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场所本土要素的重释

对场所本土要素的重释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场地的原有要素包括气候、周边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动植物群落、民俗文化等,充分理解其对于构建新场所的特征和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原有因素的特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尊重原有场地上的这些基本要素,力求最大限度地植根于现有条件,进而与场地建立起紧密的依附关系。
对场所本土要素的重释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5.3.2.1 对原有土地的尊重

在对本土要素的选取中,对场地的观察和解读是在设计初始阶段强化本土性较为关键的一步。场地的原有要素包括气候、周边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动植物群落、民俗文化等,充分理解其对于构建新场所的特征和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原有因素的特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尊重原有场地上的这些基本要素,力求最大限度地植根于现有条件,进而与场地建立起紧密的依附关系。

雅鲁藏布江小码头

雅鲁藏布江小码头位于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雪山脚下的派镇附近,它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也是通往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的陆路转运站,因而也成了终极徒步旅行者的胜地。在地段的选择上,此处的水流不很急,而且有一定的水深,并充分利用了场地内形态各异的四棵杨树和几块巨大的岩石,将其设计为建筑的一部分,很好地融合在环境之中。反之,建筑好似从复杂地形中生长出来,连续曲折的坡道将大树包围其中,并围成可休息、可观赏的庭院,再经坡道几经盘绕向上,可见在两棵大树间悬挑到江面上的观景台。码头的内部所有的房间也都充分利用地形和坡势而分布。码头的规模很小,功能也只是满足水路往返的旅行者基本的休息、候船、上卫生间和恶劣天气情况下临时过夜等需求。建筑材料从墙面到地面,全是来自附近的石头,门窗和室内的天花板、地面都选用了当地的松木。在施工方面,也全由当地的工匠用他们熟悉的传统方式加工完成(见图5-14)。小码头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得景成景,随势赋形,并充分尊重原有的自然场地环境,建筑和景观的设计融合浑然天成,建筑的成功之处在于此设计只属于这块场地,而这已然成为这个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5-14 雅鲁藏布江小码头全景

资料来源:侯正华,张轲. 西藏米林雅鲁藏布江小码头[J]. 风景园林,2011.

“标准营造”建筑师事务所类似的项目还有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它随形就势,由几处高低不同、薄厚不同的石头墙体,从山坡不同高度随意生长出来的体量构成(见图5-15)。

图5-15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

资料来源:张轲.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J]. 风景园林,2010.

中山尚城居住区36度半山体公园

正所谓“山虽不奇,有寻常之美,木虽不秀,贵在天然乡土”,中山尚城居住区36度半山体公园位于中山市城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的庞伟等设计师充分尊重原有场地的地形肌理,并将山丘、水塘、古井、杂木林和竹丛等原有资源保留下来,用最少的笔墨和设计手法,以不破坏山丘与植被的完整性为原则,将公园“嵌入式”地融合在地段中来凸显山体公园的自然之美(见图5-16)。

图5-16 三角形休息平台

资料来源:庞伟. 中山尚城居住区36度半山体公园景观设计[J]. 城市环境设计,2010.

游览路径铺设的素混凝土台阶符合了原生态的质朴的审美标准,它依势穿行于树木之中,限定了人们行走的范围和走向,对场地内原有的植被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游憩停留的区间节点,分散于登山路径的两侧,一边通向的是三角形的小平台,其清水砖、钢栏杆根据最少介入的原则,充分保护了场地的竹林;另一边通向的是提前预制好的木质小凉亭,它的设置没有破坏基地的自然资源。位于山顶公园北悬崖侧的观景平台,“干阑式”地点状植入场地之中,不需填土砍树,掩映在原生植物繁茂的山体中。尚城小区山体公园对植被、土地、地形的保护,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原有场地的尊重,而且使景观建筑物同场地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完美的配合。

邱园的树顶人行道

树顶人行道位于英国伦敦的邱园,为了让游人能够近距离地欣赏植物和不同鸟类的生活,同时又不破坏公园中自然的植被,设计师便在距离地面十八米的高度设置了人行廊道,与人行道一同建造的还有一个与其相连的地下展览空间。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市民了解和探索与树根生物学、气候变化、树木根系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主题,意义在于展示丰富精彩又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人行道的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中不断发现的古代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有很多自然的增长模式,建筑师通过采用一系列数字设置了一条标准的人行道桁架,构件的密度就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疏密样式。这座树顶的人行道自然柔和地穿行在树林之中,处在自然环境包围之中,将对环境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除了让游人充分地接近树冠以外,建筑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要让游人注意到地下复杂的树根系统,并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为了掌握建造桥塔和桩基位置附近的树根活动范围,还进行了雷达勘测,以此来保证树的安全和人行道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游人既能够学习了解更多与植物相关的科学知识,又保证了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安全(见图5-17、图5-18)。

图5-17 树顶的人行道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18 充满活力的人行道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希腊崖边别墅概念设计

这个概念型住宅建筑位于希腊的爱琴海崖边,它的设计独特之处在于建筑与环境的契合关系,房子本身也是对美学、建筑学、功能和工程学的一次积极探索。整个别墅镶嵌在土壤里面,建筑基本上平行于地平线,在地表之上没有任何延伸,唯一在地面上的,只有一个用来分隔垂直崖面的外墙。建筑的主要材料为木材、混凝土和玻璃,房子的屋顶为玻璃材质,一方面它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光线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屋顶游泳池的基底。此外,大面积使用玻璃的区域还有别墅面向悬崖的一面,玻璃的透明材质使内部空间拥有最开阔的视野。在别墅室内空间布局上,材料的使用和家具的布置也都尊崇了极简主义的原则,力求营造最为纯净的空间,使居住者充分地感受到自然环境带给人们的思考(见图5-19、图5-20)。

图5-19 镶嵌在土壤里的别墅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20 屋顶的泳池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巴西林间小屋

由Atelier Marko Brajovic工作室设计的“arca”林间小屋,坐落在距离Paraty小镇大约10千米的巴西博凯纳公园边界地带,它毗邻风景优美的瀑布,拥有茂密的植物群落、温暖潮湿的天气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个充满自然风光的地方为林间小屋的建造提供了最为优美的环境。

那么在如此美丽的田野中进行人为建筑的营造,首先必须尊崇的宗旨就是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使建筑很自然地生长出来,而非机械地植入其中。根据这一设计原则,建筑师使用了碳素钢、铝、锌复合材料制成了建筑外壳,房屋的屋顶和墙壁都是由这些材料快速搭建而成,这种建造方式能在一个星期内在现场组装完成,拆除后可以在其他环境下重新组装搭建,这种方式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降到很低。

arca 小屋共有两间卧室、一间厨房和一间浴室,还有一处开敞的空间用作主要的公共活动区域,这个房屋对于那些长久居住在城市的白领人士,不啻一处理想的周末临时居所,在此可以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禁锢,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气息(见图5-21、图5-22)。

图5-21 林间小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22 林间小屋的室内空间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美国纽约的湖滨度假屋

这座家庭度假别墅位于纽约上州一片树木繁茂的湖滨住宅区内,与附近早期建成的建筑相似,本项目的居住与娱乐功能空间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建筑内,这样就使建筑体块减小,使建筑可以进行分散式布局,从而使建筑遍布整个场地,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该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布局,从而在坡地景观中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和多个露台,这些建筑体块多半埋藏于地下,与地形和景观融合在一起,使建筑每层都可以同地面相连,这种方式削弱了建筑的存在感,增加了室内外生活的体验。家庭住宅与娱乐建筑相比,在规划布局过程较为私密,入口与通道设计得较少。家庭住宅包括主卧、客卧、起居室、餐厅、厨房和一个开放式艺术画廊;娱乐建筑包括小型游泳池、水疗室、健身房、蒸汽房、更衣室、厨房、开放式起居空间和一个正式的餐厅,娱乐建筑朝向室外设置了一处有遮屏的门廊,客人们可以自己在建筑中进进出出,从而进入改造后的景观中,新建的屋顶花园实际上是新的地面,增加了自然场地的使用范围,同时扩大了自然景观的面积。

将建筑埋藏于地平线以下的营造方式,一方面降低了耗能,另一方面坐落在景观之上的建筑将清晰的结构裸露出来,彰显了它的结构特点,同时又与地面下的神秘空间之间创造了一种张力。使用者位于不同的空间内都能够欣赏到更多的室外景色,也可以体验到这片特殊场地独特的地理特征(见图5-23、图5-24)。

图5-23 分散式布局的别墅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一层景观”办公院落

由the boKientruc-o设计的“地下风景”办公楼位于泰国岘港的工业园区,这栋建筑是为钢铁制造商建造的办公建筑,设计主旨一方面要在满足场地基本的规划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同时又要突破传统的办公楼建造模式;另一方面又要为办公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然环境,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设计理念,使人们感觉虽然是工作空间,但是又处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见图5-25、图5-26)。

图5-24 消隐的别墅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25 “地下风景”的办公建筑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26 流动的空间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这一建筑设计采用平面几何结构,考虑到当地建筑风格的延续性,营造出了一个既具有办公的实用功能又能够享受绿色植物、阳光等自然环境的立体空间。建筑师用大面积的细孔金属屏将办公楼包裹起来,建筑和周边环境之间设置了一片缓冲绿化带,这样就使办公区位于一个室内园林之中,而不同的办公区域可以通过走廊连接起来。如此一来,办公楼和自然环境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内外空间之间充满了流动性和丰富感,建筑融入了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反过来映衬了建筑的价值,两者之间呈现出和谐共生的关系。

总之,the boKientruc-o创造了这个模糊里外界限、人与自然融合的“地下风景”办公大楼,不仅给使用者以多种感官享受,同时也成就了这么一处自始至终人与自然都共生共荣的和谐景象。

矿坑公园

矿坑花园是上海辰山植物园景区之一,位于辰山植物园的西北角,通过绿环道路和辰山河边主路与整个植物园相连。矿坑原址属于人工采矿遗迹,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工业活动,采石业见证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掠夺和破坏。为保护矿山遗迹,设计师朱育帆根据矿坑围护避险、生态修复等要求,结合中国古代“桃花源”的隐逸思想,对现有的山水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是如何修复退化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如何挖掘和利用矿坑遗址的景观价值。设计师通过对地形进行重新规整以及增加植被来构建新的生物群落,然而对于暴露在人们视线之内的山体崖壁,设计师选择尊重崖壁原有的自然效果,而不是去遮盖和装饰,在保证游人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对原有环境进行干预,而是让崖壁在雨水和阳光等自然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对于台地边缘的挡土墙,则采用了锈钢板对其进行包裹,从而形成了有节奏变化和历史印记的景观界面(见图5-27)。

图5-27 修复后的矿坑公园

资料来源:http://baidu.com.

设计师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地坪以及山崖进行改造,设置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要素,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进行生态修复与文化重塑,从而使其从危险的、不可达的废弃地转变成为一处可观、可游、可参与、可以亲近自然山水的修复式花园。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府河河畔,用地面积为10亩[8],是河滩与树林相间的一块平地。这座博物馆属于私立的小型主题性博物馆,其中主要是为了收藏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的佛教石刻艺术品

在处理场地时,建筑师刘家琨平等地对待了空地、竹林、建筑空间等元素,他将原本就生长在此地的竹林和树木完整地保存下来,在建筑设计中,对场地环境采取的是“避让”的原则,从而使自然植物与建筑之间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博物馆主体被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其余三块空地:一块作为前区和停车场,一块作为露天展区兼预留用地,一块作为后勤附属用房基地。场地上保留下来的竹林自然地成为各个区域的天然分隔。林中的路径将各个区域串联起来,为了保护基地内的植物不被建筑所破坏,建筑师将通往入口的通道沿途逐渐架起来,随着坡道伸过池塘,坡道缓缓升起,从两株柳树之间凌空穿越并引向半空中的入口。这样一方面保护了场地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使观光者在自然的环保下感受丰富的空间变化(见图5-28、图5-29)。

图5-28 入口的通道

资料来源:http://baidu.com.

