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0年,此中心共派出研究人员出国参会、短期交流与访问研究500余人次,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视野,有效地加强了科研力量。此中心的博士后流动站也连续两届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在过去的十年中,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在教育部大力关怀和清华大学的不断支持下,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经历了快速的进步和成长。近10年来,此中心各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各项基地建设工作日趋成型。此中心不断探索和加强基地建设,内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明确规定科研奖励制度、打造研究服务平台以及基础制度建设等工作的开展,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中心以自身科研队伍的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和高水平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注重与政府、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展开广泛的合作,对实际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展开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此中心下设3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现今信息时代的基础管理理论、企业运作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问题。此中心围绕网络和知识经济中涌现出的管理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此中心正在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把理论和方法研究应用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直接为政府、企业提供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咨询与支持。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此中心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活跃,坚持“重点攻关、加强合作、重视实践、服务国家”的原则,注重在理论知识研究和管理实践应用的结合。近10年间,此中心成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余项,发表论文被SCI、SSCI、EI和ABI等收录300余篇,并先后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培训讲座、咨询服务和政策建议等百余人次,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多项,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科研队伍建设一直以来是此中心建设的核心与基础。近10年以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基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于渤教授、清华大学的宁向东教授等7位研究人员先后加入,进一步提升了此中心的研究实力。通过加强合作研究,深入国际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已有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研水准。截至2010年,此中心共派出研究人员出国参会、短期交流与访问研究500余人次,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视野,有效地加强了科研力量。

近10年间,此中心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2名、中国管理学杰出贡献奖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名等。此中心的博士后流动站也连续两届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10年来,此中心共计毕业博士生110余人,硕士生300余人,并有20余名博士后出站。

此中心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据统计,此中心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共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近30次,其中包括运作管理领域顶级国际会议MSOM2007、MOSTLY OM运作管理研究前沿国际研讨会等。与此同时,每年主办的服务系统与服务管理国际会议(ISSSM)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国际范围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近10年间,此中心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总计组织了300余场邀请嘉宾的学术报告,逐渐形成了高水平、持续性的学术交流氛围。

中国系统工程协会主办、此中心承办的英文期刊《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英文名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的影响力不断的增大。该期刊已被SCI、EI检索,成为国内同学科期刊中的佼佼者。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何建坤、张希良等多位教授近些年围绕替代性能源与“低碳经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政经各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一系列战略决策支持。何建坤教授等承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专家意见稿的部分内容被国家立法采纳;何建坤教授在中南海举办的中央政治局学习讲座以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四次学习讲座等做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报告;张希良教授等承担的国家能源局重点技术支撑课题“国家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工作成果已被相关部门采纳并应用;2009年12月,何建坤等三位老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2)攻关课题“集成服务和信息化等特征的供应链”重点关注电子商务、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传统的运作管理中服务因素的影响,针对集成化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了集成服务的管理理论与应用策略。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陆续有一系列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顶尖学术期刊,如POMS、NRL等,并出版多本专著。如陈剑教授所著的《拍卖理论与网上拍卖》、黄京华教授所著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关键成功因素研究》、陈国青教授等所著的《商务智能原理与方法》等,都是在电子商务及其相关领域具有领先水准的著作。

(3)“适应制”中国式运作管理思想的提出。此中心课题组负责“中国式企业管理”课题下运作管理的专项研究工作,历时3年,在企业调研和研讨总结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相关调研结果与总结已经形成企业调研报告或案例并陆续发布或出版。基于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征,课题组提出了“适应制”运作管理思想,并从企业的运作战略以及采购、生产、库存、分销配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适应制”运作管理思想既是来自于中国企业特定的历史经验,又对于全世界企业未来的运作管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指导作用。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的“十二五”战略目标是:立足中国的管理实践,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新的管理问题,在理论和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在巩固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国际知名度,在部分领域力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共同努力,争取将此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科研水准和影响力的管理科学研究基地。

在科学研究方面,此中心密切结合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未来5年间将围绕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以及基于信息技术、以服务为核心的绿色供应链研究两大课题开展一系列重点项目,挖掘创新性成果,特别是与应用研究的密切集合,争取提升我国在这两方面的研究水平。

此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完善并开拓各种渠道,坚持和发展研究队伍的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研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力争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方面有新的突破,并通过课程改革、内容更新和外聘课程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和研究生培养。

在学术交流方面,此中心将承办Informs International 2012等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并继续提升ICSSSM(国际服务系统与服务管理学术会议)和MOSTLY OM(运作管理研究前沿国际研讨会)等“中心品牌”学术会议。建立日常的对外学术交流窗口、建设完备的学术资料信息库等工作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方面,此中心将积极总结过去10年的一系列经验,将日常工作做扎实、做深入。

此中心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密切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提供专业的政策和管理咨询;在企业和其他应用部门方面,一方面将吸收实际工作人员参加各个课题组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利用合作项目、委托课题等进一步提高重大事件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能力。

学术刊物建设方面,此中心将在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已经取得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宣传,吸引更多国外知名学者投稿;同时加速稿件的审稿过程,为投稿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建设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制度创新是基地在发展当中需要面对的核心工作。此中心力图通过不断改革提升,积极打造学术服务平台,以更灵活的机制来补强科研团队、实现人员流动、增进内外联合,力争在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