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与边防卡伦

城镇与边防卡伦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齐哈尔城的兴建,乃达斡尔人鼎力促成。清康熙二十二年设黑龙江将军以抵御沙俄东侵,首任将军萨布素率满族、达斡尔族官兵驻精奇里江下游东岸,始称黑龙江城或爱辉城,又满族和达斡尔族官兵建筑。在黑龙江副都统所辖26个佐中,达斡尔族8个佐,编为各旗的第三佐。
城镇与边防卡伦_中国达斡尔族

第三节 城镇与边防卡伦

一、城镇

齐齐哈尔城 清代达斡尔族聚居的城镇之一,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竣工。初为木城,分内外城。“内城排木重垣,中实以土,具雉堞之观。四门皆有楼檐,方一千三百步,崇丈八尺。外郭因沙阜高下,甃以土垡,方十里。东、南、北各一门,西二之,有大小西门之称。”清光绪八年(1882年)改建为砖城。除将军、副都统官府、八旗官兵住宅,亦有买卖街。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龙江将军自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城后,成为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代在城北设有一年一度盛大的“楚勒罕”集,设有八旗学堂。城名源于康熙初年在嫩江西岸达斡尔族村落设置的齐齐哈尔总管,因城址改在嫩江东岸卜奎驿站地,亦俗称卜奎城。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撤齐齐哈尔副都统,改设龙江府,驻齐齐哈尔城。

img18

达斡尔族鼎力所建卜奎古城一景(今齐齐哈尔市)

img19

达斡尔族聚居地——奔腾向前的齐齐哈尔市

民国年间为黑龙江督军府驻在地。1946年至1954年先后为嫩江省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齐齐哈尔城的兴建,乃达斡尔人鼎力促成。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时任齐齐哈尔总管的玛布岱(达斡尔族苏都尔氏)上奏理藩院,建议修建齐齐哈尔城,以稳固边防;翌年与黑龙江将军联名再次上奏,获准:“著不误农时,乘闲筑城”,玛布岱加副都统衔,主持筑城工程。自康熙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691~1693年),达斡尔等族官兵完成筑城工程。黑龙江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城的同时又设齐齐哈尔副都统,所辖40个佐中,达斡尔族16个佐,后有4个佐调驻墨尔根、博尔多,所余12个佐驻齐齐哈尔城及其周围农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撤齐齐哈尔副都统后,达斡尔族八旗官兵集体解甲,定居齐齐哈尔周围务农。

爱辉城(黑龙江城) 清代黑龙江将军最初驻地及黑龙江副都统衙门所在地,亦称黑龙江城,现为黑河市爱辉镇。

“爱辉”,达斡尔语为“射箭练武之靶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以抵御沙俄东侵,首任将军萨布素率满族、达斡尔族官兵驻精奇里江下游东岸,始称黑龙江城或爱辉城,又满族和达斡尔族官兵建筑。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因隔江与内地交通往来不便,在黑龙江右岸达斡尔族酋长托尔加所住城堡遗址上另建新城,仍称爱辉城或黑龙江城。地方圆1715千米,内外设木栅,中实以土,城外挖有两道护城河。黑龙江将军和副都统移驻墨尔根城后曾设城守尉统辖,旋即重设副都统。在黑龙江副都统所辖26个佐中,达斡尔族8个佐,编为各旗的第三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裁撤黑龙江副都统,设黑河府和爱辉直隶厅。原驻守瑷珲城及四周的达斡尔族八旗官兵解甲归田,分布在爱辉城周围沿黑龙江右岸的坤河、富拉尔基、霍尔门津等屯居住生活。