入口的通道直达二层,游客穿过一个两层高的空间来到展室,博物馆的中心区域设置中庭,大多数展厅环绕二层通道的中庭进行布局,这样的话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一直是围绕中庭来设定游走的流线。建筑师对博物馆中的光照量进行精心调节,从而为所展示的艺术品提供了生动的照明效果,不同的展区也有着不同的采光方式,比如独立的体块之间可以通过间隙来采光,有的区域通过屋顶天光或是壁面的反射光等采光,虽然拥有不同类型的采光方式,但是共同的原则就是都采用非日常化的方式。

由于博物馆的藏品以石刻为主题,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基于建筑师深厚的文学和绘画修养,他坚持在材质、建造、体量、空间、气氛和意境等抽象层面上展开设计,在材料上,选择使用基本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并通过雕刻的手法来呼应博物馆藏品石刻的主题。此外,由于当地匠人的施工技术不高,以及为了避免建筑物建造过程中随意调整和改变的情况发生,采用了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的工艺方式,即利用组合后以墙体内层的砖作为内模,从而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垂直度,同时成为“软衬”来应对事后的开槽改动等。由清水混凝土筑成的外墙壁采用了凸凹窄条模板:一方面可以形成丰富清晰的肌理,从而增加外墙的质感;另一方面,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瑕疵。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当代许多建筑缺乏与当地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国内与国外、城市与乡村的建筑形式极为相似。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摆脱了国际建筑形式,深深地根植于其所在的场所和环境之中,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附属结构,都与环境完美相融。建筑师使用粗糙的材料和强烈的现代形式语汇,创造了一个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展示场景。建筑师刘家琨展示了如何运用原有建造技术和新方法来加深我们对自然环境、景观和建筑的欣赏。

日本MIHO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位于日本京都自然保护区的琵琶湖西侧,它被秀美的大户川及田代川等美丽河川环绕,这里是受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风景秀丽的环境下建造美术馆,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联同日本纪萌馆设计师以保护自然为原则,将美术馆建筑物的80%埋藏于地下,采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及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见图5-30、图5-31)。

图5-29 丰富的采光方式

资料来源:http://baidu.com.

通过跨越在两个山脊的隧道和吊桥,便会远远看到美术馆的入口,美术馆深蓝色的玻璃屋顶被掩映在长满松树和枫树的山坡中,在树林的掩映之下,整个建筑以一种低调内敛、平和的姿态柔和地展现在眼前。入口大厅的屋顶设置了百叶窗板,带有光影变化的光线照射到室内,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透过百叶窗,可以朦胧地欣赏到周围秀丽的山峰,半透明的百叶窗与玻璃结合使用,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带给人迷幻的色彩,这种抽象的设计手法在贝聿铭其他的建筑中也有多次使用。美秀美术馆由巨大的北馆和南馆构成,北馆以展示日本美术作品为主,有时也举办企划与特别的展览;南馆专门展示世界古代美术品,例如埃及、西亚、希腊、罗马、南亚和中国的艺术品。构造技术十分精巧的美术馆建筑与周围景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构造美和艺术美的高贵气质。

图5-30 美术馆入口

资料来源:http://zhulong.com.

图5-31 入口中庭

资料来源:http://zhulong.com.

登米町传统艺术传承馆

隈研吾在设计中一直遵循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他致力于研究建筑在环境中的“消解”,他认为弱化建筑突兀感的重点在于设计者的视觉方向,如果建筑完成后,只是以对建筑立面的材料选择来削弱建筑的存在感,那么就不可能将建筑完全地融入和消解在环境中。同样,当以建筑为主体区,在它的外部去观察建筑时,那么建筑本身的体量就已经割离了它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只能使建筑在环境中显得更为突兀。为消除这种突兀,隈研吾将原有的视线反转,即使主体可以在建筑内部来欣赏建筑外部的环境,而不是在外部环境中去眺望建筑,通过这种内外欣赏角度的反转和内在空间流线的自然连接,从而使主体和客体有了连接点,而建筑也在不知不觉中弱化和消解了。隈研吾尝试着将“消解建筑”中所蕴含的哲理与隐喻应用到当前复杂的建筑实践中,登米町传统艺术传承馆正是通过空白部分,建立了森林与建筑之间的连接。

这个森林舞台的功能是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能乐舞台。能乐是这个人口只有6 000人的小镇自伊达藩时代就开始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出的成员每周都要进行排练,建造一处能为排练和观演的舞台是这个村子的人们一直以来的心愿。一般舞台的做法是将观众席和舞台全部包裹起来,置于室内,建筑师一方面考虑到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认为室内建造的空间与周边的环境场所没有关联性,于是他最终采用物质的极少化去构建这个建筑空间,并把空间营造为一种纯粹的框架,使空间掩映在整个森林之中,这样演员在演出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观众也能在自然中欣赏能乐的演出,从而使人、建筑和环境三者之间得到融合,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

设计方案选择采用传统形式,在室外分别建造木质的舞台和观众席,材料使用的是当地现有的柏树,屋顶采用的是在村子附近开采的登米玄昌石来砌筑,这样一来就能将费用降到最低。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露天区域选用了较为便宜的黑色碎石,远远望去,两个木质建筑好似漂浮在黑色的水面上一样。

设计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将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露天区域做成阶梯状,这样此处就可以多出一处观众席,而这个区域又成为连接观众席和展览室之间的通道。如此一来,有演出的时候,展览室可以当成后台使用,没有演出的时候,可以把此处看作一处旅游景点,亦可当作休息的空间,这样又能节约部分开支、一个小小的空间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西班牙科尔赛罗拉山的风景住宅

这个住宅建筑是应两个姐妹的要求而设计,项目位于西班牙的科尔赛罗拉山。它坐落在科尔赛罗拉山中一个开阔的场地上,周围拥有自然美丽的风景,人们能欣赏到山中的风景。在设计建造之前,设计师对场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为了保留原有山体的地形地貌,只砌筑了两堵平行于等高线位置的墙体。由于建筑主体材料使用的是木材,因此这些挡土墙完全可以支撑起重量较轻的木质框架,该木质建筑由与挡土墙垂直的五个墙体构成,这五个墙体将卧室、餐厅、起居室、卫生间、厨房、阳台等空间分割开来(见图5-32)。

图5-32 住宅与环境的共生

资料来源:http://www.gooood.hk.

除了尊重场地的原有环境以外,建筑师也非常重视环保性能和热工效应,如建筑坐北朝南,将建筑朝向了风景秀美、阳光充沛的南面,北侧屋顶也设置了天窗,这样可以增加室内的采光面,以获取更多的自然光。为了提高热存储量,建筑师不仅设计了有遮阳设施的窗户和木质通风墙体,而且还在房檐上种植了植物,这样既可以为建筑遮阴,又可谓一道美丽的风景。除此之外,建筑师也特别关注自然通风的设计,尽量降低能耗,减少额外的维护费用。在这座住宅中,两姐妹充分地享受到用健康生态材料搭建的建筑,以及与科尔赛罗拉山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

玄庵

这栋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军威郡大山里的建筑是由建筑师承孝相的履露斋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其占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这座地上两层的建筑,其功能为居住和文化集会。该业主要在此地区打造野生植物园,他很喜欢也很享受大自然的生活所带来的神秘气氛,他用了很长时间在此处种植各种植物,并对其进行观察和修剪,由于植物园需要住处,从此促成了该建筑的生成。

整个建筑场地位于整个山脉的中心要地,周边是一望无际的山脉和漫山遍野的植物,房子的位置与朝向完全尊重山体原有的肌理和脉络。业主希望植物园能够提供思考的空间,因此建筑师在到达此处建筑的道路周围,选择适当位置营造了五处比较精致的人工庭院。在这些小庭院中可以看见笔直的锈钢板构筑物,上面有人工的坡面,再往前走进门后,建筑在此弱化,逐渐消失,便能欣赏到大自然的景色了。如果观赏者来到人工斜坡面,坐在锈钢板的椅子上,欣赏着落日余晖,仿佛自己已经与环境融为一体,仿佛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建筑师将该建筑以一种低调弱化的形态放置于大自然中,远处看这栋建筑,好似是从地上冒出来的一样(见图5-33、图5-34)。

图5-33 玄庵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www.gooood.hk.

图5-34 精致的人工庭院

资料来源:http://www.gooood.hk.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位于贵州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水城河畔,是将河道生态改造、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以及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云贵高原腹地,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的人工渠化的驳岸使河道的洪涝调蓄与生态自净能力遗失殆尽,垃圾与污水的排放,使水环境不断恶化。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首先恢复了流域的雨洪调蓄与净化功能,将原有的鱼塘和低洼的地势纳入整个雨洪调蓄与净化系统,从而回补了河道的景观用水,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内涝问题;然后是对硬质驳岸的修复,水泥驳岸使河道失去了自净能力,因此对河道的护堤进行了自然驳岸的恢复,从而为各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提供生境。其次是将城市休闲游憩功能与河道的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尽量多地营造出市民的亲水空间。最后是希望通过对滨水景观的治理,带动城市内部的更新,从而促进滨水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协同发展,增强城市活力。

明湖湿地公园由硬质河道的生态改造与明湖湿地公园两部分组成,河道充分利用滨河原有的地势高差,营造出滨河梯级景观带,湿地公园则结合地块的高差和鱼塘的自然肌理,建造梯田湿地和陂塘系统,以削减洪峰流量,调节季节性雨水。通过拦截和保留水分,使陡峭的坡地成为丰产的土地,它承载着调蓄和净化山区溪流的重要功能。步行景观桥采用最少干预环境的方式穿行在低成本维护的乡土植被之上,使市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见图5-35)。

通过这些景观技术,衰退的水系统和城市周边的废弃地被成功转变为高效能、低维护的城市公园,该项目的改造设计治理了长期以来水污染对市民的困扰,调蓄了雨水,净化了地表污水,缓解了洪水排涝问题,改造了死气沉沉的、水泥渠化的河道,修复了原生栖息地,营造出了适合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

图5-35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资料来源:http://www.turenscape.com.

安阳殷墟博物馆

殷墟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地处洹河冲积平原上,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遗址范围超过20 平方千米,由于殷墟遗址保护范围太大,作为区域内的重点保护工程,博物馆没有办法按照常规设置在保护区的外围或边缘,然而从另一角度分析,如果博物馆的位置过偏的话,会影响到游览线路组织。最后通过专家论证,建议将用地选在洹河西岸遗址区的中心地带。

由于将博物馆建筑建在如此重要和敏感的区域,为减少对近在咫尺的遗址区的干扰,对它的形态和体量的考虑是要将设计尽量淡化,消隐建筑的体量,因此决定将博物馆主体王陵大墓的空间结构采用正方形平面埋入地下的格局,用坡道将游客自然地导入地下空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现代化设施对场地的干扰,同时又能加深游览者的亲身体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远古遗迹的肃穆和苍凉(见图5-36、图5-37)。

图5-36 博物馆与地形的关系

资料来源:http://www.archreport.com.cn.

图5-37 博物馆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www.archreport.com.cn.

完成后的建筑主体沉入地下,只有方方正正的中心庭院敞开,同时作为展厅的前导空间,它具有隐含的礼仪性。中心庭院四壁的青铜墙体稍微高出地平面,作为视线上博物馆空间的界定。设计对下沉庭院和回转坡道等不同空间变化的处理,以及材料的运用,在细节处理上强化对遗址和文物的提示,全面地展现殷墟的各种考古成就和甲骨文、青铜器等珍稀文物的文化价值。博物馆的屋顶也就是地平面,使用植被进行覆盖,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了殷墟遗址原有的面貌。

在空间布局上,博物馆的规模并不大,所以平面分区比较简单明确,功能南北分区、展厅相对集中,前区展厅和后区藏品库各自独立又有方便的内部衔接。展厅布局的特点采用单方向的串接展线来引导观众的流线,博物馆作为整个遗址游览区的一个节点,从地面下沉到入口庭院,再由出口上升到地面,展线一气呵成,流畅并十分紧凑。

在材料选择上,水刷豆石是博物馆外观最基本的材料,用于面积有限的外墙和下沉坡道的侧墙。这种圆角的豆石取自当地,整个博物馆内大多使用这种材料来铺砌道路,水刷豆石价格便宜,施工工艺也比较简单,正是这种快消失了的土办法给人们一种朴实的味道,很好地演绎了博物馆古朴而内敛的表情。此外,中央庭院使用了青铜墙体,青铜饰面的肌理颗粒粗犷,带有少量的纹饰和印章饰,体现出了博物馆朴素而厚重的味道。

龟老山瞭望公园

龟老山是日本爱媛县今治市大岛上的最高峰,龟老山瞭望公园的位置是岛波海道的最佳观望点。村主任希望能够在这里建造一个展望台,作为村子里的地标性建筑,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山体被水平削去了一大块,平坦的地势作为停车场。放眼望去,地块的四周散布着好多小岛,多岛的海洋景色十分美丽,而龟老山则是这些大岛中最高的山体。

