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思所要把握的若干要领

构思所要把握的若干要领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构思所要把握的若干要领构思必须首先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方能进一步解决怎样写和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听惯了直来直去讲话的农民义军领袖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更是百务缠身,如何能够听他如此啰嗦,不禁火上心头,立即喝令拖下去打板子。一顿板子的教训,方才使茹太素如梦初醒,切入了正题,这可谓皮肉之苦换来的教训。

第二节 构思所要把握的若干要领

构思必须首先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方能进一步解决怎样写和写得怎么样的问题。而写什么主要是要解决好文章内容必备的要素和必须把握的要领,这些问题把握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和轮廓才会水落石出,自然显现出来。那么,有哪些基本的要素和要领需要在构思中特别关注和解决呢?根据文秘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通常要注意解决以下几点。

一、明确议题,确定背景

领导人开会讲话也好、作报告或发表署名文章也好,总要有一种意图和背景,即现实的某一环境形势中一定出现了什么样的矛盾、问题或要求,需要去解决,被领导发现或关注,领导同志心目中也一定有了某种想法和解决的意图。那么,这种在一定环境形势下出现的矛盾、想法和意图,实际上就是秘书文稿需要首先把握的课题。这种课题也可称之为议题、题目,对这种议题或题目,不但领导人心目中要明确,起草人心目中也要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这些议题或题目不但是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解决矛盾、打开局面的钥匙,而且是文稿起草人借以取材立意的一面旗帜。议题决定着作者取材的指向和立意的方向,决定着构思的基本定位。明确议题,并不是要你立即去解决和回答所有问题,而是先要弄清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到哪里去搜集材料、其重心是什么、大体上包括多大的范围、怎样去确立中心思想和核心观点,一句话,先要解决怎样去取材和构思的问题。文秘人员起草文稿之前,必须紧紧地啃住这个议题或意向不放松,对领导提出的议题,包括他的意图、意向、重心,都必须仔仔细细,弄个一清二楚,方可谈得上如何去搜集材料、如何去构思。如果连议题、意向(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弄不清,就去取材和构思,岂不是盲人骑瞎马——瞎摸乱撞吗?

开头明确议题,不但是起草人的需要,也是接受者的需要。人们听领导人讲话也好,作报告也好,看他们发表的文章也好,开头总想先了解他要讲个什么问题、解决什么矛盾,他总应该开宗明义,给人一个交代,如同安民告示一样,使人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人们会不耐烦的。中国古代曾经用“秀才卖驴,书约三纸,不见驴字”的故事,讽刺那些讲话喜欢绕圈子,迟迟不入正题的酸儒。其实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又何尝少见!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有一天,朱元璋在朝堂听取大学士茹太素上奏,听了老半天都听不出他在讲什么问题,全是不着边际的空泛议论。听惯了直来直去讲话的农民义军领袖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更是百务缠身,如何能够听他如此啰嗦,不禁火上心头,立即喝令拖下去打板子。一顿板子的教训,方才使茹太素如梦初醒,切入了正题,这可谓皮肉之苦换来的教训。我们文秘人员也应该从接受者的心理要求入手,把开门见山、言归正传作为自己的首务,在筹划之初就应该把议题问题解决好。

为了明确议题,起草人还要弄清提出议题的背景和出发点,看领导人是根据什么情况、什么目的提出的议题,有何必要性,这样才能使构思、立意更具针对性,给文稿的思想内容一个恰当的定位,进而准确把握立意的方向。明确议题的背景和出发点,既是构思时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又往往由此形成文稿自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看到,几乎大部分的文稿开头在点题之后,总要分析一下提出解决该议题的背景、形势、意义、价值或必要性,有的会进一步引申为解决该议题所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是我们在构思之初应当想到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它的解决也给构思的进一步深化和定向,打下了基础,创造了前提。

