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肠息肉恶变

结肠息肉恶变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总称。部分结肠息肉是属于肠黏膜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具潜在的恶性,对肿瘤的防治具有实际意义。大部分息肉是黏膜炎症所致。结肠息肉按组织学又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而结肠息肉病是结肠内发生大量息肉的病变,部分病例其息肉可以广泛散布于胃肠道内,但亦以大肠为主,此种病较少见,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遗传有关。

结肠息肉为癌前病变,大多认为与如下因素有关:年龄越大癌变率越高,多发高于单发,宽基底或无蒂高于有蒂,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2cm者达50%、1~2cm仅10%。乙状结肠及直肠多于右半结肠;生长速度越快、存在时间越长,癌变率越高;不典型增生越重癌变率越高;非腺瘤性者无癌变倾向。腺瘤性息肉癌变倾向高,其中绒毛状腺瘤40%~50%、混合腺瘤20~30%、管状腺瘤5%~9%。此外,镜检时发现息肉表面不平、呈结节状、糜烂渗血,色泽异常,周围隆起,均应考虑早期癌变。但是近来屡有报道,年轻患者、息肉外观无异常者、<1cm腺瘤仍有癌变可能。

遗传性胃肠道息肉病,除P-J综合征癌变少外(恶变率2%~3%),其余均癌变高。中国医学科学院总结FPC癌变率高达34.6%~82.8%,不治疗100%癌变,且比一般结肠癌发病早25年,平均39.2岁,超过青春期恶变率大大增加(表3-8)。

表3-8 几种遗传性大肠息肉病鉴别表

(一)结肠腺瘤的组织学特征与不典型增生

1.腺瘤的组织学结构腺瘤的组织学特征不仅是腺瘤诊断的依据,而且是腺瘤分类的组织学基础。腺瘤的组织切片中常可见绒毛状成分,它是从病灶基部伸出的许多纤细分支,并且可见有丰富的黏液分泌,索芯由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被覆层或多层柱状上皮细胞。病理上根据腺瘤中绒毛成分所占比例不同而将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即管状绒毛状腺瘤)。

2.三种大肠腺瘤划分标准1979年Shinya的标准为绒毛成分占25%以下者属管状腺瘤,占25%~75%者属混合性腺瘤。占75%以上者为绒毛状腺瘤,这一标准基本上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接受。

3.腺瘤的绒毛成分分布与恶变由于同一腺瘤的不同部位绒毛成分多少的分布不一,因此在不同部位钳取活检的组织病理诊断可能不一。在绒毛成分多的部位活检可报告为“绒毛状腺瘤”,在绒毛成分少的部位可报告为“管状腺瘤”,而当整个腺瘤切除病理检查时,则可能诊断为“混合性腺瘤”。由于绒毛成分的多寡与腺瘤的恶变正相关,因此正确评价腺瘤中所含绒毛量对判断其恶变潜能有一定帮助。组织学上管状腺瘤早期仅见隐窝部由高柱细胞密集排列,核染色深,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病变进展可见腺管明显增生、延长、分支、扩张,腺腔呈大小不一,上皮细胞也可有增生,向腔内突出,有乳头形成倾向,严重者有多层排列。核浓染,有少数核分裂,但均位于基底。间质有少量结缔组织、小血管和炎性细胞浸润。

绒毛状腺瘤与管状腺瘤不同,通常由大肠黏膜表面上皮化生,向肠腔生长,形成乳头状突起肿块。组织学呈典型的纤细绒毛状结构,绒毛常直接连接黏膜面,表面有单层或多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大小不等、排列规则,核浓染位于基底,核分裂象多见,绒毛的索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不等量小血管和炎性细胞。混合性腺瘤,组织学上呈管状腺瘤基础,混有绒毛状瘤成分。

(二)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与恶变

不典型增生主要系指上皮细胞异于常态的增生,增生的细胞大小、形态、排列等方面均有异于其正常的成熟细胞,是一种主要的癌前病变。腺瘤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分级,对判断腺瘤的病变程度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发现的与大肠腺瘤恶变有关因素如腺瘤大小、数目、组织学类型、腺瘤解剖分布以及腺瘤数目等,归根到底都是与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

Morson等提出的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三级分类法,即凡腺瘤均有不典型增生,在此基础上再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不典型增生(I级)以细胞的1/2,腺管稍延长。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级)表现为细胞异型加重并出现组织学异形性,胞核复层,占据上皮细胞的2/3,细胞顶端仍存在,腺管延长并扭曲,大小不一,部分可见共壁及背靠背多见,有的并出现筛状结构。然而严格按上述分级标准不易掌握,故欠客观,所以国内病理诊断常以I~Ⅱ级或Ⅲ级较模糊的分类表示。

日本对不典型增生程度采用五级分级法:其中上皮假复层(核在细胞内分布)程度和腺体分支类型是分级的重要依据,0~1级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表现为轻假复,核由平行于细胞长轴变垂直排列。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形成Lev等所称的腺瘤病变即Kozuka的Ⅳ级病变,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表现为重度假复层。若腔浆近腔面也为细胞核所填塞,则称为Ⅴ级病变,这种以核在细胞内位置分级病变的方法简单易行,是对Morson三级分类法的重要补充。不典型增生程度的正确分级十分重要,因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往往被视为原位癌或癌交界性病变。

(三)结肠息肉与结肠息肉病的区别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总称。胃肠道息肉以结肠最为多见,尤其以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为甚,大小可自直径2mm以下至1cm以上。部分结肠息肉是属于肠黏膜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具潜在的恶性,对肿瘤的防治具有实际意义。大部分息肉是黏膜炎症所致。结肠息肉按组织学又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而结肠息肉病是结肠内发生大量息肉的病变,部分病例其息肉可以广泛散布于胃肠道内,但亦以大肠为主,此种病较少见,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遗传有关。

参考文献

1 高河元,周形海.消化系内镜治疗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95-103

2 杨冬华,房殿春.消化系肿瘤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3-503

3 杨伟生等.消化道息肉及息肉病.内镜,1995,12(3):161

4 王化虹等.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附111例胃息肉分析).中国内镜杂志,1997,3(1):11

5 许国铭,李 石.现代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874-884

6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29-335

7 江绍基.临床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28-629

8 花宝金,郭书文,侯 炜.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81-285

9 劳绍贤.胃癌癌前病变基础与临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3-6

10 蒋彦永.胃肠疾病临床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64-481

11 郑芝田.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55-857

12 阳 凡.胃息肉314例分析.胃肠病学,2002,7(增刊):A76-A77

13 张 玲.大肠散发性腺瘤1470例的结肠镜检查及临床分析.胃肠病学,2002,7(增刊):A58

14 Johnson CD.Computed tomographic colonography(virtual colonoscopy):A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colorectal neoplasms.Endoscopy,1998,3:3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