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蟋蟀的习俗始于什么时候?

蟋蟀的习俗始于什么时候?

时间:2022-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观赏昆虫开心问答我国斗蟋蟀的民间习俗始于何时?悠久的历史 斗蟋蟀是我国民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简单的“斗蟋”活动开始向“艺术”过渡,并由此而始逐渐融入了庞大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全国许多城市相继成立了蟋蟀协会、蟋蟀俱乐部等蟋蟀研究、开发、利用、观赏、娱乐性组织,蟋蟀市场在许多城市、地区盛况空前。斗蟋的文化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
观赏昆虫_昆虫乐园

观赏昆虫

开心问答

我国斗蟋蟀的民间习俗始于何时?

争强好胜大将军——蟋蟀

蟋蟀俗称蛐蛐,许多小朋友,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几乎都玩过蛐蛐。别看蟋蟀个头不大,格斗起来,那种经得起创伤,忍得住伤痛,顽强拼搏的精神,那种“将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壮志酬”的气概,以及胜利者发出的“嘟、嘟……”的凯旋之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知令多少人醉心于此。

蟋蟀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体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体形粗壮,体长约15~40毫米,头部呈圆形,具光泽;触角呈丝状,有30节,往往超过体长。雄虫好斗,且善鸣叫。雌虫则默不作声,是个哑巴,俗称“三尾子”。

蟋蟀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成虫生性孤僻,通常一穴一虫,只有到成熟发情期,雄虫才招揽雌蟋蟀同居一穴。若两头雄虫在同一洞穴相遇,二者必然打斗,这就是玩蛐蛐的生物学基础。但在若虫期,往往30~40头共居一室,十分亲热。雌虫一生可产卵500粒左右,分散产在泥土中,以卵越冬。蟋蟀每年发生一代,喜居于阴凉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常在夜间出来觅食。成虫喜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跳跃间距为体长的20倍左右;少数种类后翅发达能飞行。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虫的壮年期,也是捕捉斗玩蟋蟀的大好时期。蟋蟀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蟋蟀的种类多达3 000余种,我国有50多种。在大自然所滋养的无数生灵中,它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但它在中国却备受宠爱,以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悠久的历史 斗蟋蟀是我国民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据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因此,饲养蟋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基础,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从帝王将相、社会名流到学堂儿童,善养者不计其数。

饲养蟋蟀从两三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据历史文献考证,“古人玩蟋”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据宋代的顾文荐《负喧杂录》载:“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像牙为笼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由此可见,养斗蟋蟀不仅始于唐代,而且当时以此为赌之风盛行。我们的前辈对这貌不惊人的小虫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实践过程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无论祖传密本还是当代民间蟋蟀迷们的饲养方法,其内在的机理深奥微妙,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南宋贾似道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蟋蟀的专家,他编撰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为蟋蟀的捕捉、识别、饲养、斗法提供了详细的研究资料。中华蟋蟀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它的趣味性,早已形成一门“中国蟋蟀学”。

其乐无穷的斗蟋活动 玩养蟋蟀也是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观看蟋蟀格斗的激烈场面,饶有趣味。两只小虫,虽为微物,似通人意,在瓶中拼搏,进退有据,攻守有致,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后变攻为守,胜者昂首长鸣,败者落荒而逃。整个过程奇趣横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蟋蟀的格斗战场,行家观之,津津乐道:两雄格斗激烈与精彩与否,与蟋蟀的品种、配斗对手斗前的试训和格斗方式等均有直接关系。人类拳击有拳法,而蟋蟀格斗也有“套路”。两雄交锋只要对方仅仅一碰牙就可将其摔了出去,使对方根本无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这种斗法像一阵风从口中吹出,吹跑对方,称之为“吹夹”;与“吹夹”相反,若一开始就可把对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后拖,最后对方不得不忍痛逃离,称之为“留夹”;若一开始将对方的牙齿猛力钳住,继而左右快速甩头,荡来荡去,使对方无还击的余地,称之为“荡夹”。此外,还有“背夹”、“攒夹”等多种格斗“套路”。

