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媒体模式

新媒体模式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积极利用新媒体模式,掘深阅读推广工作的点,延长阅读推广工作的线,拓宽阅读推广工作的面,实现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工作的全面覆盖和优良发挥。
新媒体模式_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

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新媒体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不断实现跨媒体交流与合作。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积极利用新媒体模式,掘深阅读推广工作的点,延长阅读推广工作的线,拓宽阅读推广工作的面,实现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工作的全面覆盖和优良发挥。

从当前科技发展和普及的水平来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对新媒体的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WEB 2.0平台

阅读2.0,又称社会性阅读,是将Web 2.0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社会阅读的一种实践。它强调阅读的共享性、参与性、互动性和跨媒体特征,并尽可能地利用社会性网络中众多的Web 2.0手段和特征,使阅读效果最大化、阅读体验最佳化。

传统的阅读通常是指通过视觉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真正广义的阅读2.0,应该不仅突破了载体的限制,而且突破了文本的限制,甚至突破了阅读方式的限制,即以一种社会化的、分享的方式,获取文本、图像、声音、影像以及交互式媒体中的信息内容,包括来自“正规”的出版单位的信息、网络信息,甚至是用户产生的信息。

2.1.1 阅读2.0的特征颜色与图案的版式界面等。

②可标注:条目、标签(Tag)的可添加,如“豆瓣”所有的条目,都由用户自主添加,这也是用户贡献机制的体现。

③社会性:友邻,有相似兴趣的友邻的阅读动向是很有意义的参考依据;组群,即物以类聚,每个人都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本书或一个话题建立或者加入讨论小组(豆瓣平均每天增加小组数50个左右)。

④动态性:动态生成最新和最爱,网站首页多是动态生成的,系统根据用户行为进行自动调整,如最新的用户活动、关注最多的产品条目、最热门的讨论帖等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更新。

⑤用户创建内容:用户可以对所阅读的图书发表评论,有的网站对书评设置了投票机制,也可以发回贴,关注度高的书评还可以上首页等。

⑥多媒体或跨媒体:文本/图片/影像/声音/交互式媒体等各类内容。

⑦跨平台:PC机、笔记本、手机以及各类终端都可以访问,随时随地阅读、分享。

此外,Web 2.0的小工具和功能键,例如收藏秀、博客和我的日记等。

2.1.2 阅读2.0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实现方式

以上,我们从Web 2.0平台的角度分析了阅读2.0综合性特征,并且归纳了阅读功能在2.0平台上实现的方式。作为一种新技术,阅读2.0运用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后文,我们将结合具体操作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2.2 图书馆网络

图书馆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阵地,传统媒体环境下是这样,全媒体环境下仍然不会改变,这是图书馆的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图书馆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选择。门户网站建设、电子期刊出版和图书馆微博开设,是常见的三种方式。

2.2.1 门户网站

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服务、目录服务,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住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BBS)、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等。

图书馆门户网站就是图书馆通过与互联网联结,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交流沟通和平台系统。图书馆网站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物理馆到虚拟馆,从资源到服务,无所不包。最主要的,图书馆门户网站还通过与读者的实时互动,建立密切的、恒久的、互利的联络。

图书馆网站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前沿和主阵地,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利用门户网站开展阅读推广的意义

(1)全面实时地介绍图书馆

在网络发达又普及的今天,门户网站是宣传图书馆的最佳途径,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实时性。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内容和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于网站上,读者也可以随时地在任何地方登陆图书馆网站,了解图书馆动态。

(2)长期有效地沟通馆读关系

图书馆网站还要保持它的互动性,也就是设置一些栏目或平台,让馆员与读者能够充分地交流和沟通。图书馆对读者的一些要求和建议可以传达;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和要求可以发表。图书馆要建立跟踪处置和及时反馈机制,让读者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读者的需求尽快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为图书馆聚拢更多更大的人气,促进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3)帮助读者解决借阅中的问题与困惑

