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的进化与古代农业技术

人类的进化与古代农业技术

时间:2022-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汉、唐,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到了高峰,最重要的成就大多都是这个时期完成的。中国古代农学著作数量很多,为古代世界各国之冠,包括已散佚的,已知有370多种。中国古代的农具较为先进。《齐民要术》书影中国古代的畜牧业也有自己的特点。
人类的进化与古代农业技术_人类与自然界的进

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与古代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农业向来发达。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种植粟、稻和蔬菜等多种作物,饲养狗、猪等多种动物。奴隶制社会以后,作物与牲畜的品种更有显著的增加,农具虽然仍以木、石制品为主,但青铜器农具也出现了。

中国的畜耕大约在春秋时期才逐渐推广的。铁制农具在中国出现也很晚,到战国时期才普遍使用。畜耕和铁农具是农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标志。这时,经济上比较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已经比较稠密,使得人类更加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中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img127

《农政全书》书影

中国最早的一批农学著作也出现在这个时期。到了汉、唐,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到了高峰,最重要的成就大多都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中国古代农学著作数量很多,为古代世界各国之冠,包括已散佚的,已知有370多种。最早的大约是战国时期的《种农》和《野老》,今已不存,内容不得而知。现存最早的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的门客所编《吕氏春秋》(前239年)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4篇。两汉时期的《氾胜之书》是当时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img128

徐光启与利玛窦谈道图

公元6世纪北宋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农、林、牧、副、渔各方面的生产经验,其中所载的一些农学和生物学知识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达1000多年。此外,宋代陈旉(1076~1156年)的《陈旉农书》(1149年)、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约1313年)、明代徐光启(1562~1633年)的《农政全书》(徐光启死后6年,即1639年)刻版付印等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这些著作中总结了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经验。

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突出之点在于精耕细作。为此,人类对时令、土壤、施肥、耕作、田间管理等都作了许多研究。二十四节气为中国所独有,是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掌握时令而用的,在战国时期即已完备。

从战国时期开始,人类就对土壤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土壤所适宜的作物。在施肥技术的科学研究中以动物粪便作肥和以腐烂的杂草为肥至迟在汉代,《氾胜之书》即有“籍青”之说。种植绿肥是中国古代一大发明,《齐民要术》中对此即有详细的论述,这是以地养地和施肥与改良土壤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在西欧,人们种植绿肥则是18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了。各种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从选种、种子处理、整地、播种、中耕、水肥管理直至收获都有很多的描述,这些都是农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代的农具较为先进。牛耕推广之后,铁犁就迅速完善,西汉的铁犁就有了犁壁。唐代时的耕犁结构和性能与现代畜耕犁相比已无多大差别。中国古代各种灌溉机具甚多,东汉时期发明的龙骨水车就是古代一种先进的灌溉机械,一直使用了近2000年。以水为动力的灌溉机械在汉、唐时期也相继出现。大约在汉、唐时期,中国古代农具即已基本定型,其中许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img129

《齐民要术》书影

中国古代的畜牧业也有自己的特点。一些优良品种很早就传至国外。畜牧业在中国古代虽有相当发展,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种植轻畜牧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农业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林木果树栽培方面中国古代也有许多重要成果。如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制作也起源于中国。

1.人类的进化与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大发展的时期,约于公元前597年建成的芍陂是见于中国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据史料记载建成后“陂径百里,灌田万顷”。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上的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大约建成于公元前3世纪中期。都江堰的工程的规划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历时2000多年,至今仍发挥效益。

img130

农耕图·壁画

汉代时,在关中、黄河河套和河西走廊一带建成了许多灌区。西汉初年,在修建引洛水灌溉大荔平原100多万亩农田的龙首渠时,渠道需要穿过商颜山,人们先在山上打下许多竖井,“深者达40余丈”,然后横向凿开一条长约4公里的输水隧道,这种技术也是2000多年前的一项创造。

运河的开凿主要为了航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在江淮地区开凿了一批运河,如邛沟、鸿沟等都是沟通黄河、淮河和长江水系的著名运河。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个水系。

隋代所建成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向北京,东南到达杭州,全长5000多里,整个工程只用了6年多的时间,虽然也利用了一些湖泊和过去一些运河河道,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也确是惊人之举。元明两代都曾对大运河加以改造,约于15世纪初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2.人类的进化与冶金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