蟋蟀的两雄对阵格斗、撕咬搏杀,常常精彩激烈且难分难解,使观战者大饱眼福。关于蟋蟀格斗的精彩场面,吴良等在《蟋蟀新谱》中有很生动的描述:“双方先是牙对牙互试功力,接着头对头‘争顶’,或是牙夹牙互摔。有时一方压倒了对方,对方略一停顿,马上又反扑过来;有时一方牙硬,能夹住对方不放,对方却弯身用后腿把一方踢开。一方受辱,随即反扑,用力猛推,把对方推得很远,以示报复。更有甚者,双方竞相互咬牙,刮刮作响,直至一方牙伤出血,但仍会继续猛斗。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真好比顶牛一样。当双方互相摔开时,聪明的蟋蟀常常未胜先振翅高鸣,企图吓倒对方,如果对方没有被吓倒,几秒钟后,两虫再次扑斗起来,……这些都是相持不下的激战,但有时也有仅几个回合就定胜负的场面”。如此精彩的激战,难怪吸引众多的蟋蟀迷和围观者。

几位虫友相聚一处,谈论养虫之道或论选蟋蟀秘诀或言格斗趣闻,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精神生活,又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犹如又回到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就是斗蟋活动愈来愈红火的内在原因。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文化生活也向多样化发展。由简单的“斗蟋”活动开始向“艺术”过渡,并由此而始逐渐融入了庞大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全国许多城市相继成立了蟋蟀协会、蟋蟀俱乐部等蟋蟀研究、开发、利用、观赏、娱乐性组织,蟋蟀市场在许多城市、地区盛况空前。中国“斗蟋”活动也开始登上大雅之堂,1990年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有一台别开生面的表演,就是由和平区政府承办的蟋蟀格斗观摩赛。天津凯悦饭店在国庆节期间组织蟋蟀格斗比赛,招待外国朋友。北京亚运会期间,蟋蟀格斗获准在北京龙潭湖庙会举行比赛。斗蟋的文化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美国某电台在它的《看东方》节目中,把中国的“斗蟋”活动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形式向世界播放。

田园歌星头一号 蟋蟀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鸣叫声,素有“田园歌星”的美名。听蟋蟀在旷野鸣叫,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陶然之乐。细细聆听和研究,它们“演唱”的乐曲,大致有以下五种含义:①在和平时期,不受任何干扰时,常能鸣奏“畅想曲”。鸣叫声恬然自得,音色情纯亮丽。我们平时欣赏到的就是这种声音,同时也是区别个体间品质差异的鸣声;②在遭受到同类的干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常以警戒声恐吓对方。声音激而短促,据测定,音量往往高达66~72分贝;③两雄相遇,挑衅鸣叫,以壮雄威;若决斗获胜,则高奏“胜利进行曲”,以显神威。其音色洪亮,鸣叫不息,音量更是高达75分贝;④雌雄同穴,雄虫以“情歌”向雌虫求爱,则弹奏“抒情曲”,其声调清幽,音色清丽婉转,犹如乐队奏出的“倍司”,情绵绵,意切切,悦耳动听,富有诗意,音量在60分贝以下;⑤当一对情侣交尾做爱时,常会发出表示“愉悦”的鸣声:“嘀铃……嘀铃……”,犹如一曲“凤求凰”的“爱情曲”。

蟋蟀的捉与选 到大自然中去亲自捕捉蟋蟀,能够沐浴和风日丽,活动筋骨,若能捉到几条好虫,便会感受到一种狩猎丰收的喜悦。秋天,是捕捉蟋蟀的大好时期。在此期间,不少蟋蟀迷纷纷出动,不分昼夜,长途跋涉,废寝忘食,期盼着能幸运地觅到一只善斗敢搏的天下第一斗蟋。

