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上海引进植物及可能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评估

~年上海引进植物及可能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评估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引种所可能携带的外来生物则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但这9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巴基斯坦均无官方记录,因此在本节内容叙述中不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但引种时仍需谨慎对待。表4-25 进境巴基斯坦雪松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续表)在上海地区引进雪松的风险较低。雪松苗木上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达13种。
~年上海引进植物及可能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评估_引进植物及其携带

中文名:雪松,又名喜马拉雅雪松。拉丁学名:Cedrusdeodara。隶属于松柏纲松柏目松科雪松属,该属共有4种植物,其球果形状相似,较难区别,且能发生种间杂交。雪松属中有3种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山地,另1种原产于喜马拉雅地区西部,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南部、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西部,即为本次评估物种喜马拉雅雪松。

雪松原产于喜马拉雅地区,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1500~3200m,在我国广泛栽培作庭园树。为大型常绿乔木,高可达40~50m,最高可达60m,胸径可达3m,树皮深灰色,有不规则鳞状块片;其树形与杉树接近,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基部宿存芽鳞向外反曲,小枝略下垂。一年生长枝淡灰黄色,密生短绒毛,微有白粉,二三年生枝呈灰色、淡褐灰色或深灰色。叶针形,2.5~5cm长,偶尔可达7cm,宽1~1.5mm,上部较宽,先端尖锐,下部渐窄,常呈三棱形,背脊明显,质硬,色泽从亮绿色至灰绿色变化,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叶腹面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背面4~6条,幼时气孔线有白粉。10~11月开花。雄球花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4~6cm,花粉秋天时飞散。球果筒状,成熟前淡绿色,微有白粉,卵圆形或宽椭圆形,7~13cm长,5~9cm宽,顶端钝圆,有短梗,翌年成熟,熟时赤褐色。

雪松喜生长于年降水量600~1000mm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地区,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雪松喜光,抗寒性较强,成年植株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不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亦可适应黏重黄土或瘠薄旱地,但不耐水湿。

雪松的主要病虫害共有13种,包括:Sirococcustsugae,Cinaracurvipes, Gnathotrichussulcatus,Leptoglossusoccidentalis,松干基褐腐病菌(Phellinus weirii),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镰刀菌(Fusariumfuliginosporum),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Phacidiumconiferarum,木蠹象(Pissodesnemorensi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松异带蛾(Thaumetopoeapityocampa)。

根据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植物检疫条例》等的有关规定,采用Maxent软件对雪松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在我国的适生区大小,并根据华东地区外来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从巴基斯坦引进雪松苗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开展风险分析之前,对引种植物进行一定的筛选,具体步骤如下:

(1)初步筛选,核实各物种原产地,若原产地明确为本土,则无需评估。

(2)使用预评估方法对非本土原产的外来陆生植物进行预评估,排除部分明确不具有入侵性的外来陆生植物。

根据以上步骤,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如CNKI、GBIF)等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对雪松的原产地进行核实。资料显示,雪松自然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南部、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西部;在我国有自然分布区存在,广泛栽培作庭园树。

此外,该树种为松柏纲松柏目松科雪松属乔木,生长较为缓慢,且未有入侵其他引种地的记录,因此,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雪松的风险较低,建议定期监控和记录即可。而引种所可能携带的外来生物则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程序:

(1)确定巴基斯坦雪松苗木上的有害生物名单;

(2)初步风险评估,根据有害生物的危害特性,并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3)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按照FAO制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从进入、定殖、扩散以及经济重要性方面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作进一步风险评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及其风险;

(4)风险管理措施,提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经文献资料采集、检索,确定巴基斯坦雪松上的有害生物共计13种,包括4种真菌,1种卵菌,1种线虫以及7种昆虫,并对这13种有害生物的国内、国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表4-25)。根据FAO关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从该有害生物是否在中国发生以及是否进行官方治理,对巴基斯坦雪松上发生的13种有害生物进行筛选。凡在中国没有分布或有局部分布而处于官方控制下的有害生物,并可随植物材料传入的均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以此标准筛选出9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或“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全国林业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的有害生物4种,在我国无分布的潜在有害生物5种。但这9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巴基斯坦均无官方记录,因此在本节内容叙述中不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但引种时仍需谨慎对待。

表4-25 进境巴基斯坦雪松(Cedrusdeodara)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

(续表)

(1)在上海地区引进雪松的风险较低。雪松自然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南部、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西部;在我国有自然分布区存在,广泛栽培作庭园树。此外,该树种为松柏纲松柏目松科雪松属乔木,生长较为缓慢,且未有入侵其他引种地的记录,因此,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雪松的风险较低,建议定期监控和记录即可。

(2)雪松苗木上存在9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雪松苗木上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达13种。经过筛选,有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9种:Sirococcustsugae, Phacidiumconiferarum,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Cinara curvipes,Gnathotrichussulcatus,Leptoglossusoccidentalis,木蠹象(Pissodes nemorensis),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和松异带蛾(Thaumetopoea pityocampa)。其中松材线虫、木蠹象、松褐天牛和松异带蛾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或“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全国林业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中。这9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引种植物产地巴基斯坦均无官方分布记录。引种雪松苗木携带这9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本节内容中未做具体风险评估,但引种中仍存在风险,需谨慎对待。

根据SPS协议5.4条款的规定,在制定达到适当的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检疫要求时,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我们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最大限度地考虑使实施的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备选方案优劣的取舍,主要从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对贸易的影响和可行性三方面来考虑。

