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吸收、 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因此内蒙古民俗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内蒙古民俗具有历史悠久、比较典型、 地区差异大和文化渗透性强等特点。目前, 我国蒙古族通用的蒙古文, 仍然是经过不断改进后的 “畏兀儿体蒙古文”。早期的蒙古包有两种, 一种是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_内蒙古旅游

内蒙古地区以蒙古、 达斡尔、 鄂伦春、 鄂温克为自治民族, 包括汉、 满、 回、 朝鲜、 锡伯等49个民族, 构成了大杂居、 小聚局的格局。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吸收、 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因此内蒙古民俗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 内蒙古民俗具有历史悠久、比较典型、 地区差异大和文化渗透性强等特点。

一、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 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 在特定的自然、 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蒙古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蒙古族最早使用的文字是畏兀儿文 (回鹘文),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时, 畏兀儿体蒙古文被确定为国家的通用文字。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 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 俗称 “八思巴字”。 由于种种原因, “八思巴字” 并没有代替畏兀儿体蒙古文。 目前, 我国蒙古族通用的蒙古文, 仍然是经过不断改进后的 “畏兀儿体蒙古文”。

(一) 经济民俗

1 生产习俗

(1) 狩猎习俗。

狩猎是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活动。 其狩猎的目的有三: 一是捕获害畜野兽, 保护牧业生产ꎻ 二是获取食物, 改善生活ꎻ 三是培养人们的智慧和胆量, 增强集体应变能力。

狩猎的方式有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两种。 集体围猎是有计划、 有组织进行的, 要听从统一的指挥, 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 每个人的分工明确, 有头领、 外围包抄人, 还有围底(围猎的指挥机构、 围猎开始及结束的集中地)、 围扇 (包围圈靠近指挥机构的两翼)、 围翼(包围圈的延伸部) 等。

(2) 游牧习俗。

牧业是蒙古族最基本的生产方式。 人们根据牲畜特征和季节草场的变化, 形成了独特的放牧方式, 既可提高牲畜的膘情,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也可轮歇草场, 达到保护草场的目的。

蒙古族把牧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草场, 即春营地、 夏营地、 秋营地、 冬营地。 在正常情况下, 一年之中游牧四地。 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 选择春、 夏、 秋、 冬营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 春季对牲畜来说, 是最为严酷的季节, 经过了寒冷、 枯草、 多雪的季节,牲畜膘情大为下降, 抵抗能力减弱。 因此, 春营地要选择可以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 以利于达到保膘保畜的目的。 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 要选择山阴、 山丘、 山间平川的细嫩草场, 同时要注意有山顶、 山丘可乘凉。 秋季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 要选择草质好、 凉爽的草场, 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 为了保护牲畜安全度过严寒而漫长的冬季, 冬营地要选择在山阳地带, 要特别注意牲畜的卧地。 俗话说 “三分饮食, 七分卧地”, 说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环节是卧地。 在四季游牧的过程中, 选择草场要根据牲畜的不同特性, 一般放牧绵羊、 山羊和马选择长有菅草、 苇子、 山荒草、 蒿草等的草场。 放牧牛和骆驼要选择长有茂盛而带刺的高草的草场。

2 居住习俗

根据史书记载, 早先生活在蒙古草原的匈奴、 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 “居穹庐”, 所谓“穹庐” 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蒙古包

蒙古包呈圆形, 以白色为主色调, 以木、 毡为基本材料, 以易拆、 易搭、 易搬运为特点, 是与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型居室。 早期的蒙古包有两种, 一种是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 一种是能够拆卸、 直接搭建在草地上的蒙古包。 载于车上的蒙古包大小不一, 小的载在车上, 一头牛或一匹马就可以拉走, 而大的则需要多头牲畜拉载。

历史上蒙古可汗的大帐, 称为金帐, 辉煌耀眼, 四面悬以垂幕, 绣以金丝图案。 大型的金帐, 可容纳几百人。 帐内四根雕柱, 裹以金衣, 门阙也包之以金, 故称金帐。 普通的蒙古包, 高10~15尺[1]。 整体框架是木质结构, 由 “陶脑” “乌尼” “哈那” “乌德” 组成。

陶脑: 蒙古包的天窗。 陶脑的大小决定 “乌尼” 的长短、 数量。 陶脑为圆拱形, 如撑开的伞, 一般由三个规格有序的圆形木环和四个弧形木梁组合而成, 最大的圆形木环上外侧凿有方形插口。

乌尼: 连接陶脑和哈那的木杆, 木杆长约为陶脑直径的15倍, 上端较细, 下端较粗,上插入陶脑环形木的方口, 下端穿有孔眼, 与哈那的孔眼一致, 用皮绳与哈那连接。

哈那: 以柳木条用皮绳缝编成菱形网眼的网片, 可以伸缩。 将若干哈那连接, 形成一个圆形栅框, 就成了蒙古包的墙壁, 蒙古包的大小, 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 普通蒙古包多为4~6个哈那组成, 也有8~10个哈那组成的大蒙古包。

乌德: 蒙古包的门, 由门框、 门槛和门楣组成, 门框与哈那高度相等, 门朝南或东南方向, 可避西北风, 同时也和游牧民族崇尚太阳, 以日出东方为吉祥的传统有关。

蒙古包的搭建, 先选择位置, 略加修整地面后将整个框架固定好, 然后用毛毡围好, 再用毛绳拴绕。 夏季, 蒙古包的围毡盖一层ꎻ 春、 秋季节盖两层, 寒冷的冬季则盖三层毡子,并在里面挂帘子。 陶脑上盖的毡顶, 蒙古语称 “额入和”, 是盖住陶脑的正方形毡子, 四周都扣绳, 夜间压盖, 呈正方形ꎻ 白天揭开一半, 呈三角形。 蒙古包上的民族图案较多, 其装饰部分主要在 “陶脑”、 “额入和”、 围毡和门帘上, 常饰以犄纹、 回纹、 卷字纹等。

蒙古包的内部陈设也别具特色, 各种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 正中央为炉灶, 即火撑。 火撑在一个家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火是一个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 蒙古族对于燃烧的火撑有种种禁忌, 如不准往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 甚至烟头也不行, 不准敲打火撑子, 不能用剪子碰撞火撑子, 不能把锅斜放在火撑子上, 不能在火灶旁边砍东西, 等等。 依照尚右尚西的习俗, 主人和客人以及家庭成员的坐卧位置, 自西向东为长者、 男人、 女人、 孩子, 自北向南为客人、 主人等。

3 服饰习俗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 生活实践中,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 逐渐完善和丰富而成的。其主要分为袍装、 腰带、 靴子、 头饰及饰物。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蒙古族服饰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内蒙古地区各部蒙古族, 在服饰的款式、 颜色、 图案及饰物的佩戴方式上, 各有一定的特点。

