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

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翻开他们为辽宁省《明星企业录》所写的报告文学专著《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凌钢企业的勃勃雄姿,总经理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的高大形象,仍旧历历在目,依稀如在眼前。1979年5月,宋士田被任命为凌源钢铁厂厂长。经过数年的奋斗,经过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的努力拼搏,凌源钢铁公司已成为辽西地区唯一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58家地方骨干企业,全国最大500强和国务院重点扶持企业。

1986年,石破天惊!考古学家经过苦苦追寻和探索,终于在辽西凌源与建平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新曙光

青山绵绵,岁月悠悠,斗转星移,当历史的时针指到20世纪80年代,当那尊沉睡地下五千年的女神大梦醒来时,她玉睛闪闪地发现,在离牛河梁古代炼铜遗址不远的地方,竟出了一个熠熠发光的明星钢铁企业——凌源钢铁公司,出了一个闻名遐迩的企业家——辽宁省劳动模范、凌源钢铁公司总经理宋士田。

1988年4月28日,是个历史上难忘的日子,凌源钢铁厂和北票保国铁矿合并组建凌源钢铁公司,宋士田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高益荣、张学卿、于连德、李元习、王广志、董志学、郭鸿儒任副总经理,苑成德出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原来各车间变成分厂。在木兰山下、大凌河畔的钢铁新城,凌源钢铁公司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冶金部及省、市领导,省内外兄弟企业的代表,纷纷到会祝贺。十里钢城,巍巍矿山,彩旗飘扬;牛河梁下,当年红山先民载歌载舞的地方,两万名职工,喜气洋洋,同声欢庆这一伟大的时刻……

著名作家李继伦、杨东光、李健,以神来之笔记述了当时的全过程。现在,翻开他们为辽宁省《明星企业录》所写的报告文学专著《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凌钢企业的勃勃雄姿,总经理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的高大形象,仍旧历历在目,依稀如在眼前。

宋士田,1931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小孤山村。

1950年3月,20岁的宋士田初中毕业进入大连钢厂,当上一名炉前工。1951年,宋士田担任炼钢班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还被评为旅大市劳动模范。

1953年,国家选送9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去苏联学习,宋士田荣幸地当选,1954年8月被国家派往苏联南乌拉尔兹拉托乌斯特斯大林冶金工厂学习。

1956年,宋士田怀着赤诚的报国之心,自苏联返回祖国,被分配到齐齐哈尔钢铁厂炼钢车间担任总工长。1962年他被评定为工程师,并成为齐齐哈尔市先进工作者,从而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炼钢专家。1967年,他怀着开垦凌钢处女地的愿望,来到偏僻荒凉的辽西,打算在凌源钢铁厂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钢铁之梦,可是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他倒成了“苏修特务”,粉碎“四人帮”后,他被任命为炼钢车间主任。1979年5月,宋士田被任命为凌源钢铁厂厂长。

经过数年的奋斗,经过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的努力拼搏,凌源钢铁公司已成为辽西地区唯一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58家地方骨干企业,全国最大500强和国务院重点扶持企业。神奇的牛河梁,不但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今又诞生人类辉煌的现代繁荣。如今,凌钢被誉为“辽西山区的一颗明珠”、“大凌河畔的一只金凤凰”。

回顾过去的岁月,著名作家李继伦、杨东光、李健在采访的激动感奋之余,头脑中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一个偏僻山区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成为一颗光闪闪的明珠?一个先天不足、后天遭厄的工厂,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中出人意料地崛起?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这里以宋士田为首的一班人,充满着奉献精神,跳动着坚强的事业心,燃烧着火一样的灵魂,像炼钢炉里燃烧着的火一样,他们的心中也无一不燃烧着熊熊的烈火。

在凌钢,首先发光的是宋士田,这是一朵最大、最亮的钢花。而他的事业伙伴、左膀右臂是:高益荣、苑成德、郭瑞琴、张学卿、于连德、李元习、吴志先、鲍文显、崔洪林,亲密伙伴还有郭鸿儒、金国钧、高伟、于福柱、刘中校、庞川明、胡志文等人。这些人都是一朵朵璀璨的钢花,为了凌钢的发展,他们团结在宋士田的周围,有的运筹帷幄,有的冲锋陷阵,有的独当一面,有的紧密配合,成为宋士田的亲密伙伴和得力助手。

高益荣,出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1967年从东北林学院毕业,分配到双鸭山林业工程处搞技术,工作成绩优秀。1970年,调到凌钢。高益荣为人聪慧好学、悟性极高,管过工程设计,当过厂办主任,1984年担任主管经营的副厂长。高益荣为人勤奋好学,一到凌钢就如饥似渴地啃大书本,学习炼钢、炼铁、基地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出任副厂长时,正面临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难。

高益荣抓企业的经营思想是靠质量和信誉取胜。第一招是,先用优质产品占领大市场。他管这叫“撒芝麻盐”;第二招是“先尝后买”,买的少时先降价,吃出甜头后,大量买时却是正常价位;第三招是“攀高结贵”广泛搜集信息,哪里产值增长速度快,就往哪里卖,既卖上大价钱又支援了国家建设,解决重点工程之所需。高益荣帮助宋士田按价值规律办事,使得凌钢的生产和销售越来越红火。那两年钢材全国都降价,凌钢的价格却提高了10%,产值和利税都大幅增长。凌钢的发展和高益荣的精于算计是分不开的。