图书馆网站更应该成为阅读交流的一个平台,读者在这里可以就急需的文献资源进行征集,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咨询。可以是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问答,也可以是读者之间的互动问答。这种多元互动平台能产生巨大效应。比如,对于一本畅销书的阅读讨论,对于一个与阅读有关的热点问题的探讨,完全可以吸引众多感兴趣的读者共同研讨,产生群体效应。

(4)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水平

门户网站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站,图书馆在网站制作和维护过程中,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会在读者的帮助下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利用门户网站开展阅读推广的内容

(1)馆情介绍

对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作全面、形象、具体的回顾,以激发馆员的荣誉感和读者的敬仰之意;对图书馆现状进行充分地、客观地、完整地介绍,让读者知晓图书馆的结构、功能、设备、业务范围等等,起到入馆导航作用;对图书馆的馆藏状况、开放安排、借阅要求作准确介绍,让读者能顺利、规范地借阅图书,提高到馆率和借阅率。

(2)文献推介

开辟文献推介专栏,重点推介特色馆藏、畅销图书和重要典籍。网站上的推介可以是滚动式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所推介图书的图片、片断、作者背景、读者书评、社会反响等表现出来,让读者能更准确地选择、更好地阅读。

(3)方法指导

阅读指导也是图书馆通过网站开展的重要阅读活动。可以是宏观上的方法,也可以具体到某种类型的图书或是某一种图书的阅读方法;可以是专题指导,也可以进行系列指导;可以是普遍意义的导读,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指导。

(4)阅读交流

为读者架设交流的桥梁,建立微博、论坛、空间等平台,让读者自由发表读后感想,也可以开设专题BBS,并与读者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同步,实时互动。

(5)服务沟通

尽可能将图书馆已开展的业务上网,或者详细介绍业务功能、实施方法;或者开设网络服务功能,比如网上预约、网上催还,还有数字图书馆的漫游服务,等等。

(三)利用门户网站开展阅读推广的模式

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展阅读推广主要有四种模式。

(1)基本展示

就是把图书馆的结构功能、馆藏特点以及管理制度直观地展现。尤其是把重要的和重点的资源,用目录索引、内容摘要、图片呈现等形式展示出来。基本展示虽然客观,但却是读者最希望了解的。展示得越全面充分,读者了解程度越高,可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吸引读者,最大程度赢得读者。

(2)搜索链接

图书馆门户网站并不是一个孤立体,它与同行业、同类别网站保持着合作关系。读者在本馆不能借阅的文献,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网站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方式,让读者实现一站式检索,通过网页链接和资源共享平台,满足读者更多的需求。

(3)推介服务

这是阅读推广工作中有重点推出的有意义活动。或者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或者是特色文献的推介,意在推动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等等。推介服务是图书馆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结果。

(4)互动共享

个体阅读的收获是丰富而多样的,如果实现了交流和分享,阅读活动也才最有意义。图书馆网站可以实现互动共享。在阅读过程中,网站可以开设专栏,让读者就一本书来发表阅读感受,提出各种问题引发广大读者讨论。同时,把个体阅读成功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促进阅读群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四)利用门户网站开展阅读推广的策略

(1)综合使用多种2.0平台

2.0平台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功能,更能实现馆读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利用新技术,与青年读者喜爱的QQ、飞信、微信、博客等平台链接,让图书馆门户网站实现随时随地地覆盖,能实现全媒体环境下的互通互动。

(2)保障互动的实时性

网站的更新要及时,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和动态,更能吸引读者。互动平台更应保持实时互动、链接到移动设备,馆员或义务馆员轮流值守,确保实时与读者交流。

(3)尊重读者的智慧和创造性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图书馆的主人。阅读推广活动一定要关注读者的需求、尊重读者的参与。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意见,一定要最快地通过网站反映出来。或是表明已采纳及产生的效果;或是解释没能采纳的原因。要树立起开门办馆、开放网站的形象,让读者无障碍地入馆入网。

