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答泰禪師佛法十問④并序

答泰禪師佛法十問④并序

时间:2022-07-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泰濫處禪關,叨陪海眾。竊見諸方商略所疑,輒陳十種疑問,特伸請益。若云有前後者,何云法性無初,無明亦無有始。一切眾生本來同一法性。一切眾生既迷本性已。若言因善知識教法緣熏得開悟者。一人成佛之後,展轉說法化迷眾生。欽聞諸佛果上,凡所證法,一切眾生悉具有之。夫言無情說法者,為是名本清浄法性為無情說法,為是指草木瓦礫為無情說法。生佛平等,不應言說法也。

禪宗泰禪師問 四明法師答

清泰濫處禪關,叨陪海眾。竊見諸方商略所疑,輒陳十種疑問,特伸請益。伏惟,金錍在手,寶鑒當懷。俯賜發揮,永為良導。不勝萬幸。

天聖元年三月初一日(1023年3月24日)

清泰諮問延慶和尚法智大導師:

一問。無明與法性,為有前後,為無前後?若云有前後者,何云法性無初,無明亦無有始。又云:無明即是佛性耶?若言無前後者,何故佛果位中,斷盡無明,方成佛果?既云斷盡,應斷法性耶?

答。若論本具。平等一性則非真非妄,而不說有無。明法性,亦不論於有始有終。但眾生自無始,忽然不覺,迷理而生無明。無明有熏真之用,法性有隨妄之能。真妄和合[2],名為緣起,故《金錍》曰[3]:“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則有清有濁,而一{體}[性]無殊。”所謂清濁波者,真妄兩用也。清濁濕性者,一體無殊也。無明法性體一故,起無前後。故《起信論》云[4]:“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是也。若覺悟時,達妄即真[5],了無明即是法性。約修門說,義當斷妄。雖曰斷妄,妄體本真,妄何所斷。故曰:無明亦無有終,又若究其正迷之時。如夢中人,而不知是夢。忽然夢覺,迷妄自息。是則風息水澄,妄消真顯矣。審而思之,無俟多論也。

二問。一切眾生本來同一法性。法性本來清浄,何因緣故忽迷?只如初迷之時,為一時迷,為前後迷?若云一時迷者,悟時亦應一時開悟,證於佛果。何故現有眾生未悟耶?若前後者。既同一法性,以何因緣,而致前後迷耶?

答。具德圓常,正性真空,妙有遇緣而發。法爾如斯,不勞造作。且迷妄緣起者,如人忽睡。靈焰潛生,眼觀剎那,狂覺忽起。一切眾生,所迷真如,能迷不覺,真妄和合,二無二相。然則佛性雖一,迷悟雖同,六道四生遇緣,熏習親疏不等,根性利鈍有異。是故覺有前後,誠不可以無明法性一故,根性俱同也。是知,一切眾生迷無前後,覺有前後。譬如夜間多人同睡,睡時雖同,不妨前後起也。善解此譬,來問自消矣。

三問。一切眾生既迷本性已。何故忽然能開悟耶[6]?若言因善知識教法緣熏得開悟者。只如最初一佛,又從何人得法,信解開悟耶?

答。眾生得悟,緣熏不同。或有無師自悟,承本自然智而證之。良由本具靈明,能自推理而得解悟[7]。故祖師云:空寂體上無師智,自然能知。既知自性而便成佛也。一人成佛之後,展轉說法化迷眾生。眾生稟教修行,是故次第成佛。若爾,何疑最初一佛無從開悟耶?

四問。欽聞諸佛果上,凡所證法,一切眾生悉具有之。今且就人中以論因中,如何辨於三明八解五眼六通,乃至毛吞巨海,芥納須彌等用耶?若言至佛果方得者,本有之義又何述焉?

答。諸佛眾生,緣起雖異,覺海同源。諸佛悟理,性相無礙。眾生迷妄,事理懸隔。故《金錍》曰[8]:“眾生唯有迷中之事理,諸佛具有悟中之事理。迷悟雖殊,事理體一。[故]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佛既爾諸佛咸然,]眾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苦樂升{沈}[沉][9]。”升{沈}[沉]既作,解脫無期。今則籍教熏修,契圓實理,傚菩薩之所修,修無所作。同諸佛之所證,證諸本具。是則一念頓圓於一切,一切普攝於一塵。三明八解,日用不虧;五眼六通,介爾具足。故荊溪曰[10]:“凡聖一如,色香泯浄。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身土,不愈下凡之一念”者是也。毛吞、芥納者,《浄名》不思議解脫大用也。且凡夫一念造惡之心,尚遍十方三世,豈不思議大用不即含納。若不信凡心理本具足此用,則諸佛果上依正融通悉不成矣。

五問。真妄二法為同為異?若言同者,妄本是真。古人不應云:錯將世智為佛智,如認魚目為明珠[11]。若言異者,應是離妄有真。古人不應云:棄波求水,捨器求金。若真妄兩立,又不雙存。云何剖伸耶?