墨尔根城 位于嫩江上游东岸,清代墨尔根副都统驻在地。现为黑龙江省嫩江县城。原系达斡尔族敖拉、金奇里、索都尔等哈拉族众分布地域。墨尔根,达斡尔语,优秀猎手或贤者之意。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黑龙江将军调千名达斡尔、鄂温克族官兵修筑该城。康熙二十九(1690年)至三十八年(1699年),墨尔根城为黑龙江将军驻在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设墨尔根副都统,组建八旗下辖17个佐,其中有达斡尔族5个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裁撤墨尔根副都统,改设嫩江府,达斡尔族八旗兵解甲归田,落户墨尔根城附近的哈布奇、哈列图、哈达阳等屯落务农。

img20

达斡尔族聚居地——今日墨尔根城

布特哈城 原为达斡尔族莫日登哈拉人所建的古老屯落,达斡尔人称为“西布奇”,后汉译为“宜卧奇”。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将布特哈地区达斡尔族三个“扎兰”、索伦五个“阿巴”编为布特哈八旗,设总管统辖。总管衙门驻宜卧奇,故亦称布特哈城,与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瑷珲)、呼兰、呼伦贝尔(海拉尔)等城并列,称为黑龙江将军辖境六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裁撤布特哈总管,设布特哈副都统,驻博尔多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裁撤布特哈副都统,设东、西两个布特哈总管,西布特哈总管衙门再驻宜卧奇。至民国初年,宜卧奇作为布特哈总管府驻地一百七十余年,除官衙、官员府邸和兵民住宅,还曾有为数不多的商铺

呼兰城 清代达斡尔族聚居驻防的城镇之一。位于齐齐哈尔东南约250千米处,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呼兰城守尉,自齐齐哈尔城调拨满洲、达斡尔、索伦、及汉军320人驻守。乾隆初年和道光年间,分别调齐齐哈尔达斡尔官兵12佐兵和120户人移驻呼兰。光绪五年(1879年)裁城守尉,设副都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设道府,民国2年(1913年)改设呼兰县,据宣统元年(1909年)户口统计,当时呼兰地区有达斡尔族320户,1262人。至1942年,呼兰城四周达斡尔人聚居的屯落有黄旗屯、白旗屯、红旗屯、黄旗窝棚、小达古尔屯、巴莫勒屯、达古尔爱里、小达古尔井屯等,达斡尔族居民约860多人。

img21

达斡尔族发源地——今日爱辉城

博尔多城 位于齐齐哈尔城北150千米处,原为达斡尔族屯落。清顺治初年在达斡尔族地区设置的三个“扎兰”之一的讷谟尔扎兰章京(参领)驻地,齐齐哈尔城至黑龙江城的十一个驿站之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裁布特哈总管衙门,改设布特哈副都统,驻博尔多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布特哈副都统,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东布特哈总管驻博尔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讷河直隶厅。“讷河”,即讷谟尔河之简称,因该城坐落在讷谟尔河北岸而名。民国2年(1913年)改设讷河县,原达斡尔族八旗官兵解甲归田,分布于讷谟尔河两岸二十余个屯落。

海拉尔城(呼伦贝尔城) 清代达斡尔人聚居驻防的城镇之一。因呼伦贝尔总管衙门驻此城,亦称呼伦贝尔城,位于齐齐哈尔城西偏北400千米处伊敏河畔,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清雍正十年(1732年)调达斡尔、索伦、巴尔虎兵3000名移驻呼伦贝尔,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海拉尔城。乾隆七年(1742年)大部分达斡尔族官兵迁回布特哈原籍。光绪六年(1880年)呼伦贝尔城驻防长官由副都统衔总管升格为副都统,仍驻海拉尔城。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海拉尔城内除有衙署的各种办公机构、军营、监狱、练武亭等建筑外,在衙署东南已有五十多个商铺。

民国6年(191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支持的色布精额匪军占领海拉尔,成立“提督府”。贵福(达斡尔族)等组织指挥各旗官兵组成的部队,收复海拉尔城。1932年伪满洲国时期兴安北省公署驻海拉尔。1947年后为呼伦贝尔盟公署所在地。