二、初事绸缪,略定轮廓

议题确定下来之后,接着要做的工作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宏观地把握一下,全文大体需要写些什么内容,如这个问题涉及哪些方面、哪些部分、哪几个阶段,甚至哪些领域等,要有一个粗略的轮廓和框架,并不妨把它记下来,然后再确定怎样取材,取什么材,怎样确定主题和主要内容。如果一上来就把框架结构定得很具体,一是在主要思想内容和材料尚未吃透和把握的情况下,构思难以深入具体;二是在缺乏一种宏观的把握的情况下,却在一枝一节、某个局部上下功夫,那就很容易走偏方向,造成喧宾夺主、轻重失当、结构失序等情况。只有在搜集和选定了全部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全面把握和思考,从而形成了文稿的主要思想内容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文稿的具体框架结构。在此之前的这种谋划,只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所作的初步设想和预先谋划。随着材料把握上的逐步丰富和构思的逐步深化,随着主题思想的形成和主要思想内容的确立,这种初步设想和谋划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或修正。但这种初步的设想和谋划却是以后改变或修正的基础,没有这种事先的设想和谋划,材料的搜集和研究、主题的提炼和确立、主要内容的形成,就无法进行,构思就难以一步步深入下去。因而这是构思的最初阶段,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前的未雨绸缪,一种大体构思范围和方位的初步界定及匡算。即使随着构思的深入有了某些修正和改变,但这种初步的设想和界定也不是一种浪费,而是引导构思走向正确方向和科学定位的向导和借鉴,它可以避免我们瞎摸乱撞,误入歧途。只有那种缺乏战略性前瞻和定位而立即进入某一具体章节的具体思考,一旦失误,才会造成方向性、定位性的错误,而不得不推倒重来,这样的失误才是最大的浪费。

三、立足大局,高位定势

为领导人拟稿,首先必须站在领导工作的战略制高点和战略全局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大局在握,全局在胸,鸟瞰全景。要把问题摆到领导人所辖范围、所司职权的全盘上去权衡轻重,把握尺度,科学准确地定位,把领导者应有的能力、气魄、对该问题的运筹、思考和最高思想水平充分表现出来、贯彻进去,即使领导人没把有关想法告诉你,你也应当把他应该考虑到的事情考虑进去,把应该达到的水平体现出来。这里的全局和大局,首先是领导者领导岗位和职责范围内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包括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环节,要把所写的事情首先放到这个范围和过程中去思考。同时,还应当把问题摆到更大的范围去定位,要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事情放到宏观的大局下去观察、分析、决策,方能把握住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立定大局、高位定势,实际上是把事物放到一个相对开放的大系统上去观察、分析、透视,把握其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和层面上的综合因素,去全方位多向度思维。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与之相关的大系统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自身的任何发展、变化,无不与这个大系统息息相关,并时时刻刻受这个大系统的影响、制约。因而,在考虑这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因果关系时,就必须把它放到这个与之息息相关,制约它、影响它的大系统、大环境中去观察、分析、思考、把握。特别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在全面改革开放的中国,任何一个局部地区和单位的事情,任何一个方面的工作,都必须考虑其外部世界的各种变化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站在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的立场上去谋求对策。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一个村镇在确定何种产业产品作为自己的主要产业和主打产品时,就不能不考虑它在其所在地区、省市乃至全国、全世界大背景下同类产业产品中的竞争地位和前景。

立定大局、高位定势,实际上也是把问题摆到历史和现实应有的高度上去观察、分析、思考、定位。写任何内容的文章,都必须首先查清对象的历史背景、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走势,只有这样才能确切知道要写的问题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也才能知道它的分量轻重、排序先后、口径分寸。有些人说出话来或写出文章来总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着轻重、乱点鸳鸯谱的感觉,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问题摆到历史和现实应有的高度上去观察、分析、思考,进行全局性、全方位地定位,对所表达的对象把握不准,掌握不了。因此,要科学地把握表达对象,就必须善于把它摆到时、空两向背景上去纵横对比,立体分析。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是把对象提到历史已经提供的应有高度上去认识,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居高临下地俯视历史和现实的态度,是一种鸟瞰式地认识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仰视或平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在时代的至高点上,鸟瞰式地俯视对象,才能弄清对象自身的轻重、大小,给它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估和对待,才能获得那居高临下的气度、胸怀和力量。要摒弃那种趴在地上的观察方式,摒弃那种顶礼膜拜、诚惶诚恐的思维方式,换成一种辩证的、客观的、天马行空般的空阔视野和自由灵动的思维方式。站在至高点上构思,并非要求把所想到的背景,眼前的现实和未来前景全都写进文章中,而是把所写对象放到这个大背景下去分析、思考、定位,不犯夜郎自大或盲人摸象那样的错误,科学地把握和剪裁所写内容。

立定大局,高点定位,还要善于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去审视、研究、把握自己的对象。上级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大都来自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刻把握和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深刻认识,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并来自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结论。有时候,在局部看来是正确的东西,但一旦放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的时候,马上就会发现其中的谬误和局限性。对拟稿人来说,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既是望远镜,又是显微镜,把写作的内容放到党和国家出台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表现,就能高瞻远瞩,通揽全局,把握事物的方向、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少出或不出差错。

