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事的伦理化

农事的伦理化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知周人在豳时即已形成农事祭祀风俗。到周初,周公制礼作乐之后,进一步革新,不仅将农事祭祀礼仪化,而且将一年中重要的农事活动与祭礼制度化。在周代,农事活动已经完全成为政治之要。《诗经》农事诗是农事伦理化、政治化的集中体现。周人更是把政教、德行与农事活动联系起来,许多政治和伦理范畴的表述都以农事或与此相关的事情为比喻或例证。

三、农事的伦理化、政治化及其诗学意义

《诗经》农事诗是农事伦理化、政治化的集中体现。姚舜牧《诗经疑问》评《甫田》、《大田》云:“前篇是祈年之祭,故曰:‘以我齐明,与我牲羊。’盖黍稷犹未成,不用以荐也。此是报成之祭,故云:‘以其骍黑,与其黍稷。’盖黍稷既成,始用以荐也。”农事活动和农事祭祀当中一方面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感恩、敬畏心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可以利用甚至改变“天”、“时”;前者导致了农业民族特有的敬畏、谨慎、感激、内敛、贵柔的生活理念,而后者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而这些理念和精神又会影响到人们的审美心理,使审美活动的指向性集中在农事活动及相关事象之上。

范王孙《诗志》引《诗弋》评《七月》云:“鸟语虫鸣,草荣木实,四时成岁,此豳之五行志也;衣桑食稻,敬老慈幼,室家敬和,此豳之礼乐谱也。染人冰人,狩猎祭飨,邦国秉礼,此豳之宪章录也。周公制礼作乐,粉饰太平,不过以此为底稿。”三代重农,农事活动是立邦之本,农政合一,德行伦常亦由农事抽象而出。盘庚迁殷时,即以农事喻政事与伦理品德,向人们阐明道理,说“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又说“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尚书·盘庚》)。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卜辞记录了商王贞问庄稼收成好坏的事[29]。周人更是把政教、德行与农事活动联系起来,许多政治和伦理范畴的表述都以农事或与此相关的事情为比喻或例证。《夏小正》、《月令》将农事、政治和其他重大活动依时令气候逐月排列,予以系统化,是诗化的施政大纲[30]。此后《吕氏春秋》十二纪首、《淮南子·时则》也是如此,这为农事及相关事象进入古代诗人的审美视野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美学史家叶朗先生指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31]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象又是以农事活动和与此相关的物象为主。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七月》的内容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藏冰、祭献、执功,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不独《七月》如此,《诗》中其他农事诗及非农事题材诗篇也多以农事及相关事象为审美意象,表现出农业文明规定下的特殊审美取向。

就审美的价值取向而言,先秦各家学说都以追求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为最高目标。道家对自然的和谐仰慕不已,极尽赞美之能事。老子曾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儒家则侧重强调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他们一方面援引天道来论证人道,把天道的自然规律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合理性依据;另一方面又按照人道来塑造天道,把人们对合理的社会存在的主观理想投射到客观的自然规律之上。归根到底,这种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都来源于农事诗中所呈现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关系的确认。

【注释】

[1]程俊英、蒋见元认为,雅、颂中的这些诗虽然是祭祀乐歌,但内容多写农业生产,所以应当归入农事诗的类型。说见《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4年版。

[2]张西堂认为农事诗包括以上10首诗,并对其内容作了逐一解说,认为均与农事或农事祭祀有关。说见其《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2—27页。

[3]郭豫衡《中国文学史长编·先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点校,中华书局1959年版。

[5]陈子展《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2页。

[6]上引诸文均载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4年版。

[7]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点校本,第439页。

[8]参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上编部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高文策《论易的成书年代与发源地域》,《光明日报》1961年6月2日第4版。

[10]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11]参韩高年《上古授时仪式与仪式韵文——〈夏小正〉的性质、时代及演变》,刊《文献》2004年第4期。

[12]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7页。

[1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14]参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15]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版。

[17]王泓涧《上古农谚范本:〈诗经·豳风·七月〉研究之一》,刊《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8]参韩高年《上古授时仪式与仪式韵文——〈夏小正〉的性质、时代及演变》,刊《文献》2004年第4期。

[19]见《礼记·郊特牲》,阮元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20]见《文心雕龙·祝盟》载:“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6页。

[21]《仪礼·少牢馈食礼》:“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勿替引之。”阮元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又见《诗纪》前纪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孔颖达《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标点本,第813页。

[23]朱熹《诗集传》,岳麓书社1994年版标点本,第176页。

[24]智慧是一种功能,它主宰我们为获得构成人类的一切科学和艺术所必要的训练。在西方,智慧一词的内含经历了如下发展:一、柏拉图以为:“智慧是使人完善化者。”二、荷马:智慧是“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即占卜术。三、希腊哲人:“智慧指对自然界神圣事物的知识。”四、希伯来人:智慧就叫作神所启示的关于永恒事物的科学知识。维柯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指出“诗性智慧”就是远古时代人类用所具有的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以惊人的崇高气魄去认识、描述自己和所面对的世界的能力。这种诗性智慧不是抽象的理性,而是一种感觉到的想象的玄学。这是诗、偶像崇拜、占卜和牺牲祭祀以及其他一切关于初期人类知识的起源。详参维柯《新科学》第二卷“诗性的智慧”,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5]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9页。

[26]韩高年《诗经时序主题的成因与文化内涵》,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7]《逸周书·大聚》云:“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同书《文传》亦云:“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衡鹿、萑蒲、舟鲛、虞候、祈望等,都是当时执行保护生物资源的“时禁”政策的官员。

[28]赵逵夫《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师大报》2003年4月30日。

[29]胡厚宣《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5年。

[30]参韩高年《上古授时仪式与仪式韵文——〈夏小正〉的性质、时代及演变》,《文献》2004年第4期。

[3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