在设计该展望台前,隈研吾意识到,如果在现有的停车场上再建一座孤零零的塔状展望台的话,则会切断与场所之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破坏建筑与山体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性。那么为了消除造型体与观景台之间的矛盾,隈研吾第一次的设计方案采用了截面尺寸较小的钢架作为主体结构,并在两面贴上透明的不锈钢网,以此来达到划分空间和通透的效果。然而,由于对山的敬畏与对自然的虔诚,隈研吾最终还是放弃了即将完成深化设计的以透明为设计宗旨的方案。一方面他认为虽然透明的材料的运用可以弱化视线的遮挡,但是这种做法会更加凸显建筑物本身,使其独立于环境之外,并不能与环境和谐共存;另一方面就是被削平的龟老山,使设计者本能地把其看作建筑的基座,无论建筑以何种体形出现,基座之上势必会形成天然的造型体,无法与自然环境产生对话关系。第二个方案是从“天然的基座”出发,将山顶复原成原来的形态,在复原的山体中嵌入细长的展望台,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出细长条的痕迹,这样既解决了基座的问题,又隐去了突兀的造型体。这个方案没有明显的建筑体形,只是将其嵌入细长的缝隙之中,完全被大自然所包裹,这种方式是将建筑的存在形式反转,将建筑自我中心型的存在形式反转,去探索场所与建筑的新的结合方式。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在既存的山顶地面上,用混凝土浇筑了U字形剖面,然后再在两侧堆土、栽上植物,恢复地形和植被。树木在三年左右就能够生长起来,如果能够从狭缝中插入基地,正面就是通向空中的台阶,踏上台阶感觉就像完全融入多岛的海面上一般。

通过消隐建筑的形态,复原被人为破坏的山体,建筑师通过认真地研究和探索自然与建筑的交界面,从而使人造物融合于场所之中,融合在大自然之中,从而呈现出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北上川运河交流馆

北上川运河交流馆位于日本的石卷市,这个小型的博物馆一半埋藏在堤防之中,另一半显露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将建筑埋藏的设计手法一方面要考虑到保护堤防的效用,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河川和地下的斜线限制,因为日本对建筑的高度和倾斜的角度都有严格的规定,此外要更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设计只能在多个限定条件下寻求最优化、最合理的设计方案。由于基地旁边的北上运河是明治时期修建的,是重要的历史遗产,设计则承载着展示运河历史的重任,由于以上多项限制条件,最终该博物馆以类似于隧道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给隧道覆土,使其与场所之间平稳地衔接在一起。

基于环境保护和河川整治的考虑,在河边堤防这种纤弱的场地建造博物馆建筑,隈研吾采用了弱化建筑的手法,使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这样的建筑不刻意凸显自己,不卖弄技巧,不炫耀颜色,安安静静地守护着自己应当守护的东西。

5.3.2.2 当地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对当地自然乡土材料的应用以及对当地传统建造技术和传统工艺流程的挖掘和传承,用当地最自然的、最传统的方法来建造只属于那个地方的、无可取代的设计,这样的作品无论对于外来者还是当地的居民来说,他们都会从心底产生一种认同和亲切感。这不是外来的移植,也非传统符号的简单复制,只是用当地人自己的方式垒砌和编织的普通的房子,虽不奇特却有偶然邂逅的喜悦。

阳朔小街坊

标准营造合伙人事务所设计的阳朔小街坊正是对当地建材和建造手段完美的诠释(见图5-38)。小街坊是由底商和公寓酒店组成的,为了保护当地历史肌理,避免在建筑中出现较大体块的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采用了窄街巷和小街坊组合的方式,这种对地段场所的重视和轻轻介入的思路,使自然环境和原有建筑同新建的小街坊间的关系得到优质的发挥。“标准营造”对地域性的把握体现在对当地的景观特征提炼以及创造性地发展了当地的乡土材料和构造方式。他们对民间工匠的经验积累和工艺创新极为重视,每做一处新的方案都尽量同当地的居民进行访谈交流,并记录下来。

在材料的选用上,也是充分利用了阳朔石、青瓦、杉木、毛竹片等乡土材料:整个街坊巷子街道的青石铺地,传统斜撑和折叠开启方式的杉木门窗,外砌青石夹墙、内浇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墙的构造形式,统一的小青瓦的屋面……都体现了设计师对材料原质型的专注。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中央大厅表皮竹片的组织和排列,当地生产的竹子被切成窄片,侧向紧密排列成格栅,将建筑外层包裹起来,从正面看是锋利的竹侧翼,一侧斜看是竹子的内凹的内表面,另一侧斜看是竹子光滑的外表皮,单一的材质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微妙变化,这呈现了其他材质都无法比拟的效果。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毛寺村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当地乡土材料以及当地传统建造工艺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见图5-39)。该小学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吴恩融教授和“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部主任穆钧从调研到试验再到施工,历经5年的时间设计完成的。

图5-38 中央大厅竹片表皮肌理

资料来源:张轲,张弘. 阳朔小街坊[J]. 世界建筑,2007.

图5-39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鸟瞰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走向公民建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设计师发现当地的生土窑洞蕴含着大量基于自然资源并值得生态建筑设计借鉴的生态元素,于是研究了它冬暖夏凉的原理,通过计算机热学仿真模拟,以效果和造价为坐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用最基本的生土和其他自然材料为基础的建筑蓄热体和绝热体的使用,是提升建筑热特性、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也就是说,传统的建造技术加入生态设计系统的优化,建造出了节能低耗又造价低廉的建筑。再如在土房子的外面覆盖上瓦片,以防止雨水的渗透和腐坏。

小学的建造施工全部由当地的村民完成,一方面可以延续他们娴熟的传统工艺,使其认识到传统技艺的价值所在,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可以使村民挣到一些劳动报酬来补贴家用。另外,建筑所需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如土坯、茅草、芦苇等,除了整土方的挖掘机外,所有的建筑工具和材料都是当地农村常用和常见的。如屋檐下防止屋檐水淤积的地面,参照了当地的传统方法,即用碎砖、卵石、毛石等当地大众使用的材料。从这个学校的慈善项目中,村民们得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工艺和随手可得的材料的重要性。在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向他们诠释了一条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的、具有本土特质的营造之路(见图5-40)。

玉湖小学

玉湖村是一个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丽江的纳西小村落,小村坐落在玉龙雪山脚下,雪峰为村落提供了一个壮观的背景。玉湖小学项目将研究和设计融为一体,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对环境、社会和建筑保护的根本理解来达到对丽江乡土建筑的新的诠释。整个建筑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带展览空间的社区中心,它是向整个村落开放的;第二部分是由一个单体教室、社区中心和洛克故居的外墙共同围合而成的公共院落;第三部分是学校的内院,被两个教室单体和农田界定。

图5-40 当地村民施工现场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走向公民建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设计师有意识地将当地材料和纳西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运用到了设计之中,并且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石墙和铺地时,大量使用了当地资源丰富的白色石灰沉积岩和卵石。在建筑施工方面,本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整个工程的建造由新加坡顾问队带领当地施工队及建筑工人共同完成。

在此项目中,建筑师李晓东将研究和设计融为一体,试图通过对环境、社会和建筑保护的根本理解来达到对丽江乡土建筑新的诠释。他以一种现代语汇来诠释当地的乡土建筑,将新增的建筑与原有环境相融合。乡土建筑的精华通过设计师的提炼加以保留,形态上基于传统元素的简化:被拉直的屋顶曲线、简化的木格栅山墙;材料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石墙和铺地上的当地白色石灰沉积岩和卵石的应用;以水为魄的纳西文化,每家都会将临近玉龙雪山的融水引入各家院落,而该设计中也延续了这一传统手法,不仅带来美学上的愉悦感受,更是对空间和历史的一种巧妙的隐喻和界定(见图5-41)。

高柳社区中心

图5-41 石墙材料的本土化

资料来源:王路. 纳西文化景观的再诠释——丽江玉湖小学及社区中心设计[J].世界建筑,2004.

这座建筑是为经常聚集在此集会的日本各地的摄影师和画家使用的一个小型集会场所。在江户时代,日本房子仅仅用和纸和套窗来分隔室内外空间,如此单薄的材质就能用来联系和分隔场所与建筑,而近期通过调查发现,基地附近有很多的房屋屋顶用茅草修葺,而其余部分则被铝合金窗框和玻璃取代。这个项目的目标正是要复原这种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手工工艺。建筑师隈研吾认为,只要做手工和纸的工匠小林康生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和纸的话,就有希望、有信心用和纸来建造建筑以抵挡风雨和严寒。

该方案在设计之初很好地做到了公众参与,即建筑师亲自向当地的民众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听取大众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做法在欧洲和美国设计公共建筑中已经获得普遍认可。当建筑师提出茅草修葺的方案模型时,与会的居民则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支持,一种是反对。反对的居民认为,这样的建筑住起来冷,而且后期维护费用也比较高;支持的居民认为,虽然这种类型的建筑维护起来比较辛苦,但是毕竟茅草材料是当地的特色。通过与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设计团队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在小镇上做什么设计,必须十分细心和认真。此外,对事物要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尽量尝试多种思考方法,并要不断地反思设计师自身的、固有的、所谓的常识和经验(见图5-42、图5-43)。

图5-42 高柳社区中心与环境的关系

资料来源:http://photo.zhulong.com.

图5-43 高柳社区中心建筑外形

资料来源:http://photo.zhulong.com.

在材料的选用上,做手工和纸的工匠小林康生发现,现在日本的手工和纸使用的是产自中国和泰国的槠树,这与以前日本的槠树纤维长度不同,触感也不同,于是他在自家庭院里种植过去的老槠树树种,并决定用它来制作和纸。仅仅用和纸和套窗来分隔室内外空间,这对和纸的防水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于是小林先生提出了在制作好的和纸上涂上溶于水的柿漆和魔芋的方法,用以提高和纸的防水性能。涂上柿漆就能增加和纸的强度,将魔芋用热水化开变成糊状,然后用刷子涂抹到和纸上,和纸就不会因为在摩擦过程中起毛、使纤维松散而最终导致其变得破破烂烂。和纸材料的运用表现出了日本文化所特有的柔韧与坚强的特性,同时它与周围环境融合,从而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在建筑室内,地板上全都贴上了用魔芋和柿漆处理过的和纸,当人们走进建筑物内部时,就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是被和纸包裹起来的一样。

在建筑的结构上,隈研吾采用了交叉型的钢筋,因为如果只是采用一般的木筋交叉,那么室内就很难达到柔和的视觉效果,因此使用了交叉钢筋,直径为5毫米的钢筋组合出了钢筋交叉的新技术,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建筑的屋檐尽量拉长,并且压得很低,几乎看不到建筑的正立面,整个建筑的体形与周围的民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低调而内敛,建筑和水田直接连在了一起,看起来好像是从水田里直接浮起来的一样,使建筑恢复了与大地之间的联系。

安养寺木结构阿弥陀如来坐像收藏设施

在山口县关市北部丰浦的安养寺中有一尊平安时期(794—1192年)用一棵完整的树木雕刻的大佛,高2.7米。此项目就是要设计能够保存雕像的设施。寺庙周围有很多用土建造的仓库,即先用木材制作框架,然后再在里面填上土,最后涂上一层薄薄的土或是灰泥。但是这里的做法并没有木框架结构,只是依靠土形成的土块来作为构造墙体。隈研吾受到当地这种材料的启发,于是在此项目中采用了日晒砖的施工方法:首先将泥土溶于水中,然后掺入稻草、布屑、秸秆等纤维制作成砖块,将其晒干,最后再从下往上依次堆砌,为了防止土块被雨水溶解,隈研吾甚至在土块中混入了少许水泥。对这种本土材料的研究和使用,使得他开始逐渐关注自然材质。这种本地特有的夯土砌块是一种朴素原始的施工方法,就是在材料贫瘠的地区,其施工方法也很容易操作,可以说人人都可以轻松完成和参与。

因为保存的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建筑的安全性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于是在水泥建造的框架外又堆砌了日晒砖,这样就使建筑的抗压性和强度大大提升。佛像的前面和两侧采用了铁板和日晒砖相结合的构造方式,以此来保证结构的强度,在墙面和地面交接的位置也采用了通风良好的砌筑方法,满足换气的需求。砌块方式的土墙还具有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功能,房间的湿度升高,墙体就会吸收水分;湿度下降,墙体就会释放水分。土墙这一独特的性能保证了空间的舒适度,从而保存了木结构的佛像。

篱苑书屋

位于北京市郊怀柔区雁栖镇交界河村智慧谷一处背山面水的区域,建筑师李晓东最大限度地将附近的自然资源纳入设计之中:如茂密的山林、清碧的池水、破旧的堤坝、耸立的石碑、倒卧的巨石以及一棵梨树、两棵栗树、几丛芦苇等都作为设计的一部分被他编进场景设计的序列之中,通过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手法,将环境与建筑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见图5-44、图5-45)。

图5-44 书屋外观

资料来源:http://blog.zhulong.com.

图5-45 书屋室内设计

资料来源:http://blog.zhulong.com.