冶金技术堪称中国古代社会科学进步的特长,曾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与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冶金技术起步较晚,约4000年前才开始用铜来制造器物。几百年后的商代在青铜铸造技术上就达到了很高水平,镶嵌铸造等技术已为人们所掌握。

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载有“六齐”,即6种不同比例的铜锡合金,被认为是世界上合金成分最早的研究记载。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的一些青铜器物表明,那时人们已经能够很好地运用熔模铸造的技术。自春秋末年至东汉期间的一些青铜兵器的表面上有含铬防锈层,至今仍光灿夺目。

img131

天工开物》插图

中国冶铁技术大约始于春秋晚期,在江苏六合、湖南长沙等地出土了铁条、铁丸,出土了春秋末期的钢剑等物。炼铁也是从块炼法开始的,不过我们的祖先很快就发明和应用了熔炼法。这是把铁矿石、木炭等置于炉内高温烧炼,熔炼成铁水然后铸成生铁的方法。上述春秋晚期的器物中有的是用白口生铁铸成的。熔炼法的发明是冶铁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在熔炼科学技术史上的一大贡献。中国古代还有多种炼钢方法,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高超水平。

有色金属的冶炼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如锌的冶炼比较困难,需要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这种技术早就为我们的祖先所发明,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6年)在《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即有记载。中国生产的锌在16世纪以后曾大量远销欧洲。

img132

宋应星

中国古代的采矿业也比较发达。在湖北大冶发现了一处春秋至汉代期间的铜矿遗址,足以说明那时的技术水平和状况。以汉代矿井为例,当时已能有效地运用竖井、斜井、斜巷、平巷的多段开拓方式,最深的矿井深达50多米,井壁有牢固的木支护结构,并且已初步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和照明等一系列设计问题,废巷则以分层填充的方法来处理。它的技术原理与现代相比实无多大差别。据估算,自春秋到汉代,人们在这里采掘出了几十万吨矿石,大约炼出了10万吨铜。

3.人类的进化与能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开发与利用自然界中的能源一向是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大事。畜力的利用最早,中国很早就有了较好的鞔具,风力的利用也很早。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帆”,表明那时已有风帆。风力水车也早有应用。水力灌溉机械上文已有述及。东汉时期还发明了一种水力鼓风机械——水排,它对中国古代冶金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种水力农产品加工机械更是不胜枚举,王祯的《王祯农书》中即有大量记载。我们的先辈还曾使用一种称为“阳燧”的器物,这是青铜制成的凹面镜,它的用途是反射阳光使之聚焦而取火。阳燧至迟在周代就出现了,可说是对太阳能的最早的直接利用。

知识链接·阳燧

阳燧,古代照日取火用的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早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便有对阳燧的介绍。《本草纲目》载:“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2006年10月11日上午10时,一面直径1.4米、通体厚4厘米、重1吨的世界特大“虢国阳燧”在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成功撷取天火,从而验证了《周礼》等史志中“阳燧以铜为之,向日则生火”的记载。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开发和利用也最早出现在中国。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在西汉时期已经使用煤,文献记载北宋初期山西地区即以采煤为生,北宋后期那里的煤炭经营已成“官卖”,可见那时煤矿的开采已有相当规模。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四川地区就开凿盐井取卤煮盐,至迟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凿天然气井利用天然气煮盐。石油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到西汉时陕北地区人民即已发现一种可燃的“洧水”(即石油)。后来人们又利用它来做车轴的润滑剂,也利用来制蜡烛、制墨。北宋时期曾公亮(998~1078年)主编的兵书《武经总要》(1044年)中载有一种称为“猛火油柜”的武器,所用于燃烧的“猛火油”即为石油制品。北宋的兵工作坊中还专设有“猛火油作”。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明代的《格古要论》也有以石油炼制灯油的记载。

世界上开采最早的石油井载于《大元大一统志》(1303年),记载在陕北地区有人工开凿的石油井。那时的石油井与水井相似。西方第一口油井是美国人于1859年凿成的,是一口20多米深的大口井。最早掌握小口深井钻凿技术的也是我们的祖先,在北宋时期的《志林》一书中即有明确的记载。

4.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纸张的生产及应用

历史的长河中,书写材料被视做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很难想象没有纸世界会是什么模样。人们一旦有了书写的要求,就意味着需要有合适的材料用于书写,岩壁、石柱,甚至是陶土板都曾被使用,但是这些均不易携带。