(1) 袍装。

①蒙古袍: 一种适于马背民族游牧生活的服装, 也是蒙古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在盛大节日和隆重场合, 人们都要穿蒙古袍, 还有将蒙古袍作为礼品赠送给尊贵客人的习俗。 依据蒙古族所喜好的颜色, 最常见的是代表圣洁、 吉祥的乳白色, 寓意辽阔、 忠诚的蓝色和繁衍生机的绿色。

蒙古袍按季节还分为单袍、 夹袍、 棉袍和皮袍。 款式有宽下摆袍和窄下摆袍, 开衩袍和无衩袍, 直筒式和收腰式, 单层袖扣和马蹄袖口等。 在领口、 领座、 衣襟、 下摆开衩边上,或镶边或绲边以装点, 一般为右开襟, 在领口、 右襟腋下钉扣袢与镶边搭配。

②坎肩: 蒙古族无论男女都有穿坎肩的习俗。 坎肩穿在蒙古袍外, 有保暖、 装饰和礼仪等作用。 坎肩的款式很多, 有长坎肩、 短坎肩, 有开衩坎肩、 无开衩坎肩, 有男士坎肩、女士坎肩, 有平时穿的坎肩、 礼仪场合穿的坎肩, 等等。 坎肩的面料十分讲究, 要用丝绸、丝绒、 平绒等各色各样的织锦缎缝制。 男式坎肩一般较短、 较肥, 有各色锦缎镶边, 图案对称或不对称。 女士坎肩镶有多道彩边, 绣有不同的吉祥图案, 光彩夺目、 华丽典雅。

③答忽: 牧民在冬季野外放牧或下夜时穿在皮袍外面的山羊、 黄羊皮衣。 其款式较马褂长些, 类似于半袖长衫, 元代时称为比肩, 是为防寒而加穿的衣服。

④裤子: 牧民在春、 秋季节穿去毛皮裤或棉裤, 夏季穿单裤、 夹裤, 冬季则一般穿皮裤, 以抵御刺骨严寒。 皮裤有熏皮裤、 普通皮裤和吊面皮裤等。 蒙古族牧民穿的裤子款式较肥大, 适于套马、 驯马等活动。

(2) 腰带。

蒙古族人穿蒙古袍时有系腰带的习俗。 系腰带既可保暖又保护五脏, 还能使双臂活动自如, 易套马、 拉弓等。 男子系腰带更是成为男子汉的一种象征。 蒙古族人将男子汉称为“布苏泰昆” (意为系腰带的人)。 男性系腰带, 要上提袍襟, 腰带较宽, 长度约20尺。 女性系腰带不需要上提袍襟, 腰带较短而细。 已婚妇女在家一般不系腰带, 青年男女的腰带为翠蓝、 黄绿、 橘红、 紫红等颜色。

(3) 靴子。

靴子是与蒙古袍配套的最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之一。 蒙古族靴子的款式、 质地多样。 如根据靴子的样式可分为尖头靴、 圆头靴、 小尖头靴等ꎻ 根据面料可分为皮靴、 布靴、 毡靴ꎻ根据靴靿的高矮可以分为高靿靴、 中靿靴、 矮靿靴等。 传统的蒙古靴有皮靴和布靴两种。 皮靴用牛皮、 马皮制成, 其特点是靴头上翘, 靴身宽大, 靴内或衬皮, 或衬毡。 布靴是以条绒或各色布制成。 靴帮和靴底都用绣花、 补花来装饰, 图案和花纹美丽多样。 各种传统皮靴、布靴已成为民族工艺品, 为世人青睐。

(4) 头饰。

①帽子: 由于常年在野外游牧, 而且地处高原, 冬季风雪寒冷, 夏季烈日炎炎, 蒙古族人无论春夏秋冬都有戴帽子的习惯。 帽子不仅能够防寒遮阳, 而且是吉祥权威的象征。 蒙古族人把帽子视为与头同等高贵, 并形成许多习俗。 如不许随便触摸别人的帽子, 不戴时要把帽子放在高处, 参加婚宴或敬酒、 接酒时必须戴帽子, 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蒙古族的帽子种类很多, 主要有圆顶檐帽 (礼帽)、 风雪帽、 陶尔其克帽 (蒙古族骑兵头盔式帽)、 三耳帽、 四耳帽、 圆帽等。

②头巾: 蒙古族缠头的习俗由来已久, 男子缠头的布巾或绸巾为棕色、 黄色、 暗绿色等。 女子缠头的头巾多为粉色、 绿色、 白色等。 姑娘缠头不封顶, 右侧打结, 垂下一节, 媳妇缠头则封顶不打结。

(5) 饰物。

男子传统饰物主要有褡裢、 鼻烟壶、 烟袋、 烟荷包、 火镰、 蒙古刀、 戒指、 手镯等。 男子饰物多为随身携带的生产、 生活用具, 装饰以贵重金属、 宝石、 玉石。 女子的饰品主要是用金、 银、 珍珠、 珊瑚、 玛瑙等精雕细琢的额箍、 坠子、 戒指、 项链、 手镯等, 还有绸缎缝制的绣有精美图案的荷包和发套。

4 饮食习俗

蒙古族的主要食品为 “白食” “红食” “紫食” 和 “青食”ꎻ 主要饮品为奶饮品、 茶及酒。

(1) 食品。

①白食:以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奶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 纯净的食品。可分为饮用的, 如鲜奶、 酸奶、 奶酒ꎻ 食用的, 如奶皮子、 奶酪、 奶酥、 奶油、 奶酪丹 (奶豆腐) 等。 白食美味可口, 营养特别丰富。 奶制品的制作方法从根本上说, 可归纳为三种: 一种是使奶汁凝固呈酸奶乳状ꎻ 一种是将奶汁搅拌发酵ꎻ 还有一种是用慢火熬煮。②红食: 指用牛羊肉等加工制作的各种食品, 蒙古语称 “乌兰伊德”。 蒙古族一般不吃马肉, 与其喜马、 爱马的传统观念有关。 常见的红食有烤全羊、 全羊席、 烤羊腿、 手把肉、火锅、 驼掌、 驼峰、 烤牛排、 肉肠、 血肠、 肉饼等。

③紫食: 主要是指炒米 (将糜米焖至半熟, 而后炒至干熟, 去皮即成紫色香脆食品)和用面食炸制的紫色油饼、 果条等茶点食品。

④青食: 指蔬菜瓜果类食品。 蒙古族历史上从未有种植蔬菜瓜果的习俗。 古代蒙古人和现代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主要靠采集野生的蘑菇、 沙葱、 韭菜、 莎芥、 黄花、 蕨菜等作为青食。