伊犁城 清代达斡尔族八旗兵驻防的城镇之一。位于新疆伊犁河上游北岸,原名惠远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伊犁将军。乾隆三十年(1765年)筑成该城,伊利将军、参赞、领队等旋即入驻,统辖天山南北军务,亦称伊犁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调布特哈八旗500名官兵并携其眷属移驻新疆,编为伊犁将军所辖索伦营右翼四旗,承担伊犁西北霍尔果斯一线边防。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伊犁达斡尔族官兵在筑成塔尔巴哈台城后,移驻塔城,编入塔城新满营,守卫边疆。

img22

新疆塔城达斡尔戍边纪念碑

霍尔果斯城 清代新疆达斡尔族聚居驻防的城镇之一。位于伊犁城西北近百里处,又名拱宸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城,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乾隆年间奉调编为伊犁索伦营右翼四旗的达斡尔族官兵,以霍尔果斯城为中心,驻防新疆西北部的笨吉、齐齐干、撒玛尔、图尔根、阿勒木铁、负左克、柯多等地。

从19世纪60年代中叶开始,新疆不断爆发反清斗争,伊犁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1866年伊犁失守后,霍尔果斯城长期被反清武装围困。第二年三月领队大臣达斡尔人图瓦阿强率全体官兵及家眷突围进入俄国境内,辗转数年后由塔京巴哈台和沁图返回境内。清廷将他们就地安置在今塔城地区。

塔尔巴哈台城 简称塔城,晚清时期新疆达斡尔人聚居驻防城之一,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塔尔巴哈台(Tarbehtei),达斡尔语,有旱獭之意。清同治年间伊犁、霍城地区原索伦营的达斡尔族官兵辗转来到塔城地区安营。

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十七年(1891年),达斡尔族以及锡伯族官兵、壮丁用三年时间筑成了新塔城,亦称绥靖城。原索伦营官兵重编为新满营,驻守塔城。达斡尔族编为正白、镶白、正黄、镶黄、正蓝、镶红六旗。辛亥革命后解散新满营,其官兵迁居塔城北,按原旗佐编制定居农村,弃甲务农。

达斡尔族驻防新疆纪念碑 1989年6月25日立,碑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碑文记载了1764年4月18日,达斡尔族骑兵及家眷2000人从嫩江流域故地迁至新疆伊犁地方驻防,在二百多年来,开荒耕作,修筑城池,平定叛乱,保卫祖国的历史

二、边防卡伦

边防卡伦亦称外卡,清代所设三种卡伦之一。始于雍正年间,清政府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边防,根据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出于谨防俄国的需要,设立了不少边防卡伦。

边防卡伦主要承担维护国境地带的安全和防止发生越境事件的任务。每一边防卡伦,派驻卡官一员,卡兵30名,三个月一更。两卡之间设立敖包,按日巡防。总卡官对其所管边防卡伦,每月要巡视1次。清代所设的莫力勒克、布鲁、珠勒特依、斡勒霍诺、根多贡(即根河渡口)、胡迪齐、图里、哲尔古里、库如格、桌勒桑嘎尔、吉乌尔、库玛尔河口等12个边防卡伦,便是由布特哈八旗以达斡尔为主的官兵轮换驻守的。

巡边斡包 清代设于国境线作为巡视的目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清朝在黑龙江上游和外兴安岭设立了巡边斡包。巡边斡包分为两种,一种是每年一巡视的斡包,另一种是每三年巡视一次的斡包。每年一巡视的斡包有四处:其一设于精奇里江上游支流吉鲁河和音嘎力格达河之间;其二设于精奇里江中游支流西勒木迪河上游英肯河口;其三设于牛满河上游支流乌勒木迪河口附近;其四设于石勒喀河北岸支流小格尔必齐河口。

每三年巡视一次的斡包也有四处:其一设在精奇里江源,其二设在精奇里江中游支流西勒木迪河上游音肯河源,其三设在牛满河源,其四设在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阿玛扎尔河源。这些巡边斡包所设的地点,皆与边境城镇相距甚远,无不使出巡的达斡尔等族八旗官兵们辛苦至极。

