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喀的喀寺院的宗喀巴大师圣像

喀的喀寺院的宗喀巴大师圣像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兹言三部化身、文殊怙主、法王宗喀巴·罗桑扎巴被誉为佛陀第二,誉满三界,于藏历第六胜生的火阴鸡年昂宿月初10日生于朵康叶摩塘中央的宗喀,即今袞本强巴林(塔尔寺)所在地。供奉宗喀巴大师圣像的喀的喀寺[6]位于朵康地区叶摩塘的称作多拉仁摩的玛沁旁拉雪山脚上。是说虽无记载,然世人皆传喀的喀寺供有大师圣像。塔尔寺的早期志略多有舛误,难以置信,如云“大师52岁时捎来自画像”。

 著

蒲文成 译注

顶礼上师遍知罗桑扎巴

上界兜率诸天尊,恭敬礼供尔足莲,

有寂无量福圆满,文殊菩萨常护佑。

大智普贤真文殊,洁白声誉遍环宇,

佛陀第二宗喀巴,虔诚仰慕敬拜依。

文殊怙主亲加持,利他圣像如意树,

请来此地奇异言,有据宝珞吾善述。

兹言三部化身、文殊怙主、法王宗喀巴·罗桑扎巴被誉为佛陀第二,誉满三界,于藏历第六胜生的火阴鸡年(公元1357年)昂宿月(藏历10月)初10日生于朵康叶摩塘中央的宗喀,即今袞本强巴林(塔尔寺)所在地。周加旺的《宗喀巴传》云大师降生入灭皆在藏历10月25日,大师降生处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旃檀树,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然显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遂呼该地名为“袞本”(十万佛身),这在藏区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大师3岁时,应蒙古王召请去做帝师的噶玛·饶贝多杰[2]为他授近事戒,赐名“更噶宁布”。七岁时,由父亲送到夏琼寺,从后藏那塘寺迥舟若贝热哲的大弟子董敦·若贝僧格(亦名多朵巴·仁钦僧格)和钦·罗桑扎巴的高足隆朵宁巴·曲结敦珠仁钦[3]学读经文,得到续部本尊大威德金刚等多种灌顶,并以敦珠仁钦为亲教师、以古瓦·旬奴绛曲巴为轨范师出家,受沙弥戒。那塘巴·钦·罗桑扎巴曾向弟子敦珠仁钦预言:“尔将有无以匹敌的弟子,其出家时当以吾名赐号”。按此,赐给他罗桑扎巴的法名。大师16岁时,心生去卫藏佛法地乘闻听勤勉之舟遨游佛法之海,寻觅教义如意宝之念,遂奉师命与止贡的化缘喇嘛结伴入藏,先到止贡吉祥林从京俄仁波且扎巴绛曲听授佛法。后来(公元1382年——译者),大师曾撰有《京俄仁波且传》和《京俄仁波且赞》,辑入《宗喀巴大师全集》的杂论中。此后,去阿底峡尊者长期驻锡的圣地洛黑达河右岸的聂塘代瓦金寺,拜依云丹嘉措为师,学习《现观庄严论本释》。大师智力敏锐,诸智者莫不叹服。大师19岁时于桑浦寺和代瓦金寺在众僧前讲辩经论,然后去后藏的萨迦、达桑丹、安仁、噶让、觉摩囊、夏鲁、霭寺、那塘、尼宁等寺拜依聂敦·更噶贝瓦、仁达瓦[4]等诸大善知识听授经论,并立宗讲辩。在佛法盛行的当时,大师非像现在有些人向寺院略献布施则以为对佛教有了无量功德,而是在众多虎狮相争一般的学者面前讲说经典或立宗论辩,以此侍奉佛法,为众人所称道。今人了悟此理,才能对大师一心尊敬,虔诚信仰。大师20多岁的一个秋天,故乡送来生活费用,遂从安仁启程,经萨迦到前藏。