(2) 饮品。

①奶: 蒙古族人喜食鲜奶与酸奶。 酸奶主要由牛奶或羊奶发酵而成, 奶汁浓稠, 清凉解暑。

②茶: 蒙古族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饮品, 主要为红茶和奶茶。 尤其是奶茶最具特色, 先将水烧开, 冲入放有茶末的容器, 慢火煮3分钟左右, 再加入鲜奶和盐烧开即可。 蒙古族人食用奶茶时还要加黄油、 奶皮子或炒米等。

③酒: 蒙古族人在朋友聚会等喜庆日子喜欢饮酒, 奶酒和马奶酒最为常见。 马奶酒由鲜马奶直接发酵制成, 有解暑清热和保健肠胃的功能。

5 交通习俗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为马、 牛、 骆驼等。

马是以强健耐劳著称的乘骑家畜, 日行可达100~150公里。 蒙古族人放牧、 狩猎、 出行、 迁徙移牧都离不开马。 他们视马为忠实的伴侣。

勒勒车, 即牛车, 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 这种车的轮子较大, 其高度基本相当于牛身的高度。 其特点是车体轻, 耐碰撞, 适宜在草原、 沙丘、 雪地中行走。 勒勒车大致有带篷和不带篷的两种, 带篷的车用途更广泛, 牧场迁移时, 将全部物品装在车上搬迁,日常生活中可运载各种物资。 牛车可一车一牛单独行走, 也有十几辆甚至上百辆组成的大型车队。 为了不使车队走散, 常常每辆首尾相连, 最后一辆系铃铛, 这样只要一人驱驾即可。

(二) 社会民俗

1 人生礼仪

(1) 求子礼。

求子礼是人生礼仪的开端, 是一种在妇女中进行的礼仪。 起初, 蒙古族妇女主要以祭拜敖包、 山洞、 人形石等方式祈求恩赐子女。 后来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 改为祭拜庙宇, 向活佛喇嘛祈求儿女, 也有祈求祖先、 神灵赐予儿女的。

(2) 诞生礼。

举行过诞生礼意味着新生婴儿在社会交往圈内逐步得到认可, 所以显得非常重要。 其中主要有洗浴礼、 满月礼、 周岁礼、 剃发礼、 骑马礼等。

①洗浴礼: 婴儿诞生后第三天, 要进行洗浴礼, 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主持, 用盐水、 茶水或羊肉汤给婴儿洗浴, 之后用香木和香料擦洗。

②满月礼: 即庆祝满月的活动。 这一天, 由主人家宰羊设宴, 招待亲朋邻里, 婴儿接受宾客们的祝福。 宾客们向婴儿祝福的同时, 馈赠礼品。 由父母或有学问的长者为婴儿取名并公之于众。

③周岁礼: 婴儿长到1周岁时, 由主人操办盛大的宴会, 宴请亲戚朋友, 庆祝孩子周岁之喜。

④剃发礼: 第一次剪修孩子的胎发时举行的仪式。 蒙古各部的剃发仪式不同, 有的满月时举行, 有的周岁时举行, 有的则3岁、5岁时举行。 一般由年长者拿起用哈达包起来放在盘中的剃刀或剪子, 开始剃发仪式, 接着亲友们依次剪发并祝福孩子, 同时馈赠礼品。 孩子的胎发剃下来后, 用哈达包起来放好。 仪式结束后, 主人摆全羊席向亲朋好友们敬酒, 宴会正式开始。 宴会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结束。

⑤骑马礼: 蒙古族人让孩子开始单独骑马举行的仪式。 一般孩子长到3~5岁或7岁时举行。 由爷爷奶奶或母亲把穿戴十分漂亮的孩子扶上马, 大人牵着马走亲串邻, 这是让孩子从小适应牧人生活、 学会骑马和增长胆识的一种礼仪活动。

⑥成年礼: 蒙古族为孩子举行的、 表示其已长大成人的一种简单仪式。 仪式因各部习俗不同而异。

(3) 婚姻礼仪。

因为地域辽阔, 部落众多, 所以蒙古族的婚俗各地不一。 较有特色的婚礼有卫拉特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等, 东部区蒙古族婚礼基本上是喀喇沁婚礼与科尔沁婚礼的融合。 尽管地区不同, 婚俗各异, 但一般的程序都是求亲、 娶亲、 婚礼、 探望礼等几个步骤。

①求亲: 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 男方要向女方求亲。 以往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求亲, 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 男方须多次向女方求亲, 才能得到女方的许诺。«蒙古秘史» 记载也速该带其子铁木真 (成吉思汗) 到德薛禅家求亲, 德薛禅说: “多求几遍, 才许给啊, 会被人尊敬ꎻ 少求几遍, 就许给啊, 要被人轻看。” 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 “多求则贵, 少求则贱。” 求亲达成协议后, 由男方带上哈达、 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方家 “下定”, 表示正式定亲。

新中国成立前, 两家定亲后, 首先要请喇嘛占卜, 选择吉日, 确定结婚日期。 吉日择定以后, 男方托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 美酒等礼品前往女方家, 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 谈妥后, 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

②娶亲: 蒙古族娶亲非常隆重, 并保留着男女方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 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 新郎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 腰扎彩带, 头戴圆顶红缨帽, 脚蹬高筒皮靴, 佩带弓箭, 在伴郎的陪同下, 携带彩车和礼品, 前往女家娶亲。 至女家后, 先绕蒙古包一周, 并向女家敬献 “碰门羊” 1只和其他礼物。 然后, 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 美酒, 向新娘的父母、 长辈逐一敬酒, 行跪拜礼。 礼毕, 娶亲者入席就餐。 晚上, 又设羊五叉宴席, 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

③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 尽管地区不同, 形式各有差异, 但都非常隆重、 热闹。一般牧区的婚礼是, 娶亲回到男方家后, 新郎、 新娘不下马车, 先绕蒙古包三圈。 然后, 新郎、 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 接受火神的洗尘, 表示爱情的纯洁、 新生活的兴旺。 新郎、 新娘进入蒙古包后, 首先拜佛祭灶, 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 礼毕, 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 梳洗换装后, 等待婚宴的开始。 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 各种奶食品、 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 新郎提银壶, 新娘捧银碗, 向长辈、 亲友, 逐一献哈达、 敬喜酒。 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 亲友才陆续离去。 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

④探望礼: 一般在婚礼后的第三天, 由女方家的亲戚带着各种礼品, 来男方家探望新娘时举行。 婚礼后的第七天, 新娘偕新郎, 带着礼品回娘家探望, 届时也有小型宴会。

(4) 祝寿礼仪。

祝寿礼仪是为上无长者的长辈每逢61、 73、 85岁或70、 80、 90岁时举行的祝寿仪式。上有长辈者, 即使是90岁也不举行祝寿仪式。 也有为将到81岁的老者举行 “祈年礼” 的,目的是为老人祈得一年, 让老人一天之内增加2岁, 第二天便称老者已经82岁。 因为蒙古族人认为,81岁去世者的子孙后代将遭厄运。