其实,捕捉蟋蟀大有学问。首先要弄清楚蟋蟀的生活环境及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捕捉到质优的上品蟋蟀。蟋蟀的栖息地是决定虫质优劣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生活在碎砖乱石堆中的体质强壮;生活在泥土杂草间的体质虚弱;而穴居于荒土向阳处的则品质低下。在自然界,总是强者繁衍,弱者淘汰。因此在人迹罕到之处,如荒山野岭、古刹废墟、瓦砾碎石间,均能捕捉到优质蟋蟀。而在一般瓜豆菜地、天陇路边生栖的蟋蟀,往往品位一般,当然偶尔也会冒出个别上品蟋蟀。

捕捉蟋蟀的时间也大有讲究。一般分日捕和夜捕。日捕选多云天,光线亮度高,光照均匀,易捕捉。若在中午时分还能捕捉到雌雄同穴的“情侣”。因为此时正是它们“赴约幽会”、弹奏“爱情曲”的美妙时光。夜晚捕捉以听鸣叫声为主,因为蟋蟀整夜至黎明鸣声不断,可手持电筒寻声觅踪,判定虫品的优劣。通常声音响亮宽宏,偶尔叫几声者,或间隔时间较长者为上品;声音低沉无力,连续不断鸣叫者定是劣品。

捕捉蟋蟀特别要注意安全。常闻蟋蟀迷为求虫心切,乱翻屋基墙角,造成坍塌倒屋或被毒蛇虫蝎咬伤事件;在农村乡野捕捉时,更要注意对农作物的爱护,切莫为了捉虫,毁坏庄稼;在城市园林、庭园捉虫,千万不要破坏绿化。

斗蟋要适度玩物不当,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南宋宰相贾似道是“玩虫丧国”的侯臣,史称“蟋蟀宰相”。明朝重臣马士英玩虫误国,大损国力,步贾似道后尘,史戏称“蟋蟀相公”。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曰:“吴越浪子,有酷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古人玩蟋有三个境界:一曰“留意于物”,如贾似道、马士英之流,玩虫误国;二曰“以娱为赌”,把斗蟋作为赌博的手段,此乃“贾之流毒”;三曰“寓意于物”,此为最高境界,多文人雅士所为。“听其鸣,可以忘倦;观其斗,可以怡情。”只有后者才能使斗蟋成为陶冶情趣、修身养性的娱乐。

大自然的舞姬——蝴蝶

寒冷的冬天离去,春天悄然而至,不经意间春风吹绿了禾木,“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随处都是春的气息与娇艳。在迷人的春光中,或漫步林间山野,看“山蝶成群争绕蕙”(唐钱起《登刘宾客斋》);置身溪边水畔,观“峥嵘洲上飞黄蝶”(唐张谓《别韦郎中》。流连大自然中,回味着“鸟啼三月雨,蝶舞百花风”(唐姚合《寄安陆友人》)的情韵。此时此景,你也许会倍感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百花争艳而由衷地赞美蝴蝶——美的精灵。蝴蝶的美,使得人们如醉如痴地喜爱它。

蝴蝶自古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在诗词中经常提到蝴蝶。蝴蝶最早见于文学作品,恐怕是先秦散文名著《庄子》。庄周梦蝶即为其中有名的一篇。文中述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然蝴蝶”,“不知周也”。等他醒来,惊奇地看到自己是庄周。因此,他糊涂了,不知是庄周做梦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这个寓言是要说明,蝴蝶与庄周、物与我,本来就是一体,没有差别,因此不必去追究。自此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庄周梦蝶就成了文人墨客借物言志的重要题材,蝶梦也就成了梦幻的代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诗中充满对亡友的追思,抒发悲欢离合的情怀,诗中引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喻物为合,而下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喻物为离。唐祖咏《赠苗发员外》中有“丝长粉蝶飞”的诗句,说的就是尾突细长如丝、婀娜多姿的丝带凤蝶。蝴蝶由于色彩鲜艳,深受人民的喜爱。在历代艺术作品中,以蝶为题材的很多,如在明、清二代,蝶和瓜构成的图案代表吉祥,蝶和花卉配合使画面生动而自然,成对的蝶代表爱情的象征。这些都是民间习惯上所采纳的而一直沿袭下来。戏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尾以男女主人公化为一对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写成的一曲《梁祝》,感动了全世界不知多少人。其中“化蝶”一段的旋律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化做比翼齐飞的蝴蝶。《梁祝》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于在织物、刺绣、邮票以及工艺品中能看到的蝴蝶图案就更多了。艺术家们利用美丽多姿的蝶翅拼贴成各种艺术画,或制作成大型的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这种壁画19世纪在欧洲曾经流行一时。更有一些人利用蛋清将鳞片和花纹粘贴在壁上或布上拼贴成画。