古埃及人发明了纸莎草纸,而书写介质真正的进步当属中国匠人发明的纸张。约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用尼罗河岸边生长的芦苇制造纸莎草纸,这种芦苇的名字也是英语中“纸”一词的来源。他们将芦苇去皮,把木髓切成细条状后十字形交织起来,然后重击压平后就制成了平整的纸张,随后又用光滑的石头将纸莎草纸表面磨光滑。其他早期的书写材料包括树皮、布料、还有薄的兽皮,后者常常被用来制成羊皮纸和犊皮纸。羊皮纸通常使用未鞣制的羊皮制作而成,很可能是以其产地帕加马(古希腊城市,现为土耳其伊兹密尔省贝尔加马镇)命名的。犊皮纸与羊皮纸类似,是用羔羊或者牛犊的皮制造的,不过更薄一些。工匠们用石灰清理皮革表面,干燥后在一个框架上将其拉伸开来,然后用锋利的刀片把皮革表面刮平,方便书写。但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属于稀罕之物,造价昂贵,不利于普及。

中国手工工匠还用树叶及其他植物材料造纸。一种方法是把嫩竹纤维和桑树皮内层混合后加水捣烂成纸浆。将纸浆倾倒在一层绷在木框上的粗布上,粗布就像个过滤器,水分慢慢渗透下去,而留在布片上的纤维则经干燥处理后做成纸张。照此法,使用麻纤维可以制出更优质的纸张,但是所有材料中最昂贵的应当算是丝绸织物制作的纸。为了使纸的表面更容易书写,造纸工人在新造的纸张表面涂一层从淀粉中提取的糨糊胶料。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据考证,中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12世纪,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在15世纪的欧洲,一个名叫约翰内斯·古腾堡(约1400~1468年)的天才发明了印刷术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而欧洲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img133

古代造纸

蔡伦(61~121年)是东汉时期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是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进者,享有“蔡侯纸”之称。在蔡伦以前的中国,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这样的书显然极其笨重,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为了提高纸浆的质量,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渔网等原料,使纸的产量大幅度地提高。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蔡伦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蔡伦发明的“蔡侯纸”作为一种全新的书写材料,很快获得了民间的普遍认同。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纸取代了希腊人、罗马人和埃及人喜欢用的纸莎草纸。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

img134

汉代造纸流程图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也独立发明了纸。美索不达米亚人将难以处理的陶土制写字板换成了一种类似纸莎草纸的芦苇纸。约6世纪时,中美洲居住在墨西哥特奥蒂瓦坎的人将无花果树皮浸湿捣烂制造纸,它们先用泥灰岩漆处理,再用光滑的石头将其磨光。

尽管竭力保密,中国的造纸术还是在公元3~6世纪之间传播到朝鲜、日本以及越南。而后传到印度和中亚的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东部),大约在8世纪时传播至大马士革和巴格达。

img135

活字印刷

约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将该技术传至埃及和非洲,他们使用亚麻纤维制造强韧精细的纸。此后造纸业就开始使用草质纤维,譬如细茎针草、稻草、麦秆纤维,最终发展成为木质纸浆。欧洲第一家造纸工厂是建于1150年的西班牙港口城市瓦伦西亚。那时候,造纸厂称为“纸坊”工厂,需要水车为纸浆机提供动力,这可能是它们获得这个名字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由于当时使用旋转石磨磨碎植物材料。

人们利用这些纸张做什么呢?当时的人们需要记录食物储备和赋税缴纳情况——直到计算机出现之前,所有的政府机构都需要大量纸张。记录员不辞辛苦地誊写宗教经文和历史典籍。中国人还用纸制作雨伞、雨衣甚至贴窗户。中国士兵则用一种加强的厚纸板制作护身铠甲。中国人还发明了第一本装订成册的书。大约在公元960年,中国人在木刻板上刻上文字图案印制大范围流通的纸币。欧洲的印刷术是由德国发明家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并因此引发对纸张需求的热潮,之后,书籍再也不是贵族们专享的奢侈品。后来兴起的报纸开始每天消耗掉大量的纸张。

5.人类与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在大约公元9世纪,中国的印刷匠在一大块木板上刻出纸币或书本每一页上的文字和图案,做成印版,然后进行印刷。到了1045年,中国发明家毕昇发明了用烘干的黏土制成的活字,它们可以重复用于印刷十几年。