(5)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结束一生后, 由其亲属、 朋友等为其举行的哀悼、 纪念、 评价的仪式。 主要有停尸, 报丧, 吊唁, 送葬, 请喇嘛为死者念经、 超度亡灵和祭奠死者等程序。 葬俗一般为土葬、 火葬和野葬等。

2 岁时节日

蒙古族传统时节民俗可分为岁时性节日、 生产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三大类。

(1) 岁时性节日。

岁时性节日主要包括祭火、 庆祝春节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①祭火: 蒙古族崇拜火, 认为火代表圣洁、 兴旺和祖上的香火。 祭祀仪式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晚间祭祀火神。 在拜火祭灶前, 家家户户清扫昔日的灰尘, 人人都清洗干净。 每家煮羊胸叉等一锅肉。 然后, 用修饰的羊胸叉、 红枣、 奶酪、 白糖等祭灶火, 吃手把肉和阿木斯。

②春节: 春节也是蒙古族重要的节日。 由于蒙古族以白色为纯洁、 吉祥之色, 故称春节为白节, 称农历正月为 “白月”。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都属于过节期。 大年三十晚, 准备各种美味食品, 人人换新装。 祭祖供佛后, 摆好羊背子给老人长辈敬酒, 吃蒙古包子, 守岁。 大年初一, 是新一年的开始, 拂晓时分, 全家人到外面烧旺火, 叩拜苍天, 放鞭炮。 然后, 长辈先进屋坐下, 儿孙们依次进屋先向长辈老人双手举哈达请安叩头, 接着兄弟姐妹们相互问候拜年。 家庭内部的拜年问候结束后, 全家人喝新年茶。 大年初一太阳升起时, 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 但初一这天不能醉酒, 而且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返回家中。 牧民居住分散, 拜年活动往往持续一个月。

(2) 生产性节日。

生产性节日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从事畜牧业的过程中形成的民俗活动。

①那达慕: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 是蒙古族牧民为了庆祝畜牧业丰收而举行的群众性集会活动。 一般在7—8月进行。 主要内容是庆祝牧业丰收, 进行物资交流, 以及摔跤、 射箭、 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举行文艺演出活动。 组织者为盟、 旗、 苏木、 嘎查等负责人。 现在也有富裕牧民出资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举办那达慕大会的。 这是牧区从古至今很盛行的一种集经济、 文化、 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节日活动。

②马奶节: 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 故名马奶节, 是为了欢庆丰收, 彼此祝福。 流行于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的部分牧区。 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 日期不固定, 为期一天。 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 还以手把肉款待宾客, 并举行赛马活动, 请民间艺人演唱说词, 向老蒙医献礼等。

(3) 祭祀性节日。

祭祀性节日有的是从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演变而来, 也有的是格鲁派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形成的祭祀性节日。

①祭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最崇拜的英雄, 尊称为 “圣主”。 祭祀习俗形成于窝阔台汗时期, 忽必烈时期则颁发圣旨, 规定祭礼。 蒙古族达尔扈特人承担守陵和祭祀职责, 世代相传, 至今已经延续800多年。 直至今日, 成吉思汗陵的祭奠活动仍沿袭古代祭礼, 程序严格、 庄严、 肃穆, 一般分平日祭、 月祭和季祭, 都有固定的日期。 祭祀规模最大、 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的春祭。

②祭敖包: 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 敖包, 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 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 由石头垒起, 上插树枝、 柳条。 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 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 上面供有整羊、 马奶酒、 黄油和奶酪等。 古代祭敖包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ꎻ 在近代则由喇嘛焚香点火、 诵词念经。 牧民围绕着敖包, 从左向右转三圈, 祈求风调雨顺、 四季平安、 人寿年丰。 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 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月至七月水草丰美、 牛羊肥壮的时节举行, 也有除夕祭敖包的习俗。

关于敖包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认为敖包原是立于游牧交界处及道路旁以做标志的石堆ꎻ 还有的认为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丧葬方式, 即坟墓ꎻ 此外还有认为是原始生殖崇拜。

③燃灯节: 农历十月二十五举行, 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辰。 这天各寺庙都要举行法会, 喇嘛们诵经讲法, 并点燃千佛灯ꎻ 百姓们在自家佛像前点灯到第二天早晨。 第二天一大早, 青年男女和孩子们到各家去索取奶豆腐和饭团, 称作 “赶二十五”。

除此之外, 还有兴畜节、 打鬓节、 狩猎节等。 现在, 这些节庆已经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参与性活动。

3 交往礼仪

蒙古族自古就是热情好客、 善良淳朴的民族, 自古以来一直把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礼貌待人, 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传承。 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西为大、 以长为尊。

以西为大, 主要表现在佛龛、 祖像、 墓地的方位和房间、 座席的位置上。 蒙古族的佛龛、 祖像都供在毡房的西北角上ꎻ 墓地也以西为大, 按辈排列ꎻ 房屋及座席都以西为大。 蒙古族民众不论在自家内, 还是到别家做客, 都注重辈分。 住房, 长辈要住西间。 客人来了,不能坐在西炕上。 客人吃饭时, 要以礼请本家长者入席, 而且长者要坐首席。

(2) 迎送客人。

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 来了客人都要迎出门外。 主客相见, 晚辈要向长辈屈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 主人站在蒙古包或房子门外西侧, 右手放在胸前, 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把马鞭要放到门旁,不能手提马鞭进屋,也不能踩门槛。 蒙古包内, 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座。其右方为妇人席,左方则为一般客席。客人如果比主人辈分高, 主人要让出自己的座位,请客人坐正座。客人辈分比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客人走时,仍要以礼相送。

(3) 敬茶、 敬酒。

敬茶、 敬酒是蒙古族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 蒙古族饮茶风俗盛行于元以后。 明清时几乎普及每个家庭。 牧区、 半农半牧区多为奶茶, 农业区多为红茶。 客人来了必须沏茶。 再有客人来, 壶中的茶即使是新沏刚喝过的, 也必须倒掉重沏, 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敬、 不礼貌。 沏好茶后, 如果喝茶的人多, 不能把茶水一两碗倒干, 要均匀地倒入各碗, 茶壶续上水后, 再依次斟满。 有的民族以 “满杯酒、 半杯茶” 为礼貌, 蒙古族不同, 主张倒茶也要倒满, 以显示主人的热诚实在。 请客人喝茶时, 有时还要端上奶皮子、 奶豆腐, 劝客人食用。 客人接茶后, 不能不饮而辞别, 不饮而辞是一种不尊重主人的行为。(4) 换鼻烟壶。

