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出世界大战

走出世界大战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定性阶段,各个战场都发生激战。而罗马尼亚则演出了戏剧性的一幕,于11月10日宣布动员,再次向德国宣战,此时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只有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巴尔干,使巴尔干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前往英、法、意等国游说,并得到了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的支持。

三、走出世界大战

协约国同盟国在1914年并未决出胜负,于是双方都积极开展外交行动,争取更多的国家加盟自己的集团。

为了拉拢意大利参战,英、法于1915年4月26日与意大利签订密约,允诺在战后将主要由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居住的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的大片土地划给意大利,这就严重损害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利益,并由此引发意大利对巴尔干的扩张欲(13)

1915年在巴尔干发生的最大事件莫过于保加利亚的参战。因在巴尔干战争中失利而心怀不满的保加利亚决定借一战之机向塞尔维亚报一箭之仇。1915年9月6日,保加利亚与德奥签订秘密协定,制定了共同进攻塞尔维亚的计划。10月5日,保加利亚出动6个师自东面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而德奥则集中14个师自东北面和北面向塞尔维亚进行合围。塞军虽英勇进行抵抗,但因寡不敌众,只得放弃贝尔格莱德向阿尔巴尼亚方向突围,沿途损失5万余人,共有15万人撤退至亚得里亚海岸,随后搭乘英法舰艇转移至科孚岛。黑山则于1916年2月7日向奥匈投降。

为促使希腊参战,协约国决定开辟萨洛尼卡战线,于1915年10月派遣英法联军8个师共计15万人在萨洛尼卡登陆,但当年未及采取军事行动。

罗马尼亚是在1916年才卷入大战的漩涡的。1883年即与德奥签署秘密协定的罗马尼亚在大战爆发后并未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而是采取观望政策,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俄罗斯十分重视罗马尼亚的战略位置,它不仅能使俄国和塞尔维亚连接起来,而且还能借此切断德奥同保加利亚以及土耳其的联系。为此,俄皇尼古拉二世于1914年6月在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前曾对罗马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密切了两国上层的关系。法国则通过经济关系极力拉拢罗马尼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考虑到德奥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罗马尼亚遂决定倒向协约国一边,于1916年8月17日与英法签订秘密协定,后者承诺战争结束后将把全部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和布科维纳都划归罗马尼亚,并承担在军事上支持罗马尼亚的义务。

8月28日,罗马尼亚如约参战,共投入2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约80余万人,曾一度攻入特兰西瓦尼亚,但不久即屡屡受挫,12月6日,布加勒斯特便告失守(14)。到该年年底,罗马尼亚几乎丢失全部领土,罗军伤亡和被俘共达25万余人,损失约30万支步枪和500门大炮,无力再战。1917年,罗马尼亚战线仍无任何起色,于是罗马尼亚政府只得于12月11日和德奥签订停战协定,随后又于1918年5月7日与同盟国单独媾和。

进入萨洛尼卡的协约国军队不断得到加强,到1916年3月已补充了4个法国师和5个英国师,随后在科孚岛得到休整和充实的塞军7个师也陆续到达,使协约国在巴尔干的总兵力增加到30余万人。自8月起,协约国军队即在萨洛尼卡频频发动攻势,前后伤亡4.7万人,再加上疾病困扰,共减员13万人,只得停止进攻。

到了1917年初,萨洛尼卡战线的协约国军队已增加到66万人,其中英军最多,达24万人,法军次之,近20万人,塞军也逾13万人。但在4月和5月的两次进攻中,虽然付出了2万人伤亡的代价,但进展却很少。这样,巴尔干战场在1917年几乎也没有什么变动。唯一可提及的是希腊终于参战,大战爆发后,希腊希望能借机扩大自己在爱琴海沿岸的势力范围,使该海变成一个“希腊湖”。经过长期观望后,希腊直到1917年6月29日才在协约国的持续压力下,宣布对德奥作战(15)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定性阶段,各个战场都发生激战。8月3日,协约国决定在萨洛尼卡战线发动大规模攻势,共有29个师参加战斗,其中包括希腊军队10个师,塞尔维亚军队6个师,共667000人,配备有2070门火炮。德奥集团出动40余万人进行对抗,其中有保军12个师。9月15日,协约国军队开始进攻,经受1917年农业歉收的保加利亚国内局势一片混乱,9月24日保军中爆发起义,9月29日保政府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成为同盟国中第一个退出战争的国家。塞尔维亚军队在巴尔干的最后一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5天内向前推进500公里,11月1日进入贝尔格莱德,光复了沦陷已逾三年的首都。

在协约国军队节节取胜,明显居上风的情况下,土耳其于10月30日也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而罗马尼亚则演出了戏剧性的一幕,于11月10日宣布动员,再次向德国宣战,此时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只有一天。