答。有真有妄者,對迷說覺也。絕真絕妄者,泯相離筌也。確論其旨,真則全妄之真,妄則全真之妄,二無二體也。佛大聖人說真說妄者,所以欲人慕其真而破諸妄,使妄不得而興也。世人於茲不了,強執現前一念妄心均已是佛[12]。正墮古人“錯將”、“強認”之說矣。若更棄此妄念別覓真如,復同偏教所修,猶如棄波求水,捨器求金焉,茲二者,過猶不及也。要須不即不離,妙在其中,斯可矣。來意問以真妄同異者。今答曰:非同異中假立同異也。非同異者,真妄同源,縛脫不二故。假立同異者,迷悟不同,情智有異也。如此甄之,自然懸合諸文,毋勞委論矣。

六問。夫言無情說法者,為是名本清浄法性為無情說法,為是指草木瓦礫為無情說法。若本清浄法性為無情說法者,此性橫遍豎窮。生佛平等,不應言說法也。縱有言說,誰為聽受?若指草木瓦礫為無情說法者,教相如何分別耶?

答。無情說法之言,其來尚矣。的論其要,難得其旨。汝問以清浄法性,草木瓦礫立二法也。當知法性之外,無別瓦木。瓦木之外,無別法性。二非二也。故《華嚴》曰[13]:“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山河}[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此道若論有相,充塞太虛,包含法界;若論無相,一法不留,見聞不住。卷舒自在,體露堂堂。昔南陽忠國師答學者[14]以牆壁瓦礫為古佛心,不異此旨。若論說法,熾然常說,古今無間。《華嚴》之中塵說,剎說,佛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15]。若論聽受,十方齊說,十方齊聞。三世俱宣,三世俱聽。古人道[16]:“虛空問萬像,萬像答虛空。誰人親得聞,木叉{了}[丱]角童。”又云[17]:真說法時聲不現,正堂堂處沒卻身。學人又問國師[18]:“‘{無情說法}誰人得聞?’師曰:‘諸佛得聞。’曰:‘眾生應無分耶?’師曰:‘我為眾生說[,不為聖人說]。’曰:‘某甲聾瞽不聞,[無情說法,]師應{得}[合]聞。’師曰:‘我亦不聞。’曰:‘師既不聞,爭知無情說法?’師曰:‘我若得聞,即齊諸佛,汝即不聞我所說法。’曰:‘眾生畢竟得聞否?’師曰:‘眾生若聞。即非眾生。’”國師之答,稍有深致。識者知之。

七問。世間有情變為無情,如石夫人、地蟾、石蟹等;無情變為有情,如麰麥、腐草化為飛蝶、螢火等。此等生類,是何因緣而爾遷變耶?

八問。世間有人,此身未死。彼處已生,如王院主等[21]。此何因緣也?若云:眾生業用自在者,一切眾生皆有業用,何故例無此事耶?

答。天台承南嶽三種妙法,一曰眾生法;二曰佛法;三曰心法。此三妙故,不可以牛羊之眼觀視,亦不可以凡情世智測識,有如來智眼者,方堪量度。良由體性不可思議,一一高廣故。《華嚴》所謂[22]:“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妙證無差之道,故能於一身,化千百億身。於一法演無量諸法,六根三業,法界大用,無有窮盡。眾生處迷,雖不能爾,而由性德本具此體用故。只於業報之身,亦能少分變現。如上古舜帝分身而應二妃[23],倩女離魂而合為一質[24],縣令晝寢,識化為魚[25]。至有二人雙存枕上,二魂悉在地獄受殃者[26]。如斯等事,不能殫舉,皆是眾生界中,業報難思之事。是知不獨王院主一人而已,何苦興茲疑難哉?

九問。有情無情既同一真性。何故斫伐樹木,不為冤對,不令人墮地獄。纔損有情,便為冤對,令人墮苦受報何耶?又復既是依正二報同一法性,何故有情有覺知,無情無覺知耶?

答。法界體性,離諸妄念,相等虛空。無所不遍,遍依遍正。遍根遍塵,至一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遍。嗟夫群生,梏桎斯體[27],妄為情器。情則四生六道,水陸空行;器則山川嶽瀆,草木叢林。於情分中,妄計我人知見,故有苦楚冤對之事。器分既無我人知見,故無業累讎償之愆[28]。如是不同,皆是眾生境界,虛妄分別。究論法界體性,有何差別?故荊溪曰[29]:“縱{然}造依造正,依理終無異轍。”斯言是也。

十問。一切眾生既同一覺性。何故捶打他人,不覺痛苦,卻為快樂?既各不相知,云何辨平等覺性耶?

答。清浄本然,尚無一法可以當情。況論捶打痛苦之事,但真如不守自性。變為諸法,如一源水,從流派別,清濁動靜,海鹹河淡。是故於中,人我競起,愛惡是興。以強陵弱,攻擊不休。子今設問,正是銓量迷妄中事。惟當返妄歸真,背塵合覺。則了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到此之時,一證平等覺性,尚無彼此色相迭相見,豈復論於世間捶打勝負哉?