在清代鼻烟壶风靡一时, 鼻烟壶在蒙古地区也流行起来, 特别是在鄂尔多斯地区, 一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鼻烟壶仍是人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

敬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 在蒙古包内坐定之后, 主客双方互相交换鼻烟壶, 并各自倒出一点鼻烟, 用手指抹在鼻孔上, 闻一闻烟味, 再互换鼻烟壶。 如果是同辈男士之间, 要用右手递壶。 如果是在不同辈分的人之间, 晚辈单腿跪下, 用双手递壶, 长辈要微欠身, 右手递壶, 闻过后再互换。 女士和长辈交换鼻烟壶时, 女士先把自己的鼻烟壶举过头顶, 再碰一下额头, 双手递给长辈, 问候身体状况。 女士接过长辈的鼻烟壶, 只举过头顶之后双手恭敬地还给长辈, 以示对长辈的敬意, 并有领受长辈的关心之意。 同辈女士之间、 年轻异性之间、 儿童、 未婚女士不行交换鼻烟壶问候之礼。

(5) 献哈达。

哈达是礼仪用品, 拜佛、 祭祀、 婚礼、 拜年以及遇见长辈和贵宾时都用哈达表达敬意。哈达问候表达了对对方的崇拜敬意和美好祝愿。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是在明代末至清代, 随着藏传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的。

哈达长短不一, 以白色为主 (也有蓝色和黄色), 大都为丝绸, 有的上面还绣有 “八宝” “云林” 等花纹。 其长度有的1尺3寸[2]到3尺, 也有3尺以上的。 对尊者、 长辈献哈达时, 要双手举过头, 身体略向前倾, 哈达要对折起来, 折锋向着接受者。 献上哈达后, 半跪行请安礼, 接受者再将哈达回献物主。

(三) 信仰民俗

1 宗教信仰

蒙古族最早信奉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 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自然崇拜中, 天地、 山河、 日月等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尤以尊天为最, 称天为 “蒙合腾格里”, 即长生天。 图腾崇拜的对象主要是狼、 鹿、鹰、 天鹅等。 祖先崇拜主要是祭祀家族祖先和自己民族的祖先。 对家族祖先进行祭祀, 一般是设灵位或到祖先墓前祭祀, 有些王公贵族还建庙宇祭祀祖先,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清明节, 人们都要祭祀祖先, 进行祈祷。 蒙古民族共同的祖先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祭礼有平日祭、 月祭、 季祭之分。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 其统治地区不断扩大, 不同地区分别有道教、 佛教、 伊斯兰教流传, 但萨满教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16世纪下半叶, 在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和三世达赖的共同努力下, 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普遍盛行起来。

2 占卜

蒙古族人遇有疑难问题需要解答或需要预知未来之事, 用占卜方式求取答案, 依占卜所得行事。 如蒙古族有将羊胛骨烧透观察裂纹, 以测凶吉ꎻ 注日亥占卜是一种集天文、 地理、数学、 医学知识为一体的占卜法ꎻ 在结婚、 搬迁或征兆前, 有请喇嘛通过掷色子做决定的习惯ꎻ 铜钱占卜, 用五个或九个铜币预测吉祥ꎻ 测方向是某一年龄或属相的人测一年中的吉祥方位ꎻ 测日子指预测在某一天适合或不适合做的事情, 如认为初一、 初十剃发大凶, 初七剃发吵架, 初三剃发有财, 初四剃发美丽, 初五剃发有福, 十三剃发平安。

3 禁忌

蒙古族的众多禁忌概括起来分为因崇拜而禁忌、 因恐惧而禁忌、 因厌恶而禁忌等。 因崇拜而产生的禁忌, 与蒙古族先民认为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有关。 例如, 忌讳咒骂天地、 日月、 星辰ꎻ 忌讳用手指日月ꎻ 忌讳冲着日月泼水、 撒脏物ꎻ 忌讳日食、 月食时欢歌聚会ꎻ 忌讳用一个指头指高大的山脉ꎻ 忌讳冲着高大的山脉泼洒脏水ꎻ 忌讳移动敖包的石块ꎻ 忌讳在敖包附近的湖泊中捕鱼ꎻ 忌讳在敖包旁边狩猎、 杀牲畜等。

(四) 游艺民俗

1 民间竞技

民间竞技包括智能竞技比赛和体育竞技比赛两大类。

(1) 智能竞技比赛。

蒙古族智力比赛的游戏有 “吉日格” (鹿棋)、 “沙塔尔” (蒙古象棋)、 “帕日吉” (贻贝)、 “沙哈” (羊踝骨) 等。 这些游戏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劳动生产、 生活状况及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 其中有反映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特点的游戏、 祈望吉兆的游戏、 测试智力与技巧的游戏等。 如蒙古象棋的玩法同国际象棋类似, 但它的棋子上雕刻有精美的皇帝、 皇后、驼、 马、 车等图像。

(2) 体育竞技比赛。

蒙古族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活中, 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竞技活动。 其中号称“蒙古族男儿三艺” 的射箭、 摔跤、 赛马最具代表性, 这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三项竞技比赛。

射箭, 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 蒙古族的射箭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世纪初叶, 蒙古人就以制造弓箭和善射骑而闻名于世。 在 «成吉思汗碑» (又称«也松格碑» ) 上就记载了射箭的内容。

蒙古族射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 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 射箭比赛可分立射、 骑射两种, 射程一般为十五步、 五十步、 一百步等。 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 即每人每轮只射三箭, 三轮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决定胜负和名次。

摔跤,蒙古语称“博客”。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 规则和方法, 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 驼皮制作, 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用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 怪兽形, 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摔跤手身着的裤套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 宽大多褶, 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 有孔雀羽形、 火形、 吉祥图形, 底色鲜艳, 图呈五彩。 摔跤手足蹬马靴, 腰缠宽皮带或丝绸带。 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 “景嘎”, 这是摔跤手在比赛中获奖的标志。

按蒙古族传统习俗, 摔跤手不受地区、 体重的限制, 采用淘汰制, 一跤定胜负。 参加比赛的摔跤手的数量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 如8、16、32等。 比赛前先推选一位长者对参赛者进行编排和配对, 蒙古长调 «摔跤手歌» 唱过三遍之后, 摔跤手挥舞双臂、 跳着鹰舞入场, 这种跳跃动作蒙古语称为 “得比呼”。 摔跤手向主席台行礼, 顺时针旋转一圈, 然后由裁判员发令, 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 可以用捉、 拉、 扯、 推、 压等13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 可互捉对方肩膀, 也可互相搂腰, 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 可抓摔跤衣、 腰带、 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 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 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 不准触及眼睛和耳朵, 不许拉头发、 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自古以来, 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 素有 “马背民族” 之称。 赛马是蒙古族群众性的竞赛娱乐活动之一, 也是衡量一个男子有无本领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那达慕大会上, 赛马是最引人注目的竞赛项目。 赛马项目大致包括: 快马赛, 主要比马的速度, 一般为直线赛跑, 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 先达终点为胜。 走马赛, 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程度。 颤马赛, 这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2 民间艺术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蒙古族的长调、 呼麦已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 独特的马头琴以及各种民间舞蹈也广为流传。