篱苑书屋的总建筑面积为170平方米,局部位置为两层,包括一间阅览室以及一间很小的储藏室。它将方钢以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构件,外面的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然而它最能够体现亲近自然的设计手法的则是建筑立面的表皮处理。建筑师李晓东通过调研发现村子里最常见也是最本土的材料就是柴火棍,它是当地人常年取暖烧饭的主要材料。他一直希望建筑的建造能够与当地社区产生共鸣,于是他选择了45 000根长短一致、表面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柴火棍作为建筑的表皮,也就是说,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解决当地的问题。虽然这是一座图书馆类型的现代建筑,却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智慧,呈现出现代建筑与大自然的共生。简单的建筑材料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柴火棍这种本土的材料,才变得更平易近人,更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同和喜欢,柴火棍的使用不仅能与环境遥相呼应,还能营造出一种自然的书卷气,切合建筑的主题。

在篱苑书屋的设计上,当地材料的选用除了能够给人以亲切感和认同感以外,还具有生态效应。因为建筑外面就是湖面,而书屋的入口处被置于建筑的最低位置,在夏天只要打开入口处和接近屋顶上层的窗户就能将水面的湿气和凉气带入室内,而热气又可以从侧面排出,所以书屋的室内空间也会较为凉爽。然而到了冬季,中间铺满柴火棍的双层玻璃屋顶可以将储存的热气逐渐释放出来,室内就会变得温暖。可以说,本土材料结合适合的技术,通过利用自然的方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冬暖夏凉的效果。篱苑书屋的设计思路就是将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使得建筑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很突兀地与自然对立。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博物馆选址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下新庄村边的田野中,建筑目的是向来访者展示当地古老的手工造纸工艺,以及有关手工纸的文化产品。假如在一个具有显著地域特征、传统文化,具有强烈场所属性的乡土环境里建造一个博物馆,那么建筑的活动也应该是当地传统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一部分。设计师在遵循这一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当地气候、建筑资源以及传统的建造方式进行全面的考察,认为建造本身才是建筑地域性最本质的出发点。因此建筑最终采用当地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做法,采用当地的杉木,竹子、手工纸、火山石等低能耗、可降解的、当地常用的自然材料,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乡土环境中的建造方式具有明显的手工特征,缺乏现代工艺的细致处理,所以杉木、竹、火山石及手工纸这些当地材料看起来不够精致和完美,因为它们会随着日晒雨淋褪色、干裂、变黄、变旧等,然而正是这种变化和残缺赋予建筑一种时间感,使其融入环境之中,使其呈现出最本质、最真实的状态。正是基于这种不追求机器批量复制生产工业品的做法,将建筑和材料中最本真的价值还原和呈现出来。

建筑的营造适应了当地气候,充分利用了当地材料、技术和传统工艺,同时又结合了传统木结构体系和现代构造做法,并完全由当地工匠来营建,从而使项目建造本身也成了地域传统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一部分(见图5-46~图5-48)。

图5-46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基地环境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asc.org/html/zp/sj/04/2014/0315/98873.html.

图5-47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asc.org/html/zp/sj/04/2014/0315/98873.html.

图5-48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室内设计

宁波博物馆

由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建筑师设计的宁波博物馆是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建筑的外墙由上百万块旧砖瓦、陶片等材料砌成。博物馆外墙的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最常见的“瓦爿墙”,而斜壁则是运用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的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出来。瓦爿墙是宁波地区随处可见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历史上是以宁波的慈城地区为代表,它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一种特有形式。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而绝大部分则是宁波在旧城改造时期积留下来的废弃材料。在这些废旧材料中,以青砖的数量最多,生产的年代最早的是汉晋时代的古砖,还有的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在砌完的外墙上,在很多青砖上还能清晰地看到镌有“福寿”的铭文。如果按照每平方米100块旧砖旧瓦的使用比例,整个博物馆13 000平方米的瓦爿墙则需要100多万块旧砖瓦,因此这栋建筑成了国内首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建造的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通常采用的现代高新材料相比,使用这些宁波旧房拆迁时收购来的旧砖瓦,材料费用的开支可以减少50%以上(见图5-49、图5-50)。

图5-49 宁波博物馆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zw.nbwh.gov.cn/art/2012/3/1/art_48_27484.html.

图5-50 宁波博物馆墙体肌理

资料来源:http://zw.nbwh.gov.cn/art/2012/3/1/art_48_27484.html.

博物馆巨大的青色墙面,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建筑外墙大量地使用了回收材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而且还见证了消失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属于收集和重现历史这一理念是相吻合的。

宁波五散房

宁波五散房是中国建筑师王澍和搭档陆文宇在宁波鄞州公园内设计的五幢实验性的小型建筑,总面积为2万余平方米。它们有着艺术的概念,设计风格低调质朴,在一个广袤的田野里产生,却与城市贴切地交融在一起,形成闲趣、随适的状态。五座建筑分别为两座茶室、一座画廊、一座咖啡厅、一座管理用房,五座建筑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不同的地方材料以及不同的建造技术,从而营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建筑。

在鄞州公园附近原有三十多个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乡村,但由于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扩张和更新建设使大部分乡村建筑被拆除,这个地段也变成了宁波鄞州的中心商务区,所以说这些公园建筑承载着恢复传统和表达城市现代化建设面貌的双重任务。对此,建筑师选择了把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材料“砖瓦”和现代钢构玻璃、预制混凝土构件等材料相结合。对于如何让乡土建造方法与现代施工技术共生,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如用夯土技术、钢构玻璃、预制混凝土件等一些中国传统的建造方法进行了实验。王澍认为,中国的建筑工人多多少少都懂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但是由于当代建筑的快速批量地复制生产,很多手工艺逐渐被遗忘,传统的做法面临消失的困境。这些小型实验的目的就是将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继而将其传承下去。这些小实验大量地使用了传统工艺和建造方法,从而也积累了很多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上的经验,这项实验为以后这种传统手法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澍有别于国内其他建筑师之处在于,他一直以借鉴中国传统、采取回到事实本身的态度,寻求一种来自传统的方法来重新深入地解读当代的建筑,其出发点都建立在传统之上,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理解是王澍一贯的设计思考方式(见图5-51)。

图5-51 宁波五散房

资料来源:http://arch.liwai.com/content-36942.htm.

石材美术馆

石材美术馆位于日本一个叫作卢野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旧奥州街道驿站的村落。委托人白井先生是当地的石材生产商,他希望用较低的价格成本,将大正时期的米仓改造成美术馆。因此,设计最终决定使用白井公司生产的石料,并且让其手下的工匠来进行美术馆的建造,这样就可以在材料和人工方面把造价大大降低。

美术馆设计以砌筑石块建筑墙壁的砖石结构作为基本的建筑施工方法,仅仅依靠石匠建造,通过避免装配、采用融合和渐变等设计手法来完成建筑。经验丰富的石匠将沉重的石墙中的石材抽出三分之一,来保证石壁的半透光,然后在石柱上安装石制的百叶,从而营造出极具透明感的石壁。然而考虑到日本多地震的情况,又在石柱中嵌入了H型钢材,同时安装了石材百叶,从而形成了石材建造的整体效果。这种独创的砌造方式,使石头不再沉重,产生了轻巧的效果。

隈研吾通过对砌体材料构造方式的创新,拓展了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从而赋予了材料新的肌理和视觉感受,使笨重厚实的石材墙体转变成了轻盈剔透的墙面,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石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长城竹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邀请了当时最活跃的十二位亚洲建筑师,请他们设计展示各自最喜欢的房子,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试图将长城和竹屋交织在一起。因为长城附近全部是丘陵地带,没有平坦的土地。一般的做法是将土地进行平整,然后在上面建造建筑,从而使建筑从周围杂乱的世界中凸显出来,使它看起来比较醒目(见图5-52、图5-53)。

图5-52 竹屋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图5-53 建筑材料的使用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但是如果在这片土地上采用平整土地、再进行建造的手法,就会使建筑脱离自然环境,最终建筑师的做法是将建筑的底部变成曲线,来顺从起伏的地势。竹子相比木材来说,不需要人为的加工,因为它本身就是笔直的条形材料,但是人们使用竹子大多数是把它们作为表面的装饰,因为虽然它形状笔直,适合在梁和柱上使用,但是竹子一旦干燥就很容易开裂,因此不能用于承重。隈研吾在竹屋建筑中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可以将竹子做框架,再往里面注入混凝土,这样的话,竹材就能接近构造材料了,虽然不能完全作为承重材料使用,但是比起以前只能用作装饰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突破,因为它可以升级为不拆模模具。一般情况下,模具在浇灌混凝土后要拆除,而这种新的方法则是往竹子里浇注混凝土后,直接把其看作模具的一部分,原封不动地将其保留下来。这种特殊的施工方法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将混凝土浇注到铁管中,来制作CFT(水泥填充钢管构造,Concrete Field Tube),往钢制的管子里注入糊状的混凝土,这种技术不需要做框架,不需要框架也就不存在拆装框架的工序,工期也就自然缩短,这种方法建造的立柱虽然纤细却十分坚固耐用。

此外,在处理竹子的时候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竹子的采伐时间关系到竹子的耐久性。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竹子里面所含的糖分会发生变化,糖分低的竹子耐久性比较强,因此必须在合适的季节将竹子从山上砍下来,如果不趁着糖分低的时候砍下来,竹子会很快腐烂。一般认为,刚入秋的时候,大概8月中旬竹子的糖分最低,所以需要在这个时候进行采伐。采伐来的竹子还要进行脱油热处理。竹子里寄生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如果不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它们杀死,也会导致竹子腐烂,减少竹子的使用寿命,但是温度过高的话会影响到竹子的纤维。脱油处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用“热水脱油”和“火烤脱油”,热水脱油是将竹子浸在热水中,而火烤脱油就是把竹子放在灼热的铁板上烤。在成本方面,火烤法是水煮法的几倍。虽然这两种方法都会使青竹变成黄色,但是用火烤过后会有一些烤焦的痕迹。虽然在耐久性上两种方法并没有很大区别,但隈研吾最终还是采用了水煮去油法。在进行脱油操作之后,竹子由绿色变成了沉稳的黄色,别有一番风味。

这座建在狭窄的山岩之上的建筑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竹子是一种简单而朴质的材料,它的大量使用使中国的传统材料与现代空间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文明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

建筑材料是构建空间的基本要素,隈研吾在他的设计实践中,将这些自然材质巧妙地与空间格局相融合,完美地体现了自然环境和内部空间的一体性。正因为如此,隈研吾的建筑在空间营造上常带给观者禅意的感受,在竹屋这项建筑设计中,他选用了近乎真实的竹子来围合空间,使得这一朴素的自然材质在建筑空间中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从而也使建筑空间在这种自然美中回归了自然本色。

多明莱斯葡萄酒厂

多明莱斯葡萄酒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纳帕山谷,是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创造性地使用石材的经典之作。这座酿酒厂是一个简单的长方体体量,由酒窖、存放两年以上的大桶间和成品库房三个功能区域组成。

此项目基地的气候昼夜温差大,虽然比较适宜酿酒用的葡萄的生长,但对于酒的储藏和酿造却十分不利。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试图设计一栋能够适应这里气候特点的建筑,他们起初尝试使用当地特有的玄武岩作为表皮材料,这样白天既能够阻隔和吸收太阳的热量,夜间又能将能量释放出来,可以平衡昼夜温差。但是附近可以采集到的天然石块却比较小,无法直接使用。于是他们设计一种金属丝编织的“笼子”,将大小不一的石头装填在两片铁丝网中,这样就形成了隔热保温的外表皮,石块颜色从深绿到黑色。白天阳光透过石头缝隙射进室内,大尺度的“笼子”可以让光线和风进入室内;中等尺度的“笼子”用于外墙底部以防止响尾蛇从填充的石缝中爬入;小尺度的“笼子”用在酒窖和库房的周围,形成密实的遮蔽,从而呈现一种斑驳柔和的光影效果。这种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称为“石笼”的装置,具有一种变化的透明特质。从这个作品可以看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对表皮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同样的空间体形,会因材质肌理的变换而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此外,他们对材料的选用体现了其对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挖掘,同时又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严谨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简单的、当地的材料造就的表皮肌理,建筑往往不刻意追求真实的尺度与层高,而是追求一种视觉上的序列感(见图5-54)。

图5-54 多明莱斯葡萄酒厂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墨西哥Casa Gabriela独栋住宅

“Casa Gabriela”是一座位于墨西哥梅里达市的南部城市发展地带的独栋住宅。由于房屋直接面对街道,建筑师在入口空间前设置了一处户外开放空间,在建筑附近安放了一个L形的水池,水中放置含有抑制蚊虫的有机元素。进入建筑后首先到达的是厨房、起居室、餐厅等公共空间,位于卧室与公共空间之间的是浴室和试衣间,卧室与公共空间都有半室外露台。通过露台区域,便可到达后花园和屋顶上的开放天井。公共空间露台上设有楼梯,可以通往屋顶的开放露台。此外,在素混凝土墙上开有一道红色的大门通往后院,鲜艳的色调传承了传统墨西哥建筑的特色,室内家具以及饰品的色彩选择都与当地的文化工艺息息相关。