苑成德,为人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他学校毕业后,下乡当过知青,1972年调凌钢厂部办公室任秘书。他办事勤快,工作出色,且文字能力很强。当时企业正处于克服困难,奋发崛起的阶段,办公室的作用尤显重要。上级领导如徐步云、陈士鳌、蒲建华、鲍文显等大部分领导的讲稿都出自他的手。办公室也是参谋部,苑成德通过这个参谋部对企业的生产管理领域了解得一清二楚。几年工夫下来,苑成德对凌钢的全面情况梳理得头头是道。1982年,凌钢搞“企业五项整顿”,苑成德任整顿办主任。两年的企业整顿,苑成德异常辛苦,但也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

凌钢被省冶金厅验收合格后,国家冶金部召开会议,要求凌钢在会上做典型发言。为了写好凌钢典型发言材料,特别是对两年技改的全面剖析总结,苑成德三次跑北京,多次做调查。材料写好后,他与宋士田、孟克良等去冶金部汇报。冶金部领导相当满意,称赞说:真想不到,凌钢搞得这么好!凌钢的典型经验引起轰动。《冶金报》全文刊登凌钢经验,并以显著位置发表苑成德所写的文章《抓了龙头翻了身》。

1987年5月,38岁的苑成德被提拔为凌钢的党委副书记。其后又兼任副总经理。这时期,凌钢的企业升级工作也进展很快,7大经济指标已全部达标,并被评为全省全市先进企业。多少年来,在凌钢的发展中,文武全才的苑成德确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让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实现钢铁梦的关键,是坚定地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其一是,挤上“七五”改建、扩建这趟车。凌钢一厂变三厂改扩建工程,在冶金部立项批准过程中,宋士田及其伙伴,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是宋士田拼命买了站台票挤上这班车。

接着是成立“七五”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利用争取的国家和省以“拨改贷”形式投资的2.7个亿,加上自筹的共3.85亿元资金,使凌钢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最先进水平,凌钢一厂变三厂,事业空前兴旺。凌钢企业家以战略眼光放眼辽西,抓住有利于朝阳地区脱贫致富和凌钢的长远发展,宋士田及其伙伴决策:无偿投资4250万元,扶持凌源、喀左、建平、朝阳、北票的县乡公营小铁矿,全部投产后直接供应凌钢。在凌钢支持下,辽西5座小矿,23个矿点,两万农民投入到凌钢的发展中来。

其二是,建设年产10万吨焦化厂,这是凌钢“七五”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朝阳市贫困山区财政紧张,当时,朝阳市胡国庆市长说:“我的兜里的钱还没有凌源县的杨庆国县长兜里的钱多呢?”凌钢宋士田和他的决策者们一致同意投资2000万,把凌钢的焦化厂建在朝阳市。实施之后,这一举措一举三得,既解决了凌钢高炉用焦问题,又增加了朝阳财政收入,同时还解决了朝阳市区使用煤气的问题。但这样一来凌钢每年至少要损失500万元。从实际看,这是舍小家顾大局的举措。

其三是,上300立方米高炉的“龙头”工程,抓好此项工程可以直接带动12个项目的建设进程。

宋士田确实是魂系“七五”工程,魂系300立方米高炉!多少个不眠之夜,宋士田悄悄起床,悄悄穿好衣服,拿起安全帽来到工地,认真地看着高炉建设者们挑灯夜战。

在这期间,宋士田还招来许多知识分子,使得凌钢的事业越做越强。

庞川明,是1968年吉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1970年调入凌钢,后来又回到县里当了厂长和工业局长,1984年又回到凌钢,在“七五”规划工程处这个最有实权的部门当了主任工程师。在这个岗位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七五”计划工程处增加了辉煌亮点。此外还有王德林、杨玉清等人的家属进城问题,都是宋士田亲自过问办成的,从而使这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为“七五”工程发光发热。

以宋士田、高益荣为首的凌钢人,不但奋力实现“七五”计划,而且又在不断运筹“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还要到2000年时,凌钢的产值、利税都要翻上几番……

进入新世纪后,宋士田光荣退休了,高益荣从他手上接过了前进的指挥棒。凌钢又有了新的发展。

凌钢公司正门

高益荣任总经理之后,又是一番拼搏,凌钢已由原来的规模发展成了集采矿、选矿、冶炼、轧材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全国500强企业和国务院支持的重点企业之一。高总又进一步运筹帷幄,收集人才,发展企业。由于高益荣在凌钢、在辽西的贡献,他被凌源市人代会选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辽宁时,亲自接见凌钢集团总经理高益荣,对凌钢几十年的发展和贡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宋士田、高益荣及其伙伴对凌钢和辽西的发展,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现如今的张振永总经理,郝志强书记带领凌钢人,艰苦拼搏、大展宏图,又开始向年产400万吨的高指标冲刺……

岁月如梭,五十年,一万八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如今,当初的少年已是满头华发,当时的中年已是年过古稀,有些老同志已经走完了人生的旅程,长眠在这块让人魂牵梦萦的土地上,而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当年的钢铁梦终于变成了现实。试看这载誉全国的花园式企业,这具有现代文明的十里钢城,就是宋士田和他的伙伴们最自豪的作品,应当永载史册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