2.2.2 电子期刊

图书馆有办报办刊的传统,纸质报刊曾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图书馆纸质期刊已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于是,电子期刊开始应运而生。图书馆期刊一般都定位于阅读推广为目的,其内容和编制流程都紧密围绕让读者多读书、读好书的宗旨。相比较纸质期刊,电子期刊的低成本、易发行、便捷快速,最受图书馆阅读推广组织欢迎,也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一)电子期刊的作用

(1)搭建交流平台

电子期刊主要是为作者和读者搭建交流平台。通过馆员编辑工作,为读者喜爱的图书开辟专栏,选登精彩片断或链接全文,让作者介绍创作经历,让读者畅谈阅读感言。

(2)导引阅读方向

相比较网站的广泛宣传、互动平台的自由交流,电子期刊在编辑的组织下呈现出主题的统一性、内容的整合性、表达的集中性和语言的规范性等特点。尤其是思想启发和方法引导上,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电子期刊有引导读者正确的阅读取向、科学的阅读方法上。

(3)提高阅读质量

有了正确的思想与情感定位,有了科学而严谨的方法,读者的自由阅读也能有质量保证。电子期刊引导的阅读,有大众化“浅”阅读,更多的是专业性、艺术性的“深”阅读。尤其是后者,对提高国民的阅读水平和品位具有重大意义。

(4)扩大阅读群体

图书馆电子期刊是便捷的,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无偿(非付费)获得。对于读者而言,通过电子期刊了解更多所读图书的内容,能够增加阅读兴趣,也扩充了阅读内容。这样,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阅读和讨论交流,阅读的群体效应自然形成并逐渐放大。

(二)电子期刊的类别

(1)综合型

就是针对馆内各种类别的图书所做的重点推介和交流。通常是分类开设栏目,体现类别选择。这种类型的电子期刊,读者面比较大,但难以深入表现某个专题内容。

(2)专题型

比如,文学类、音乐类、计算机类等。这类电子期刊类别限定,读者的面相对较窄,但对专业图书的介绍比较深入,内容拓展得也非常深,有利于专业学习和研究者。

(3)创新型

就是运用新媒体技术,把推介的图书立体地跨媒体地呈现给读者。比如,读者在图书馆借阅了某一本文学作品,电子期刊可以链接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连环画、电视连续剧介绍和剧评,还可以有作品原型及其故事、作者的创作经历视频,等等。就是由一部作品深入拓展延伸,实现当下与曾经、真实与虚拟的高度全面贯通。

(三)电子期刊的内容

(1)图书评介

这是电子期刊的主要内容,也是为了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的。所评的图书是图书馆馆藏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和鲜明主题和丰富内容的图书。

(2)延伸链接

对所评介的图书的相关情况作追溯或延伸介绍,目的是提高读者阅读兴趣,扩大阅读知识面,也为了服务于读者的深入阅读。

(3)读友微博

就是发表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和评介,特别重视一些个性化的、新颖而又有创见的意见,激发读者讨论,引导阅读走向深入,同时,也为作者再创作提供参考。

(四)电子期刊的运作

出于阅读推广目的的图书馆电子期刊都是非付费产品,其运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订阅制

就是由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订阅,图书馆用邮件、手机电子书或者定期发送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订阅制电子期刊因读者所求而生产,有较高的适用性。

(2)推送制

根据读者办证所登记的邮箱或移动设备地址,由图书馆不定期发送。具有广泛性和随机性,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能获得,但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认真阅读。所以,有效性并不高。

(3)积分制

有一定的互担义务意义,虽然也不必付费,但双方是平等且各为所需地尽了义务。比如,读者阅读量有一定的积累,可以获赠电子期刊;读者为电子期刊提供博文可以换取电子期刊等。这是一种互利制度,能使电子期刊有相当的品位和知识内容,对读者帮助很大。