(1)在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方面给予了周全的考虑。由于墨西哥气候十分炎热,因此,在建筑的墙面上仅仅开了很小的窗户,墙上的洞口能够保证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同时双层高的天窗开口也能有效疏散热空气,因此空间内部可以自然地保持舒适的温度。

(2)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主要使用了混凝土作为基本的材料,直接保留了原材料的质感,将混凝土砌块直接裸露在外面。混凝土砌筑的镂空格墙能有效避免受风吹日晒、雨水以及飓风的影响(见图5-55、图5-56)。

(3)在庭院植物的选用上,采用了本地最为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生长比较茂盛。当地植物的大量使用能吸引各种野生鸟类,同时也可为住户提供一些蔬菜、瓜果和药草等。

图5-55 通往后院的红色大门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56 建筑附近L形的水池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扬州的三间院社区中心

由南京大学张雷教授设计的三间院位于扬州的京杭大运河畔,这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三间院,其西侧为产业区,东侧则是一片村庄。该建筑最初的功能类似于农家乐会所,但是最终因经营需要变成了以餐饮为主的社区中心。该社区由三个单元构成,每一单元又围绕三个内院螺旋式地布局,三组院落分别被赋予“水”、石”“竹”的文化主题,让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建筑拥有了文人化的艺术气质。这三组院落——水院、石院、竹院格局的设计理念来自蒙古草原的连续坡顶的小客栈以及江南新民居的轮廓和院落,这些不同风格的、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院落布局都是以极为简单的建造逻辑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为了传达与再现乡土聚落的空间结构,三个院落中有两个平面完全相同,另一个平面形态稍稍做了一些改变,看似随意自由的平面布局像是在大自然中生长的乡村风土建筑。

三间院使用的材料也非常简洁、造价低廉。为了与周围田野地景相配合,三间院选用了当地的黏土砖来完成建筑的结构和外墙体表面的肌理。这种农村最为常见的砌筑材料造价虽然便宜,但是红砖不同的砌筑方式却能够营造出极为丰富的肌理感:或将两边的砖块每隔两个就旋转伸出墙体,在极少洞口的墙上创造出有趣的光影;或将表面做成暗砖格,从而为单调重复的外立面增添几分趣味。

以现代的方式来营造和使用这种当地传统的材料,能让当地的村民对传统材料和工艺有另一层面的认识,对其进行保留、改进和延续。它展现了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本土性资源利用的探索(见图5-57)。

图5-57 三间院社区中心的夜景

资料来源:张雷. 三间院[J]. 世界建筑,2011.

诗人住宅

诗人住宅是两位诗人的私人住宅兼工作室,坐落在南京高淳县凤山石臼湖边,距离南京市区约一小时车程。该建筑周围有湖、大片的农田,以及零星地散落的农居。此外,附近的砖窑厂为附近的居民提供建筑所需的红砖。

在诗人住宅中,建筑外墙的材料就选用了当地生产制作的红砖,这样一方面减去了运输过程中的困难,并降低了建筑施工的造价;另一方面,对当地的工人来说,对于此种材料多样化的施工工艺,他们都能了如指掌,同时又能强化其材料的地方性。与传统工艺不同的是,建筑师将当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红砖,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方式,设计出多种各不相同的表皮肌理:墙面在砌筑方式上使用了空洞、砍半砖和凸半砖三种砌法的混合,通过这些砌砖法进行立体主义式的抽象编织和几何划分,窗子看似随意的开洞方式揭示了建筑外立面内在逻辑的规律性控制。这种对传统材料新的诠释创造了一种新的本地传统(见图5-58)。

图5-58 诗人住宅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两幢房子延续了“院落”的主题,分别采用了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布局,分别对应西面及北面的湖面。建筑同附近的村落布局相同,每个单体建筑的坡屋顶将当地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延续下去,同时将带有竹子、石头和水的庭院围绕在中间,形体之中还包含了如前院、冥想院和采光天井等空间结构,由于基地面积比较充足,因此建筑功能布置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直角空间、线形序列等设计手法得到充分的运用。总之,该建筑中营造了大量且连续的交流、休闲和展示空间以及丰富的建筑功能。

瓦尔斯镇的温泉浴场

温泉浴场位于瓦尔斯镇,它是一个旅馆的配套项目,其设计嵌入地下,通过地下的通道与旅馆其他功能房间相连,整座建筑采用又薄又长的石板砌成,整齐简约的表面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像一块六面体的巨石嵌入山体,建筑深入底层,去寻求一种强烈的“原始力量”,使之获得持久而超越历史的状态。200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彼得·卒姆托在楼板间留出6厘米的缝隙,用玻璃密封,光线透过窄缝洒进雾气弥漫的温泉浴室,在室内形成一种带有心理暗示的神秘氛围。这样一个除了水和石头以外空无一物的空间无疑是在营造某种适于精神仪式的氛围,让人品味这种独特的空间体验和精神上的冥思默想(见图5-59、图5-60)。

图5-59 瓦尔斯镇的温泉浴场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图5-60 瓦尔斯镇的温泉浴场室内设计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在材料的选用上,彼得·卒姆托选用了片麻岩这种材料,片麻岩是一种在瓦尔斯当地村庄各种建筑物上最常使用的一种本土化的石材,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石,里面含有白色的石英和云母,上面还有网眼状的肌理,没有加工过的片麻岩本身材质的颜色很不起眼。这让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当初选择材料时,曾犹豫要不要选用一种叫作意大利黄沙石的材料,但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彼得·卒姆托最终决定使用片麻岩这种材料。一方面是考虑到材料对地域的适应性,如果将别处的材料费时费力地运到此处,可能会遭遇“南橘北枳”的尴尬,这样就得不偿失。然而片麻岩作为当地最为普通常见的石材,它的高使用率正是体现出了它对环境的高适应性,因此也就自然地成了首选材料。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建筑师自身对于石头在洗浴建筑里所呈现出的独特气质的迷恋。石头与水是完美搭档,它们可以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彼得·卒姆托通过理性地分析建筑的本体诉求以及不同石材展现出来的不同品质,而最后选用了当地石材,这充分显示了彼得·卒姆托对于地方性特殊地质构造以及本土材料的尊重。石板层层相叠形成了丰富的表皮肌理,但远看又如一块巨大的多孔岩,整体给人一种理性、纯粹的视觉享受。彼得·卒姆托运用天才般的想象力用一个简单的方盒子获得了迷人的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在砌筑方式上,常规的做法是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墙或者框架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贴上面材或者干挂石材。然而这样面饰的传统做法则失去了结构支撑的意义。在瓦尔斯温泉浴场中,建筑师彼得·卒姆托采用了“瓦尔斯复合石构”的砌筑法:由于石材的尺寸大小不同,所以先在剖面上将不同宽度的石条砌筑起来,然后在视线所及的一面砌筑平整,而另一侧则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态,然后在石墙的中间浇灌混凝土,这样就使石材既能成为承重结构,又能满足墙体表面装饰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在瑞士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建筑材料的收缩与膨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建筑师使用了参差不齐的内侧砌筑方式,不规整的砌筑可以加大不同材料之间的啮合度,避免了经常收缩所带来的面饰层脱落的问题。考虑到热胀冷缩的现实问题,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对建筑的上部也做了精心的处理,工匠们将原本应该是紧实的整块现浇的混凝土结构,分成了一块块独立的单元,这些被分解的、独立的小单元之间的空隙则保证了建筑在小范围内的自由伸缩。

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

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村是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乡村实践案例。建筑师王澍是通过中国古人随着时间推移而呈现不同的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强调人、环境、建筑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滕头馆黑白相间的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瓦残片堆砌而成的。这些材料是建筑单位的员工们在象山、鄞州、奉化等地废弃的工地里收集来的,其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过百年。建筑师利用传统“瓦爿墙”的技术,经过构造上的处理以及美学上的提升,使其充分彰显了浓厚的乡土气。此外,瓦爿墙不仅仅具备围护的功能,而且它与混凝土共同砌成的厚墙还是一种十分经济环保的保温隔热材料,使得建筑不仅体现出特殊的地域文化韵味,同时又降低造价,从而达到了独特的节能效果。在墙体内侧厚厚的水泥内墙上则使用竹片进行了肌理处理,用宁波工匠采用独有的竹片模板制作技艺制成的竖条毛竹模板做成清水混凝土剪力墙。建筑师以毛竹为模板,使混凝土少了几分冰冷,多了几分亲和力,这种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在追求可持续建造的同时,也十分讲究形式的美感(见图5-61、图5-62)。

图5-61 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建筑在材料的选用上,使用了竹、旧砖瓦等具有地方特征的传统乡土材料,并结合当地传统的手工技艺,一方面体现滕头案例馆的自然生态的生活理念,另一方面旨在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寻回失落的本土村落文化。王澍不仅能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挖掘建筑的本质,而且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再度诠释,并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

宇都宫宝积寺站CHO藏广场

该设计项目是要对站前广场上三幢石造仓库中的一幢进行保留并改造,然后在利用建筑拆除后的大谷石再新建一幢建筑。宇都宫一代盛产大谷石,这个项目的设计宗旨就是对大谷石材料进行研究和再利用。

大谷石的脆性比较大,不能把它独自用作承重结构,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构造体系,负责结构设计的人员建议在使用铁板制作的对角线骨架中嵌入石块。这样一来,就能完全发挥大谷石的抗压能力。钢铁具有很强的抗拉能力,大谷石又能完全发挥它的抗压能力,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的钢筋混凝土同时满足了抗拉和抗压的要求,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构能够使石材和钢材之间平稳地传递荷载?如果只是在钢铁骨架中嵌入石材的话,那么石材只不过是作为表皮存在的一种外墙装饰而已。为了更好地传递荷载,只能采用将钢铁和石材从下往上一层一层砌筑的方法,这就需要不同工种之间密切良好的配合。

这种新的结构方式实验成功后,设计师隈研吾将这种半透明的、具有良好承重保证的石墙附加到了原有的石造仓库上,在临近道路的开口位置拆掉了原来砖石结构的墙体,用这种半透明、半镂空的墙体替代。此外,这种结构同时也用在了新建建筑之上,这个案例很好地展示了对当地材料大谷石在建筑上的再利用。

木桥博物馆

梼原木桥博物馆位于日本高知县,由日本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设计。村主任的要求是设计一座桥,从而在以前设计的“云之上旅馆”和“云之上温泉”之间建立一种连接。建筑师决定采用廊桥的形式,即在桥上覆盖屋顶,这样不仅能保证行人不被雨淋,而且还能保护桥的木构架,同时桥下的空间还能作为店铺和餐饮之用。如果能将桥下的空间用作艺术工作室空间来展示一些作品,即将此处建成艺术家工作室的活动场地,那么就能使桥发挥更大的功能。于是一个复合型的桥,承担了交通、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多项功能。

图5-62 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内庭院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建筑主体是由短小的木材通过斗拱挑梁的方法搭成,为了防止木材端头部分被雨淋坏,设计师涂抹了传统的白色贝壳粉和高耐久性的水性乳液。建筑的底部仅仅设置了一根木柱,倒三角造型的产生是因为建筑师们用悬臂挑梁的构造来支撑外侧的屋顶,为了营造大的屋顶自然生成了斗拱的建造方式。两侧则安装了两台全玻璃的升降电梯。乍看之下,这个好像悬浮在空中的建筑由无数相互交织排列的木梁架组成,木结构的轻巧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设计方案是日本传统建筑结构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体,它很好地将日本的传统美学与当代建筑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和谐共处(见图5-63)。

图5-63 梼原木桥博物馆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受建筑所在地块的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建筑被设计成一个极具雕塑感的倒三角形,这个形式遵从了附近山体和周边建筑的轮廓。博物馆顶部设置了一个玻璃平台,该平台为室内引入了自然光线,大大促进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重重叠叠的木梁结构被转化成室内天花板,同时也突出了整个建筑倒三角的形式特点。地面与天花板之间被玻璃板包围起来,为公共大厅和每个展厅提供了观景的良好视野。

梼原市场

位于日本高知县的梼原市场是用茅草和杉树来联系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一个作品。梼原市场是售卖蔬菜、水果的市场,同时还兼有旅馆的功能。设计师决定使用具有质感的茅草来取代建筑中普遍使用的混凝土、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这种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日本茶道的客房与茶厅,梼原至今仍然保留着十三座由茅草修葺的茶堂。梼原町因日本幕府著名武士坂本龙马而闻名,坂本龙马对明治维新贡献良多,他当年就时常走在这座小城的主干道上,沿这条路向前,可以看到许多茶堂,这些茶堂就是当地人为赶路的旅行者提供免费茶水的地方。梼原市场就是试图重新创造出一个能够让外来的旅游者和当地村民们互相交流和休息的空间见图5-64)。

图5-64 梼原木桥博物馆

资料来源:http://news.hexun.com/2014-02-22/162394873.html.

