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电图的评估

心电图的评估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电图多直接描记在布满纵横细线的心电图记录纸上。P-R间期,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的心电图中,选择P波宽大并有Q波的导联测量;在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中,从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到最早的QRS波群起点。把心脏在激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瞬间心电向量综合成一个总的向量,称为平均心电轴或心电轴。该轴与Ⅰ导联轴正侧端的夹角就是心电轴的角度。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

心电图多直接描记在布满纵横细线的心电图记录纸上。纵横细线相交形成的小方格边长均为1mm,横向距离代表时间,纵向距离代表电压。国内一般采用25mm/s的走纸速度描记心电图,则每小格(1mm)相当于0.04s。可根据需要加快纸速,如成倍加快至50mm/s或100mm/s,每小格就分别相当于0.02s或0.01s。一般将心电图机上的增益调整到输入1.0mV的定标电压,心电描记笔正好上下移动10mm,则每小格相当于0.1mV电压。可根据受检者电压的大小调整定标电压,波幅过小者可加倍输入,波幅过大者可减半输入。

1.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测量各波的时间应从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P波和QRS波群时间,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的12个导联中,应选择最宽的P波和QRS波群进行测量;在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的心电图中,应从同步记录的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到最晚的P波终点,或从最早的QRS波群起点测量到最晚的QRS波群终点。P-R间期,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的心电图中,选择P波宽大并有Q波的导联测量;在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中,从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到最早的QRS波群起点。Q-T间期,从同步记录的最早的QRS波群起点测量到最晚的T波终点,或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的12个导联中取最长的Q-T间期。

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测量P波振幅,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参考水平。测量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起始部水平线为参考水平;如果QRS波群起始部受心房复极波等影响,而为一斜段,则以QRS波群起始点为测量参考点。正向波形的电压,测量参考水平线的上缘至波顶端的垂直距离;负向波形的电压,测量参考水平线的下缘至波形底端的垂直距离。测量ST段移位时,应选择J点后0.06s或0.08s处为测量点。ST段抬高时,测量该点ST上缘至对照基线上缘的垂直距离;ST段下移时,测量该点ST段下缘至对照基线下缘的垂直距离。

二、心率的计算

1.心律规则 测量1个P-P或R-R间距(s),60s除以P-P或R-R间距(s),即为每分钟心率,或者根据P-P或R-R间距(s)查表,找出相应心率。

2.心律不规则 ①测量5个P-P或R-R间距,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或查表,即可得每分钟心率,适用于窦性心律不齐等;②数出6s内的P波或R波数,乘以10便得出每分钟心率,适用于心房颤动(此时数f波和R波数)等心律失常。

三、平均心电轴

1.概念

把心脏在激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瞬间心电向量综合成一个总的向量,称为平均心电轴或心电轴。心房的除极、心室的除极与复极都产生各自的心电轴,即P向量环、QRS向量环和T向量环都有心电轴。临床心电图所提到的心电轴习惯上是指额面QRS向量环的心电轴(平均额面QRS心电轴),并采用心电轴与Ⅰ导联正侧端所构成的夹角来表示其角度,规定Ⅰ导联正侧端为0°,负侧端为±180°,循0°的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90°,+90°~+180°为心电轴右偏,-30°~-90°为心电轴左偏,-90°~-180°为心电轴极度右偏或称为电轴不确定。左偏见于横位心、左室肥大和左前分支阻滞等;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大、左后分支阻滞等。

2.测定方法

(1)目测法:用Ⅰ导联和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来初步判定心电轴有无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表示心电轴不偏移;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表示心电轴左偏;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表示心电轴右偏(图7-4)。

(2)振幅法:把Ⅰ导联QRS波群的代数和(R波为正,Q、S波为负)标在Ⅰ导联轴上;把Ⅲ导联QRS波群的代数和标在Ⅲ导联轴上。经上述两点分别画出Ⅰ、Ⅲ导联轴的垂线,两垂线交点与中心O点的连线即为所求的心电轴。该轴与Ⅰ导联轴正侧端的夹角就是心电轴的角度。

(3)查表法:用上述Ⅰ、Ⅲ导联的两个代数和数值,可从心电轴表中直接查得相应的心电轴角度。

图7-4 心电轴目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