备选方案1——允许小批量进口巴基斯坦雪松苗木

由于雪松在我国广泛用于庭园树种,引种植物自身的风险较低。虽然未查询到雪松苗木上可能携带的9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巴基斯坦的官方分布记录,但仍值得我们在检疫工作中加以关注。对于小批量引进的雪松苗木,通过进口过程的严格检查和隔离检疫等风险管控措施,基本上可以将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除去,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这些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中国的风险;同时,小批量进口的苗木也同样可以将国外的优良品种引进来,达到改良我国绿化植物品种的目的。建议首先引入少量苗木进行试种,并需满足下列要求:

(1)进口的雪松苗木不得带有土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禁止土壤进境,因此输华的巴基斯坦雪松苗木不得带有土壤。

(2)由原产地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不携带风险级别为中、高级检疫性有害生物,不带有土壤的检疫证书。

(3)由引种企业提供:引种原因、数量、规格、用途,引种区域该种苗木有害生物历年发生情况,引种苗木前期生长情况和药剂使用情况,供植物检疫部门审核。

(4)指定入境口岸为上海,引进苗木不得从上海以外的口岸入境。建议设立用于进口苗木查验的专用隔离场站。进境苗木必须由检验检疫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现场检疫,一旦发现植物病症和病状,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①发现病毒类病害病状,如花叶、斑驳、皱缩等,应立即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②发现真菌或细菌类病害病征或病状,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③发现非钻蛀型的昆虫类有害生物或相关病征、病状,应立即对虫体或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经杀虫剂处理后,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④发现钻蛀型昆虫,应立即对苗木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杀虫剂处理;

⑤发现线虫类病状,如根结、病瘤等,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⑥发现进境苗木携带有泥土等禁止进境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5)经现场检疫合格的苗木,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相关情况通知单,由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进行入境后的隔离试种监管工作。进境苗木隔离试种地点限定为上海,并需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核实该种植地具备有效的隔离措施、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有害生物监测手段。

(6)引进后必须进行隔离试种,隔离试种期至少2年。由种植地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负责监管,实时监测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在隔离期内,发现引进种苗感染病虫害,进行检测鉴定,若为检疫性或风险分析中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应对该苗木立即进行销毁处理,并对种植区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隔离期满,必须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确认不带有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后方可进行分散种植。禁止引进企业未经许可,私自对进境苗木进行移植、扦插、售卖等行为。

该备选方案易于操作,可行性佳,建议采纳。

备选方案2——允许大量进口巴基斯坦雪松苗木

由于引进巴基斯坦雪松苗木自身的风险较低,而其可能携带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巴基斯坦尚无官方记录,若确需大批量巴基斯坦雪松苗木,必须在小批量引种试种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后评估,并根据实际进口和检疫情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符合以下要求:

(1)产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要求:为了使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巴基斯坦必须在雪松苗木的生长产区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检测和专门调查,确认出口到中国的雪松苗木产区无这些有害生物的发生。

(2)病虫害检测:在雪松苗木的生长期和收获期,巴基斯坦的检疫人员除按法律要求进行有害生物的定期监测外,在雪松苗木出口前还应实施现场检查和土壤取样检测,检查有无中方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存在,确保在出口的雪松苗木产区不发生。

(3)预检:根据中方的有关法律规定,在雪松苗木的生长期,将派中方的检疫专家赴巴基斯坦进行预检,以保证进口雪松苗木完全符合中方的检疫要求。

中文名:美人蕉。拉丁学名:Cannaindica。又名蕉芋、红艳蕉、小花美人蕉、小芭蕉、旱藕、蕉藕。美人蕉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我国于19世纪中叶将其引入,现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美人蕉在亚洲已成为高价值淀粉的新型原料来源。目前,美人蕉已在我国华南地区逸为野生,因其植株高大,根茎发达,一旦入侵,较难治理。其主要控制措施为人工管护,拔除时需注意清理根茎,危害程度较轻微。

美人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可达2~3m,全株绿色无毛,被蜡质白粉。根茎发达,多分支,粗壮,具块状根茎。茎丛生,粗壮直立。单叶互生;具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长10~30cm,宽达10cm。总状花序,花单生或对生;苞片卵形,绿色,长约1.2cm;萼片3,披针形,长约1cm,绿白色,先端带红色;花冠裂片披针形,长3~3.5cm,绿色或红色;外轮退化,雄蕊3~2枚,鲜红色,其中2枚倒披针形,长3.5~4cm,宽5~7mm,另一枚如存在则特别小,长1.5cm,宽仅1mm;唇瓣披针形,长3cm,弯曲;发育雄蕊长2.5cm,花药室长6mm;花柱扁平,长3cm,一半和发育雄蕊的花丝连合。蒴果长卵形,绿色,有软刺,长1.2~1.8cm。三瓣开裂,瘤状,内有种子数十粒。花、果期3~12月。

美人蕉是亚热带和热带常用的观花植物,喜阳光充足的温暖地区,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壤中生长最佳,忌涝,但也适应于肥沃黏质土壤生长。美人蕉的常见真菌病害有瘟病(Pyriculariacannaecola)、青枯病(Ralstoniasolanacearum)和美人蕉锈病(Pucciniathaliae);细菌病害有美人蕉芽腐病(Xanthomonassp.);病毒及类菌质体病害有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yellow mosaicvirus)、美人蕉黄花斑驳病毒(Cannayellowmottlevirus)、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孤挺花花叶病毒(Hippeastrummosaicvirus)、番茄不孕病毒(Tomatoaspermyvirus)、美人蕉矮化类病毒(Cannastuntviroid)和紫菀黄化病(Asteryellows)等;主要虫害有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gnate)、灰翅夜蛾(Spodopteralittoralis)、铜绿丽金龟子(Anomalacorpulenta)、灰巴蜗牛(Bradybaenaravida)和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