[1] 清泰禪師,待考。

[2] 真妄,《佛學大辭典》:“一切諸法有真妄之二。隨無明之染緣而起之法為妄,隨三學之浄緣而起之法為真。又因緣生之生,總為不實,故為妄法,不生不滅之真如真實,故為真法。”

[3] 文見(唐)湛然述《金剛錍》。

[4] 文見馬鳴造,(梁)西印度真諦譯《大乘起信論》。

[5] 達妄,(唐)李通玄撰《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卷三之上:“本是法界普光明智之境界,以為法樂,名為供養。得此道者,是迴向三處:永離貧窮困苦,常見諸佛及善知識無邊功德。以此達妄成智,而用教化眾生而得也。”逸名撰《維摩經疏》卷第三《弟子品》第三:“今正教之觀,此邪倒從妄心起。心尚非有,妄依何生?達妄體空即真解脫。”

[6] 忽然開悟,即頓悟。

[7] 王志遠《宋初天台佛學窺豹・知禮對佛教其他宗派思想的融合》第63頁:“知禮強調一般人必須苦修漸悟,但聖哲一類人物可以例外,可以‘無師自悟’。這與禪宗之‘一念靈知’沒有什麼兩樣。但知禮之‘推理’二字,顯然是指從因到果的宗教修行過程。知禮承認‘頓悟’,仍是‘漸悟’基礎上的解悟。”

[8] 文見(唐)湛然述《金剛錍》,並據以校補。

[9] 沈、沉,據延慶寺刻本校改。

[10] 文見(唐)湛然述《金剛錍》。

[11] 如,應作“強”,如下文有“錯將、強認”之語。

[12] 妄心,《天台教學辭典》“真心觀”条:“台宗觀法之一。觀一心三觀、一念三千時,以心為物件觀法,通常分為真心觀、妄心觀兩種。前者系趙宋時代山外派之源清、洪敏、慶昭、宗昱大師等所倡稱真心家,主張心乃一切事物之本體,即是真如理心。後者為山家派之知禮大師等所倡,稱為妄心家,主張:心為凡夫日常第六識作用之心。此二說乃根據智顗、湛然大師之說而立,於此二說中,對初觀者甚難達真心觀,且真心觀頗近于華嚴宗之唯心緣起說,故歷來之台家,大多不以真心說為正統。然日本之天台宗,則以真心、妄心二觀法,相輔並存並重。”王志遠《宋初天台佛學窺豹・知禮佛教哲學思想分析之一觀心論》:“慶昭將‘一心’與‘一念’作為相對的概念提出,很明顯是將前者作為‘真心’,將後者作為‘妄心’。也就是說,理解了‘真心’就不必再對‘妄心’作觀想。”

[13] 文見于闐實叉難陀制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六。也見(唐)湛然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上《十回向品》二十五。

[14] 南陽忠國師,(宋)宗曉編《樂邦遺稿》卷下《唐肅宗皇帝問南陽國師》引《直指浄土決疑集》:“問曰:‘捨此陰身當生何處耶?’師答曰:‘一真妙性圓同太虛,本無生滅。若隨物應現,亦隨眾生作念去來耳。若也念合太虛真性。捨此已後,隨意往生十方佛國。如古德道,各各自努力,龍華會中相見是也。昔有無著等三人,並隨願往生慈氏天宮。若人見性,捨此穢身。並歸諸佛會裏也。’”(日本),慧印校訂《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南陽忠)國師曰:‘牆壁瓦礫是。’”

[15] 文見于闐實叉難陀制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此塵有剎不可說,此剎為塵說更難。”(東晉)天竺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菩薩分別知。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顯在是去來,菩薩悉了知。”

[16] 文見(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第十《懷讓第三世》下《前池州南泉普願禪師法嗣・湖南長沙景岑號招賢大師》。

[17] 文見(宋)李遵勗編《天聖廣燈錄》卷第二十六《明州雪竇山資聖寺清禪師》:“夫說法者,無示無聽,無說無聞,是真說法。”

[18]師語》。文見(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八《諸方廣語一十二人見錄・南陽慧忠國

[19] 文見(唐)天竺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21] 王院主,待考。

[22]十六。文見(東晉)天竺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

[23]五典。”二妃,《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

[24] 倩女離魂,《佛學大辭典》:“《正燈錄》六(五祖演禪師章)曰:‘五祖問僧云:“倩女離魂,那個是真底?”’亦見《太平廣記》卷三百五十八《王宙》引《離魂記》記載。《剪燈新話》上《聚景園記》曰:‘清河張鑒季女倩娘,鑒嘗許外甥王宙為妻,既而悔之,欲嫁賓僚之賢者。女聞之鬱抑,宙亦深恨,赴京師至山郭。半夜忽聞有人行聲,問之,乃倩娘也。遂匿於船,至蜀,凡五年。遂與還歸。既至,宙獨先到鑒家謝其事,鑒曰:吾女病在閨中,何其詭說?宙曰:見在舟中,鑒使人驗,果然。使者還報,室中病女聞而喜,起出相迎,合為一體。’”

[25] 化為魚,薛偉化魚故事,事見《太平廣記》卷四百七十一《薛偉》引《續玄怪記》。

[26] 二魂受殃,待考。

[27] 梏,延慶寺刻本作“捁”。

[29] 文見(唐)湛然述《金剛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