(1) 长调。

蒙古族长调, 蒙古语称 “乌日图道”, 意即长歌, 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 高亢悠远、 舒展自由, 宜于叙事, 又长于抒情。 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 骏马、 骆驼、 牛羊、 蓝天、 白云、 江湖、 湖泊等。2005年, 中蒙联合申报的 “蒙古族长调民歌” 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 我国首颗绕月卫星 “嫦娥一号” 搭载了30余首歌曲奔赴太空, 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 «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2) 呼麦。

呼麦是图瓦文的中文音译, 原义指 “喉咙”, 即喉音之意, 又称 “蒙古喉音”。 是一种借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 “双声” 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 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 不是特别丰富。 呼麦曾经在内蒙古绝迹达100多年, 在蒙古国、 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中, 也濒临失传。 所幸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内蒙古艺术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呼麦” 艺术, 并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上。2009年, 蒙古族呼麦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好来宝。

好来宝, 意为 “连起来唱” 或 “串起来唱”, 表演特点与汉族的数来宝近似。 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 节奏轻松活泼, 唱词朴实优美, 语言形象动人。 好来宝用蒙古语演唱, 表演者均为男性, 以四胡伴奏, 有三种表现方法: 单口好来宝, 演唱者自拉自唱ꎻ 对口好来宝, 两人表演ꎻ 群众好来宝。

(4) 舞蹈。

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以反映游牧生活、 生产劳动为主。 如反映游牧经济的代表性舞蹈«骆驼舞» «驯马舞» «山羊舞» «狼捉山羊舞» 等ꎻ 出征前举行的 «征战舞»ꎻ 大型祭奠时的祭祀舞ꎻ 反映生活的迎亲舞。 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 流传范围最广、 影响最大、 深受群众喜欢的有 «安代舞» «筷子舞» «忠碗舞» «牧马舞» 等。

(5) 民间乐器。

蒙古族的民间乐器以弦乐器为主, 具代表性的乐器有马头琴、 胡琴、 三弦、 火不思等。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蒙古语称为 “莫林胡尔”, 马头琴的称谓明清时期才广为流传。 传统的马头琴琴身为木制, 长约1米, 共鸣箱呈梯形, 用马皮或羊皮蒙面, 用马尾弦两束, 按四度关系定弦, 用马尾弓纳两弦间拉奏。 马头琴发音圆润, 低回委婉, 音量柔美悠扬。 每当草原遭受灾害时, 牧民就请民间艺人说唱以马头琴伴奏的驱魔镇邪德尔英雄史诗, 以期重现安乐祥和。 对于不喂养驼羔的母驼, 也只有马头琴的声音能让它回心转意。 在蒙古族有这样一个习俗, 每当到骆驼产仔的时节总会出现遗弃驼羔的母驼, 在这时, 牧民就在母驼面前拉几首马头琴曲。 听了悠扬婉转、 如泣如诉的琴声, 母驼对幼驼怜悯爱惜的情感就渐渐被唤醒, 进而给幼驼喂奶。

3 文学艺术

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 光彩夺目。 如蒙古族三大历史名著 «蒙古秘史» «蒙古黄金史»和 «蒙古源流», 英雄史诗 «勇士古那干» «江格尔» «格斯尔汗传», 民间叙事诗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孤尔传», 长篇历史小说 «青史演义» «一层楼» «泣红亭», 民间故事叙事诗 «嘎达梅林», 以及讽刺笑话 «阿拉根仓的故事» 等代表作品。

«蒙古秘史» 是一部记叙蒙古民族形成、 发展、 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 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 成书于13世纪并流传至今。 其内容极其广泛, 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 生活的各个方面。 «蒙古秘史» 在蒙古民族的历史、 文学、 语言及其他一些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标志着一种新文学体裁——历史文学的诞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蒙古秘史» 以 “独特的艺术、 美学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 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 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

«江格尔» 与藏族的 «格萨尔»、 柯尔克孜族的 «玛纳斯» 并称 “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江格尔» 是由数十部作品组成的一部大型史诗, 除一部序诗外, 其余各部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可以独立成篇。 «江格尔» 中的故事繁多,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 即结义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战故事, 以征战故事最多。

«格斯尔汗传» 这部史诗同藏族的 «格萨尔»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学界一般认为蒙古族的 «格斯尔汗传» 和藏族的 «格萨尔» 是同源异流之作。 在流传方式上分口传方式和书面方式两种, 且其口传方式在先, 书面方式在后。

二、 达斡尔族民俗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 “莫力达瓦” 取自其境内名山, 达斡尔语的意思是骏马艰难翻越的山岗, “达斡尔” 意为 “开拓者”。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 由于达斡尔人居住分散, 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 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 但语音、 词汇、 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 达斡尔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生活中主要使用汉文, 少数人兼用满文、 蒙古文和哈萨克文。

达斡尔族在东北诸少数民族中, 是最早从事农业耕作的民族, 兼营畜牧和渔猎, 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是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早、 较多的民族之一。

(一) 经济民俗

1 生产民俗

达斡尔族多从事农业、 畜牧业, 擅长狩猎业、 伐木业和采集业。

早在达斡尔族居于黑龙江北岸时,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很早就开始种植谷物与蔬菜,谷物以燕麦和荞麦为主。此外,达斡尔族善于种植烟叶, 每年清明节前, 妇女就开始做暖床培育烟苗, 端午节后栽种, 之后就除草、 培土、 埋根、 掐尖、 去枝、 打根, 进行栽培。

达斡尔族的畜牧业主要用于补充肉乳, 规模一般不大。

狩猎是达斡尔族的传统生产活动, 曾经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来源。 早期的狩猎工具主要是弓箭, 近代开始使用猎枪, 同时也下夹子、 下套子、 挖陷阱。 主要猎取的对象是水貂和鹿,也有部分野猪和灰鼠。 达斡尔族的出猎规律是, 春季为猎狍子期, 以解决过夏的衣料、 肉食ꎻ 夏季为鹿茸期, 主要猎取公鹿ꎻ 秋季为皮毛期, 以解决过冬衣料的问题ꎻ 冬季为细毛皮期, 以取得珍贵细毛皮供交易。 放鹰是达斡尔族特有的风俗, 每年中秋前后, 达斡尔人都要在屯外支架扣鹰。 捕到的鹰经过精心训练, 可以成为优秀的狩猎伙伴, 好鹰通常养到夏季,秋季放生。

