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端午佩戴香袋

端午佩戴香袋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端午佩戴香袋五毒荷包戴香包,是各地都有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大概也是对诗人屈原的凭吊和追念,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后,正值天气逐渐变热,蝇虫飞动,疫病萌发之时,佩戴一只香包,也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人们在端午节前后佩戴香包,除了怀有旧的礼俗外,也寄托着人们观赏玩味和渴望幸福吉祥如意的民俗愿望。
端午佩戴香袋_节趣

端午佩戴香袋

img105

五毒荷包

戴香包,是各地都有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大概也是对诗人屈原的凭吊和追念,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有的香包着实精致,外形有金鱼、小白兔、小老虎、小猫,还有桃子、葫芦和金瓜等,缝制的图案秀丽而夸张,线条流畅而别致,真是形神兼备、雅俗共赏,而且根据各地的喜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彩线制成的首饰物戴在头上,标志着已是结婚的妇女,那时称“香缨” 。按照古时的礼节,新娘见公婆都须佩戴“香缨”这种饰物。到了南北朝时,就发展成为“香袋”了。就连帐罗四角或墙边,也挂上这种香袋作为装饰和清洁空气之用。这香袋因添入香料而名副其实,而且它再也不是妇女装饰的专有品,就连出入朝廷的命官权贵,也将它佩戴在身以示高贵和儒雅。

到了唐代,这种香袋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到宋朝,香袋的使用就更普遍了,连坐的车子内也装潢有香袋。这些香袋的香料和端午节用的差不多,一般是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等。明代《山堂肆考》中记载: “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 ”

img106

香袋

到了清朝,人们按照古老风俗,常用艾叶、菖蒲扎成剑形条束,悬挂在门上或床前。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喜欢用五彩纷呈的丝线绣个香袋,挂在孩子们的胸前,以期驱邪辟疫。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后,正值天气逐渐变热,蝇虫飞动,疫病萌发之时,佩戴一只香包,也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人们在端午节前后佩戴香包,除了怀有旧的礼俗外,也寄托着人们观赏玩味和渴望幸福吉祥如意的民俗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