14世纪90年代,朝鲜开始采用金属铸造的活字,1403年,朝鲜国王太宗又下令改用青铜制活字。不过依然有许多印刷匠使用木刻版——把一整页的内容全刻到一块木板上。中国使用的汉语中共有上万个不同文字,1313年,中国印刷匠王祯用超过5万个木活字印刷了《王祯农书》。1438年,传说荷兰印刷匠劳伦斯·科斯特(约1370~1440年)也开始在印刷中使用木活字。

15世纪40年代,德国发明家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他集合了诸多奇思妙想,设计在铜模里用低熔融态的铅合金铸造活字,用一种特别的印刷油墨,还有最为重要的压印器,可以将纸压在有油墨的印版上,这种压印器采用的是之前人们只在榨取葡萄汁酿酒时用到的螺旋式挤压器。

img136

毕昇与活字印刷

大约在1442年,古腾堡在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开办了第一家印刷出版机构,可8年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德国美因茨,创办了一家出版机构。1455年,古腾堡在世界上最早用金属活字印制的书,是一本拉丁文《圣经》。因为书中拉丁文字按一页42行排版,人们有时又称其为“四十二行圣经”。与同时期印制的其他出版物一样,《古腾堡圣经》没有页码和标题,也没有标明出版者。第一本标有印制者姓名的出版物是于1457年由皮特·斯考菲出版的一本诗集,同时该书还首创使用双色印刷。大约在1475年(当时他已经经营起了自己的印刷厂),斯考菲开始用钢模取代铜模浇铸活字。

img137

楔形文字

印刷出版机构也开始在欧洲其他地区出现。1465年,罗马附近的苏比阿克建起了意大利第一家印刷出版机构,5年后,巴黎的大学有了自己的印刷出版机构。1471年,德国天文学家兼数学家雷纪奥蒙塔拉斯(1436~1476年)在他纽伦堡的天文台办起了印刷厂,用来出版天文表。

英国的威廉·卡克斯顿(1422~1491年)是个印刷商,将金属活字印刷术引进了英国。1474年,卡克斯顿和佛兰德书法家曼逊一起出版了历史上第一本用英文印制的书,这本名为《特洛伊史回顾》的书是由卡克斯顿本人将法语原版翻译成英文后出版的。

1476年,卡克斯顿回到英国,并于1年后在伦敦创办了一家印刷出版机构,他的这家卡克斯顿出版社在以后的15年中共出版了100多部书,其中很多是译本,源自法国,由他本人完成大部分的翻译工作。

6.人类的进化推动着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

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业绩。在植物纤维纸出现之前,中国曾用甲骨、木竹简、缣帛等来作文字记录。这些东西或使用不便,或价格昂贵,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遂植物纤维纸便应运而生。

中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纸是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霸桥出土的古纸,为西汉麻纸。这些纸以大麻和苎麻纤维制成,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后来,东汉蔡伦以树皮、破布、废麻之类为原料,制成了质量较好的“蔡侯纸”,从此价廉物美的纸就迅速推广。至东汉末年,制纸业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了。

img138

蔡侯纸残片

现存最早的印刷物是1966年在韩国庆州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据考证,这部印刷品刻于705~751年之间。明确标有刻印年代的是868年刻印的《金刚经》,其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件印刷品是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雕版印刷品,卷轴装订,于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莫高窟石室。虽经千年存放,发现时仍完整如新。此幅印刷品于1907年被英籍葡萄牙人斯坦因盗走,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img139

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和精美扉画的唐咸通本《金刚经》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中期,当时的首都长安和四川成都等地的印书业相当兴盛,出版了许多农学书、医学书和字帖等。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蒙古人侵入欧洲时所带去的纸币和纸牌。现存欧洲最早的印刷品出版于1423年。在雕版印刷术已经相当发达的北宋时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沈括(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详载了毕昇(约970~1051年)发明活字印刷的事迹。

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中附载有一篇《造木活字印书法》,记述了他于1298年用木活字印刷出版过一部《旌德县志》,详载了制造木活字和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术的专著。

img140

元代活字排版工具

现存最早的活字是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约14世纪的古回鹘文木活字,这些木活字也大部分于清末被盗走。欧洲最早用活字印刷的是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1400~1468年),他于1450年制成铅合金活字,印刷出版了《四十二行圣经》等书。