四、突出主题,抓住要领

构思所应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确定决定文章大局的东西,这个决定文章大局的东西就是主题,即文章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主题又称主旨,还可叫做中心思想,是文章的基本观点和中心内容,也是统领全文的要领。写任何文章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和要领。没有中心,抓不住要领,就会不知道朝何处用力,何处省力;也会使接受者如坠五里雾中,不知道你究竟要说什么,干什么。主题不同于前面所说的“议题”。议题只负责提出问题、确定题目或圈定事物的范围,并不负责解决问题;而主题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观点或文章思想内容的基本内涵。只有主题解决好了,才能谈得上解决主要问题;只有主题突出了,才能带动起一般内容,起到抓纲带目、纲举目张的作用。没有主题,或主题不突出,不集中,泛泛用力,文章就会是一盘散沙,让人抓不住要领。即使像政府工作报告那样涵盖面很大的文章,也必须突出中心工作,突出主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抓纲带目,统揽全局。如果面面俱到,就会面面不到;平均用力,就会分散精力,最终结果是一事无成,这是普通的社会常识。但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清醒,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写文章时总是东拼一点,西凑一点,看似很全面,实则没有一个统领全盘的中心,这样的文章,从局部看可能不会有什么错误,但从通盘上看,则不过是些正确的废话集录,伟大的空话杂碎,对人不会有什么指导作用。

主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占有的全部材料中分析、提炼、概括出来的。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对全部材料进行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从中分析、提炼、概括出本质的具有特征性的东西,才能形成主题。在这里需要的是通揽全局的眼光和能够从中抓住事物本质特点的连贯起来的思考。没有这样的目光和连贯思索,只抓住枝枝叶叶和某些局部,都不可能形成主题,硬把某些局部的东西指为主题,它也不能起到主题应有的统帅作用。

主题往往表现为主要矛盾、矛盾的焦点、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或工作中需要着力攻克的难点。这种主要矛盾、矛盾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往往是能够牵动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或症结所在,如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是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个主要矛盾,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纲领性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证。这就是整个《决定》的主题。这里既有主要矛盾的表现,又有解决矛盾的要求和途径,都是关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协调发展的战略全局问题,抓住了这个问题,也就抓住了今后我国科学、协调、健康发展的牛鼻子,各项工作就有了总抓手。其实,每篇文章都应有一个覆盖全面、支配全局的纲,这个纲就是主题。构思的中心问题就是努力找到和抓住这个支配全局、统领全局的因素,使之成为全文的统帅。

五、把握重点,兼顾全局

重点是支撑主题的支柱,是文章内容的主要枝干。没有重点的支撑和凝聚作用,主题就是空的,内容就是虚浮松散的。主题确定之后,就要把工夫花在支柱和主要枝干的营造和确立上。要善于从主题中分解或还原出若干重点,对这一点应该容易理解,因为主题(又称中心论点)往往是由若干分论点构成的,中心论点确立之后,再把它还原分解为若干分论点去论述。再如,主题思想是由若干重点内容概括归纳出来的,主题形成后再沿着原来的思路返回,抓住形成主题的若干重点内容的纲目,就达到了目的。主题支配下的若干重点往往是事物的几个主要方面,几个主要特征,几种主要表现,几段基本过程等。在文章中,它们往往表现为事物本质中互相联系的若干层次、若干环节、若干阶段。一篇文章总要在一个总的思想支配下,分成由各个重点带动的若干层次、若干环节或若干阶段,有条不紊地阐述,方能形成完整的篇章。抓住了围绕主题提炼概括而出现的那些重点和支柱,事情的基本眉目就出来了,文章的基本形体结构就出来了,基本内容也就到手了。这就如同构建大厦,有了顶梁支柱,大厦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

但另一方面,还要以点带面,抓住全局。重点并不等于整体和全局。这里所说的全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构思的全局。构思每个问题,每篇文稿,都要从事物的全局出发,将事物的方方面面,所有环节和发生发展进程都纳入自己的视野,进入自己的思考范围,方能权衡轻重缓急,斟酌孰先孰后,做到主次分明,全面地解决问题。如果研究问题不能将全局纳入自己的视野,就有可能发生战略全局上的错误,不是发生重大漏洞和缺失,就是发生轻重颠倒的现象,抓不住主题,或使主题偏离自己的目的。二是任何文章的内容都必须是完整的,而不应是残缺不全的。抓住了主题,抓住了重点,文章的构思仍未臻完整,而必须在主题和重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完善充实一般内容和各部细节,使整个问题的处理解决,变得周延完整,方能算得上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同时,还有个谋篇布局的问题,在内容摆布和结构安排上要尽可能做到完整、系统、匀称。因此,必须在各个重点部位上,沿着时空两向的内容延伸、充实、丰富;同时,在各个部位的衔接协调上,加以必要的过渡黏合,使文章内容既突出重点,又严谨充实,密不透风。