西勒木迪河上游斡包 位于精奇里江东支流西勒木迪河与音肯河交汇处,外兴安岭东段南麓,清代每年一巡视的斡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以外兴安岭为国界后,清廷为加强边防设置的巡边斡包之一。

阿玛扎尔河上源斡包 位于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阿玛扎尔河上源,外兴安岭西端南麓,清代东北地区中俄边界的西北端。每三年巡视一次的斡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国界后,为加强边境地区的管理而设的边境斡包。

吉鲁河上源斡包 位于精奇里江西支流吉鲁河上源,外兴安岭中段南麓。每年一巡视的斡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以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罗斯,该斡包居外兴安岭国界的中段,每年巡视一次,以保边境安宁。

格尔必齐河畔斡包 位于《尼布楚条约》所划定的石勒喀河和外兴安岭之间的一段中俄国界线的格尔必齐河东岸,每年一巡视的斡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国界后,为加强边境地区的管理而设置的边境斡包。

精奇里江西支流上源斡包 位于精奇里江支流,外兴安岭中段南麓,每三年巡视一次的斡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为管理中国一侧边境安宁所设的斡包。

音肯河上源斡包位于精奇里江东支流音肯河上源,外兴安岭东端南麓,每三年巡视一次的斡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以外兴安岭为两国国界后,清廷为其东北边境安宁设置的边境斡包。

牛满河源斡包 位于牛满河上源,大兴安岭东端,中俄《尼布楚条约》所定的双方国界待议区(乌第河流域)之南,每三年巡视一次的斡包。

乌勒木迪河畔斡包 位于牛满河上游乌勒木迪河畔,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所定的中俄国界待议区(乌第河流域)之南缘,每年一巡视的斡包。

《巡察额尔古纳、格尔必齐及乌第河》清代巡察中俄边境的长篇叙事诗。作者昌兴,字治田,达斡尔族敖拉哈拉人,曾任呼伦贝尔八旗佐领。

咸丰元年(1851年),昌兴奉黑龙江将军衙门之命,由海拉尔城启程,途中与齐齐哈尔、墨尔根二城八旗巡边队相会,巡察了在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的中俄边境上的卡伦及敖包。接着他又奉指令,会同瑷珲城八旗察边官兵,顺着精奇里江、西勒木迪河、音肯河上行,前往视察了乌第河地区。

昌兴不仅把这次巡察边境情况写了日记体的边境行录,而且以借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的方法,创作了《巡察额尔古纳、格尔必齐及乌第河》的长篇叙事诗。作者在这一长篇叙事诗中,采用达斡尔族文学中语言的押首韵的诗体形式,将沿途所见江山自然风貌予以真实而生动的描述,并以优美而细腻的文笔,介绍了生活在边界地区的俄国居民和在外兴安岭山区的异族部落的风情。

昌兴作品中记述到的关于黑龙江以北达斡尔族故乡的不少地名及其解说,与有关达斡尔族往事的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基本相符,因此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驻防卡伦、巡边线路图》此系清代布特哈等八旗官兵驻防卡伦和巡察边境敖包地点示意图,大约绘制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原图所有地名、卡伦和敖包名称,均以满文字母拼写。

在此示意图上,标有黑龙江、精奇里江、牛满河、额尔古纳河东岸、嫩江的各个支流名称、达斡尔族南迁嫩江流域前在黑龙江上游至中游北岸地区所建城堡名称及其所在地点、黑龙江将军所辖各城名称及其所在地点、布特哈八旗各旗所在地点、驻防卡伦名称及其所在地点和布特哈检貂卡伦地点,以及布特哈、爱辉等八旗官兵前往黑龙江以北巡察边境的八处敖包所在地点。对于从茂兴至爱辉城的驿站名称及其地点,也都作了明确的标记。该示意图原由西布特哈八旗佐领、达斡尔族知名人士孟希舜先生珍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