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环境的概念与构成

人类环境的概念与构成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变动性 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发病特点,故又称为地方病。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等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等均为次生环境。对人类而言,其中许多成分在有适宜的浓度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由此可见人与环境关系的密切程度。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自然因素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海洋、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世界卫生组织给环境下的定义为: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影响。

简而言之,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的基本特征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 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区域性 指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变动性 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另外环境的变动性还在于它的时代性,环境随着时代的变动而变动。

(三)环境的分类

1.自然环境 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地质结构本身或其变动的原因,造成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一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饮水、摄食后,导致体内出现相应元素的过多或过少,最终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发病特点,故又称为地方病。

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如公共场所、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均为次生环境。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等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等均为次生环境。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会对原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社会环境 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与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等密切相关,尽管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蔽的,但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是确定的。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原生环境还是次生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1.物理因素 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 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对人类而言,其中许多成分在有适宜的浓度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矿藏的开发、金属的冶炼、制革业、造纸业等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如果处理不当,都会使大气、水、土壤的化学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3.生物因素 环境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其中每一种生物因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中的某些生物体本身就是致病因素或传播媒介。如近年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大肠埃希菌O157感染,以及世界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不断提示人们生物因素在致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4.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又称为非物质环境,它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卫生服务等均属于社会因素。

(五)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联系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新陈代谢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一方面,人体由环境中摄取空气、水、食物,用来合成组成人体的各种成分,同时产生能量以供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人体在代谢过程中又产生各种人体不需要的物质并排入周围环境。

毋庸置疑,人体从外界环境中所摄取的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主要包括水、氧、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化合物,而组成这些化合物的各种元素均来自环境。据报道,人体血液中60余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除碳、氧、氮和硅外,与地壳中其他元素的丰度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见图3-1。由此可见人与环境关系的密切程度。

人类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例如高原反应引起的急性高原病,在短时间内快速登到海拔3 000m以上高山的人,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气短、胸闷,严重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无力、腹胀、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水肿等临床症状。而长期居住高原者,机体能够渐渐地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主要是因为在机体的调节下,机体各部功能有相应的变化及改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调节变化较为明显,如肺通气量增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代偿性增加等,这使机体的内环境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使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得以生存。

图3-1 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临床医生或护理工作者在从事临床医学实践中,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因此要深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