2015年3月,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向上海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提出引进美人蕉种球7400个的申请。根据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植物检疫条例》等的有关规定,采用Maxent软件对美人蕉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在我国的适生区大小,并根据华东地区外来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从荷兰引进美人蕉种球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采用Maxent软件对美人蕉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在我国的适生区大小。具体结果如下:

(1)美人蕉(Cannaindica)全球分布现状:根据相关文献专著、数据库(如CNKI、GBIF等)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搜集到美人蕉全球分布点77个,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地区;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2)美人蕉(Cannaindica)中国潜在分布区:根据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美人蕉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将其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划分为四级: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非适生区。模型运行所得的AUC参数为0.906,说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果表明,美人蕉在我国的适生区域(高适生区及中适生区)范围较广,主要位于18.2°~40.6°N,92.1°~123.3°E之间,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江苏、上海、海南及港澳台等地区,且多为高适生区(图版53)。

(3)上海地区引进美人蕉风险分析:根据华东地区外来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为美人蕉各项评判指标赋分,如表4-26所示。最终美人蕉在该体系中的得分为64分,属于中等风险等级(表4-27),即在上海地区的危害性有待观察的外来植物,需进行定期监控和记录。

表4-26 美人蕉(Cannaindica)定量风险评估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27 “已存在”状态风险评估体系风险等级分值划分

美人蕉是亚热带和热带常用的观花植物,喜阳光充足的温暖地区,不耐寒,原产热带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多有栽培。美人蕉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点多处于热带及亚热带沿海地区。软件预测结果亦显示美人蕉在我国黄河以南地区主要为中至高适生区分布(图版53),且本次引种美人蕉的上海地区主要为美人蕉的高适生区域,其物候条件较适宜美人蕉的生长定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美人蕉这一草本植物的风险为中等级别。而引种美人蕉可能携带的外来生物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

3.上海地区引种美人蕉传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程序:

(1)确定荷兰美人蕉种球上的有害生物名单;

(2)初步风险评估,根据有害生物的危害特性,并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3)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按照FAO制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从进入、定殖、扩散以及经济重要性方面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作进一步风险评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及其风险;

(4)风险管理措施,提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美人蕉有害生物名单:经文献资料采集、检索,确定荷兰美人蕉上的有害生物名单(表4-28),共计真菌2种,细菌2种,病毒及类菌质体病害7种,昆虫3种,软体动物2种。根据FAO关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从该有害生物是否在中国发生以及是否进行官方治理,对荷兰美人蕉上发生的14种有害生物进行筛选。凡在中国没有分布或有局部分布而处于官方控制下的有害生物,并可随植物材料传入的均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以此标准筛选出1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表4-28 进境荷兰美人蕉(Cannaindica)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

(续表)

● 菜豆黄花叶病毒 ●

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yellowmosaicvirus)隶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为阿根廷A1级检疫对象,一般可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上出现明脉,斑驳,或绿色部分深浅不均,凸凹不平,有时叶片皱缩,扭曲畸形。病株一般开花迟缓或花蕾脱落。目前在国内多地分布,其毒源主要是越冬的寄主和带毒的种子,主要通过蚜虫刺吸侵染传播。除侵染普通菜豆、豌豆外,各地检疫部门陆续在进口唐菖蒲、剑兰等植物内检测出该病毒。根据相关文献专著、数据库(如CNKI、GBIF等)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资料,菜豆黄花叶病毒目前广泛分布于非洲、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

根据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菜豆黄花叶病毒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图版54),将其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划分为四级: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非适生区。模型运行所得的AUC参数为0.945,说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果表明,菜豆黄花叶病毒的适生区域(高适生区及中适生区)主要位于18°~39°N,92°~123°E;以及38°~47°N,80°~86°E之间三块点状分布,包括新疆、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台湾等地区适生范围较广。

根据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菜豆黄花叶病毒各项指标赋分(表4-29),最终菜豆黄花叶病毒在该体系中的得分为2.26,属于较高风险等级。

表4-29 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yellowmosaicvirus)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在上海地区引进美人蕉种球的风险较低。美人蕉是亚热带和热带常用的观花植物,喜阳光充足的温暖地区,不耐寒;原产热带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多有栽培。美人蕉在我国黄河以南主要为中至高适生区分布,且本次引种美人蕉的上海地区主要为美人蕉的高适生区域,其物候条件较适宜美人蕉的生长定殖。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美人蕉这一草本植物的风险为中等级别。而引种美人蕉可能携带的外来生物则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

(2)美人蕉种球上有1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mosaicvirus)为阿根廷A1级检疫对象,其毒源主要是越冬的寄主和带毒的种子,主要通过蚜虫刺吸侵染传播。除侵染普通菜豆、豌豆外,各地检疫部门陆续在进口唐菖蒲、剑兰等植物内检测出该病毒。目前,在我国新疆、福建、广东等地有分布,且该病毒在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得分为2.26,属于较高风险等级,因此,仍需加强检疫。

5.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SPS协议5.4条款的规定,在制定达到适当的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检疫要求时,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最大限度地考虑使实施的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备选方案优劣的取舍,主要是从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对贸易的影响和可行性三方面来考虑的。