蝴蝶生态园将活的蝴蝶饲养在蝴蝶生态花园的网室或棚房,棚内花香蝶舞的奇妙庭园景观可供游人观赏。例如日本的上野市多摩动物园内建有“昆虫生态园”,外观似展翅欲飞的绢蝶,里面放养着十几种近千只五彩缤纷、翩翩飞舞的蝴蝶,供游人观赏和享受,其情境之美令人陶醉。

蝴蝶是一类重要的授粉昆虫,从某种意义上讲,蝴蝶比某些蜜蜂传粉更为有效,因为蝴蝶通常只取食花蜜,其身体各部位带有的花粉即可进行有效传粉,而蜜蜂花粉篮中的花粉对植物来说是无效的。但可惜人们习惯认为蜜蜂有专门的花粉篮,是最有效的传粉昆虫,从而忽视了对蝴蝶传粉及其与花协同进化的研究。尽管GRANT早在1949年就已注意到了这种空白,但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国外有一些论文叙述并讨论了传粉蝴蝶的类群(如斑蝶、蛱蝶、凤蝶、灰蝶、弄蝶等),蝴蝶寻找花蜜的机制(如颜色、花形、气味等)以及某种植物(如舌唇兰、七叶树、马利筋等)上蝴蝶利用的花粉类型研究。据报道,七叶树分泌的花蜜对蜜蜂有毒,仅能靠蝴蝶传粉;舌唇兰也主要由蝴蝶传粉。由于这些研究十分有限,以至于无法评价蝴蝶的传粉作用,也难于探讨蝴蝶与其传粉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田原之中的歌唱家——蝉

盛夏炎暑,蝉鸣能给人带来野趣、宁静。那抑扬顿挫的蝉鸣声,还往往会使人追忆起儿时的情景。夏季,当一阵雷雨过后,在树根周围的地面即可发现一些圆圆的洞穴,这就是蝉儿出土的地方,碰上好运气,还能抓到没有蜕壳的蝉儿。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全世界已知约2 000种,中国仅有200种。它们在自然界出现的时间前后不一。蟪蛄,体长约2厘米,全身黑褐色。蟪蛄是最早登台的歌唱演员,鸣声尖而长,连续不断。

蚱蝉又叫知,鸣蝉,在这个小家族中个头最大了。体长约4厘米,浑身漆黑发亮,鸣声粗犷而洪亮,鸣声高亢响亮,像是女高音。不过,它们的声音有点刺耳,中午时分,当群蝉齐鸣时,颇有扰人休息之嫌。

鸣鸣蝉个性孤僻,只在山区分布,叫声总是“呜呜呜……哇”的悲哀凄惨的声调,好像是在哭泣。

伏了蝉到夏至时才登台歌唱,“伏了、伏了”地连声不停,伏天刚到,它便迫不及待地告诉人们“伏了”。也许它是好意,提前告诉人们伏天就要结束了,请做好天气变凉的准备。

寒蝉,体长约2.5厘米,头胸淡绿色,因它在深秋时节叫得欢,故又称秋蝉。寒蝉入秋才开始鸣叫,它们的歌唱才是这场“蝉声系列音乐会”的压轴曲。不过它们只是“滋滋滋”地一个音符,唱得太单调,其艺术水平实在不堪担负压轴的重任。