以上摘自克珠一切知所著《宗喀巴传信仰入门》[5],略加叙述,以为本文前言。

供奉宗喀巴大师圣像的喀的喀寺[6]位于朵康地区叶摩塘的称作多拉仁摩(即积石山脉)的玛沁旁拉雪山脚上。这里山峰向黄河、洮河、湟水三河相汇处蜿蜒伸展,其南侧便是喀的喀寺。该寺与法王赤松德赞祖孙三王时期所派守卫边防的九名勇士驻防的噶玛洛[7]相距不远,当地具足十善,人民信仰佛法。相传大师被誉为“人王顶严二国师弟子”之一的绛喇嘛曲吉加保[8]曾来此地弘法,兴建五座寺院,其中第一座便是喀的喀寺。大师全集杂论中有大师写给绛喇嘛曲吉加保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往昔佛法弘扬,此后因时凌微,今闻荒僻边陲,广袤朵麦地界,天人福德圆满,尔持佛陀圣教,兴建学法道场,五座佛刹工竣,闻之心生喜悦,更觉勋业殊异”。杰·噶丹嘉措[9]亦在其《安多教史》中记道,曲吉加保晚年被大明皇帝请去做帝师,广做佛事,后被那些不信佛法、恶魔迷心的大臣杀害,临终血流如乳。但大师在世时所建五寺难一一举名,不过可以肯定,喀的喀寺和才旦寺在五寺之列。对此,笔者曾在其他文章已有论述。

当地世代有这样的口传:喀的喀地方有一位商人,名叫诺布桑保,富有资财,往来经商于下部汉族地区和上部卫藏地区之间。他曾去西藏面晤大师,听大师讲授佛法,返回朵康故乡时,大师以自己鼻血掺合其他颜料绘制自画像让他带给母亲。商人自觉此像具大加持神力,爱不释手,遂另暗绘一幅,带到袞本大师降生地交给大师母亲,并云此像自呼“阿妈”(母亲的当地方言),而大师自画的那幅圣像被他请到喀的喀寺供奉。是说虽无记载,然世人皆传喀的喀寺供有大师圣像。关于大师圣像请来安多的年代,根据广略《塔尔寺志》,当在大师22岁时,即藏历第六绕迥五十二年的土阳马年(公元1378年)。大师传记中皆言大师向母亲只寄过一次自画像,故克珠杰的《宗喀巴传信仰入门》中所谓的“是年秋天”即指大师22岁的土马年秋天。因此,遍知晋美旺布[10]的《塔尔寺志》云“按《信仰入门》之说,当在大师早年”,当为至理之言。塔尔寺的早期志略多有舛误,难以置信,如云“大师52岁时捎来自画像”。可以肯定,这是将第六绕迥五十二年误认为大师52岁时。

以上所言,大师16岁时结伴去卫藏的那位化缘喇嘛是否就是喀的喀商人诺布桑保?若非,商人是否与大师的化缘喇嘛有过联系?大师为何托商人诺布桑保给母亲捎像?母尊寄白发一束给大师,要他回乡一晤,此时,父亲鲁本格多已过世,传记中皆云大师排行第四,若只有一位姐姐,则很可能也是大师两位兄长的姐姐,母亲给大师寄白发时,其年龄至少已有60岁。贡塘·丹贝仲美[11]的《正见笔记解脱明灯》中有一段记载说,大师在世时,有一位商人去打箭炉,丹坚法王的化身尾随其后,商人搬支锅石,其石根连大地,法王化身大笑,大地为之摇动云云。这里的商人是否就是诺布桑保?等等。诸类问题,尚待诸广见博识者考证示明。

喀的喀寺的宗喀巴大师圣像笔者曾亲去瞻拜,现据观瞻笔记记述如下:

画像布面长2尺,宽1尺5,中间二雄狮举一法座。座背左右两侧各有龙头3个,形态殊异。座顶九对珠宝,状如火山。法座右面为色、声、香、味、触五欲,左面是堆积的珍宝供品,主像宗喀巴大师头戴学者冠[14],双手做握法轮手势,莲柄右面为宝剑,左面是经函,身着三法衣[15]。画像顶端有三尊像:正中疑为不空绢索观世音菩萨,三面,头上以无量光佛为饰,共四手,右面第一手于膝上作胜施印,第二手执天杖,左面第一手握宝索,第二手反转手掌;右角一上师像,右手作讲经手势,左手持乞化钵,疑为曲结·敦珠仁钦;左角一上师像,右手握金刚杵,左手拿法铃,疑为上师邬玛巴。左右两侧侍立着大师的两位上首弟子:右面一人作讲法姿势,左面一人手执经函。虽不录其名,据拉卜楞寺阿库活佛喜饶嘉措所写的《几尊佛像史可闻语鬘》言此为贾曹杰·达玛仁钦和持律师扎巴坚赞[16],然有关传记讲大师41岁时贾曹杰始拜见大师,成为弟子,故是说亦应考证。画像下端亦三尊像:右角是吉宗红黄文殊菩萨,半跏趺坐,右面莲柄上是宝剑,左手作胜施印;左角是吉宗青色金刚手菩萨,亦半跏趺坐,右手作胜施印,左面莲柄上是金刚;两像之间是十一面观音,画技绝妙,巧夺天工。

直贡巴[17]曾写有《宗喀巴大师圣像记》,惜已散佚。藏历第十五绕迥铁鸡年(公元1920年)的正月祈愿法会期间,吾师晋美丹却嘉措贝桑布曾亲临喀的喀寺,广做供施,于一黄缎上用长足字体书写颂诗一首,作为哈达献给圣像,诗曰:“世代由尔护佑显密,博通菩提正见次第道;绍继尔志肩负三密事,兴佛饶益众生世无敌”,落款盖有阿巴亚文图章。后来在回民起义[18]和其他动乱时期,一些信仰者具大勇力,用各种办法舍身保护密藏大师圣像,难以尽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历第十六绕迥的土狗年(公元1958年)起,喀的喀寺与其他寺院一样,佛像、佛塔、佛经和寺宇的经堂、神殿、僧舍等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该寺有位名叫晋美雪朗的智者,将大师圣像秘藏在寺东一座房子的顶部,保藏20年,无人知晓,画像完整无损。土羊年(公元1979年)8月上旬,寺院重新开放,画像被请回寺院供奉。今天,大家能重新瞻仰大师圣像,也是大师法力所致。

《安多政教史》记载,从前喀的喀寺还有一些重要的具有加持力的神像文物,回民起义时遗失殆尽。当地传说回军闯入寺院,杀死了很多人,并将吉·朗普玛[19]的金粉画像及弥勒殿等十三座殿堂、寺塔焚毁,塔中所藏迦叶佛[20]佛牙、金汁写成的《甘珠尔经》、古代的三颗大如鸡蛋的青稞粒皆不翼而飞。当时,星嘉夏茸携大师圣像出奔蒙古地区,以后用化缘所得财物在那里专门建了一座佛堂供养起来,又在第十六绕迥的土狗年(1958年)被毁。有位叫罗桑丹贝坚赞的曾写过一部该寺寺规,开头写有“殊胜文殊上师宗喀巴,高足索南桑布上师尊,恩德无量根本诸大德,无缘大悲常护证菩提”的颂文。这里的上师索南桑布究竟谓谁[21]尚待考查,寺规称该寺全名为“净地吉祥兴盛洲”,寺主为杜家仓活佛,人称“藏巴阿勒合”。

喀的喀寺院的宗喀巴大师圣像据笔者所知简述毕。

致力于此善如雪山峰,

祈愿文殊怙主上师尊,

慈悲护佑芸芸诸生灵,

善言成熟吾心证解脱。

以上为绛喇嘛曲吉加保所建喀的喀寺的主供神物《宗喀巴大师圣像简史福海汛潮月光》一文。藏历第十六绕迥水猪年(1983年)春,应喀的喀寺僧众之请,笔者亲去该寺,为大师圣像和新建经堂开光,并为来寺的僧俗讲经说法。当时,智者晋美雪朗为首的众人要求笔者以通俗文字写出圣像简史。按是请,持释迦三藏者才旦夏茸本名晋美若贝罗哲于是年秋写于吾师本寺噶让显密乐园,抄写者夏琼格西活佛罗桑隆朵丹却嘉措。