备选方案1——允许小批量进口荷兰美人蕉种球

美人蕉是亚热带和热带常用的观花植物,喜阳光充足的温暖地区,不耐寒,原产热带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多有栽培。上海地区主要为美人蕉的高适生区域,其物候条件较适宜美人蕉的生长定殖。对于小批量引进的美人蕉种球,通过进口过程的严格检查和隔离检疫等风险管控措施,基本上可以将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除去,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这些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中国的风险;同时,小批量进口的种球也同样可以将国外的优良品种引进来,达到改良我国绿化植物品种的目的。建议首先引入少量种球进行试种,并需满足下列要求:

(1)进口的美人蕉种球不得带有土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禁止土壤进境,因此输华的荷兰美人蕉种球不得带有土壤。

(2)由原产地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不携带风险级别为中、高级检疫性有害生物,不带有土壤的检疫证书。

(3)由引种企业提供:引种原因、数量、规格、用途,引种区域该种种球有害生物历年发生情况,引种种球前期生长情况和药剂使用情况,供植物检疫部门审核。

(4)指定入境口岸为上海,引进种球不得从上海以外的口岸入境。建议设立用于进口种球查验的专用隔离场站。进境种球必须由检验检疫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现场检疫,一旦发现植物病症和病状,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①发现病毒类病害病状,如花叶、斑驳、皱缩等,应立即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②发现真菌或细菌类病害病征或病状,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种球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③发现非钻蛀型的昆虫类有害生物或相关病征、病状,应立即对虫体或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种球可经杀虫剂处理后,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④发现钻蛀型昆虫,应立即对种球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杀虫剂处理;

⑤发现线虫类病状,如根结、病瘤等,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种球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⑥发现进境种球携带有泥土等禁止进境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5)经现场检疫合格的种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相关情况通知单,由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进行入境后的隔离试种监管工作。进境种球隔离试种地点限定为上海,并需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核实该种植地具备有效的隔离措施、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有害生物监测手段。

(6)引进后必须进行隔离试种,隔离试种期至少2年。由种植地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负责监管,实时监测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在隔离期内,发现引进种苗感染病虫害,进行检测鉴定,若为检疫性或风险分析中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应对该种球立即进行销毁处理,并对种植区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隔离期满,必须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确认不带有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后方可进行分散种植。禁止引进企业未经许可,私自对进境种球进行移植、扦插、售卖等行为。

该备选方案易于操作,可行性佳,建议采纳。

备选方案2——允许大量进口荷兰美人蕉种球

美人蕉这一草本植物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多有栽培,在上海地区的风险级别为中等,且该植物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较多,其中有一种为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若确需大批量荷兰美人蕉种球,必须在小批量引种试种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后评估,并根据实际进口和检疫情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符合以下要求:

(1)产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要求:为了使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荷兰必须在美人蕉种球的生长产区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检测和专门调查,确认出口到中国的美人蕉种球产区无这些有害生物的发生。

(2)病虫害检测:在美人蕉种球的生长期和收获期,荷兰的检疫人员除按荷兰国内的法律要求进行有害生物的定期监测外,在美人蕉种球出口前还应实施现场检查和土壤取样检测,检查有无中方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存在,确保在出口的美人蕉种球产区不发生。

(3)预检:根据中方的有关法律规定,在美人蕉种球的生长期,将派中方的检疫专家赴荷兰进行预检,以保证进口荷兰美人蕉种球完全符合中方的检疫要求。

中文名:台湾五针松。拉丁学名:Pinusmorrisonicola。别名台湾松、台湾白松、台湾五须松;是松杉纲松杉目松科松属的针叶乔木。分布区域:原产于中国台湾,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中国特有。

台湾五针松为乔木,高可达30m,胸径1.2m;树皮灰暗色,粗糙,呈鳞片状;树冠圆锥形;树枝近平展或微向上开展;一年生新枝红褐色,幼时被淡黄色细毛,后渐脱落;冬芽卵圆形,淡褐色,无树脂。针叶5针一束,长4~9cm,直径0.6~1mm,微弯曲,边缘具细锯齿,先端渐尖,仅腹面每侧有6~8条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单层皮下层细胞,个别有散生的少量第二层细胞,通常腹面无树脂道,仅背面有2个边生树脂道;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1cm,径5~7cm,通常3~4个聚生,有树脂,梗长5~10mm,成熟时种鳞张开;中部种鳞楔状椭圆形,长3~3.5cm,宽1.5~2cm,种子椭圆状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8~10mm,径5~6mm,种翅淡褐色,长1.5~2cm,宽5~8mm。

台湾五针松是台湾的特有植物。产于台湾中央山脉(模式标本产地)海拔300~2300m地带,沿山脊散生,一般生于针阔混交林中,不成纯林。目前主要在高海拔地区生长,较少种植于低海拔地区。