蝉之所以能鸣叫,是因为它的腹部有一对鸣器,由鼓膜和鼓膜组成,当膜内发音膜收缩时,便产生声波,发出嘹亮的声音。不过鸣器只有雄蝉才有,雌蝉是“哑巴”。

蝉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一般生活史都较长,2~3年完成一代。最著名的种类要数美国的17年蝉,此外还有3种13年蝉,它们都是昆虫中的寿星。蝉的生活方式较为奇特。夏天,蝉产卵后一周内即死去,卵经过一个月左右即孵化,孵化后若虫掉落到地面,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栖身。在土中,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要经过漫长的若虫期。老熟幼虫爬出洞穴后,慢慢爬上树干,然后自头胸处裂开。不久,成虫爬出蝉壳,经阳光的照射,翅膀施展、干燥。羽化过程约需1~3小时。成虫飞向丛林树冠,以其刺吸式口器刺入树木枝干吸食汁液,对林木、果树等造成危害。成虫性成熟后,雄虫开始鸣叫,吸引雌性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完卵后也相继死亡,从而完成其传宗接代的使命。

捉蝉不同于捉其他的鸣虫。蝉有趋光性,当夜幕降临,只需在树干下烧堆火,同时敲击树干,蝉即会扑向火光,此时迅速上前活捉,十拿九稳,非常有趣。

点水飞龙——蜻蜓

蜻蜓体态修长,飞行灵活敏捷,色彩艳丽,体态优雅,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昆虫,常在白天活动于田野、园林等场所。大多数蜻蜓体长30~90毫米,少数种类可达150毫米,而有的种类则十分纤细,体长不足20毫米。人们引用的成语“蜻蜓点水”,实际上是指雌虫在交配后的产卵现象,每在水面点一下,就产1粒卵,动作很快。

蜻蜓大家都非常熟悉,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蜻蜓就成了我们嬉戏的伙伴,小孩子十之八九爱捉蜻蜓玩,特别是在夏季雨前或雨后,成群的蜻蜓在低空中盘旋飞舞,逗得孩子拿来树枝、草帽、扫帚甚至衣服边追边打。其实,这种活动实在不值得提倡,因为蜻蜓是一种益虫,其成虫和稚虫均为捕食性。各种小形飞虫都是蜻蜓的美味佳肴,蚊、蝇、叶蝉、小形蛾子、蝴蝶、虻类等来者不拒,据说,一只马大头蜻蜓一天内能吃近1 000个小飞虫。一只蜻蜓能在l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 000多只蚊子的幼虫。

种类与分布 蜻蜓属于昆虫纲、蜻蜓目,它的英文名称是dragonfly。世界已知约5 000种,我国已记载400多种。全球广泛分布,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在。大型的蜻蜓多分布于热带地区。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只采自婆罗洲的大型蜻蜓,体长108毫米,翅展193.8毫米。蜻蜓主要有两个亚目:(1)均翅亚目(豆娘亚目):身体细,两对翅的形态很相似,休息时四翅直立在背上;(2)差翅亚目(蜻蜓亚目):体粗壮,后翅基部比前翅宽,休息时两对翅平伸。