愿文殊怙主宗喀巴圣教永宏不衰。

(原文载于《西藏研究》1987年第3期)

【注释】

[1]原文载于《章恰尔》1985年第2期。才旦夏茸教授不幸逝世,特译导师此近作,借以沉痛悼念。注释系译者所加。

[2]噶玛·饶贝多杰(1340—1383年),系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西藏工布人,1358年应元顺帝召请,去京途经青海,曾在今青海省平安县的夏宗寺、互相县的佑宁寺一带活功。1359年宗喀巴大师3岁时在夏宗寺由噶玛·饶贝多杰授近事戒。

[3]曲结敦珠仁钦(1309—1385年),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人,从小出家,去西藏聂塘、那塘等寺学经,返回安多后曾任临洮新寺堪布,不久聂塘代瓦金寺请他去作堪布,又二次入藏,去后该寺已选他人,遂继续深造,后奉经师那塘巴·钦·罗桑扎巴之命,回故乡建寺弘法,首先建成今同仁县年都乎乡的夏卜浪寺和尖扎县的昂拉赛康(昂拉寺),1349年于今化隆县的查甫乡建成夏琼寺,并主持该寺寺务36年。夏琼寺是宗喀巴大师出家和最初学法地,故誉为格鲁派之源。

[4]聂敦·更噶贝瓦即聂琬巴·更噶贝瓦,周加旺的《宗喀巴传》载,大师19岁时(即公元1375年),于那塘寺看到聂琬巴所著《波罗密多疏》,认为语义明了,生仰慕心。次年夏遂往孜钦寺,谒见聂琬巴·更噶贝瓦,求教《现观庄严论》和《俱舍论》。聂琬巴知识渊博,善于讲说,深为大师敬信。仁达瓦本名旬奴罗哲(1352—1412年),萨迦派名僧,系聂琬巴高足。1376年夏,大师拜会聂琬巴,聂琬巴因病举荐其弟子仁达瓦向大师讲授《俱舍论》,时值仁达瓦从萨迦来孜钦参加夏季法会,从此结成法缘。以后,仁达瓦、邬玛巴·宗哲僧格(青海人)、扎果尔堪钦·曲江桑布和知钦·里吉多杰同称为宗喀巴大师的“互听法要四师”。

[5]即宗喀巴的弟子、后被追认为一世班禅的克珠杰·格勒贝桑(1385—1438年)所著的《宗喀巴小传》。该书由青海民族出版社于1982年3月出版,遂称青海民族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的周加旺的《宗喀巴传》为大传,与之相区别。

[6]喀的喀寺位于今青海省民和县的甘沟乡。藏语“喀的喀”直译为“乌鸦嘴”,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智贡巴在其《安多政教史》中记道:国师索南桑布带着一尊释迦佛像来此建寺,有天见雪地上小孩足迹,沿迹寻去,发现一株旃檀树,树梢上有只乌鸦鸣叫,吐口水如金线,成悬彩、佛幡形状,以为吉兆,遂在此建寺,命名为“喀的喀寺”。

[7]藏语“噶玛洛”(BKa‘-ma-Iog)本意是“未得命令不能返回”。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及其第四子赤德松赞时期,派大军驻守边防。数万吐蕃兵击败巴达霍尔国,回撤时选留九名勇士领兵驻扎于吐蕃与霍尔边境。后来,九勇士请示赞普何时撤回本土,赞普勒令“未得命令不能返回”。以后遂称九勇士的子孙为“噶玛洛”,噶玛洛人不断繁衍,出现不少藏族牧业点。按此,“噶玛洛”初指人,后代指地名,当在靠近今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甘青交界处。三川地区藏语叫“恰多塘”,这里有喀的喀寺、才旦寺、吾释沟崖尔寺等藏传佛教寺院。

