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研究将转向抽象范畴研究

新研究将转向抽象范畴研究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研究将转向抽象范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起始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概念框架对理论研究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专注于某些具体领域研究,使得概念的抽象程度偏低,外延的包容量偏小,面对新闻实践活动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新闻理论内部容易产生分歧。以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体形态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试图通过新闻理论研究范畴的彻底转型来解决这一问题。转向能够囊括更多外延、更为抽象的范畴研究。
新研究将转向抽象范畴研究_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的转型与超越

(二)新研究将转向抽象范畴研究

任何一种理论都起始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概念框架对理论研究具有决定性作用。“概念框架是由概念构成的产生和表达理论的空间,它规定着理论的视野、深度和容量。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概念框架中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概念框架形成和规定着一定的思维定势,造成了一定的理论界限,即所谓‘理论平台’。”[30]

传统新闻理论创造了许多概念,研究了许多内容范畴,但是,这些概念和研究范畴存在诸多问题,除前文所述的那些问题之外,还有另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没有提到,那就是概念框架所规定的理论视野、深度和容量十分有限。在一般人看来,像新闻价值、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社会责任、新闻自由、新闻法规、新闻道德等概念都是对新闻实践领域核心问题的概括和提炼,都已经够抽象的了。但是,如果将这些概念放在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的整体中去仔细分析,就很容易发现,这些范畴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实际需要和具体经验中得来的。由于专注于某些具体领域研究,使得概念的抽象程度偏低,外延的包容量偏小,面对新闻实践活动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新闻理论内部容易产生分歧。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分歧之大,有时甚至会到无法理解的地步。

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说那些真诚而有水平的学者无法对新闻学基础理论达到一致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谈的都不是一回事。有些人合理地主张久经考验的自由化观点,他们认为新闻是自发诞生的浪潮,任意流动,因此,他们难以想象在一个经济制度完全与私营企业为主的经济制度不同的社会里怎么能有新闻存在。另一些人认为人类都是服从于一些不可改变的力量,他们经常考虑到有必要采用计划化来利用这些力量为社会利益服务: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也就是为国家服务。这两种观点之间几乎没有共同语言。”[31]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闻理论研究很难沟通和理解的呢?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简言之,就是因为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概念范畴的抽象程度不够,导致研究者只看到新闻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无法把握新闻实践活动的共性。

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经常听说理论研究要联系实际,这种说法是有其针对性的,而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如果理论本身就只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该怎么办?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是两码事,理论研究首先应该超越实际,从实际中抽象出普遍性,使理论达到应有的抽象程度,只有先超越了实际才有可能谈到联系实际。目前的新闻理论研究本身就偏重于对局部经验进行总结,所研究的许多范畴尚无法构成普遍意义上的理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就越无法使理论研究上升到应有的抽象水平,就越可能使理论沦为实践的奴隶。

以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体形态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试图通过新闻理论研究范畴的彻底转型来解决这一问题。转向何处呢?转向能够囊括更多外延、更为抽象的范畴研究。这就是我们对以三元素作为新闻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第二层意义理解。

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抽象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必由之路。在抽象过程中,人的逻辑思维对处于抽象层次较低的材料进行概括,对知识观念进行反身思考,提取事物的共同特征,达到对共性的认识。一般地,研究的范畴越抽象,其统摄面就越广,包容性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在更大范围内把握住事物之间的共性;而研究的范畴越具体,其包容范围就越小,也就越能够更细致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例如,人们的眼前停留着一只蚊子,如果一个人能辨认出其存活时间,以及这只蚊子与其他种类蚊子在生活习性上的差异,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研究昆虫方面的专家。因为普通人没有这种辨别能力,只有对蚊子观察研究得非常仔细,掌握了大量经验材料的人,才具备这种异乎寻常的辨认差异的能力。相反,河流里有一头大象在喝水,如果一个人能够发现这条河流和这只大象之间所具有的相同属性(都属于“物质”范畴),那么,他很有可能是哲学工作者或思想家。因为能发现在常人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的人,其概括和发现共性的能力是超过常人的。哲学家应该被视为抽象能力最强的人,在他们眼里,事物之间各自固守的差异性消失了,世界是统一的,无论事物的差异和分歧多么巨大,它们都被统一在“存在”里面了。普通语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川一荣曾提出过“抽象的阶梯”这一观点,认为抽象概念可以被分成若干等级,形成抽象阶梯。等级较低的概念比较接近现实,等级越高的概念比较远离现实。比如,在“波音747飞机”、“波音飞机”、“民航飞机”、“飞机”、“交通工具”、“工具”、“物质”这一系列概念中,“波音747飞机”的抽象程度最低,包容性也最差,但是它最具体,最精确,也最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物质”的抽象程度最高,它最模糊,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但是它所包含的事物也最多,统摄面也最广。