六、推陈出新,新旧接续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法规创新。改革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举措,工作要有新局面,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工作的恒久目标和追求。而为之提供智力服务和文字服务的文秘人员,在为领导出谋划策、当好参谋的时候,也必须要有新的理念、观点、思路和措施与之相适应;其所提供的每一篇文稿也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思维、新的境界,才能给人以新的启迪、新的力量、新的办法,帮助领导开拓出新的工作局面。如果老是满足于在现有的文件中寻找现成的内容、现成的路子、现成的词句,没有什么新鲜东西,那么这样的文件就可以不写,这样的会议就可以不开,这样的决定就是毫无用处的决定。

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来自对新的情况、新的实践、新的经验的把握、分析和研究。为此,文秘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把自己的目光紧紧盯住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盯住工作的第一线。社会之树常青,生产、生活、工作,永远是你创新意、走新路、确立新的境界的不绝的源泉。在你觉得没话可说的时候,在你写来写去总是逃不脱老路子、老内容、老腔调的时候,你就应当把目光移向生产、生活、工作的前沿,移向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部门单位,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来搜集新情况、了解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研究新办法。生产、生活、工作的现实永远是常新的,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涌现,新的实践、新的路子不停地在探索中发展前进,这就会为你不断地提供新的内容、新的办法、新的形式、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你的思想境界和认识境界。

对领导者和文秘人员来说,新的观念、新的认识、新的思路还来自对上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提法的把握和理解,来自对思想理论界、学术界的新理念,新成果的学习和吸收。善于思考和捕捉新的机遇的领导同志,总是十分关注来自上级党和政府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十分关注各种新的提法,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些新的机遇和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有关事项可能会带来某些影响。在这里,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就意味着利益格局的变化,意味着某种机会和财富,意味着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因此,作为为领导参谋服务的文秘人员,就要时刻密切关注上级党政领导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提法,密切关注有关思想理论界、学术界的新理念、新成果,及时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和指导自己,并时刻注意汲取学术界、理论界的一些成熟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借以更新自己的视野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尽可能为领导提供各种有价值有实践意义的信息、认识和参谋意见。

同时,一种新的认识、新的境界的形成,还来自对事物深入一步的思考。泛泛的见解、一般性的结论、普通的认识水平,是不难做到的,但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难能可贵的是在庸常之见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的思考而得出的见解。为领导者提供的意见,决不能满足于庸常的浅薄之见,而应当在此基础上再开出一个新的层面和境界的思考。这才是文秘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努力的方向所在。对待自己所写的内容,如果是在一种常规性的思考下得出的结论,那么你的工作任务就还没完成,你必须在这种结论之上,再问一个为什么,即站在常人的肩膀上,登高一步去观察,深入一步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结论。比如目前大家都在议论城市化的问题,一般人认为只要使更多的农村变为城镇,使现有的小城镇变成大城镇,使更多的农民变为城镇市民,就可以促进城市化。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某家报纸的一篇文章经过调查研究后却认为:城镇化的关键不是把农民变为市民,而是让农民进城有就业的岗位,为此必须壮大产业基础,扩大就业面;有了就业岗位,农民就有了在城市的立足之地。并认为,发展小城镇解决就业问题太慢了,当务之急是开放从几百万人到几万人的大中小城市,城区的聚集人口达到4万人左右(大体相当于一个县城的规模),才能对周边产生有效的辐射集纳作用。而大多数小城镇非农人口区区数千,产生不了规模效应(见《大众日报》,2003年11月5日)。这样的认识就大大深化了一步,超出了一般的泛泛之论。