捕鱼也是达斡尔族的特色生产活动, 他们的捕鱼方法多样, 包括网、 钩、 叉、 罩等。 每逢冬季河湖结冰, 邻近的屯子就联合起来组织捕鱼队凿冰下网捕鱼, 捕到的鱼凡参加者都可分到一份, 鱼窝的所有者可以分到两份。

2 居住民俗

依山傍水是达斡尔族选择屯落的重要条件。 屯落的北面是山林, 东西南三面是开阔的草甸子, 屯落位于山阳坡, 并靠近江河。 这种聚落特点是由他们的多种生产方式决定的, 只有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建屯定居, 才能进行农、 牧、 猎、 渔、 林等多种生产活动。

达斡尔族房屋建造十分考究, 房屋院落修建整齐、 有条理。 坐北朝南的 “介” 字形房,大方雅观。 庭院的东西两侧或北面, 是排列整齐的园田, 用细柞木或柳条篱笆将园田围起来。 马棚和牛舍一般都建在离院子较远的地方, 以保持清洁。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 土坯或土垡为墙, 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 二间、 三间、 五间不等。 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 东屋为厨房ꎻ 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 两边的为居室。 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 注重采光, 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 居室的南、 北、 西三面或南、 东、 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 俗称 “蔓子炕”。 蔓子炕保暖性能好, 是达斡尔族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族的居室以西屋为贵。 西屋又以南炕为上, 多由长辈居住, 儿子、 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 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 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 如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善, 砖瓦房增多, 但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3 服饰民俗

达斡尔人在清代及以前基本穿皮衣 (狍皮), 只有少数人穿布衣。 穿皮衣主要是出于狩猎和防寒的需要, 也因为世居边疆, 交通闭塞, 布匹进不来。 民国以后, 随着达斡尔族人口增加以及逐渐定居, 布料基本取代了皮质服装, 样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且受满族影响很大。 男子穿长而肥的袍子, 饰花边, 图案较简单, 色彩浅淡素雅, 有时外面穿短坎肩或长坎肩, 习惯束腰带、 戴礼帽。 如果出席正式场合, 必须穿长衣服、 系腰带, 在腰带上挂烟荷包和火镰, 以示庄重。 妇女服装与清代满族服装样式基本相同, 不束腰带, 不穿短衣, 在衣领、 开襟、 下摆、 袖口等处镶边, 做工考究。 达斡尔族妇女善于刺绣, 绣花鞋是衡量达斡尔族妇女技艺高低的标准。

4 饮食习俗

达斡尔族从事农牧渔猎等多种生产劳动, 其饮食文化多样, 既保留古老的烹饪野生菜果、 兽肉、 鱼类的习俗, 又有以米面为主、 肉乳蔬菜为副食的饮食习俗。

首先,取自大自然的野味菜肴是其饮食的一大特色。 昆比勒 (柳蒿芽) 是达斡尔人喜爱的食物之一。此外,山葱、野韭菜、 野蒜、 沙葱等都是达斡尔人食用的野菜。 其次, 有以米面为主、 肉乳蔬菜为副食的饮食习俗。 达斡尔族传统饮食中, 米食以稷子米为主, 面食以荞面为主。 以黄灿灿的稷子做的牛奶粥和干饭, 用荞面做的达勒布达 (即饸面) 最具特色。

游猎时期的达斡尔人主要是以牛羊肉为主食, 有时也吃猎获的狍子、 野猪、 野兔、 野鸡、 鹿肉等。 手把肉是招待宾朋或重大节日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随着达斡尔族居住区域和生产方式的变迁,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开始以猪肉为主, 辅以牛、 羊、家禽或猎获的各种兽肉, 喜欢吃炖菜, 酷爱奶食品。

(二) 社会民俗

1 家族家谱

在近代, 达斡尔族的社会组织主要有 “哈拉” 和 “莫昆”。 “哈拉” 是指同一男性祖先的后代血缘共同体, 也可以理解为汉族的 “姓氏”。 每个 “哈拉” 都有若干 “莫昆”, 莫昆的血缘关系更近。

达斡尔族有修编家谱的习俗, 该习俗始于清代。 过去每隔30年召开一次家谱会, 氏族成员带子孙名单和费用到会, 大家杀猪宰羊, 供奉祖先, 然后打开家谱, 请学者用满文编谱。 传统家谱只写男子之名。

2 人生礼仪

(1) 婚姻礼仪。

达斡尔族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而且一直坚持氏族外婚的传统, 在本氏族内婚媾者轻则受到舆论的指责, 重则受氏族习惯法的惩处。 在过去, 指腹定亲、 父母包办婚姻和入赘婚比较普遍。 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在绝大多数为自由婚姻。

达斡尔族的整个婚礼过程, 一般分订婚、 过礼、 结婚三步。

家长从男孩十几岁起为之物色对象, 拜托女方的亲友为媒人说亲。 女方家长即使对求婚者很满意, 也待媒人往返几次后才表态答应, 以不致降低女儿的身价。 女方家长一旦留媒人吃饭, 就预示着事已成, 媒人便敬酒答谢。

后选定日期送彩礼, 达斡尔族称为送 “恰安特”, 男方在一名同族长辈陪同下前往女方家认亲。 送去的彩礼有马一匹, 称 “硕勒布热” 马, 即带缰绳的马, 寓意带缰绳的马把姻亲两家连接在一起ꎻ 有乳牛一头, 据说是为了补偿女方小时吃母亲的奶ꎻ 还有肥猪若干头及酒、 糕点、 奶皮等, 是用来招待女方亲友的。 送彩礼者到达后, 女方的家长邀请亲友前来共享酒宴。 当男方返回时, 女方家以酒肉之类的礼物回赠男方家, 富裕人家还给男方送一匹马骑回去。

达斡尔族的婚礼隆重而热烈。 婚期商定后, 男方按期前往女方家迎亲, 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并携带嫁妆前往婆家。 达斡尔语称男傧相为 “华达”, 称女傧相为 “霍都古”, 男、 女傧相各由三至四人组成。 新娘由最年轻的女傧相陪同乘坐轿车, 其余傧相乘坐马车, 最年轻的男傧相骑马, 一队人马由新郎前引徐徐而行。 送亲车到来时, 新郎的父母在大门外向送亲的贵宾敬酒迎接。 结婚酒宴上男方陪客首先致辞欢迎送亲的贵宾, 女方傧相手拿弓和剑为新婚夫妇祝福, 祝他们恩爱终身、 孝顺长辈、 慈爱晚辈、 生儿育女。

男女双方的亲友宾客有的说唱祝贺词, 有的用俏言隐语相互竞智, 场面热烈欢快。 宴后客人散去, 新娘由妯娌陪同给公婆和男方长辈敬酒磕头, 给同辈兄弟姐妹敬酒相识。 翌日午宴之后, 新郎的父母向送亲的宾客敬酒送别。