有趣的生殖行为 炎热的夏日里,在河边树阴中席地而坐,微风轻拂,顿时驱散了不少酷暑带来的烦恼,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微微摇动的水草,款款轻飞的蜻蜓、豆娘,不禁心旷神怡。咳,你看那只蜻蜓姿势好奇怪呀,它的尾部回弯过来,好像在吃自己的尾巴。原来,那是一只雄虫,由于它的交尾器生在腹部第二、三节上,而生殖孔却在第九腹节,所以在进行交尾前,先要把精子从第九节的生殖孔移到第二节的阳茎囊中,于是就出现了“咬尾巴”的现象。夏天人们经常看到两只蜻蜓在空中追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互相搂抱在一起。那是性成熟的雌雄蜻蜓在进行交尾了。它们的交尾方式是非常奇特的:雄蜻蜓以尾部夹住雌蜻蜓的颈部或前胸,雌蜻蜓屈伸腹部末端生殖器,贴在雄蜻蜓腹部第二、三节腹板之间的交尾器上受精。它们如同表演空中飞人的杂技明星。只见它们拥抱在一起忽而停落在一叶水草之上,忽而又腾空而起,自由自在地飞翔。雌蜻蜓受精后体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熟,它就飞往池塘、湖泊等水面上方,穿梭飞行,由高而低,腹部下垂,腹端接着水面,一点而过,边飞边点,动作轻柔,姿态优美,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蜻蜓点水”,其实是蜻蜓往水里产卵,繁殖后代呢。蜻蜓将卵产在水里,卵落入水底或附着在水生植物枝叶的表面或其他水中物体上,也有的卵粘合成条状,挂在水生植物上。

蜻蜓的生活史 卵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就孵化成幼虫(稚虫)。别看它模样丑陋,它的嘴却很厉害,它有一个很特殊的装置——脸盖或称假面,是由下唇特化形成的捕食器官,非常灵活,能迅速伸展,捕获猎物,其末端装备着一对能活动的钩子,锋利异常,当脸盖伸向猎物时,这对钩子迅速钳住猎物,脸盖缩回,钩子将猎物送进口中。蜻蜓的幼虫特别爱吃蚊子的幼虫,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 000多只蚊子的幼虫。蜻蜓幼虫还会十分有效地保卫自己。它体内的直肠鳃除了用来呼吸外,还能在遇敌时帮助它迅速逃离险境。办法说来简单,就是将进入体内的水迅速挤压出来,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将其身体一下子弹射出去。经过7~15次蜕皮,历时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幼虫即蜕变为成虫——蜻蜓。

高超的本领 蜻蜓的视觉非常灵敏,其头部的大部分都被一对大大的复眼占据了。每个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数目由10至3万个不等。每一小眼都是一架小型照相机,周围的物体不断被摄入,形成图像。它能看到6米以内的东西。整个复眼为球形,其弧形的表面可照顾到各个方向,加之蜻蜓的大脑袋能自如转动,使蜻蜓的视野非常开阔。复眼除了能感受到物像外,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根据连续出现于小眼中的形象和时间,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蜻蜓是昆虫中的飞行能手,蜻蜓的翅质薄而轻,重量只有0.005克,每秒却可振动30~50次;它们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0.23公里,冲刺飞行速度可高达40米/秒。你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很像一架小型飞机:平展的四翼,细长的腹部,还有那飞翔时平稳的样子。蜻蜓飞翔起来十分灵活,它既能够快速飞行,迅速变换方向和高度,又能在某一高度缓缓滑翔,或悬浮在半空中,甚至还能倒飞、侧飞、直上直下,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即使最现代化的飞机也远远不及蜻蜓的飞行本领。有些蜻蜓能够长途飞行,飞越几千万公里。蜻蜓不凡的飞行技能应归功于它具有发达的翅肌和气囊,前者使翅能快速扇动,后者贮有空气,可以调节体温,增加浮力,因而它能自由地停留在空中。它那两对膜质的翅膀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翅脉,使蜻蜓的翅既轻又结实。翅的前缘有角质加厚形成的翅痣,可别轻看了这小小的翅痣,它是蜻蜓飞行的消振器,能消除飞行时翅膀的震颤,如果去掉它,蜻蜓飞起来就会像喝醉了酒-样摇摇摆摆,飘忽不定。在航空史上,飞机由于剧烈振动而时常发生机翼断裂,后来飞机设计师根据蜻蜓的翅膀逐渐摸索出了解决的办法,在飞机的两翼各加一块平衡重锤。

蜻蜓虽在昆虫中算做厉害的捕食者,却也难逃被其天敌伤害的厄运。当它在水中生活时,即在卵和稚虫阶段,就有各种鱼类、青蛙、蹼足类及涉禽类经常对它们构成威胁,就连昆虫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蝎蝽等也会向它们发起进攻。成虫期虽能远走高飞,也实难敌过技胜一筹的鸟类。

