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期刊编辑要把握好四支笔

科技期刊编辑要把握好四支笔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文提出科技期刊编辑要把握四只笔。笔者目前正在进行国外知名的编辑类期刊与中国的主要编辑类期刊的比较研究。科技期刊编辑要成为祖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构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科技期刊体系,科技期刊编辑不妨从文字做起,身心俱益、学养日增。
科技期刊编辑要把握好四支笔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

科技期刊编辑要把握好四支笔

王 强 刘 森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北京100084)

作者简介:王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副主编、副编审,兼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高教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核工业研究生部教授;

     刘森,《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编辑

摘 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应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总体水平而努力。处理稿件时,要熟练掌握国家标准,注意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撰写论文时,要以身作则,成为写作的楷模;修炼内功时,从文字做起,成为学养日增的文明的传承者;职业规划时,要从容淡定,坚持科技期刊编辑的三个自信。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学术生态文明;文风;综合素质;职业规划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但距离期刊强国还有一定差距。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至关重要。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水平掌握真本事、下真功夫[1]。为此,本文提出科技期刊编辑要把握四只笔。

1 红笔正稿件

一般认为,编辑的本职工作就是修改稿件,因此,熟练使用红笔天经地义。笔者认为这虽然是老生常谈,实则常谈常新。

最重要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掌握与编辑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这是科技期刊编辑的看家本领。同时,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是理工科科班出身,才不至于出现科技知识性和逻辑性错误。

在当前的形势下,学术生态文明建设[2]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学术生态文明要求学者撰写“无污染”的“绿色论文”,做到“一纸清白”。但是,由于科技论文的迁移价值涉及评奖、晋职、毕业等方方面面,一些作者为一己之私不惜铤而走险,导致目前的“论文防伪”工作局面十分严峻。因此,现在的红笔发挥的一个更大功能是在具有学术不端现象的稿件上“打叉”。一般说来,赤裸裸地照本全抄是很容易被察觉的,但改头换面的加工后“赝品”仍屡禁不止,打擦边球者也大有人在。这就为科技期刊编辑正确使用红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笔正稿件,红笔树正气。

用好红笔,必须做到公私分明。现在,几乎每位编辑都会接到亲朋好友甚至顶头上司“推荐”的稿件。这个时候,要切记手中红笔的作用和编辑的使命。对于那些学术水平不达标的稿件,要敢于用红笔写“不”。这样做,有度量的委托人会表示理解并更加尊重编辑的操守。

2 蓝笔著文章

科技期刊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撰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既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又可与其他编辑同行共享编辑体会,起到互相启发、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是蓝笔的一大功能。

蓝笔著文章,要注意合作有度。笔者目前正在进行国外知名的编辑类期刊与中国的主要编辑类期刊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国外期刊的合作作者数低于国内的合作作者数。一般说来,除课题项目的结题文章和数据统计量较大的文章的作者数较多外,其他编辑类论文往往是独立思考的结果,因此应该出现大量的独立作者文章。科技期刊编辑要以身作则,不搞“写作联盟”,尽量不发生“too many co-authors”的现象[3]

蓝笔著文章,要注意文风严谨、人格为重。笔者曾见过一例:某期刊界知名学者与青年编辑分别作为第一、第二作者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文章后,青年编辑为提职称又将此文翻译成英文在国外期刊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知名学者为第二作者发表,同时又增加了两位对此文无任何实质贡献的单位领导为第三、第四作者。笔者也见过一篇由科技期刊编辑撰写的文章中写道:“本来已经准备付印了,幸亏主编责任心强,最后一审时发现了这个重大的错误。”在这两例中,或许领导很高兴(也未必),但作为作者的编辑的作为有失水准、贻笑大方。并且第一例中还违反了《著作权法[4]的相关规定。

编辑应该成为写作的楷模。因此,用好蓝笔并不容易。总之,在红、蓝笔的使用[5]上目前应该遵循:“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3 黑笔修书法

由于教育的缺失以及计算机的普及,现在的很多科技期刊编辑的书法不敢令人恭维。5年前,就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曾有一位教授手持编辑认真标注了修改意见的纸版稿件感慨:要是字写得漂亮些就更好了。此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金德年和郑福裕两位老主编都是知名书法家,他们的书法镌刻在清华大学的许多重要建筑上。他们的作品如图1[6]和图2[7]所示。两位老主编都是学问大家,郑福裕教授还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而相比之下,我们这代编辑与他们的差距太大了。这不单纯是书法上的差异,也是综合素质的差异,人文修养的差异。

img68

图1 金德年教授书法

img69

图2 郑福裕教授书法

黑笔修书法并非是单纯请科技期刊编辑都去练毛笔字。文字—语文—文化,中间都有个“文”字。这反映了文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基础地位。在笔者最近参加的一次期刊审读中,许多编辑经手的文章“得、地、的”不分,语句不通,反映了语文功底的严重缺失。

在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我们还是要抱朴守拙、维护根本。科技期刊编辑要成为祖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构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科技期刊体系,科技期刊编辑不妨从文字做起,身心俱益、学养日增。

4 彩笔绘人生

对于编辑职业,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比如在高校,就曾出现过学报编辑被边缘化的现象。现在,人们越来越对科技期刊编辑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予以高度认同。作为科技期刊编辑,我们必须坚持办刊理念自信、编辑职业自信、改革方向自信[8]。规划好职业生涯,设计好幸福未来,从容淡定,海阔天空。用我们手中的多彩之笔刻画绚丽的人生蓝图,以我们心中的编辑之境绘织美好的中国梦想。

参考文献

[1]陈希.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EB/OL].[2011-07-28].http://www.cast.org.cn/.

[2]王强.加强期刊的学术生态文明建设[C]//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发展座谈会.北京,2013.

[3]McDona1d K A.Too Many Co-Authors ?[M].Washington DC: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1995.

[4]陈进元.科技期刊著作权讲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姚远.获奖感言[C]//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暨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颁奖大会.南京,2011.

[6]金德年.金德年书法拾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郑福裕.福裕楷书作品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8]王强.高校学报要坚守三个自信[C]//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北京,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