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的异化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已被利用并成为制造“虚假需求”的重要工具。同时,科学技术造就的富裕社会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说“不”的能力,成了现存社会制度的驯服工具。
科学技术的异化_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异化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未曾预料的种种灾难后果: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核威胁等。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动摇了人们关于科学技术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生活和世界的信仰,西方世界陷入普遍的人性危机,科技理性与价值、技术与人以极端对立的面目凸现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马尔库塞1964年出版了《单向度的人》一书,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弊病,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异化的种种危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繁荣昌盛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高度物质文明和极度精神堕落构成今日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是发达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的各种规则和技术的专门化操作以超越于价值判断的方式支配了人所有的活动,造成了文化个性的毁灭。

他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不同于以往的对抗社会,技术统治已取代政治统治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在这种技术体制之下,一切领域都呈现为单向度,即只有肯定的一面,而丧失了否定、批判的原则。人丧失了精神需求,成为受物质欲望奴役的人,工具化了的单向度人,本质上不自由的人;社会失去了价值目标、价值追求,沦为只注重物质财富增长的单向度社会。

(1)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它的消费方式使人们产生虚假需要。马尔库塞指出,虚假需要“是这样一些需要,它们是通过社会对个人的压抑的特殊影响附加到他头上去的”,“大多数对松弛、玩乐、按照广告来表现与消费、爱憎他人所爱憎的需要都属这个假需要范围。”在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产率大大提高,创造了满足种种虚假需要的前提,统治阶级通过制造并满足人们的虚假意识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支配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在一种物质丰裕的社会中,享受着消费社会带来的舒适和富足,人们按照现行的需要如按照广告、社会舆论导向去活动,去购买商品,去消费,并同时使自己相信自己真的需要这些商品,相信这些商品会满足他们的需要,结果致使人们拜倒在商品的脚下,沦为商品的奴隶。可见,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已被利用并成为制造“虚假需求”的重要工具。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手段,是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实现其对人的本能和需要的操纵的。正是科学技术提供了几乎是“无限”的生产能力,从而满足了人们几乎是永难满足的欲望,而且也正是借助于各种新奇的技术手段,如电视、广告等,从而使人在无意识中把虚假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在种种虚幻而非真实的满足中人们日益失去自己的独特选择与独特喜好,并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商品、广告、潮流、时尚来塑造自己,人之为人的最可贵的自由越来越被打入冷宫。

(2)发达工业社会中,自我的所有内容都是社会从外部强加的,人的不自由和受压抑永恒化。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国家通过技术对政治、经济、文化总体的管制日益加强,通过技术的操纵作用和舆论的灌输作用,使得“社会的压抑管制变得越是合理,越具生产性,越有技术性和总体性,受管制个人可以据之打破他们的奴役,并把握住自己自由的手段和方式就越是不可想象”,“工业社会的突出特征,便是它有效地窒息了那些要求自由——也包括从可以容忍的有价值的和令人舒适的满足中摆脱出来——的需要,而同时又容忍并赦免了富裕社会的破坏力和压抑作用。”在马尔库塞看来,在工业社会,技术已成为一种极权,其强大的操纵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使人不得不服从于它的各种规则,在这种极权主义的压迫下,自我的一切内容都是社会从外部强加的,在巨大、严整的技术体制之下,人的力量显得是如此之渺小,人的自主性日益丧失,获得自由的手段和方式缺失,从而人对自由的追求也最终变成了空中楼阁。