起初,隈研吾计划将茅草作为墙面的材料,然而根据日本建筑规范的要求,三层以上的住宅类建筑不得使用可燃性材料,所以说将茅草作为墙面材料的构思不得不放弃,但是虽然不能将茅草修葺墙壁,却可以将其作为窗扇使用。因为虽然限定了外墙面的材料,但是对于窗扇的材料,规范上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决定将其制成窗扇,然后再覆盖在整个外墙面上。既然将其作为建筑材料,就必须考虑它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只有十年使用寿命的茅草,建筑师决定将屋檐伸出2.4米,来阻挡雨水对茅草的冲刷,这种加长出檐的方法对于常年多雨的日本来说非常有效。此外,为了制作可开合的茅草窗扇,设计团队将茅草扎成了草垛,并使它能够绕横轴转动,这样从建筑的内部来看,就不会将视线放到窗框上,而是转到茅草上,另外只要旋转一层的把手,就能将上面够不到的地方回转过来,这样就解决了窗扇的开合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地域的差异、气候条件的不同,孕育出的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也各不相同。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舒适,想要找到作为主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要与自然环境和平共处,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那么在房屋的建造上,使用自然的素材是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建筑与周围场所的情感联系。

石头、木材、竹子、混凝土等本土的自然材料,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回收利用,它们都是低造价、低耗能、低维护的,那么对这些本土材料的使用,就使建筑本身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性,即能够与它所在场所的周围产生幸福的联系,所以在使用自然素材进行建造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处环境的地域、条件等具体情况,并建造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的建筑,从而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拥有和谐的关系。

5.3.2.3 当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

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植根于人类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历史文化土壤之上的。每一处场所、每一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不同于别处的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它们的空间结构关系、肌理以及各异的形态特质,体现了当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的积淀。正是对这些要素的传承和延续,促进了空间物质形态的变化,塑造了有意义的场所,同时也影响了人们感知此空间的态度和方式。

唐山市城市展览馆

唐山市城市展览馆的主体是由几座极不起眼的旧建筑组成的,该建筑的前身是面粉厂,它位于市中心大城山的西麓。大城山是唐山的摇篮,它同凤凰山一同构成了唐山市中心的双峰,彼此遥相呼应形成对话的关系。但是封闭的面粉厂区从格局和功能上都与大城山和市区产生了隔阂,面粉厂的外迁缓解了此问题。但是作为封闭的生产基地,遗留下来的工厂规模庞大且仓库结构保持良好,将之完全拆除十分可惜,如将院墙拆除后的空间转变成可供市民活动参与的公共社区,将是使山体回归城市的有效途径。此外,考虑到面粉厂留下的厂房是日伪时期建造的弹药库,将其保留对于一个绝大部分建筑只有30年左右寿命的城市而言,拥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四座日伪时期建造的仓库和两栋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粮仓的保留,构成了一种公众可以漫游的、连续的、有意义的整体。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感受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加建部分的设计进一步保留了厂房和山体间的形态格局,以尊重和完善原有建筑肌理为建造守则,通过平行、通透、联系、放大、对比、和谐等原则,让原有建筑在新的空间环境和功能中得到更好的认同。戏剧化的庭院处理、原型化的屋面、门廊的改建、极少化的材料选用等,使原有废弃的建筑空间在陌生的环境中变得更有魅力。在历史印记的保留方面,设计师们做得很好,如对毛主席语录、生产标语、工厂的旧木门、斑驳的旧墙面等痕迹的保留,这些历史的残片使空间多了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让人再一次地体验历史与现代、昨天与今天、屈辱与荣耀的并存。建筑的演变承载了历史的变迁,这几幢建筑的蜕变好像就是唐山历史发展的缩影。此外,在服务对象上,与“798”服务中上阶层所不同的是,它面对的是广大的普通大众,它是广大市民了解城市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基地,是为草根阶层准备的历史教科书,在展馆内部畅想未来的同时,又能体会城市的历史记忆,这种在当地城市特有的文化中生成的建筑是一种本土的呼唤和创新(见图5-65)。

图5-65 唐山市城市展览馆全景

资料来源:建筑创作. 唐山市城市展览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桥上小学

福建下石村的桥上小学正是基于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建造的,福建平和县下石村早年是由两个圆形土楼组成,中间由一条溪水将其分隔。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桥上书屋就是建造在两座土楼之间、溪水之上,意在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土楼这种具有强烈的内向防御性的集合住宅形式,给整个村子留下了安静的韵味和丰厚的文化遗产,然而封闭独立的格局却缺少了公共交流和休闲的空间以及形成精神凝聚力的场所。桥上小学的选址和功能的多元化,优化和激发了这种原发的空间系统和潜能。

桥上书屋用细密的桉树木条将方筒式的建筑包裹起来,横亘于小溪上方,下方则用钢索悬吊着一座轻盈的折线形钢桥连接两座土楼。书屋内只有两个阶梯教室和一个小型图书馆。两个教室在两端,分别朝向两个土楼,教室端头转门和推拉门的设计使其在课余时间内转身变为服务大众公共活动的舞台。该建筑不仅连接了两座土楼,而且也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为村子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供村民进行自发的活动。桥上书屋以一种点状的方式介入土楼古老而又匀质的村落,给原生空间注入强心剂,通过刺激整个空间的问题关键点,来促使整个系统产生新的活力,可以说,桥上书屋的设计从选址到着眼点都已经超越了小学教室的基本功能,它解决了整个村落的整体空间问题(见图5-66)。

与唐山市城市展览馆对历史遗留建筑的保留不同的是,桥上书屋采用的是谦逊而现代的技术语言,但是它是建立在历史传统之上的延伸,试图打破历史故事的阴霾,寻求一种精神意涵的共鸣。“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的理念,不仅从视觉和功能上将两个土楼连接起来,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建立了连接。

桥上书屋的设计扎根于当地生生不息的文化之中,从中汲取营养,在继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又不囿于传统之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衔接,从而创造了新的文化。

图5-66 小溪上方的书屋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走向公民建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暨火把广场是四川省凉山州开发地区旅游资源、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的一项重点工程,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暨火把广场是西昌市凉山民族文化公园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凉山彝族信仰崇拜自然与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特有的“火把节”正是对火神崇拜的最典型的节日。毕摩文化是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符号,信仰仪式神圣而神秘。诚然,火把节与毕摩文化是当地独特的人文资源,因此在整个设计中,将天文天象作为重要的主题线索贯穿整个地块的规划设计,使文化公园与艺术中心的神圣感继续传承下去,从而彰显先人探索宇宙的民族智慧。建筑月牙形的平面围绕圆形的火把广场逐渐展开,意味着日月同辉,这是对传统天文崇拜的现代诠释。设计理念根植于凉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是对彝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

彝族崇尚红、黄、黑三色,主要集中体现在服饰和漆器上。彝族服饰色彩艳丽,尤其是彝族姑娘的服饰华丽无比,与闪光的银头饰交相辉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彝族漆器造型古朴、图案抽象,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服饰华丽的色彩以及漆器传统文化的启示,崔恺建筑师在建筑中将这些要素进行抽象简化、变形重组,使其将装饰、结构、材料、功能融为一体,以此表现民族特征(见图5-67、图5-68)。

艺术中心的建筑由大剧场、影院、多功能厅、民俗展厅以及商业街组成。大剧场圆形的观众厅从艺术中心花墙上撞击而出,隐含着这是来自天体的力量的意思。建筑平面为三分之一圆环形,屋顶和外立面呈斜坡状,设计目的旨在强调自然环境是主体,而建筑则以一种片段式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弱化的、消隐的方式展露出来。自然景观弱化了建筑的体型,建筑以火把广场的看台的功能而存在,整个建筑自然地融合于山体之中,使建筑和公园成为有机整体。

图5-67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资料来源: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629-1.html.

图5-68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立面

资料来源: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629-1.html.

由于深受彝族火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公园中央设置了火把广场,广场中央设计了铜制的火焰。在广场地面的铺装上使用了红砂岩和青石交错的铺砌方式来表现火的涌动与天体的运转。此外,按照星宿的关系布置了太阳能的地灯,铺装的放射线指向当地冬至、夏至时太阳的初升方位,周边石材的铺砌代表了当地传统的十月历。建筑师将这些当地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和环境之中,将百姓的日常生活、民族艺术,以艺术的手法进行凝练与再现,从而演绎了绚丽多彩的彝族地域文化。

威卡罗维拉塔楼

威卡罗维拉塔楼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由阿拉伯人建造的。现如今仅仅剩下城堡的局部残余屹立于悬崖边,这个结构是防御带的一部分,在纳扎里王国灭亡之后,城堡便失去了它的防御功能。到了西班牙内战时期,这里作为战时的掩体,墙上开洞以便架起机枪向外扫射。而近50年来,这座塔一直归私人所有,目前当地自治政府获得了塔楼的产权,于是便有了该修复项目(见图5-69~图5-71)。

图5-69 威卡罗维拉塔楼外观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70 威卡罗维拉塔楼剖面图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71 威卡罗维拉塔楼观景台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该项目的修复原则是尽可能地剔除现代设计元素,主要目标是保护和修复原始材料,重修原始的泥土墙和砖石结构,尽量换上原始材料,去掉后期添加的覆层。泥土墙经过清洗和加固处理,尽量恢复原有的墙面效果,在原有墙面受损严重的区域,依照原有墙面装饰层的几何图案,覆盖一层新的石灰岩砂浆层。总之,目的就是尽量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之上,恢复最原始的设计要素和建筑材料。近些年来塔楼历经多次明显的改建,出现了许多不合适的成分,而该项目的目标就是要消除所有的加建部分,封闭新添的开口,并刮去隐藏了原有结构的石膏涂层,还原最初的结构形式。

该项目试图利用现有的地形,以减少地面的改建,所以停车场设置在位于通道尽头一处现成的高地上,同时考虑到基地历史的重要性,新增加的部分没有打地基,而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可以随时移动,它就像一个集装箱,呈现出的是其可拆卸、可移动的便利特性。建筑师通过对建筑的修复和改造,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聆听历史,感受它的文化气息。

奥地利瓦豪地区Vineyard högl酒庄

该酒庄位于奥地利瓦豪地区的边缘,这里的地理环境的气候条件以及云母片岩的土壤非常适合葡萄生长,为了向每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与融合的独特性致敬,于是建造了纪念葡萄园形象的历史建筑。该酒庄将它自身和瓦豪地区的历史进程融为一体。建筑结构使用了厚重的石膏墙,同时建筑立面融入各色各异的当地手工元素,玻璃的外表面用了大量的木板条进行装饰和局部的遮挡。屋顶的形式充满了现代化风格,当然也附带一些经典风格。整个酒庄以陡峭的梯田风景设计为背景,该建筑同周边的建筑群无论从设计风格还是材料的使用上,都融为一体,酒庄的设计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历史中,将我们引领回那个遥远的君主制时代见图5-72、图5-73)。

图5-72 酒庄基地环境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73 酒庄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爱沙尼亚的蜗牛大厦

该建筑的东北方向毗邻一条公路和一条河流,在西南方向是Ahhaa科学中心,建筑包括一栋23层的公寓和办公空间以及4层的停车场。这座极具影响力的大厦为塔尔图市增添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见图5-74)。

该建筑的平面为螺旋形状,建筑外形的上部也为螺旋形状,这座螺旋形的建筑包含了整个项目的设计思想。从远古时代开始,螺旋就一直是宏观和微观宇宙生命力的动态象征,到了新石器时代,在很多史前墓地与石板画中发现了以螺旋为主题的图案。螺旋与死亡、重生紧紧相连,螺旋一直象征着生命的生长与延伸。它象征着生命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地围绕这个点发展,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建筑顶部这种强大的螺旋形象在以下结构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出:长方形的水平停车场和圆屋顶、球体结构以及科学中心的圆柱体和立方体突出结构。整个公寓的室内空间围绕核心筒布置,它的墙壁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同时也扩展了住户的视野。该建筑中的大多数公寓均为两室或三室,在较高层的一些公寓为带有露台的四室,无论是两室、三室还是四室格局中,都能欣赏到塔尔图的美丽风景。窗户的排布方式有点像爵士乐的基调,显得与众不同。设计师在上方的螺旋阳台上开凿了观景孔,使整个房间都显得富有张力,总之整个综合体的设计体现了乐观和积极的情绪。

敞开式墓地天篷

该建筑是一处位于墓地间的开敞式的天篷建筑,它的功能是为送葬哀悼者在葬礼之前或者期间颂念和聆听悼词提供场地。这个由以色列Ron Shenkin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敞开式建筑”,是由一大块敞开在外面的混凝土厚板建造而成的,下面的构建则由混凝土包裹的金属柱作为结构支撑,树状的金属柱和大块的混凝土厚板组成的“敞开式聚集空间”,像一尊雕塑庄严地屹立于场地之中。这种树状的建筑形式隐喻着被砍伐的树木应予以保护,并通过这种结构来纪念那些遭到破坏的树木。场地将一棵橡树完整地保护起来,在建筑的顶部为其留出空间供其生长,这样的做法使这棵橡树可以浮出屋顶继续伸展它的枝叶。建筑北面的混凝土厚板的走向是从地面逐渐上升到最高点,然后又回归到地面上来,这种阶梯状的结构象征着人类“尘归尘,土归土”的宿命。这个天篷式的建筑有两个入口,较小的入口是为死者家属进入时准备的,较大的是为其他的哀悼者使用的。敞开式的建筑形式满足了它的使用功能,因为它的两面都是敞开的,这样的设计迎合了那些更愿意远距离观看却同样感觉很近的悼念者们,与此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空间(见图5-75)。

图5-74 爱沙尼亚的蜗牛大厦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图5-75 敞开式墓地天篷

资料来源:http://archgo.com.