2.2.3 图书馆微博

图书馆微博就是利用图书馆网站或者新浪等公共网站建立图书馆读者交流空间。主要是对图书馆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侧重于图书阅读心得交流。

国家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立人图书馆等民间图书馆均开通了微博。以杭州图书馆为例,2010年12月开通新浪微博之后,截止2011年8月底,共拥有9400多位粉丝,共发送微博信息3356条,平均每日发布微博十几条,其中不少内容都是进行图书推荐、好书介绍、讲座和书展等的推介。与此同时,不少图书馆的馆长们也加入了使用微博的行列。如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开通新浪微博一年半的时间共发博800余条,粉丝群超过十万人之众。

由于图书馆微博具有开放性和大众化,读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已成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一个良好平台。图书馆馆员可以博主的身份设置图书阅读征集帖,让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也可以普及博友的身份参与交流。图书馆微博易于引起关注,易于形成博群,吸引更多的人选择阅读,加入讨论。

2.3 移动图书馆

如今,运用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进行移动阅读,已经成为师生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读书方式之一,在此形势下,图书馆逐步推出了网上电子书、手机电子书、PM3听书、QQ阅读等新的数字阅读形式。这种模式以新颖、时尚、便捷、存储量大、形式多样、界面友好等优势逐步占用广阔的市场,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热衷。

移动图书馆是指通过智能手机、Kindle、IPad、MP3/MP4、PS等移动终端设备(手持设备)访问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和业务查询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图书馆注重的是数字化内容的推介,阅读器之类的移动设备在这里只是一种推广工具(设施),其负载的数字化内容才是推广的最终目的。移动图书馆能够整合不同的平台,打破内容的瓶颈,提供不竭的资源,真正使阅读无所不在。因此,移动图书馆服务应该是未来数字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

通过移动图书馆,可以方便地查检并阅读数字图书馆内上百万种图书、CNKI等期刊全文。

2.3.1 离线手持阅读器

以电子阅读器为推广媒介,以能满足一定条件的读者(拥有参考阅览证的读者)为阅读者,让读者体验数字阅读,提高信息素养。无论是满足读者尝鲜的愿望,还是比较不同阅读器使用方法,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的推出,突破了传统外借文献载体和形式的制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不失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推广模式。另有平板电脑、MP3听书器、MP5视听器等都属于离线手持阅读器。

2.3.2 在线移动图书馆

当年的移动图书馆主要是通过短信平台向读者推送借书到期、预约借书等提醒服务和信息公告等内容,或者是极其简单、用户体验不是很好的WAP网关访问,而目前的移动图书馆主要是在手持设备上检索(甚至跨库检索)和查看图书馆内的各类数字化资源,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及学位论文全文阅读等,真正实现了移动阅读。毋庸置疑,目前的移动图书馆,在与各类网络应用双向融合,以及结合Web 2.0的交互式功能和用户创建内容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手机阅读主要通过CMWAP和CMNET两种接入方式。CMWAP用于浏览手机WAP站点,CMNET可以直接浏览WWW站点,图书馆只要在现有的数字化资源访问基础上添加手机访问接口,即可实现最基本的手机阅读功能。

手机阅读费用主要包括网络流量费和内容使用费两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付费阅读是大势所趋,但这种模式目前还不是主流,用户仍习惯于网络时代的免费阅读模式。高校图书馆和大中型公共馆已普遍建立了图书馆无线网络覆盖,通过智能手机WIFI功能,用户能够便捷、快速地免费获取图书馆信息,技术上减少了用户网络流量费用。

目前,手机图书馆实现了以下读者服务功能:图书馆借阅信息查询、图书预约、图书到期提醒、读者证事务、新书信息公告、公共信息发布、留言咨询、讲座信息及预订、书目信息查询和读者荐书和选书。

