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办新竹清华大学

创办新竹清华大学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后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驻美机构华美协进社设立办公室,负责保管清华基金。从1951年起,梅贻琦在纽约组织“清华大学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以清华基金的利息资助在美华人学者从事学术研究。1956年9月“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从一个研究所,扩展为七个学院及各系科,成为台湾地区名列前茅的理工科大学。苏云峰认为梅贻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位罕见人物。

1948年12月21日,梅贻琦乘飞机去南京,1949年12月,梅贻琦飞抵纽约。以后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驻美机构华美协进社设立办公室,负责保管清华基金。从1951年起,梅贻琦在纽约组织“清华大学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以清华基金的利息资助在美华人学者从事学术研究。不久,韩咏华也从香港来到美国。

那时,清华在美的全部“庚款”基金都掌握在梅贻琦手中,但是他居住的公寓却“小得连一间单独的卧室都没有”,每月只给自己支薪300元,家庭生活相当拮据,梅夫人不得不到外边打工,曾经在衣帽工厂做过工,在首饰店卖过货,在医院里做过代班,还到盲童学校照料过盲童。

早在40年代中后期,蒋介石就认为欲跻身于世界四强,必须要有原子弹。1955年前后,蒋介石得到密报,传大陆正在秘密研制原子弹。他又一次考虑研发原子武器。

所谓《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议》签字后,台湾当局决定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机构,发展原子科学之研究,乃电召梅贻琦校长“返国”筹议。并于同年12月,由“行政院”组设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以“教育部长”张其昀,“国防”、“外交”、“财政”、“经济”四部代表,暨梅贻琦、蒋梦麟、浦薛凤、钱昌祚、陈雪屏、钱思亮、金开英、洪绅为“委员”,不久即在台北成立清华复校筹备处。

1955年11月,梅贻琦来到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并订出“复校”步骤:先恢复研究院,以原子科学为主,设立三至五个研究所。名为复校,实为建校,因为除了梅贻琦一人外,择地、建屋、购置图书仪器、装配实验室,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历尽艰辛。

新竹校区面积近两千亩。经过认真规划和设计后,1956年1月,即着手兴建校舍,先后建有办公大楼及东院教授宿舍、天然气柜、物理馆、新南院教授宿舍、单身教授宿舍、反应器馆、核工馆、科仪馆。

1956年9月“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招考原子科学研究所首届研究生,录取21人,先借台大校舍上课。课程为二年制,毕业授予硕士学位。次年,首批校舍(办公室、教授住宅及职员、学生宿舍)完工,秋季即开始在新竹上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从一个研究所,扩展为七个学院及各系科,成为台湾地区名列前茅的理工科大学。

1958年,梅贻琦出任台湾“教育部长”,1961年,奉准辞职。越年2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年5月19日,积劳成疾的梅贻琦在台大医院溘然长逝。在病危住院期间,有一个加锁的手提包,一直放在他的病榻下,死后,秘书立刻加封,后来组织专门人员启封,原来全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梅贻琦一生两袖清风,没有积蓄。他的医药费、丧葬费都是由校友集资支付的。

苏云峰认为梅贻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位罕见人物。其一,他并无高级学位(荣誉博士受赠于1940年),却能率领诸博士群,人人佩服;其二,他在抗战之前就使清华领先各大学,成为理工教学与研究重镇,跻身于世界学术之林;其三,在他担任校长期间,能保持清华校园的基本安定,继续发展,没有成为学生的攻击对象。

傅任敢在《值得我们学习》一文中指出,就梅贻琦校长“服务清华大学而论,前后共达三十三年;就任校长到现在,已达十七年。他的一生,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整个韶光,都是为了清华”。“在这几十年中,清华不是没有经过艰苦和风波的,但是,在他的镇定与领导之下,一切艰苦和风波都度过了。在这几十年中,他不是没有外界功名势利的诱惑的,但他已敝屣弃之了。我们可以公正地说,清华之所以成为一个国际闻名的大学,原因自然很多,可是,梅校长之一生贡献给她,要成为其中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