[8]宗喀巴大师一生弟子众多,其中色拉寺的倡建者大慈法王释迦益西(1352—1435年)由明永乐帝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绛喇嘛曲吉加保亦被明朝封为国师,合称为“人王顶严二国师弟子”。绛喇嘛曲吉加保的本名,土观·却吉尼玛的《宗派源流镜史》作绛达玛,有的资料作绛达玛索南,而《安多政教史》作索南桑布。

[9]杰·噶丹嘉措(1607—1677年),系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寺的第一世夏日仓活佛,同仁隆务人,11岁至21岁学经于西藏,1630年创建隆务寺显宗学院,1644年建该寺大经堂,住持隆务寺凡33年,以苦学博闻著称,是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

[10]晋美旺布(1728—1791年),即甘南拉卜楞寺的第二世嘉木样活佛,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1781年著成《塔尔寺志》。

[11]贡塘·丹贝仲美(1762—1823年),拉卜楞寺的贡塘活佛,藏族,今甘南夏河县作格人,1768年由二世嘉木样·官却晋美旺布认定为贡塘·根郭彭措的转世,学经于拉卜楞寺和哲蚌寺果芒札仓,1783年获“拉仁巴格西”学位,1791年曾任拉卜楞寺第二十一任法台。他是一位对藏族文化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的博学者,一生著述颇富,涉及佛学、诗歌、声韵、历算、医学、绘画各学科,其《木喻格言》、《水喻格言》、《老叟之言》等尤脍炙人口,全部著作共12函,拉卜楞寺藏有全集刻板。

[12]才旦寺位于今青海省民和县的杏儿乡。

[13]吉雪巴·曲结丹增罗桑嘉措,1593年生,西藏高僧。据才旦夏茸教授的《夏琼寺志》,他于1618年26岁时来安多,在今化隆县的夏琼寺,同仁隆务寺,湟中县的赛康静房、尖扎县、民和县的三川地区及青海湖一带活动。土观·罗桑却吉尼玛的《佑宁寺志》和《安多政教史》等载,第一世丹麻活佛崔臣嘉措(1587年—约1665年)于1637年至1639年任佑宁寺第八任法台时,吉雪活佛曾来佑宁寺为众僧讲法释难。据此,吉雪巴在青海地区从事宗教活动至少有20多年。

[14]学者冠,藏语作“班霞”,王辅仁副教授的《西藏佛教史略》讲这是一种桃形尖顶的黄色僧帽,在印度只有获得班智达称号的人才能戴,但颜色不是黄的,西藏佛教史上宗喀巴前只有喇钦·贡巴饶赛和喀且班钦·释迦室利戴过,这两个人都以重视戒律闻名。宗喀巴大师约从1388年改戴这种帽子,表明他重视戒律。

[15]三法衣,即僧人穿的衲衣、上衣和下衣。

[16]贾曹杰·达玛仁钦(1364—1432年),周加旺的《宗喀巴传》载,1396年,贾曹杰·达玛仁钦慕大师名来会,欲辩论经义,为大师渊博学识折服,遂拜师为徒,自此跟随大师12年,听授一切显密法义。1419年大师圆寂后,绍继大师法嗣,任噶丹寺第二任赤巴。他与克珠杰同称宗喀巴师徒三尊。持律师扎巴坚赞(1374—1434年),即宗摩蔡寺的创建者,1409年奉宗喀巴之命,与贾曹杰负责兴建噶丹寺。他与贾曹杰和克珠杰并称为宗喀巴的“宝贝三弟子”。

[17]即《安多政教史》的作者直贡巴·官却丹巴热杰。

[18]清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今青海省民和县米拉沟回民在马文义领导下联合循化县撒拉族起义,战事延续十多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左宗棠由安定进驻兰州,九月派部将刘锦棠到青海镇压起义,次年一月战事平息。其间,义军一度控制青海东部地区,塔尔寺、佑宁寺、喀的喀寺等不少湟水流域寺院遭到兵燹。

[19]宗喀巴大师身像的一种。

[20]即佛教所谓三世佛的过去佛,藏语叫“奥松”。

[21]疑即喀的喀寺的创建者绛喇嘛曲吉加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