黄鳝。

黄鳝体细长,外观像蛇,体润滑无鳞,无软刺,体色呈微黄或橙黄色,并全身布有许多黑色小斑点,腹部是灰白色。多生活栖息于湖泊、河道、沟渠或稻田中。其营养丰富,全身药用价值也很高。主要营养成分:在100克中含热能100千卡左右,蛋白质18克左右,脂肪3克左右,碳水化合物5克左右,维生素1毫克左右。

鳝鱼味甘,性温,具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止痔血等功效。《便民食疗》载:治内痔出血,取鳝鱼以水煮食。也适用于脱肛脱宫。《本草经蔬》载:鳝鱼,性味、甘温具足,故能补中益血。甘温能通经脉,故用以治疗口眼喁斜症。《本草求原》载:鳝鱼有青黄二种,俗名黄鳝和藤鳝。善穿深潭,冬寒洞穴里多得,可治疳痢、腰背脚湿风、五痔、肠风、下血、带下、阴疮。孕妇忌之。百鳝者,味亦甘美,但易生痰,滑精。

黄瓜老熟后浑身变黄,故名黄瓜,原产印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中国。黄瓜肉质脆嫩,多汁味甘,含水量达96%~98%,居蔬菜之冠,具有生津解渴之功效。黄瓜所含的纤维素非常细嫩,易消化吸收,能促进肠道内腐败食物的排泄,因而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同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鲜黄瓜有一种丙醇二酸的物质,它可抑制体内糖转化为脂肪,因此多吃黄瓜可去脂减肥,保持形体健美。黄瓜含有丰富的磷、钙、钾及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最为突出。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阻止细胞的老化,故黄瓜还有推迟衰老进程的功效。

6.其他食俗

我国各地食俗存在一定差异,如北方一般把樱桃、桃子、李子等作为应时水果,南方在品种上更多。北方有端午食大蒜的习俗,大蒜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北方一些地区,喜欢在端阳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而广东一带有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因此各地依据自己的自然条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端午节食谷。流行安徽湖北一带的黄梅戏《双想》中就有这样一段唱词:

五月里想二妹又过端阳,曾记得在妹家泪水汪汪。

每年的端午节共同庆赏,割菖蒲和艾草插在门窗。

好发耙糯米粽摆在桌上,小碟内装的是桂花白糖。

粉蒸肉炒黄鳝佐料老酱,咸鸭蛋大蒜头酒伴雄黄。

老干娘她牵我首席坐上,二妹牵膀膝边叫我快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