7.人类的进化与机械、纺织技术的兴起

考古发现曾得到一些秦至西汉期间的以铜或铁铸成的齿轮,其中还有人字齿轮和棘轮,表明那时已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机械。

据记载,西汉时曾制成一种指南车,这种车在行进中不论车体如何转向,车上的指示器始终指示固定方向。指南车基本上就是运用齿轮体系等通过反馈作用使指示器稳定方向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控制机械。东汉张衡(78~139年)曾制成名为“浑天仪”的天文仪器,以水为动力,可以演示天体运行的情况。

img141

张衡

img142

浑天仪

北宋苏颂(1020~1101年)和韩公廉(生卒年代不详)制成的水运仪象台更为复杂。这座高约12米的天文仪器合浑仪与浑象为一体,既可用于天文观测又可与以水力运转的浑象核对,还能自动报时。其中有巧妙的擒纵器使报时机构作等时间歇运动,实为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元代郭守敬(1231~1316年)制定出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在制造天文仪器时发明了滚柱轴承,这也是机械史上的一件大事。

img143

浑天说示意图

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也早已闻名于世,尤以丝织技术为最。商代的丝织物已有斜纹、花纹等一些复杂纹样,西汉初期提花织物的高度水平,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实物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物证。织造提花织物的提花织机是中国的一大创造,它的功能是要依事先设计好的程序使经纬线交错变化而织出预定的图样来,这种设计与现代的程序控制有着历史的渊源。

中国的丝织物约在公元前4世纪就远销国外,汉代以后还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在相当时期之内,丝绸是中国的特产。公元5~6世纪间波斯曾派专人来中国学习丝织技术,其后丝织技术才又传到欧洲。中国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则是从国外传入的,汉代时即在新疆和西南地区流传。元代王祯在《王祯农书》中记述了许多棉纺织机具,其中的“搅车”(即轧花机)、三绽式脚踏纺车等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

8.人类的进化与建筑技术发展

中国的建筑技术与一些文明古国相比曾相去甚远。在古埃及建造宏伟的金字塔之后的1000多年,中国商代时的宫殿还十分简陋。瓦的出现大约在西周初期,烧制过的砖是战国时期才有的。自此以后,中国的建筑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万里长城早已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远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各诸侯为保卫自己的领土已分别筑起许多城墙。秦统一以后把原有的城墙加以连接和改造,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达甘肃的万里长城。这道长城的城墙是以夯土筑成的,至今仍留有一些残段。后来历代都对长城加以改建和续建,现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的城墙。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特点,在这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创造。斗拱结构发轫于西周,至唐代时即已发展得相当复杂而华丽,这也反映了唐代木构架建筑技术已趋成熟。对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遗址的发掘表明,这座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8000多平方米,为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大的木构架单栋建筑。

佛塔源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境内也出现了许多有自己特色的佛塔建筑。北魏时期于523年建成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塔高39.5米,共15层,曾经多次地震,至今完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木塔,高67.3米,9层,建于辽代(1056年),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亦经多次地震而无损。这些建筑物对研究现代房屋抗震也很有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有不少桥梁一直使用至今。河北赵县的安济桥(俗称赵州桥)是一座著名的大石桥。这座桥为单孔敞肩结构,圆孔净跨37.02米,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仍屹立在浚河之上。桥拱跨度之大为当时石桥所仅见,敞肩结构更具独创性,现已为中国桥梁所广泛采用。

img144

赵州桥

北宋时于1059年建成了福建泉州万安桥。这里地处洛阳江入海口,波涛汹涌,潮水涨落,施工十分困难。人们首创“筏型基础”,又创“种蛎于础以为固”的方法,终使这座长834米(包括两端桥堤)宽7米的大桥一直使用到现在。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谈径》一书中称誉道:该桥自兴建成功后,泉州、漳州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

中国古代关于建筑技术的著作以北宋李诫(1035~1110年)所编《营造法式》(1097年)为最著名。此书全面地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营造法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建筑的设计和规范、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都有系统的论述,已成为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对后世的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img145

《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大多还只是一些经验性的总结,它的理论性不强,而且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直接去研究自然现象的极少,所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也就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即使如此,古人留给我们的许多唯物主义自然观仍然是一份宝贵的遗产。

img146

《营造法式》对各种单体建筑作了概括的记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