水井坊博物馆

水井坊博物馆建于水井坊遗址上,位于成都市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内。沿着水井街道西北口向东南方向不远,人行道逐渐变宽,博物馆入口前是一个小型的入口小广场。由于周边都是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下来的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建筑的体块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础,采用聚合的小体量,从而使其与相邻的历史街区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水井坊博物馆由酒文化中心、厂区、展览区三个主要功能区域组成,在对原旧厂房、历史遗址改造的基础上,在周边加建新的厂区与公共性建筑(见图5-76、图5-77)。

图5-76 水井坊博物馆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图5-77 水井坊博物馆建筑外立面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基地内部有民国时期的酿酒作坊厂房和明清时期晾堂挖掘遗址现场。这是博物馆展示工业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中水井坊博物馆提出以“衬托”为原则,新建部分与老作坊之间的保护带,在交通空间形成与老民居片区相似的纵横街巷,通过这种对里弄的新诠释与继承与古文化沟通。在旧厂房的改建过程中,继续沿用了木构架的结构,同时保留了办公楼的一部分作为新建筑的墙体。新建建筑建在基地保留遗址的外围,这种方式的围护自然形成了传统街巷的格局,同时,水井和老虎窗等传统要素也被赋予新的功能,呈现在新建筑之中。这也是对当地历史的一种延续,使水井坊遗址博物馆成为集保护、展示、生产、交流于一体的文化遗产。

此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弱化建筑的原则,尽量减弱建筑的庞大体块感,弱化建筑的边缘,从而使人们的视线转而关注到周边的历史文化环境。从平面的布局来看,建筑师刘家琨通过错动的手法尽量去柔化建筑的边界,使之与原有建筑保持原有的肌理,从而融为一体。从建筑形体来看,其屋顶以周边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变形错动,以连续折线的坡屋顶同民居屋顶景观做到风格统一,从而使新建的博物馆建筑融入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之中。在体量的控制上,避免使用大跨度的屋架结构而对历史保护区产生视觉上不协调的感觉,因此建筑在体量上借助了连续的折坡屋面,从而使其被多个民居尺度的连续坡屋顶消解,从而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话关系。在材料的选用上,水井坊博物馆将当代材料“转译”成了传统材料,以再生砖对应青砖、重竹对应木板、瓦板岩对应小青瓦,通过这些现代的手法构建出具有韵味传统的建筑群落。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除了要将水井坊的悠久历史和珍贵的出土文物进行展示以外,在保护传统工业文明遗产上,它提升了整个水井坊片区的社区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

台北101大楼

台北101大楼坐落于台北市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是台湾岛内建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方案。该设计由国际级建筑大师李祖原精心设计。李祖原把中国传统的塔的形式运用到建筑中来标榜文化意题,然后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作为设计单位,将建筑像宝塔一样分成八个层段,以八层楼为一结构单元,彼此连接,层层相叠,但是又考虑到塔式建筑越高越小的情况,于是在此将建筑中设计成向上展开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增加建筑顶部的使用率,最终形成一栋完整的建筑整体。该建筑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它以节节攀升的高度,象征着台湾在新世纪中的全新视界,开创了国际摩天大楼的新风格。在建筑结构上,每八层形成一组自主构成的空间,具有破风效应。大风来时,建筑边缘可以减风,有效地化解了高层建筑引起的气流对地面造成的风场效应,透过建筑设计绿化植栽区的间隔,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性。101大楼的内部是以乳白色大理石为地面,搭配融贯中西特色的装潢风格,整体以挑高处理,室内到处都有从屋顶天窗透下的阳光,节能环保(见图5-78)。

李祖原建筑师一直执着地去探索“意”与“象”的共生,并在建筑中表达意念,他能够在当代建筑中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台北101大楼这个项目正是因为其特有的中国元素和文化传统而被公众接受和喜爱。李祖原很好地将民族的情感和中国元素,以造型的方式传达出来。

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庭院3号院

在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庭院的3号院,崔恺建筑师将礼乐文化这一要素作为景观的主题。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有代表性的元素,强调了文化的渊源以及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这一要素可以引起人们共同的认同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礼乐思想是通过音乐与建筑的艺术手法和形式,传颂着国人内在的修养,因此它在重要的庆典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礼乐文化是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之一,此下沉庭院根据空间和形式需求,选择了钟、磬、鼓、萧等元素,同时结合下沉花园中已有的室外扶梯和楼梯等交通空间,从而很好地将这些元素有序地展开布置在庭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形成了鼓墙、钟磬塔、排箫、琴幕等景观空间节点。此外,植物的配置和地面铺装也都选用了比较具有中国韵味的元素:竹林和黄铜格栅(见图5-79)。

图5-78 台北101大楼建筑外观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图5-79 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庭院3号院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对礼乐文化要素的选择和系统的组织设计,既继承和延续了中国独有的传统乐器的风格特点,同时又根据基地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创新,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使之成为适应与符合当代社会功能与审美要求的设计方式,从而使其获得独特的景观意境。

5.3.2.4 空间格局的本土化

“一个好的本土建筑,它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这个城市的,更是属于这个特定环境的,它不仅反映先人的智慧和文化,更要反映今人的智慧与生活。”[9]本土化就是要创造地域性的设计,让城市重新找回自己的特色,更让人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认同感,然而在本土化要素的选择上,并不是一种形式化的、对传统符号的借用和再现,而是注重人在空间中的体验。空间格局的本土化表现为将中国传统住宅院落和园林庭院移植到现代空间之中,通过新的诠释将其转化为能够增加现代人情感认同的空间。

德胜尚城

在日新月异、物欲纵横的时代中,人们在享受新奇刺激的同时心理却是失落与不安,希望能从传统中找到精神的认同。“院落”式的德胜尚城运用了新旧并置、情境化的场所语言和舞台场景等方式来呼唤对以往的怀念和尊重。它的设计打破了一直以来办公楼低密度、集中布置和孤立自我的建构方式,沿袭了原有地段的旧城肌理的结构特点:四合院、胡同和小街。作品中通过打碎、重组、化整为零的组织手法,使新旧建筑与环境之间达成空间意义上的和谐。地上部分由7栋独立的单体建筑组成,楼和楼之间形成了传统的院落空间;一条串联整体格局的斜街面对着德胜门,这种“巧于因借”的传统借景方式让所有在此街道上行走和活动的人们都能观赏到优美雄阔的德胜门。人们穿行在街道和胡同中,途经楼前的庭院,到达建筑内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变换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儿时自家的四合院中(见图5-80)。

图5-80 院落式的布局

资料来源:崔恺. 德胜尚城[J]. 城市环境设计,2009.

“街道—胡同—院落”的空间结构延续了老北京的空间形态格局,尊重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让人们在新旧结合的缝隙间寻觅昔日的人文情感。这种承载了传统的现代介质,体现了场所的精神,是一种本土设计的尝试。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使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得到了重新诠释。博物馆的新馆紧邻忠王府古建筑以及拙政园,在这样特殊、重要且复杂的环境中来隐喻“苏州园林”以及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是十分困难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将新馆的中间作为主入口和主庭园,西侧是主展区,而东侧设置了次展区以及办公区。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为局部二层,高度为16米,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同临近的忠王府和拙政园相互映衬、协调共存。新馆的整体设计不仅将苏州园林的风格融合到新馆中,而且又能够在它的基础上采用更多丰富的手法,从而使这座建筑在这样一处敏感的地理位置中,既尊重和延续了古城风貌的城市肌理,又有其创新的一面(见图5-81)。

图5-81 庭院式的空间

资料来源:俞昌斌. 用现代设计来隐喻传统——试论贝聿铭先生苏州博物馆的景观设计艺术[J]. 国际新景观,2008.

大多数博物馆在设计规划上是将所有的功能集中于一栋大体量的建筑之内,很少有庭院等外部环境的布局,苏州博物馆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层层递进式、变化式的大小院落的组合,将展馆建筑散落有序地组织在园林之内,与其说此博物馆是单体的建筑,不如说是园林内点睛的景观小品。馆内的景观设计延续了苏州园林的意蕴,规划布局上借鉴了古典园林的形态格局,在景观意境的表达上考虑了借景之道,把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忠王府与新馆以墙为“界”而“借”,互为因借,互相融合,将美好的景物融合得如同“画中景”,令人触物生情,心有所感,这种“比邻而借”也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创新。

在设计要素的取用上,虽然也设置了传统园林中的元素,如掇山、植树、置桥、安亭、设台、理水、叠瓦、构门、琢窗、布灯等,但是具体的操作手法却是现代的,没有对传统园林的一味模仿和抄袭,而是找到了其中能引起精神共鸣的内涵,通过对传统园林中精华元素的提炼,整合成丰富的现代空间来隐喻传统,从而达到园林的意境。例如在石头的选择上,贝先生将多块大小、色泽不一,精挑细选的石头按照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排成远近山峰的感觉,白墙的背景衬托出了层叠的效果,池水中的倒影增加了景色的进深感,俨然一幅中国水墨画的情境。虽然设计元素是现代的,呈现出的精神意蕴却是中国本土的、能引起群体共同认可的(见图5-82)。

图5-82 水墨画意境的渲染

资料来源:俞昌斌. 用现代设计来隐喻传统——试论贝聿铭先生苏州博物馆的景观设计艺术[J]. 国际新景观,2008.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选址时,就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将环境中的山水看得比建筑更重要。美院校园的用地环绕着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如何将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原有体量不大的山共存,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设计师王澍在中国传统的书院中找到了灵感,校园采取了“大合院”的形态布局,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对着象山而建造的。所谓合院,即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中心为院,而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离的,房屋之间以走廊相连或者不相联系,各幢房屋皆有坚实的外檐装修,其所包围的院落面积较大,门窗皆朝向内院,外部则是以厚墙将其围住(见图5-83~图5-85)。

图5-83 合院型的建筑布局

资料来源:王澍,陆文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J]. 建筑学报,2008.

图5-84 自然摆动的形态布局

资料来源:王澍,陆文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J]. 建筑学报,2008.

图5-85 建筑形体的韵律感

资料来源:王澍,陆文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J]. 建筑学报,2008.