所以,客观地看,研究范畴抽象程度的高与低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人们对二者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已。但是,就新闻理论研究来说,目前,面对大量抽象程度比较低的研究范畴,面对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明显分歧,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实践发展,那种高屋建瓴,能够把握一切新闻实践活动共性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提高研究的抽象程度是当前新闻基础理论研究迫在眉睫的需要。

库利对研究抽象问题(普遍事实)的价值有一段精彩论述:“我们知道的普遍事实越多,我们就能为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宽容地生活做出更好的准备。我们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辨认出在混乱的表面状态下,人类本质和社会过程的永恒法则的运作,通过认识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我们能使事物的发展清晰明了,就像在战争中,军事地图上标明了主要的军事行动,但省略了那些分散人注意力的细节,在这种地图的帮助下,一名将军就能更好地掌握战争的进程。这不能确保我们对生活的控制,但能使我们设计出一种获胜把握比较大的方法。”[32]

三元素就代表着新闻实践领域更为抽象的问题或更为普遍的事实,以它们为逻辑起点展开理论研究,有利于人们高瞻远瞩地认识新闻实践活动中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实际上,以三元素作为新闻理论研究新的逻辑起点还具有这样的意义:传统新闻理论研究多是对局部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许多概念是对新闻实践活动的初级抽象,提供的只是一些具体知识。由于概念的抽象程度不够,导致从这些研究范畴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常常不具备普遍性。三元素则是对传统新闻理论研究范畴的再抽象,它建立在对传统概念范畴反思的基础上,是对新闻理论研究的研究,是理论的理论,可以称为新闻学的“元理论”。因为当我们把新闻事业当成被研究对象时,我们依照现实经验所总结出的新闻知识可以称为“常规新闻理论”,或者叫做“应用型新闻理论”;当我们使用三元素来把握新闻实践活动时,所建构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以往理论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更抽象的理论,这种理论对新闻理论研究来说,是不可再追问或再抽象的。

从抽象程度来看,应该说,三元素是研究新闻实践活动最恰当的层面,因为鉴别概念设置对某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是否恰当,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把握住本领域最抽象的本质,又不至于丧失本领域的个性,即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平衡。参照这一标准,通过前文论述我们知道,三元素是对一切新闻实践活动共相的把握,它达到了对新闻实践领域最抽象的认识;同时,三元素也是根据新闻实践活动的本来面目而形成的概念,能够保持住新闻实践活动的个性特征。所以,用“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体形态”来把握新闻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揭示出新闻实践的共同规律,而且不至于将新闻理论研究与其他理论研究混同,或者陷到更抽象的哲学研究中去。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也可以从概念的逻辑归属来说明三元素与原先概念的关系。根据种概念与属概念的逻辑划分,实际上,原先理论中的许多属概念,在三元素中都变成了种概念,三元素则成为目前新闻理论诸多概念的属概念。比如,大众需要、商业价值、舆论监督、党性原则等概念都可以划归“媒介功能”概念范畴,传媒技术、经营管理、新闻法规、职业道德等概念都可以划归“媒体形态”概念范畴,而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客观性、及时性等都可以划归“新闻理念”概念范畴。

在这一“种”与“属”的转换中,传统新闻理论研究的许多范畴成为新理论的研究对象,为三元素提供了丰富的具体内容和材料。传统新闻理论研究由于多采用朴素的经验观察和归纳总结方法,导致研究成果缺乏穿透力,成为被经验束缚着的初级理论。我们可以将传统理论陷入困境的原因归结为研究者抽象能力的欠缺和理论中抽象范畴的失落。在没有采用更具概括性、更为抽象的概念研究新闻理论问题之前,研究者的任何努力都是在一种抽象水平较低的层面上展开的,都难以达到高瞻远瞩的理性认识。正如古人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而以三元素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意味着将研究的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地带,它使得研究者不断拉开与新闻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的距离,这是一种思维上的后退或上升。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由过去只专注于具体知识,转为关注能够统摄这些具体知识的更抽象的概念范畴。于是,理论研究的思路也作了根本性调整,即由过去只关注具体知识,转向首先关注能够统摄各种具体知识的抽象范畴,再去研究抽象范畴的具体内涵,将具体知识视为抽象范畴内涵的现实表现。这样,新闻理论研究就可以克服具体知识的束缚,达到本领域研究应有的抽象高度。从新闻实践活动最抽象的制高点来审视具体知识,就为构建能够统摄古今中外甚至未来新闻实践活动发展的理论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