随着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停战协定》的签订,历时四年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巴尔干终于走出了一场世界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巴尔干,使巴尔干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出现了一个南斯拉夫人统一的国家。早在19世纪,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便梦想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1905年,达尔马提亚知名的新闻记者苏皮洛就为南斯拉夫的团结和统一而奔走呼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前往英、法、意等国游说,并得到了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的支持。1915年5月,苏皮洛和著名的政治家特鲁姆比奇在伦敦共同创建南斯拉夫人委员会,并由特鲁姆比奇出任该委员会主席。当时共有两种联合方案:一是把南斯拉夫人中所有的东正教徒都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黑山、达尔马提亚南部、波黑大部、克罗地亚东部以及匈牙利南部都将并入塞尔维亚;二是不排斥天主教徒,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都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真正的南斯拉夫国家。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讨论,第二种方案占了上风。1917年7月20日,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和南斯拉夫人委员会主席特鲁姆比奇共同签署《科孚岛宣言》,宣布支持所有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在卡拉乔治维奇王朝领导下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16)。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正式建立,由塞尔维亚的亚历山大一世任摄政,拥有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200万人口,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强国。

罗马尼亚在一战中忽战、忽降、忽和,反复无常,招致协约国的嘲笑和不满。甚至在巴黎和会的前夕,还被一位法国代表讥讽说:“现在还不清楚,是否应该把罗马尼亚当作盟国来看待。”(17)然而,罗马尼亚通过凡尔赛体系仍然得到不少好处,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和多布罗加都划入它的版图,使其领土较前扩大一倍,人口增至1800万,是巴尔干地区另一个新的强国。

希腊得到了西色雷斯,东马其顿,通过一战实力也有所增强。

只有保加利亚因成为战败国而元气大丧。在战争中共有10余万人战死,另有30万人受伤,如果把保加利亚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所损失的人口再计算进去,那么从1912年至1918年,全国共有16万人战死,40万人受伤,占全国20—50岁劳动力的1/3。根据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和保加利亚签订的《纳依和约》,保加利亚失去大部马其顿、南多布罗加等地,使三分之一的保加利亚人随上述土地被划了出去;此外还须支付22.5亿金法郎的赔款,本国经济也完全处于国际赔偿委员会的监督之下(18)。所有这一切对于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而这灾难的根源正如著名国际共运活动家季米特洛夫所言,完全来自“大保加利亚沙文主义、大保加利亚意识、争夺巴尔干霸权和统治邻国人民的政策”(19)

这样,一战后在巴尔干就形成了两种势力:一种势力以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为代表,它主张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现状;而另一种则以保加利亚为代表,它主张改变凡尔赛体系,改变现状。这两种势力的形成使巴尔干再度陷入分裂和对峙之中,给巴尔干带来极其不稳定的因素。20世纪20年代初,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组成小协约国;1934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又组成巴尔干协约。但保加利亚却始终游离于这些组织之外,双方的猜疑和仇恨不断加深。因此,一战后的巴尔干仍是分裂的。

不仅如此,一战后的巴尔干还是保守的。因为在那里的君主制国家,如原有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黑山和新建立的南斯拉夫都通过一战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使巴尔干成为清一色保王党执政的地区。不仅如此,随后在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还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虽然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在一战中解体,但外来干预势力依然存在,巴尔干仍是大国激烈争夺的场所。意大利在这方面捷足先登,由于在凡尔赛和会上未能满足其对巴尔干的领土要求,于是意大利法西斯分子邓南遮便用武力夺取南斯拉夫境内的阜姆港,引发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1923年,意大利又无故挑衅,出兵占领了希腊的科孚岛(20)。随后法西斯德国也接踵而至,主要采取经济渗透的办法,逐渐控制住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庸(21)

一个分裂的和保守的巴尔干不仅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而且还为未来欧洲的更大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原载《复旦学报》2007年第4期

【注释】

(1)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2—133页。

(2)克·弗拉舍里:《阿尔巴尼亚史纲》,三联书店,1964年,第217页。

(3)Ch和B·杰拉维奇:《巴尔干民族国家的建立(1804—1920)》,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77年,第215页。

(4)B·A·热博克利茨基:《巴尔干战争前夜的保加利亚》,基辅大学出版社,1960年,第170—173页。

(5)里查德·C·霍尔:《巴尔干战争(1912—1913)》,伦敦和纽约,2000年,第123—125页。

(6)〔苏〕《近现代史杂志》1983年第5期,第62页。

(7)〔苏〕《近现代史杂志》1987年第4期,第46页。

(8)〔苏〕《近现代史杂志》1984年第4期,第75页。

(9)И·И·罗斯图诺夫:《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232页。

(10)Ю·A·皮萨列夫:《奥匈境内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运动(1905—1914)》,莫斯科,1962年,第231页。

(11)〔苏〕《近现代史杂志》1989年第3期,第127页。

(12)苏联斯拉夫和巴尔干学研究所:《巴尔干的国际关系》,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4年,第127页。

(13)斯蒂芬·克利索德:《南斯拉夫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52—253页。

(14)安德烈·奥采特亚:《罗马尼亚人民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9—251页。

(15)И·И·罗斯图诺夫:《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872页。

(16)约翰·R·兰姆帕:《南斯拉夫史》,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

(17)B·H·维诺格拉多夫:《罗马尼亚近现代史》,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167页。

(18)斯坦利·乔治·埃文斯:《保加利亚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2—303页。

(19)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选集(2)》,莫斯科,1957年,第39—40页。

(20)J·巴罗斯:《1923年的科孚岛事件》,普林斯顿,1965年,第88页。

(21)B·K·伏尔科夫:《慕尼黑阴谋和巴尔干诸国》,莫斯科,1978年,第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