轻音乐演奏大师——螽斯

螽斯是昆虫“音乐家”当中的佼佼者。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婉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形态特征 螽斯也叫蝈蝈,又称哥哥,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侧扁。触角丝状,通常超过体长。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1对听器。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栖息于树上的种类常为绿色,无翅的地栖种类通常色暗。

生物学习性 螽斯科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卵多产于植物组织中,或成列产于叶边缘或茎干上,一般不产在土中,若虫需蜕皮5~6次才能变为成虫。蝈蝈一年一代,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善于跳跃不易捕捉。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断腿逃窜。因此,当你去捕捉时一定要十分小心。雄虫蜕皮后3~10天开始鸣叫,夏日炎炎,常引吭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在民间饲养广泛,深得爱好者的青睐。每到夏秋季节,大街小巷中常可见到叫卖蝈蝈的小贩。

饲养方法 饲养蝈蝈并不难,它的食性很杂。在野外,主食植物的茎、叶、瓜果,偶尔也会捕食小型昆虫,甚至斗胆捕捉蝗虫。人工饲养极易,通常用竹丝笼、玉米秆、篾片编织笼为好,并悬挂于通风处,避免日光曝晒。因为它们有相互残杀的习性,故每笼一只,不能混养。在饲养中只要荤素搭配得当就会养得体壮善鸣。素食主要喂以柿子椒、南瓜花、葱、毛豆、丝瓜、甘蓝、芋艿、茭白、青菜等。荤食可用蛋黄、肉糜、肝粉等混合喂养。入冬以后,装入葫芦,贴身保暖,通常可以养到来年春节前后。将饲养笼挂在阳台或庭院向阳处,你便可以听到它响亮的鸣叫声,犹如身处大自然。

种类与分布 蝈蝈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约7000种。我国约有百余种,按地域分,南方统称“南哥”,北方称“北哥”。按地区划分,则各地都有各自的称呼。如山东产的称“鲁哥”,北京产的称“燕哥”,山西产的称“晋哥”。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体型健壮,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叫声柔弱。如按它们的体色分,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绿色带白的称“白哥”,或“糙白哥”,紫红如铁者称“铁哥”。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则有“红眼翠哥”,“黑眼铁哥”等。若在野外捕捉的称“野虫”,人工繁育者称“孵虫”或“坊虫”。

发音器官 螽斯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靠一对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它们的“乐器”长在前翅上:在左覆翅的臀区具一略呈圆形的发音锉,锉周缘围以较强而弯曲的翅脉,中间横贯一条加粗的翅脉作为音锉,音锉上有许多小齿;右覆翅上具边缘硬化的刮器,音锉与刮器相互摩擦,即可产生声音来,由于不同种类音锉的大小、齿数、齿间距都不相同,因而发出的声音也各不同。此外,翅的薄厚和振动速度也影响鸣声的节奏和高低。品种不同,发生的频率也不一样。频率通常在870~9000赫之间。整个夏天它摩擦前翅5000~6000万次。

螽斯为什么鸣叫 能够发出声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是“哑巴”,但雌性有听器,可以听到雄虫的呼唤。雄虫通过发出自己独特的鸣声(声音通讯),借以寻找配偶,吸引同种雌虫前来交配,进行生殖活动。以此为目的鸣叫是一种多音节或单音节构成的唧唧声,称作“婚恋曲”,雄虫往往能连续唱很长时间,并常会有几头雄虫同时高歌,雌虫闻讯赶来,一般选中歌声洪亮者作为自己的“恋人”。声音除了用来吸引异性外,还能起到自卫和报警的作用,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便高唱“战歌”,面对面摆好架势,摇动着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双方只有后撤才会相安无事。如果周围出现异常或危险,螽斯便发出“警报”,警告其他螽斯。

答:据历史文献考证,“古人玩蟋”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