智能手机具有强大、成熟的操作系统,常用的有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Phone等,为拓展手机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深度提供了终端保障。通过安装软件,可以识别各种电子文献的格式、播放网络视频资源等,用户体验众多。图书馆拥有多种载体形态的馆藏资源,可以根据手机阅读的特点和用户的手机阅读习惯,在手机平台上优先提供无版权纠纷的经典书目、特藏资源、馆藏图书简介等各种文献信息。

通信运营商基于拉拢和扩大用户的需要,热情高涨地推出了注重新闻性的手机报、原创性手机小说和手机漫画等内容的阅读资源。而图书馆更是少有涉及,更多的是提供手机服务而不是阅读内容。由于版权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如何找到平衡点就成为著作权人、出版商、运营商、终端商、图书馆以及用户等多方共同博弈的核心问题。

完整的手机阅读产业链应包括内容提供商、通信运营商、技术服务商、终端设备商和用户。阅读内容的提供是产业链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环,2009年中国移动联手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等十大内容合作伙伴率先推出手机阅读基地,随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纷纷试水推出天翼阅读和沃阅读,搜狐、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也不甘示弱推出手机阅读门户,传统文学网站中文在线、盛大文学等同样推出手机阅读服务,都期望在这场阅读大餐中分一杯羹。2011年手机阅读产业市场规模达400亿元,手机阅读用户持续增长。

图书馆开展手机阅读是顺应阅读方式变革的时代需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介绍说:“把手机作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新平台,将数字图书馆的各种应用和服务整合到手机图书馆服务平台上目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读者通过手机图书馆来获取各种信息资源,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如掌上国图,是国家图书馆推出的,针对手机用户进行订阅、下载、导入和阅读各种图书、报刊、杂志、漫画等内容的崭新服务形式。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采用先进的移动通讯技术,将实时信息推送服务和用户自主选择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便捷、及时、个性化的新型服务。读者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客户端软件,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订阅信息频道。国家图书馆结合手机的特点,对国家图书馆拥有的数字资源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七个频道,包括国图动态、文化快递、书刊推荐、资源欣赏、书海拾珍、资源检索、读者服务。

读者在手机中安装手机阅读服务终端后即可按照个人兴趣订阅报纸和下载图书。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页面跳转、书签设定等,使阅读更加随心所欲,包括读者指南、静态导航、动态导航和模拟国图四部分。其中,读者指南使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简单快捷地获取国家图书馆及其阅览室、借阅处、服务处的基本信息;静态导航为读者提供了国图主楼和各楼层的平面图,读者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各阅览室的位置;动态导航部分则根据读者选定的初始点和终止点,仿真地为读者指示路径,自动带领读者到达目的地;模拟国图提供国图场景,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漫游其中。另有“掌上苏图”,提供古籍浏览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阅读服务。

2.4 网络书评

一些出版社、出版人等都在各大网络微博网站推出了网络书评内容。大洋网、网易、新浪、腾讯、139说客等都开设了网络书评专题页面,受到网民热捧,读书人开始通过微博阅读评论享受耳目一新的网络书香气息。

2.4.1 网络书评的意义和作用

网络书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它引领数字阅读,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到真实体现时代最鲜活思想的作品。

网络书评是一部好的作品和读者缔结书缘的最好媒介。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书评话语权的垄断格局,吸引了更多的高校读者参与书评,激活了网络书评的生命力,壮大了网络书评的群众基础。

网络书评正在掀起网络时代数字阅读互动高潮。它客观上会监督出版社出好书,引领图书市场的生产和消费,通过网络书评大浪淘沙,也有利于读者择优而读。

学术网络书评的发展是网络书评领域的一道新的风景线,也是全民数字阅读得以升华的保证。

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性质特点以及馆藏等建立特色网络书评数据库,编制网络书评文献检索目录,方便读者查阅,为读者提供特色数字阅读服务。