然而这里与传统单纯的合院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并没有完全地围合成一处内向封闭的内院,而是因山体和人行为的不同而形成半开放型的院落,它涵盖的不仅是平面格局、空间造型,而且囊括了差异性共存的场所。不同院落间的布局可能一样,但因所处的位置不同,如山体和相邻建筑的不同,使处于其中的人的体验截然不同。在残缺的合院中,建筑与自然在围合上各占一半,建筑谦逊地随着山体或是扭转或是断裂,兼顾着可变性和整体性。

其实每栋建筑不经意间自然摆动的形态布局与中国的书法极为相似(见图5-85),无论是建筑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还是建筑间留出的空白地,都体现了建筑对象山起伏摆动的呼应,以及与象山自然状态最大可能的相符。建筑顾及的一端是面向自然的,而另一端则关注生活,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空间与建筑间形成了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发生的小场所,像是未经雕琢过的、没有严谨结构的空间,但是正是这样的空间才生成真正的生活。

深圳第五园

作为激发“骨子里的中国情结”的代表作,深圳第五园在建筑风格上扬弃式地继承中国传统,并将其与现代融合,营造出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传统居住环境;在总体布局上以中国传统的村落为原型,两个联排组团内部的街巷宽窄交织,因地而宜的整体和单体的扭转,再现了传统村落自然生长的机制。两大组团间南北交错的带状空间,承接着东西街巷的起始,街头巷尾的小溪和牌坊,让人仿佛置于传统的村头一般。房屋与单独院落间以村落的形态聚集,整个体验过程形成“由城进村—过巷—进院—入户”的布局,设计师王戈正是捕捉到了传统村落的精神,延续了院落街巷的井然与村头河边的随性(见图5-86)。

图5-86 中式院落的新诠释

资料来源:莫尚勤. 第五园·蓝山·万科印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院落作为一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被引用于此,它体现了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内涵。在设计中研究了多种院落组合的可能性,同时也在不断的思考中确认它对整体村落结构的可支持性。如把院子作为入户前的第一个区域,由院入房、由房进院的空间结构是中国独有的。再如由那些拥有独立前院的4~6户单元连成一组,由各自的院墙围合成一个共用的、大的前院,人们经过它后再到达各自的内院,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六合院”。院落在传统居住空间中的意义在第五园中得到了升华和延续,那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在第五园中又增添了几分含蓄和悠然。

北京胡同里的茶馆

这座位于北京传统胡同区的茶馆是一个传统建筑改造项目,这个L形的院子面积为450平方米,院内有五座旧的传统房屋和几处临时的钢板房,原来是一个企业的商务会所,后来因经营不善而搁置。根据设计团队对古建筑的数据分析,北面的建筑因为其木质结构和灰色砖块的尺寸,被推断为年代最为久远,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根据东边和西边的房屋上已经腐朽的木质结构来推断,这些房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修整过。除此之外,剩下的房屋则缺失,需要进行翻修(见图5-87、图5-88)。

图5-87 茶馆与周边建筑肌理的关系

资料来源:http://loftcn.com/archives/18474.html.

图5-88 茶馆中庭景观

资料来源:http://loftcn.com/archives/18474.html.

因此,设计的第一步是对建筑有选择性地修复。对北面的建筑修补破损严重的地方,而其余位置则尽量保持原貌;对南面的建筑局部翻新,恢复民居的基本样式;对东边和西边的房屋则进行翻建,按传统工艺恢复成木结构坡屋顶;此外要将所有的临时房屋进行拆除,以保证房屋与院子之间的和谐关系。接下来要新建部分建筑。设计师将分散的旧有建筑用“廊”的形式将它们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新旧交替的空间。

设计师通过修复和新建的方式,恢复和再造了传统四合院的空间格局,使其能在当代城市中,在不断地被使用的同时保持空间的活力,从而延续了传统的院落格局形式和建筑风格,成为城市中的一种新旧交融的艺术形式。

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很好地将较为久远的价值观融入了当今的文化之中,可以说是捕捉到了伊斯兰建筑的精髓。为了更深刻入微地表现伊斯兰建筑的内在本质,贝老对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清真寺、印度当地最大的清真寺、叙利亚大马士革倭玛清真寺等较为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建筑进行了分析。然而这些在他看来,曾经是自己比较欣赏的并且一度认为这些能代表伊斯兰艺术顶峰的建筑,此时此刻对这栋博物馆的设计来说,并不能给贝老带来新的启发与借鉴,并不能给予他想要的目标。为了进一步考察清真寺的本质和精华,为了更接近伊斯兰建筑的内涵,他在中东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察,不仅亲自认真研读了穆罕默德的理论,而且还亲自到埃及和突尼斯等地采风调研,目标就是要将伊斯兰的设计风格和内在意蕴呈现出来。最终他在突尼斯被莫纳斯蒂尔和苏斯的那些堡垒吸引,可以说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是以开罗的一处古老的清真寺的建筑以及8—9世纪突尼斯的堡垒为参照原型(见图5-89)。

图5-89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因为这栋建筑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建筑师在征得王储的允许下,将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设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线之外的人工岛上,占地4.5万平方米,建筑以几何式的方式将白色石灰石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建筑的细部到处都呈现出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图案以及阿拉伯传统的拱形窗。在三面环水的小岛上,水景中倒映着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硬朗、简洁的几何形体,将人、建筑与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自然而纯净的风景。

二分宅

二分宅也称为“山水间”,是长城脚下的公社中11栋别墅中的一栋,它位于水关长城的最高点,依山就势,在山谷中一分为二(见图5-90)。

图5-90 二分宅

资料来源:http://www.treemode.com/case/selected/41.html.

建筑师张永和将这个“四合院”从城市环境中移植到自然环境中。建筑和庭院被山坡、树木和密度较低的房子环抱。这样一来,单体的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距离就没有那么遥远了。建筑和自然即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从而形成了位于山水之间的四合院。这栋二分宅虽然尊重并延续了传统四合院的空间格局,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传统的形式,而是试图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代人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的新的住宅形式。

此外,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他的目标是要建造一个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自然景观干扰最小的建筑。建筑选用了土和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用胶合木框架做结构,同时运用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的夯土墙做围护,从而形成冬暖夏凉的室内空间。建筑师的设计宗旨就是保证对环境的破坏保持在最低限度,这样就可以节省运行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

浅草文化观光中心

隈研吾一直在关注对自然材质的使用,并且将其运用到实践项目之中。在浅草文化观光中心项目中,他再度以杉木及穿透玻璃为立面素材,将八个小木屋以竖向叠加的方式放置在一起,8层楼高的垂直立面与斜对面的浅草寺遥相呼应。在过去的日本,甚至是亚洲地区,大多数的传统建筑是三角形的屋顶,而不是像现在的平面屋顶,隈研吾正是想要在浅草文化观光中心项目中,通过以木屋作为建筑单元形式,再度唤起被人们遗忘的小尺度建筑以及与土地亲近的回忆。

由于基地面积较小,如果在有限的基地上满足给定的总建筑面积,就只能使建筑向高层发展建造。然而考虑到此建筑功能的象征性,定然不能依照与当代的高层相似的建筑形式,日本和中国的塔的形式给了建筑师很大的启发,重檐的形式对木质结构的塔多了一重保护,使其避免雨水的冲刷。受到重复屋檐的塔的影响,隈研吾将八个小木屋以竖向叠加的方式放置在一起,通过小木屋每层屋顶水平方向的延伸,可以弱化垂直方向的冲击力,这样就可以使其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亲和力(见图5-91)。

图5-91 浅草文化观光中心

资料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一般情况下都要将屋顶预留出较大的设备空间,这就导致了顶棚层高的缩减,并且每个楼层无论是层高还是空间上,大都没什么变化,而在隈研吾的多层重檐剖面设计中,则可以避免这种枯燥的布局方式。他在每一层的屋顶与上一楼层地面之间创造出了丰富变化的空间,为冷气机等大型设备的放置提供了空间。这样,一方面,可以去除室内空间的繁杂感,另一方面,传统的三角屋顶使室内空间更为宽敞。屋檐结构则对应着浅草寺的斗拱、垂木组件样式,让传统建筑语汇在当代建筑中重新演绎。

内盒院

内盒院是一个应用于旧城更新的预制化模块建造系统,它是在保护北京传统四合院基本布局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造价低廉、避免拆除原有建筑的一个局部改造项目,内盒院是大栅栏更新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对历史街区的传承保护和适度更新。该项目保留了胡同和四合院的格局,试图解决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卫生间下水管道、保温、隔声、防潮等问题。经过一年时间的设计研究,内盒院由实验性的样板发展为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该设计团队研发出了一种特有的预制复合板材,集成了结构、管线、保温、门窗以及室内外装饰完成面。这种板材自重较轻,操作和运输都十分方便,就算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也可自己完成安装。此外,内盒院还有着多样化的选配插件,如夹层、伸缩屋以及让室内与院子连通的上翻屋、滑动墙、大平开墙。卫生间的插件有两个:一个是将卫生间污水处理为中水的净化槽,再一个是无水堆肥马桶。如果要改造的建筑功能为办公,可选择没有插件的基本空间;如果是居住,则可以选择插入厨房和卫生间(见图5-92~图5-94)。

图5-92 内盒院

资料来源:http://www.gooood.hk.

图5-93 内盒院

资料来源:http://www.gooood.hk.

图5-94 内盒院

资料来源:http://www.gooood.hk.

内盒院这种能够批量生产、快速建造的集成住宅,一方面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四合院的布局方式,另一方面又能改善市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内盒院的设计考虑到不同人群、不同功能的多样性需求,提供了一种追求长期社会利益的、更为健康的发展模式。

5.3.2.5 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性要素的运用

农业的生产性是自然之道,是千万年来的自然演化与人类进化赋予生命和人类的生存与繁荣之道。丰产的农业景观是数千年来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在人与土地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造田、耕作、灌溉、种植的农业文明产生于人与地之间数千年的依存与尝试之中,它是当地农民与土地世世代代积累的文化实践,是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体现,那些早已融入血脉的乡土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是与土地、农耕文化共生的,就如同叶与根的关系,其中蕴含着无法割舍的情怀和心灵上的归宿。在这种乡土文化下营造的景观场所更震撼人们的心灵,给人更深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位于广西龙胜的龙脊梯田层层叠叠的优美的弧线仿佛是艺术家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然而在外人看来,如此震撼的艺术作品却是祖祖辈辈的农民传承下来的耕作方式,这样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为了农民的生活,它承载着当地人对生活的希望。美丽梯田的背后有着当地可循环的基础设施:龙胜人利用山上便捷的水利资源开沟挖渠,依梯田的高低适度分配水量,灌溉后的水流入谷地,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中,又经降雨灌溉梯田,自身形成生态的循环系统来维持该地的丰产景观(见图5-95)。

图5-95 龙脊梯田的生态景观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m.

油菜之乡潼南和云南罗平县在春季都有大片的油菜花盛开,景外人欣赏的是它震撼人心的外表,但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是生态及人文过程的支撑体系:“从油菜花到养蜂采蜜,再到油菜籽的丰收,灿烂的花海构筑的实质是产业循环和生态体系,它让罗平人的生活得到保证和发展,这一循环体系不仅美丽,而且丰产。”[10](见图5-96)。

图5-96 罗平县丰产的油菜花海

资料来源:翟俊·从丰产的景观道丰产景观的基础设施——中国农业景观的再发现与再表现[J],景观设计学,2010.

众所周知的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一睹花海的风采,在英国的科茨沃尔德(Cotswolds)地区的斯诺希尔(Snowhill)也有连绵数十亩的薰衣草田,布满了斯诺希尔高高的山头(见图5-97)。薰衣草田的美景不仅增添了景观的美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文化内涵,而且调制的薰衣草精油又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收益,这就是产生于当地气候、土地等自然因素下自发的丰产的农业景观。

图5-97 斯诺希尔的薰衣草田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c37c5b0100rgui.html.

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就是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性要素引入城市开放空间中。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景观被不断地挤压和破坏,最终难逃被建设用地侵占的厄运。精神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认为,自然会平衡人的生活,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的作用。农业景观作为仅次于自然景观的第二自然,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出来。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正是将农业景观引入城市开放空间的一次探索,它对城市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更有休闲娱乐和审美益智的功能(见图5-98)。

图5-98 稻田校园中的莘莘学子

资料来源:俞孔坚. 城市里的丰产稻田——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设计[J]. 园林,2007.

与其相似的做法还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的景观规划,其在合院式的布局和相望式的意境中体现了设计对本土建筑的思考和延续地方建造传统的探索。校园内的景观设计秉承了这一原则,在不经意的简拙中用生产性的要素来呈现校园周边山水田园式的地域特征,进一步诠释乡土的文脉之所在。基地原有的鱼塘和农田被保留下来,根据江南乡村耕作的经验进行四季轮作的规划:春季的油菜花、夏季的向日葵、秋天的红高粱、冬天的萝卜和油菜……四季轮回、此消彼长、色彩各异,换季时的收割和播种让师生们更清晰地了解了农业耕作的过程,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满生产性景观的象山校区反映了江南传统乡村的地域风情以及由此滋生出的代代相传的耕读文化,这同校园中的乡村书院式的建筑共同营造出了带有原汁原味乡土气息的艺术意象见图5-99)。

图5-99 生产性景观的乡土特色

资料来源:翟俊. 从丰产的景观到丰产景观的基础设施——中国农业景观的再发现与再表现[J]. 景观设计学,2010.

这些农业景观来自当地农民对地理、自然气候环境的了解,源于为了生存的人们与土地的适应,他们选择与各自脚下的土地相互依存的方式,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底蕴。来自乡间的农耕景观不仅视觉形式美,有丰富的经济产出,有生态循环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且有其自身的地域感,对当地人的意义不只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重要的是让农民产生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一种身份的认同感。这样的农业景观在乡村的价值和地位是那种装饰性的景观无法取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