台湾五针松的病害较多,主要有:寄生植物6种:Arceuthobiumamericanum,Arceuthobiumcampylopodum,Arceuthobiumlaricis,Arceuthobiumoccidentale, Arceuthobiumtsugense,Arceuthobiumvaginatum;真菌病害18种:松生枝干溃疡病菌(Atropellispinicola),嗜松枝干溃疡病菌(Atropellispiniphila),油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coleosporioides),北美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comandrae),香蕨木柱锈菌(Cronartiumcomptoniae),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 Cronartiumhimalayense,Cronartiumkamtschaticum,松瘤锈病菌(Cronartium quercuum),Dothistromaseptosporum,Endocronartiumharknessii,松树脂溃疡病菌(Gibberellacircinata),冷杉枯梢病菌(Gremmeniellaabietina),杨树叶锈病菌(Melampsoramedusae),松针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dearnessii),松针褐枯病菌(Mycosphaerellagibsonii),针叶松黑根病菌(Ophiostomawageneri),松干基褐腐病(Phellinusweirii);线虫病害1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以及虫害29种:云杉色卷蛾(Choristoneurafumiferana),Choristoneura lambertiana,间大小蠹(Dendroctonusadjunctus),西部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brevicomis),南部松大小蠹(Dendroctonusfrontalis),云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micans),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ponderosae),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沟贵小蠹(Gnathotrichussulcatus),Ipsamitinus,粗齿小蠹(Ips calligraphus),Ipscembrae,Ipsconfusus,重齿小蠹(Ipsduplicatus),南部松齿小蠹(Ipsgrandicollis),天山重齿小蠹(Ipshauseri),Ipslecontei,云杉松齿小蠹(Ipspini),加州松小蠹(Ipsplastographus),十二齿小蠹(Ipssexdentatus),落叶松八齿小蠹(Ipssubelongatus),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喜马拉雅杉木蠹象(Pissodesnemorensis),Pissodescastaneus,白松木蠹象(Pissodesstrobi),北亚断眼天牛(Tetropiumgracilicorne),松异带蛾(Thaumetopoeapityocampa),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卡罗莱纳墨天牛 (Monochamus carolinensis)。

根据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植物检疫条例》等的有关规定,采用Maxent软件对台湾五针松在我国大陆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在我国大陆的适生区大小,并根据华东地区外来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从中国台湾引进五针松苗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开展风险分析之前,对引种植物进行一定的筛选,具体步骤如下:

(1)初步筛选,核实各物种原产地,若原产地明确为本土,则无需评估。

(2)使用预评估方法对非本土原产的外来陆生植物进行预评估,排除部分明确不具有入侵性的外来陆生植物。

根据以上步骤,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如CNKI、GBIF)等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对台湾五针松的原产地进行核实。资料显示,台湾五针松原产于中国台湾,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为中国特有植物。此外,该树种为松杉纲松杉目松科松属的针叶乔木,生长较为缓慢,一般生于针阔混交林中,不成纯林。且未有入侵其他引种地的记录,因此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台湾五针松的风险较低,建议定期监控和记录即可。而引种所可能携带的外来生物则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程序:

(1)确定台湾五针松苗木上的有害生物名单;

(2)初步风险评估,根据有害生物的危害特性,并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3)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按照FAO制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从进入、定殖、扩散以及经济重要性方面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作进一步风险评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及其风险;

(4)风险管理措施,提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台湾五针松有害生物名单:经文献资料采集、检索,确定五针松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共计54种,其中:寄生植物6种;真菌病害18种;线虫病害1种;虫害29种(表4-30)。根据FAO关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从该有害生物是否在我国大陆发生以及是否进行官方治理,对54种有害生物进行筛选。凡在我国大陆没有分布或有局部分布而处于官方控制下的有害生物,并可随植物材料传入的均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以此标准筛选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50种,其中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和“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全国林业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的有害生物33种,在我国大陆无分布的潜在有害生物17种,其中在台湾有官方记录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为3种,分别是松针褐枯病菌(Mycosphaerellagibsonii)、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因此我们着重对这3种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

表4-30 进境台湾五针松(Pinusmorrisonicola)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 松针褐枯病菌 ●

松针褐枯病菌(Mycosphaerellagibsonii)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mycetes),座囊菌科(Dothideacea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其无性阶段为Pseudocercosporapinidensiflorae(Hori&Nambu)Deighton。可侵染加勒比松、地中海松、海岸松、辐射松、加纳利松、苏门答腊松、多脂松、北美乔松、欧洲赤松、五叶松、糖松、黑材松、欧洲黑松、意大利五针松、粗糙松、西黄松、扭叶松、柔松、山松、芒松、瘤果松、赤松、黑松、五针松、琉球松、马尾松、美洲短叶松等多种松属树种。感病幼苗针叶上可产生浅绿色、黄褐色至灰色的病斑,能引起松树严重针叶枯萎。尤其是在晚期苗圃中,该病成了育苗的主要障碍,可引起幼苗生长迟缓,在某些情况下幼苗死亡率高达85%。该病菌通过感病针叶组织中的菌丝体或不成熟的子座越冬,初侵染源为气传孢子,可通过风或雨水近距离传播,另外感病移栽苗、切枝的调运是其远距离传播主要途径。

可通过检查幼苗针叶是否具有浅绿色、黄褐色至灰色病斑,针叶是否坏死脱落,煤烟状病斑上是否有黑点而确定疑似感病样品;再将煤烟状黑点部位进行切片镜检,观察子座、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特征等。若病叶子实体未成熟可及时培养后再切片镜检。其无性阶段分生孢子梗密集,丛生,暗褐色,直或稍弯,极少分隔,不分枝;2.5μm×(10~45)μm。分生孢子产生部位不加厚,无疤痕而具细点。分生孢子单生,顶侧生,淡黄褐色,长棍棒形,直或微弯,3~7分隔,基部平截或圆,不加厚,顶端钝圆,大小(20~60)μm×(2.5~4.5)μm,大多数(40~50)μm×(2.5~4.5)μm。子座暗褐色,具疣状突起,充满气孔空隙,直径60~96μm,子囊双囊壁,棍棒形至圆筒形,(33~38)μm×(5.5~7)μm;具加厚的钝圆顶端,极少具气囊, (32~36)μm×(6~8)μm;8个孢子,排成倾斜两列。子囊间组织有或无。子囊孢子无色,1个分隔,椭圆形至楔形,(7.5~12.5)μm×(1.8~2.8)μm,具油滴。由于分生孢子的差异,该病原菌分为3个生态型,分别为亚洲型、非洲中美洲型以及菲律宾型。松针褐枯病菌与松针红斑病菌(Mycosphaerellapini)、松针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dearnessii)十分近似,主要通过感病症状、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进行区别。