2.4.2 构建馆际网络书评大联盟,实现全民数字阅读资源共享

高校读者是数字阅读中最富有激情的阅读群体,高校图书馆如何用网络书评引导数字阅读,推荐富有思想魅力的图书,推动数字阅读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12年3月举办“书香校园——网络书评大赛”活动,涉及图书数千册,收集到的网络书评作品上万条,读者纷纷将好书目“晒”出来,不仅包括《儒林外史》、《西游记》这样的文学名著,还包括艺术、历史、政治等好书。

(一)创办高校图书馆网络书评维客,提升读者数字阅读鉴赏能力

电子资源网络书评的推广、著名学者网络书评讲座等,这些都可以制作成为维客的内容,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是维客的文化理念,鼓励读者参与维客网络书评创作,吸引读者之间、读者与馆员之间、读者与专家之间相互交流,深入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彼此交流读书心得,以协作方式滚网络书评“雪球”。

(二)创建高校图书馆微博客书评群,培育数字阅读学术生态环境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高校图书馆微博账号的不同网络群组,这样的读者群具有相似的读书习惯,他们的集中可以起到维持读者忠诚度、形成规模读者群的作用,能带动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文化的发展,培育数字阅读学术生态环境。

2.5 网游模式

CNNIC 2009网络游戏用户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型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单次游戏使用时间为3.1小时,已经超过3小时的健康游戏时间标准。其中,10~19岁以及20~29岁年龄段用户群体最大,占到总用户的46.1%和35.5%。网络游戏浪费了青少年宝贵的学习时间,许多学生因此沉迷,严重影响了学业。

热门网络游戏以“练级”为主,设计了从易到难的许多关,让用户在过关中获取成功感,这是在线游戏吸引和保留用户的主要技巧。读者服务升级计划是在借鉴深受大学生欢迎的“练级”游戏的基础上,将升级机制引入图书借阅制度,促使学生通过不断借阅图书来逐级晋升,在着力为学生提供成就体验的同时,促成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近年来,很多迎合青少年口味的网络游戏发展迅速,如“魔兽世界”、“开心农场”、“QQ对战平台”等,皆因其结构大、任务可选、差距等级化、可升级等特性,对用户的吸引度、黏着度较高。

网络游戏升级制度引入读者借阅制度是可行的,因为:首先,明确设定每个等级所需要的积分及对应的借阅册数,保证整套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此外,注重开辟其他吸引读者的途径是必要的;最后,还应注重升级计划实施的有效性,即一定要设置相应的措施防止学生恶意晋升。

由于受经济或技术条件的限制,上述新媒体模式的阅读推广工作不可能在所有图书馆全面推广,因此,各类图书馆要紧密结合自己实际,逐步推广新媒体阅读推广技术。当前,重点是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图书馆网站主页信息更新要快速及时,信息容量大,版面设计有特色,内容题材式样多,点击跟帖率要高,如图书馆网页上阅读推广这一板块中可以包容以下栏目:电子书刊(学生需求量大的书籍和教科教辅资源等)、视听空间(校内外的学术和文化讲座等)、经典分享(名人名著的相关资料等)、古迹寻踪(对历史、古迹和地理等的探讨和研究)、琳琅珍品(年画、家谱、老照片、革命历史文献等)、在线展览(师生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新书推介(图书馆对新进图书的推荐或读者对新书的荐购)、奇文共赏(读者对阅读书目的讨论和鉴赏)、建言献策(对图书馆建设和阅读需求等方面的意见)。

在移动阅读方面,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信息内容提供商觊觎已久,甚至捷足先登,如亚马逊网上书店、“Google Books”、新浪“读书”、盛大“云中书城”以及不可胜数的各类频道和Apps应用等,涌现了各种商务模式。而图书馆作为保障知识公平获取、提供普遍均等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与这些服务并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完全可以开展与信息内容提供商的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