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境界是写作根本

境界是写作根本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境界是本,气质、格律、神韵是末。境界说作为先生的主要论点,这里再一次被提到了。诗词的境界是一个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当中执着于一个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后的结果。有境界之作,意蕴流动,变化自如。这是格调应当随境界高下而出的缘由。“境界”是一个可以在诗词当中具体感知并具体分析的概念,而“气质”“格调”“神韵”都是依附于诗词的描述性概念,因而有着内质与外在的区别。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为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

词 解

追求气质、追求神韵,都不如追求境界。境界是本,气质、格律、神韵是末。有境界自然也会有气质、有格律、有神韵。

评 析

境界说作为先生的主要论点,这里再一次被提到了。“境界”这个词是很抽象的,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天人合一、形神两忘等道家思想都是难以把握的,那么怎样来理解呢?

诗词都是对世间百态的反映,人生世相原本是混沌的、模糊的,是以碎片形态存在的。诗词并非是把这些碎片原封不动地抄袭过来,而是通过想象,将原本不相关联的事物有机地依靠想象彼此结合起来。诗词对人生世相必然要有所取舍,存在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然要有创造,必然有作者自身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及渗透。

诗词必然要有所本,本源于自然,本源于内心世界;诗词也必然有所创造,创造是艺术。自然、内心与艺术相媾和,其产物位于现实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外建立起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以成锦绣,凿顽石以成雕刻,并非是完全的虚幻,也不完全是照葫芦画瓢。诗与现实人生世相的关系,妙处正是在于不即不离。唯有“不离”,所以才有真实感;唯有“不即”,所以才新鲜有趣。

每首诗词都自成一种神妙的境界。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对一首好的诗词心领神会时,都必然会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非常新鲜生动地展现于脑海当中,使读者为之神魂颠倒,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心处这方小天地当中就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的偌大乾坤,还有个人的一切憎爱悲喜,都仿佛在瞬间烟消云散。

纯粹的诗词,其心境是凝神注视,心与其所观之境如鱼戏水,配合无间。例如,欣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沌而悠久流动的世间百态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个片段。尽管是一刹那,但艺术灌注了丰沛的生命力给它,它便足以成为终古,诗人在那一刹那中所领会到的,便是获得一种超越时间的生命,使后世之人都能不断地去领悟其中的精神。本是一个片段,艺术却给予了其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乾坤,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意会者心中显现出形象。诗词的境界是一个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当中执着于一个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后的结果。它能够在无数心灵当中继续浮现,虽浮现却不等于陈腐,因为它可以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当中汲取新鲜生命力。

西方文学当中有纯诗理论,纯诗本身就是境界的一种表现。纯诗的目的与本质是纯美,是真理,是为诗而诗,美国作家、文艺评论家爱伦·坡(1809—1849)的解释是:“为诗而写诗并承认这即为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将诗人纳入生命的范畴当中,并超越生命的本身,试图创造一个纯粹的诗歌境界,用我的创作来为生命找一个出口。在这里,所有的诗人们都是站在人生的范畴内去思考诗歌,诗歌是超越、是创造、是纯粹。

那么诗词的境界从何而来,或者说起本源在哪里呢?让自己与整个世界都融合为一体,以自身的想象去感受整个世界,感受生命。好的诗词都是把艺术当成生命中的一种追求,由此去创作,去思考,这样诗词才有境界可言。一些文人错误地认为诗词不过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或是一种文字游戏,这是他们无法写出传世佳作的重要原因。

诗词当中蕴含极高的境界是最难的,那么当境界具备时,其他的要素如气质、格律、神韵等,也就不难了。例如,东晋桓温(312—373)作为一代权臣,诗文并非其所长,但他心有所感,胸中自有沟壑,气韵之中自有境界,于是能够说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千古名句,这就是境界决定诗词水准的典范。

先生认为境界超越了“气质”“格调”“神韵”,成为在其之上的,对诗词水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那么“气质”“格调”“神韵”都代表了什么呢?

所谓气质,是一种重视诗文精神的观点。关于“气”的提法,由来已久。魏文帝曹丕(187—226)就曾提出过“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成为“建安风骨”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之一。清代黄叔琳在《文心雕龙》的批语中说:“气是风骨之本。”《隋书》中认为北朝文学“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清健有力的诗文是气质说最为注重与提倡的。气质是指精神层面上的一种美态。气质比较接近于“境界”的“界”,类似于一种精神追求。同时也不难看出精神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境界”,也会具备气质之美。

“格调”的观点始于明代七子提倡的“格调高古”,要求诗文应当发乎情性,意境浑成,声调洪亮,气势雄浑。清代沈德潜正式提出“格调说”,但其学说提倡以唐代“格调”为尊,兼以“温柔敦厚”的诗风,其实已经与明七子的学说有所差异。有境界之作,意蕴流动,变化自如。雄浑之作宛如朔北悲风,自然有铿锵之响;深婉之作宛如山间清泉,自有幽咽之声。这是格调应当随境界高下而出的缘由。

“神韵”之说由来已久,最早是对画作的评论,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有“神韵气力”的说法。宋代的严羽认为:“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此后,明代胡应麟、王夫之等人在诗评中大多引用“神韵”的概念。到了清代,王士祯提出“神韵说”作为写诗的标杆。但王士祯的“神韵说”未免偏颇,他以“无香火气”为标准来评判诗作是否富有神韵。在唐诗中,他排斥李白、杜甫、白居易,而尊崇山水田园派的诗人。其实任何诗词都有“神韵”蕴含其中,而并非只有那些冲淡、超逸的诗作才拥有。“神韵”的含义近乎于“意境”中那种独特的神髓与韵致。意境优美的作品,宛如悠远之致的国画,“神韵”俱在其中。

●意境代表着人生

诗词当中的意境代表着人的一种思维能力,但同时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艺术人生了。只有当我们有了艺术般的人生,我们才能够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生命旅程的出口,我们的一生才算完整而充实。

“境界”是一个可以在诗词当中具体感知并具体分析的概念,而“气质”“格调”“神韵”都是依附于诗词的描述性概念,因而有着内质与外在的区别。“意境”触碰到了古典诗词之美的最深刻部分,因此先生认为“气质”等三者随境界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