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大战的根本是什么?

世界大战的根本是什么?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维护和平——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1.当代战争问题战争的根源。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友好的呼声日益高涨。虽然世界大战没有再次爆发,但是世界各种矛盾并没有消失。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内容。裁军与军备控制一直是维护和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维护和平——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1.当代战争问题

(1)战争的根源。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各种战争就连绵不断。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从公元前15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的35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战争记录的时期只有短短的200余年。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并不是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的永恒存在,而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分化为对立的阶级,国家开始形成,战争才成为一种反复出现的,而且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历史现象。

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垄断和对外扩张,决定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内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对外追求世界霸权。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政策的直接后果。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两者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凭借经济、军事实力,运用暴力或非暴力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长时期地在具有安全以及经济战略意义的地区进行激烈的争霸是造成世界不安宁的主要原因。此外,一些地区的强国民族利己主义恶性膨胀,也恃强凌弱,不惜侵犯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发动侵略战争;民族、领土、宗教等原因也会引发冲突或战争。

(2)战争的性质。克劳塞维茨在其名著《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著名论断,把战争看做政治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进一步指出,所谓国内政治,实质是国内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而战争则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当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再照旧前进时,战争便会成为解决矛盾、达到某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对待任何战争都不可一概而论,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核武器出现以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观点受到质疑。按照“核冬天”理论,在大规模核战争中,不论消灭敌人与否,都无法保存自己,那么战争就超越了政治工具的范围,而导致交战者甚至人类普遍性毁灭。核武器虽然未被大规模用于战争,然而,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挂于人类社会头顶之上。超级大国惯于用它来进行核讹诈或核威慑,从而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战争手段的变化并没有使战争性质产生质变。在战争决策上,政治因素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核冬天

当大规模核爆炸发生时,巨大的能量将大量的烟尘注入大气,有的还进入高达12公里以上的平流层。由于核爆炸所产生的烟尘微粒有相当大部分直径小于1微米,它们能在高空停留数天乃至一年以上,它们对从太阳来的可见光辐射有较强吸收力,而对地面向外的红外光辐射的吸收力较弱,导致高层大气升温,地表温度下降,产生了与温室效应相反的作用,使地表处于冬天般的黑暗和严寒之中,动植物濒临灭绝,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称为核冬天。

(3)当代战争的主要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军事形势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些使得当代战争具有了崭新的特点。

就世界军事形势来讲,世界大战一直未再打起来,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这首先归因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有力地制约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长期保持军事力量的相对均衡,谁也无法使自己的暂时领先化为长期优势。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崛起,成为一支独立的、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使世界上要求和平、主持正义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壮大起来,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重大作用。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友好的呼声日益高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反对战争、推动裁军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有这些,使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同时,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由战前主要争夺殖民地转为主要争夺国际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的份额,而无须再通过世界大战来划分势力范围。核武器的出现扩大了当代战争的能量,形成了一种恐怖平衡状态,“核战争无胜者”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制止战争的作用。

局部战争连绵不断成为战后战争的基本样式。虽然世界大战没有再次爆发,但是世界各种矛盾并没有消失。当政治迫切需要战争为自己服务时,局部战争就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第三世界成为局部战争的主要战场。据统计,1986年以前发生的182场局部战争中,亚洲87场,占总数的47%;非洲59场,占总数的32.4%;拉丁美洲32场,占总数的17.6%;欧洲则只有4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战后社会主义体系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降到了次要地位;殖民体系的瓦解使帝国主义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丧失了客观上的可能性,虽然这些国家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仍然十分激烈,但其手法已发生很大变化,主要采用政治和经济渗透的方式;经济活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国家领土界线的限制,以强占领土、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传统的战争方式已经变得陈旧。

2.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和前景

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为此,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推动和平事业不断发展。

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反对一切侵略、扩张、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基本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问题在于,少数国家倚仗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处处谋求领导权,把本国利益凌驾于别国利益之上,肆意干涉别国内政,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定。“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仍然存在,有些国家仍以各种方式扩大和加强军事联盟,这不仅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还会引发新的不安定因素,制造地区乃至世界的不安宁。

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内容。裁军与军备控制一直是维护和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对军事力量能力(主要指人员和装备)的削减和限制;另一类则是对军事力量活动的削减和限制。前者主要包括削减或者限制核武器,防止核武器扩散,削减或者限制常规部队数量,禁止外空武器,禁止化学、生物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禁止某些滥杀伤武器等;后者主要包括在各种军事活动上建立信任和安全的措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对某些敏感性武器或者武器材料、技术进行限制,对武器贸易进行登记或者限制。

在“冷战”时期,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主要以美苏为主导进行,达成的协定和条约也大部分是双边的;一些多边的军控条约,如《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核不扩散条约》等,也是由美苏先达成谅解后再以多边条约的形式出现。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的局面也开始向多极化方向转变。1978年,联合国首届“裁军特别会议”(联合国第十届特别会议)打破了美苏垄断国际多边裁军的局面,通过了《最后文件》,提出了裁军的目标、原则和重点。1993年1月13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签约,这是在联合国范围内达成的第一个多边裁军条约。在核武器控制方面,1996年9月,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共同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8年,《核不扩散条约》获得无限期延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高枕无忧。当前一些大国把质量建军放在第一位,力求以较高质量的军队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加强军备,增加军费的新趋势也令人担忧。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引起全世界的不安,给地区和世界安全投下阴影。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最终消灭战争隐患,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发起了经久不衰的世界和平运动,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这一运动主要是要求禁止原子弹和反对世界战争。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到1956年6月,共召开了23次会议,先后制定和通过了几十项有关和平的宣言和决议。许多国家还建立了各种和平组织,成为世界和平运动的一部分。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美国进行侵越战争。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和平运动的重点又转移到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上来。运动的高潮是1986年的“国际和平年”,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50个非政府组织和13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各种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和平运动的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世界和平运动朝着深化的方向发展,包括要求削减乃至彻底销毁核武器、全面禁止核试验、减少和消除地区冲突等。正是在世界人民的正义要求的压力下,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才能不断取得进展,而少数战争分子以及极右翼势力才不得不有所收敛。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冷战”结束以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些僵持已久的难题,像波黑问题、车臣问题、北爱尔兰问题、朝鲜统一问题、中东和平问题,要么得到了解决,要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前提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恃强凌弱,不把自己的利益或意志强加于人。同时,对存在着的争议问题应该着眼于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大局,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只要世界各国都能坚持上述原则,维护世界和平是大有希望、完全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