根据EPPO、CABI等组织官网、CNKI等数据库文献资料显示,松针褐枯病菌主要分布于非洲的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美洲的牙买加、尼加拉瓜;亚洲的孟加拉国、印度、日本、朝鲜、韩国、中国、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苏、江西、香港和台湾等地区。

根据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将松针褐枯病菌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划分为4级: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模型运行所得的AUC参数为0.965,说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松针褐枯病菌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结果如图版55所示。适生等级在中度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18°~38°N,97°~122°E之间,以及26°~29°N,93°~96°E和39°~40°N,121°~123°E之间的小块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山东、河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海南、港澳台等地区,以及辽宁、西藏小部分地区。

根据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松针褐枯病菌各项指标赋分(表4-31),最终松针褐枯病菌在该体系中的得分为2.21,属于高风险等级(表4-32)。

表4-31 松针褐枯病菌(Mycosphaerellagibsonii)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32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 松 材 线 虫 ●

松材线虫病,即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可危害50多种松属树种和10多种非松属树种。能够导致感染该病的松树在60~90d内枯死,且传播蔓延速度快,防治的难度极大,所以又被称为“松树癌症”“无烟的森林火灾”等。该病于1905年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首次暴发,但当时并不知其病原是松材线虫(B.xylophilus),因而未受到重视。直至1969年,Tokushige和Kiyohara指出该病与一种伞滑刃线虫(B.sp.)有关后,才引起广泛深入的研究。1982年在我国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此病,当年仅见有病死木260株;但至1992年,南京市及市郊累计,有病死木多达140万株左右,损失木材5万m3。目前疫区范围已经扩大到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15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30多万hm2,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并对庐山、黄山和三峡库区等旅游胜地的安全也构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松材线虫在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韩国、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多个国家有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国家,松材线虫并未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中日韩三国则引起了松树的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安全,同时也使松木板材及观赏松木的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相继被列为重要检疫对象,在我国属于二级检疫对象。仅1998年至1999年一年当中,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分别从来自美国、日本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松材线虫的批次达44次和28次。因此对该病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预测分析,一方面对于可能发生的地区,应该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检疫检验措施防止松材线虫的入侵;另一方面也可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检疫对策提供依据。

根据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将松材线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划分为5级:极高适生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模型运行所得的AUC参数为0.988,说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松材线虫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结果如图版21所示。适生等级在中度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20°~40°N,90°~125°E之间的亚热带、暖温带,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包括河北、辽宁、四川、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重庆、湖南及湖北以及台湾南部地区,适生范围较广。

根据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松材线虫各项指标赋分(表4-33),最终松材线虫在该体系中的得分为2.72,属于极高风险等级(表4-32)。

表4-33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 松 墨 天 牛 ●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图版20),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墨天牛属。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B.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在松材线虫的扩散和侵染的过程中,松墨天牛起着携带、传播和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松墨天牛可危害松属40多个树种,也可对银杏等一些树种造成危害,这些寄主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2003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局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松墨天牛属于东洋区种类,根据相关文献专著、数据库(如CNKI、GBIF等)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资料,松墨天牛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越南、朝鲜半岛等地。

根据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松墨天牛在中国潜在地理分布区(图版56),将其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划分为四级: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非适生区。模型运行所得的AUC参数为0.994,说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中国的适生区域(高适生区及中适生区)主要位于18°~47°N,101°~134°E区域内,及27°~30°N,92°~97°E之间的块状分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小部地区、西藏小部分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及港澳台等地区,适生范围较广。

根据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松墨天牛的各项指标赋分(表4-34),最终松墨天牛在该体系中的得分为2.25,属于高度风险等级(表4-32)。

表4-34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在上海地区引进台湾五针松本身的风险较低。台湾五针松原产于台湾,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为中国特有植物。此外,该树种为松杉纲松杉目松科松属的针叶乔木,生长较为缓慢,一般生于针阔混交林中,不成纯林;且未有入侵其他引种地的记录。因此,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台湾五针松的风险较低,建议定期监控和记录即可。

(2)台湾五针松上可能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台湾五针松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多达54种,其中在台湾有官方记录检疫性有害生物为3种,分别是松针褐枯病菌(Mycosphaerellagibsonii),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和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

①松针褐枯病菌: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中,为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可侵染多种松属树种,能引起松树的严重针叶枯萎。此外,松针褐枯病菌在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得分为2.21,属于高风险等级,需加强检疫。

②松材线虫:可引起毁灭性松树病害,危害50多种松属树种和10多种非松属树种,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中,为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在我国适生范围较广。此外,松材线虫在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得分为2.72,属于极高风险等级,需加强检疫。

③松墨天牛: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B.xylophilus)的主要媒介昆虫,被收录于我国“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松墨天牛在华东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得分为2.25,属于高度风险等级,需加强检疫。

根据SPS协议5.4条款的规定,在制定达到适当的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检疫要求时,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使实施的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备选方案优劣的取舍,主要是从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对贸易的影响和可行性三方面来考虑。

备选方案1——禁止引入台湾五针松苗木

台湾五针松苗木上可能有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33种,其中在台湾地区有官方记录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3种,由于引入台湾五针松苗木携带并传入内地的风险较高,建议禁止引入台湾五针松苗木输入大陆。