(3)在资本主义文明中,商品化现象日趋严重,甚至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等都成了商品。在生产为了消费的逻辑下,人不仅面临失去自由,而且面临“失去意义”。马尔库塞在文章开头便指出:“一种舒适、温和、合乎情理且民主的不自由,正在发达工业社会盛行,这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的确,没有什么比社会所需但又痛苦的工作的机械化过程中对个性的压抑更合理的。”“思想的独立性、自决性及政治对立的权利,在一个似乎日益能够通过其组织起来的方式满足个人需要的社会里,正逐渐被剥夺了基本批判功能”,“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技术过程,本来有助于解脱劳动束缚”,有助于“个人自由地发挥属于他自己生活的自主性”,这本来也应该是工业社会的一个目标,技术理性的终点,然而实际的情形却是:“反向趋势占上风:为了防御和扩张,这一手段把它的经济和政治要求强加给自由和劳动时间,强加给物质和精神文明,按照它组织其技术基础的方式,当代工业社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极权主义者。”马尔库塞还进一步分析到:资本主义早期的无产阶级靠躯体的劳动来换取生活必需品与消费品,无异于牛马,生活在污秽与贫困中,因而成为他那个社会活生生的否定。而现在,技术社会发达地区组织起来的工人则是被结合到受管制的人们的技术共同体之中,大机器生产线上的集体劳动使工人感到完全处于事物的支配之中,因而“事物支配而不是压迫,它们支配着人身上的全部手段工具——不仅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甚至灵魂”。由此可见,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的发达,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劳动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人越来越服从于片面的劳动分工,因而工人更加依附于生产过程,从而愈加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丧失。同时,科学技术造就的富裕社会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说“不”的能力,成了现存社会制度的驯服工具。

马尔库塞不仅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的自由之失的表面状况,而且以其敏锐的目光深入到人类理性深处,从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展开他对技术异化的批判。他认为,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思维方式是一切现代科学的基础,这种思维方式只关心事物可定量的方面,而排斥事物的本质、意义等。意义被消解,科学和伦理被分割开来,真善美被剥夺了普遍有效性而被驱逐到个人口味的领域当中。科学只关注在量上可计算、可控制的东西及其在技术上的应用,“事物应该是怎样的”等的价值问题被排斥在论域之外。技术理性取得了超越一切的地位,与人类深层的审美能力、审美构想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今天的新颖特征,乃是文化与现实间的敌对通过消除高等文化——它构成了现实的另一面——中的对应、异己且超越的因素而被缓和。双面文化中这种消解的发生,不是通过否认和拒斥‘文化价值观念’,而是通过把它们整个地结合到一个预定秩序中,通过对它们大规模的再生产与展现”。“今天的人不仅能做文化英雄和‘半神’,他已解决了许多不可解决的问题,但他也背叛了保存在高等文化中的希望与真理。”“如果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完全和谐且经常不留痕迹地把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与商品融合在一起,它们便使这些文化领域恢复了对它们自己的共同特性——商品形式的知觉。灵魂的音乐也是售货术的音乐,人们考虑的不是真正价值而是交换价值,现状的理性集中在它上面,而全部异己的理性都被融合到了它里面。”马尔库塞继续指出,技术社会里,文学艺术也被同化、整合到技术机制之中,失去其审美功能,成为为技术社会存在合理辩护的工具。艺术变得可以按实用的观点进行设计,人们仅靠拧上设备旋钮或走进杂货店,就可以轻易地拥有美术作品,文化商品化的最终结果是:“在这种普及中,人们变成了改造其内容的机器上的钝齿。”可见,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社会造成了文化、人的商品化、单向度化,人作为主体丧失了其应有的丰富规定性,变成了只有物质享受却缺乏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人在艺术中本来应享受到充分的自由,但由于艺术的异化,其真正的审美意味已消失殆尽。艺术平面化、庸俗化,人在艺术中再也无法感受到灵魂的自由,相反,在被技术化了的艺术中,人的审美能力日趋迟钝,日趋衰竭,人的精神再也无法在艺术中自由地飞升。总之,在马尔库塞看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正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趋向于变成一个极权主义者,代替政治统治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控制形式。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所有方面都被按照科学的逻辑加以改造,人们日益为科学技术所统治,日益变为科学技术的奴隶,这种技术的异化最终导致了人的自由的丧失。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技术体制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处处压抑、控制个体的需要、意志、精神、情感甚至本能,个体的主体性日益丧失,标榜价值中立的科技理性无法解决价值、意义等价值领域里的问题,享受主义、虚无主义、感官主义流行。人的日常生活以专门化、技术化的形式出现。与此同时,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却日趋贫困,整个社会成了一部连续运转的技术机器,个体成为这个运转着的机器上的一个功能性部件,文化也变为商品被兜售、被贩卖,文化的审美功能,人类的审美构想,人类的自由丧失殆尽。受发达工业社会这种新意识形态的冲击,价值和意义问题全部被化为技术问题,生活世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人文价值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