但创新又不能割断与原来工作的联系。就一般情况而言,一种思路、一项规划、一个策略的形成,往往经历了历届领导的集思广益、反复实践、反复探索。凡是选准的路子,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有时要经过几届领导、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到成功,取得明显效益。对这种选准的路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策略和办法措施,决不能轻言抛弃,另起炉灶。如果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策略或一种新的路子,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和成效,则不如在原有的策略和路子上加以改革、发展、完善、创新。这样做会少一些风险、少一些损失。人们通常把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革、发展、完善、创新,叫做工作的连续性,也叫推陈出新、承优创新。如果不顾原来的基础和条件,一次一个新思路,一人一个新思路,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那就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工作上的损失。大量事实证明,群众最怕的就是领导人一会儿一个新思路,一人一个新思路,弄得大家无所适从。这种朝令夕改、造成巨大人财物浪费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难道还少吗?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要求除了领导人要注意政策的连续性之外,文稿起草者在起草新的讲话或文件时,也要弄清领导人原来的思路、规划、策略、措施,不要盲目地去另创新思路、新规划、新策略、新措施。要认真地想一想、查一查,看看以前确定的工作任务、目标落实了没有?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已经完成?哪些需要继续完成?有哪些经验教训可资汲取?等等。总之,要理清原来的线索和思路,找清头绪。确实需要修正改进的,要进一步修正改进;确实需要完善补充的,要完善补充;确实需要创新的,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进,是要在原来基础上的改进;完善,是要在原来基础上的完善;创新,是要在原来基础上的创新。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另起炉灶带来的工作混乱,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也有助于深化、细化、发展、完善原有的路子和工作措施,有利于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总之,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决定是改进还是创新。

七、辩证思维,协调关系

秘书文体是一种政策性、操作性极强的文体,在构思的过程中,在帮助领导确定某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事关全局性、综合性的重大决策、决定或工作部署时,都要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全面考虑事物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不相矛盾,努力避免思想上的片面性、主观性。要善于利用一分为二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既要考虑群众的眼前利益,又要注意群众的长远利益;既要考虑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又要考虑全局的利益;既要注重主要矛盾,又要照顾到次要矛盾,使之不至于转化上升为主要矛盾;既要考虑到内在因素的作用,又要考虑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既要注意正面因素,考虑到有利的一面,又要注意反面因素,考虑到不利的一面。总之,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全方位多角度思维,绝不可将眼光局限于一点一面,用片面的绝对化的眼光看问题。要全面权衡利弊得失,选择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最佳处理方案和解决办法。同时,要学会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老是用静止的僵化的眼光看问题。要善于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其发展的趋势,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复杂矛盾变化的权衡中进行决策。在这方面,中央领导为我们作出了极好的榜样。比如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是一个从全面系统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它吸取了以往片面追求经济上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方面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不但是工作思路的转变,而且是一种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它体现了新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它来自于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亿万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八、抓纲带目,统分结合

这里主要是指某些规模较大、头绪繁杂的文稿,如工作汇报、工作总结、工作规划、经验介绍等,在对这类文稿的构思和写作中,要能够抓住纲目,拎得起,放得下,分得开,合得拢。介绍情况也好,工作汇报也好,开头总要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即这个单位,这个部门,这个行业,这个地区的总体概况。如它的基本职能、性质、特点,在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它的总体面貌、状况,它所包含的基本环节、层面、结构,它所经历的基本变化等。它大体包括两个向度:一是空间向度,也就是横向广度,即前面所说的职能、地位、面貌、内在构成情况等全面的概况;二是时间向度,或者是纵向深度,即事物的简要历史变化、发展过程。这种总体情况的论述,就叫总述。还有一种情况,即主题形成之后,它对全部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也起着一种纲领性作用,对各个重点部分、细节部分,乃至全局,都起着沟通、凝聚、吸引、统帅作用;在开头部分,在需要拎起的部位,在需要收拢的地方,它也起到居高临下,抓纲带目的作用。总之,总述的作用在于给人一种全局性的鸟瞰图和一种整体感。

在总述的基础上,然后再根据它涵盖的相关方面、变化过程,或相关的若干环节、层面等,分头叙述或阐述,这就叫做分述。有总述就必须有分述。分述实际上是构思和行文内容展开、转换、变化的过程,是从概括到具体,从纲到目的过程。满清时期的八股文,有所谓“启、承、转、合”,实际上就是所谓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构思和写作过程。如果去除其程式化和僵化迂腐的成分,吸取其规律性的合理因素,其关于总分结合的规律总结,对文章的构思和写作还是有其作用的。从总到分,再由分到总,这就像渔民撒网打鱼,抓住纲绳,用力撒出去,这叫纲举目张;然后再抓住纲绳收拢回来,这叫抓纲带目。这本来是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但一些写作水平不高或构思不够深透的同志,却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有的从半截里插杠子;有的则从枝节问题入手,扯到哪里是哪里;有的一开头就罗列具体情况,或罗列细节问题,遂成为无纲之目,无头无绪的胡乱堆砌。这样,即使材料再多,也无法说明问题,反而会使人如坠五里雾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总述要准确,要有高度的概括力,确实能够反映事物的概况、本质、特点,涵盖面要广要全;第二,分述要切实按照总述中提到的要素、环节、层面等一一加以展开、表述,不能随意跳出总述的圈子,另辟蹊径、另加题目,也不能打乱事物的条理顺序,随便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