该备选方案可避免检疫性有害生物从台湾地区传入内地,从有效性而言,该备选方案最有效,但会严重影响贸易。

备选方案2——允许小批量引入台湾五针松苗木

台湾五针松苗木上发生着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33种,其中在台湾地区有官方记录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为3种,对于小批量引进的苗木,通过进口过程的严格检查和隔离检疫等风险管控措施,基本上可以将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除去,从而极大地降低这些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上海的风险;同时,小批量引入的苗木也同样可以将优良品种引进来,达到改良绿化植物品种的目的。建议首先引入少量苗木进行试种,并需满足下列要求:

(1)引入的台湾五针松苗木不得带有土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禁止土壤进境,因此引入的五针松苗木不得带有土壤。

(2)由原产地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不携带风险级别为中、高级检疫性有害生物,不带有土壤的检疫证书。

(3)由引种企业提供:引种原因、数量、规格、用途,引种区域该种苗木有害生物历年发生情况,引种苗木前期生长情况和药剂使用情况,供植物检疫部门审核。

(4)指定入境口岸为上海,引进苗木不得从上海以外的口岸入境。建议设立用于引入苗木查验的专用隔离场站。进境苗木必须由检验检疫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现场检疫,一旦发现植物病症和病状,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①发现病毒类病害病状,如花叶、斑驳、皱缩等,应立即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②发现真菌或细菌类病害病征或病状,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③发现非钻蛀型的昆虫类有害生物或相关病征、病状,应立即对虫体或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经杀虫剂处理后,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④发现钻蛀型昆虫,应立即对苗木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杀虫剂处理;

⑤发现线虫类病状,如根结、病瘤等,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⑥发现进境苗木携带有泥土等禁止进境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5)经现场检疫合格的苗木,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相关情况通知单,由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进行入境后的隔离试种监管工作。进境苗木隔离试种地点限定为上海,并需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核实该种植地具备有效的隔离措施、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有害生物监测手段。

(6)引进后必须进行隔离试种,隔离试种期至少2年。由种植地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负责监管,实时监测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在隔离期内,发现引进种苗感染病虫害,进行检测鉴定,若为检疫性或风险分析中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应对该苗木立即进行销毁处理,并对种植区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隔离期满,必须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确认不带有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后方可进行分散种植。禁止引进企业未经许可,私自对进境苗木进行移植、扦插、售卖等行为。

该备选方案易于操作,可行性佳,建议采纳。

备选方案3——允许大量引入台湾五针松苗木

由于引进台湾五针松苗木风险较低,且在大陆多地有分布,若确需大批量台湾五针松苗木,必须在小批量引种试种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后评估,并根据实际引入和检疫情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符合以下要求:

(1)产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使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台湾地区必须在五针松苗木的生长产区,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检测和专门的调查,以确认输出到大陆的五针松苗木产区无这些有害生物的发生。

(2)病虫害检测:在五针松苗木的生长期和收获期,台湾地区的检疫人员除按法律要求进行有害生物的定期监测外,在台湾五针松苗木输出前还应实施现场检查和土壤取样检测,检查有无大陆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存在,确保在输出的五针松苗木产区不发生。

(3)预检: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台湾五针松苗木的生长期,将派大陆的检疫专家赴台湾地区进行预检,以保证引入五针松苗木完全符合大陆的检疫要求。

中文名:真柏。拉丁学名:Juniperuschinensis。是松杉纲松杉目柏科圆柏亚科圆柏属常绿针叶树种,自然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包括中国、蒙古、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东南部地区。

真柏多为灌木,也有乔木形态,高可达1~20m。枝干常屈曲匍匐,枝条褐色,其上密生小枝,枝梢及小枝向上斜展呈密丛状。其叶条状披针形,常交互对生或三叶交叉轮生,先端渐尖,长3~8mm,紧密排列,微斜展。真柏多为雌雄异体,但也有部分植株雌雄同体,球果近球形,深蓝色,被白粉,成熟时黑色,径8~9mm,有2~3粒种子;种子长约4mm,有棱脊。

真柏喜光、略耐阴,耐寒性强,亦耐瘠薄;能生于岩石缝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土壤、石灰性土壤均能适应;在肥沃深厚及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真柏由于其匍匐特性,多用于盆栽造型素材。台湾栽培界的真柏,除日本传统品种外,主要还有“山采真柏”和“田培真柏”两个大类。

真柏的病虫害主要有:柏小爪螨(Oligonychusperditus),Siphonatrophia cupressi,Aschistonyxeppoi,Cinaracurvipes,Heterobasidionirregulare, Seiridiumcardinale,Gymnosporangiumasiaticum,松干基褐腐病菌(Phellinus weirii),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榅桲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clavipes),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globosum),美洲苹果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 Gymnosporangium sabinae, Gymnosporangiumunicorne,Gymnosporangiumyamadae),云杉色卷蛾(Choristoneurafumiferana),Callidiellumrufipenne,Phacidiumconiferarum, Stigminadeflectens,重齿小蠹(Ipsduplicatus)。

根据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植物检疫条例》等的有关规定,进行从我国台湾引进真柏苗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开展风险分析之前,对引种植物进行一定的筛选,具体步骤如下:

(1)初步筛选,核实各物种原产地,若原产地明确为本土,则无需评估。

(2)使用预评估方法对非本土原产的外来陆生植物进行预评估,排除部分明确不具有入侵性的外来陆生植物。

根据以上步骤,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如CNKI、GBIF)等以及重要国际与国家组织官网,对真柏的原产地进行核实。资料显示,真柏自然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包括中国、蒙古、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东南部地区,在我国有自然分布区存在。此外,该树种为柏科圆柏属植物,生长较为缓慢,且未有入侵其他引种地的记录,因此,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真柏的风险较低,建议定期监控和记录即可。而引种所可能携带的外来生物则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程序:

(1)确定真柏苗木上的有害生物名单;

(2)初步风险评估,根据有害生物的危害特性,并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3)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按照FAO制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从进入、定殖、扩散以及经济重要性方面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作进一步风险评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及其风险;

(4)风险管理措施,提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经文献资料采集、检索,确定真柏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共计20种,包括7种昆虫,12种真菌以及1种卵菌,并对这20种有害生物的国内、国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表4-35)。根据FAO关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从该有害生物是否在中国大陆发生以及是否进行官方治理,对以上20种有害生物进行筛选。凡在中国大陆没有分布或有局部分布而处于官方控制下的有害生物,并可随植物材料传入的均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以此标准筛选出4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榅桲锈病菌(Gymnosporangiumclavipes),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globosum),美洲苹果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和云杉色卷蛾(Choristoneurafumiferana)。但这4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引种植物产地我国台湾地区均无官方分布记录,因此在本报告中不进行具体风险评估。

表4-35 进境真柏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

(续表)

(1)在上海地区引进真柏的风险较低。真柏自然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包括中国、蒙古、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东南部地区。该树种为柏科圆柏属植物,生长较为缓慢,且未有入侵其他引种地的记录,因此,单就引种植物自身而言,在上海地区引入真柏的风险较低,建议定期监控和记录即可。

(2)真柏上存在4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真柏苗木上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达20种,其中,榅桲锈病菌(Gymnosporangiumclavipes),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globosum),美洲苹果锈病菌(Gymnosporangiumjuniperivirginianae)和云杉色卷蛾(Choristoneurafumiferana)均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这4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引种植物产地我国台湾均无分布记录。引种真柏苗木携带这4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本报告中未做具体风险评估,但引种中仍存在风险,需谨慎对待。

根据SPS协议5.4条款的规定,在制定达到适当的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检疫要求时,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时,最大限度地考虑使实施的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备选方案优劣的取舍,主要是从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对贸易的影响和可行性三方面来考虑的。

备选方案1——允许小批量引入真柏苗木

由于真柏苗木目前在我国大陆多地均有分布,对于小批量引入的苗木,通过引入过程的严格检查和隔离检疫等风险管控措施,基本上可以将我国大陆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除去,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这些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大陆的风险;同时,小批量引入的苗木也同样可以将优良品种引进来,达到改良绿化植物品种的目的。建议首先引入少量苗木进行试种,并需满足下列要求:

(1)引入的真柏苗木不得带有土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禁止土壤进境,因此,引入的真柏苗木不得带有土壤。

(2)由原产地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不携带风险级别为中、高级检疫性有害生物,不带有土壤的检疫证书。

(3)由引种企业提供:引种原因、数量、规格、用途,引种区域该种苗木有害生物历年发生情况,引种苗木前期生长情况和药剂使用情况,供植物检疫部门审核。

(4)指定入境口岸为上海,引入苗木不得从上海以外的口岸入境。建议设立用于引入苗木查验的专用隔离场站。引入苗木必须由检验检疫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现场检疫,一旦发现植物病症和病状,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①发现病毒类病害病状,如花叶、斑驳、皱缩等,应立即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②发现真菌或细菌类病害病征或病状,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③发现非钻蛀型的昆虫类有害生物或相关病征、病状,应立即对虫体或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经杀虫剂处理后,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④发现钻蛀型昆虫,应立即对苗木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杀虫剂处理;

⑤发现线虫类病状,如根结、病瘤等,应立即对染病部位进行采样,送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检测,苗木可暂时存放于隔离区域,经检疫结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后续隔离种植;若经检测发现检疫性及风险分析中关注的有害生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⑥发现引入苗木携带有泥土等禁止进境物,应立即做退运或销毁处理,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5)经现场检疫合格的苗木,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相关情况通知单,由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进行入境后的隔离试种监管工作。引入苗木隔离试种地点限定为上海,并需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核实该种植地具备有效的隔离措施、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有害生物监测手段。

(6)引入后必须进行隔离试种,隔离试种期至少2年。由种植地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负责监管,实时监测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在隔离期内,发现引入种苗感染病虫害,进行检测鉴定,若为检疫性或风险分析中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应对该苗木立即进行销毁处理,并对种植区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隔离期满,必须经林业植物检疫部门确认不带有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后方可进行分散种植。禁止引进企业未经许可,私自对引入苗木进行移植、扦插、售卖等行为。该备选方案易于操作,可行性佳,建议采纳。

备选方案2——允许大量引入台湾地区真柏苗木

由于引入台湾地区真柏苗木自身及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较低,若确需大批量台湾地区真柏苗木,必须在小批量引种试种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后评估,并根据实际引入和检疫情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符合以下要求:

(1)产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使植物检疫措施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台湾地区必须在真柏苗木的生长产区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检测和专门调查,确认输出到大陆的真柏苗木产区无这些有害生物的发生。

(2)病虫害检测:在真柏苗木的生长期和收获期,台湾地区的检疫人员除按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害生物的定期监测外,在真柏苗木输出前还应实施现场检查和土壤取样检测,检查有无大陆方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存在,确保在输出的真柏苗木产区不发生。

(3)预检: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真柏苗木的生长期,将派大陆方的检疫专家赴台湾地区进行预检,以保证输出真柏苗木完全符合大陆方的检疫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