(2) 丧葬礼仪。

历史上达斡尔族以土葬为主。 只有萨满的安葬根据其意愿实行风葬或火葬, 孕妇实行火葬, 死于天花病的儿童实行风葬, 一般正常死亡均为土葬。 原来达斡尔族的每个莫昆都有其公共墓地, 称为 “达蒙干” 或 “达夸然”, 选择有山有水、 地面开阔的阳坡为墓地。 在墓地内按辈分安葬死者, 夫左妻右世代相接。

3 岁时节日

春节是达斡尔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年前家家都要杀年猪、 打年糕。 年三十晚上点燃火堆, 老人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水中, 祝人畜兴旺, 吃饺子时有的在饺子里放白线, 吃到的人意味着可以长寿。 初一开始拜年, 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 抢吃年糕, 表示亲密无间。 妇女间要互赠礼物, 有烟叶、 奶皮、 糕点和冻肉。 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 “黑灰日”, 这一天, 人们特别是青年男女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 他们认为抹得越黑, 新的一年越吉利。

4 交往礼仪

达斡尔族有装烟施礼的习俗。 达斡尔族的烟具非常精致, 主人招待亲友时, 常常用自己的烟袋亲自给客人装上上好的烟叶, 晚辈见长辈也要装烟, 吵架的人互相装烟就表示和好。

达斡尔族非常尊重老人, 无论在路上行走, 还是出入房门, 青年人都要给老人让路。 儿女外出归来, 要给老人请安。 此外, 他们彼此友爱互助, 无论谁家宰杀牲畜, 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 客人来访, 主人要递烟、 敬酒、 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 还要以佳肴“瓦奇” (猪肘子) 和手把肉等盛情款待。

(三) 信仰民俗

达斡尔族曾经盛行自然崇拜, 每年5月, 屯子杀牛杀猪祭天、 地、 山川诸神。 族人大部分信仰萨满教, 少数人信仰藏传佛教。 每个莫昆都有自己的祖神, 每家都供奉。 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

(四) 游艺民俗

1 神话传说与民间歌舞

达斡尔族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已搜集到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 有清代达斡尔人昌兴的 «蝴蝶花的烟荷包» «戒酒歌» 等数十篇作品。 “乌春” 是达斡尔族民间说唱文学, 有曲有词。 “乌日格勒” 是寓言、 传说、 神话的通称, 内容丰富、 短小精悍。 “扎恩达勒” 是类似山歌、 小曲体裁的民歌, 通常在野外放牧、 田间劳动时吟唱。

2 游戏竞技

达斡尔人酷爱体育活动, 拉棍、 颈力、 放爬犁、 寻棒、 曲棍球等是其特有的竞技娱乐项目。 颈力和拉棍主要比试臂力和腿蹬力。 儿童们喜爱 “寻棒” 和 “放爬犁”。

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中, 曲棍球 (“波列” ) 是享有盛名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据史料记载, 早在契丹人中就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一种体育活动, 史书上记载为 “击鞠”。 今天曲棍球不仅在达斡尔族中广泛流传, 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每逢节日、 婚庆等喜庆之日, 年轻人就会组队进行比赛。 更为有趣的是, 达斡尔人还在夜间进行火球比赛。

20世纪70年代初, 国家体委在全国进行考察的时候,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发现了达斡尔族的这种曲棍球运动, 于是要求旗里先组织一支队伍训练。 在这之后曲棍球运动逐步发展到其他省市。1982年3月, 以内蒙古队 (莫旗队) 为主力的国家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比赛中打败了世界十强之一的马来西亚队, 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中国的国旗第一次在国际比赛的曲棍球场地上升起。 中国队的突然出现和进步震惊了亚洲体育界, 中国队还于当年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世界十强邀请赛。 198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

1989年, 国家体委命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 “中国曲棍球之乡”。 2005年,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运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 鄂伦春族民俗

“鄂伦春” 有两种解释, 多数认为是 “山岭上的人”, 少数认为是 “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流域的大、 小兴安岭一带, 集中分布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扎兰屯市, 黑龙江北部的呼玛县、 塔河县、 逊克县、 黑河市。1951年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族是较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之一。1953—1958年鄂伦春族逐渐走出大森林, 实现了定居生活, 在狩猎的同时,开始养鹿、 建鹿场。1996年1月, 鄂伦春自治旗召开了狩猎大会, 颁布实施 «关于禁止猎捕野生动物的布告», 从此鄂伦春族世代相传的狩猎生活宣告结束。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没有文字, 一般通用汉文, 也有部分人使用蒙古文。

(一) 经济民俗

1 生产习俗

鄂伦春族的传统经济以狩猎为主, 辅以渔业和采集业。19世纪中期开始从事农业。

鄂伦春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 世代从事狩猎, 性情淳朴、 坚强, 以勇敢强悍著称, 被誉为 “兴安猎王”, 这种游猎生活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他们狩猎的方法多种多样, 多是一大群人围赶。 弓箭、 枪、 猎犬和马是鄂伦春族主要的狩猎工具。 鄂伦春人一般按季节出猎, 春天打鹿胎、 夏天打鹿茸、 秋天打狍子、 冬天打皮子, 称为“红围”。

马鹿曾是鄂伦春人猎取的主要对象。 它感觉敏锐, 极善奔跃, 猎取时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鄂伦春猎人能依据马鹿的生活习性, 判断它的去向, 进而猎取。 如马鹿喜舔舐盐碱, 猎人于是便在近处彻夜架枪守候。 再如, 秋天是马鹿交配季节, 母马鹿常结群徘徊, 公马鹿奔走寻偶, 往往引颈长鸣。 这会吸引周围的马鹿群寻声前往。 针对这一情况, 鄂伦春人发明了一种鹿哨 ( “乌力安” ), 是用一段剖开的树木挖空黏合制成。 对之吸气, 可发出酷似马鹿的呼鸣声。 经验丰富的猎人常常根据马鹿的习性有变化地吹响鹿哨, 以制造假象, 吸引马鹿前来。 鄂伦春人一年中猎获最多的是狍子, 狍皮和肉是他们衣食的主要来源。

过去, 鄂伦春族在分配和消费方面带有明显的原始共产主义色彩。 在婚丧节和宗教活动中, 他们通常集体餐食兽肉。 当一个猎人猎获到一只野兽正在剥皮时, 如果碰见一位一无所得的猎手, 就会主动请他一起剥皮, 然后将兽肉的一半无偿奉送。 倘若哪家的粮食、 兽肉告罄, 主人可以去向邻居家索取, 而且从不会被拒绝。 处在饥饿状态下的人去别人仓库里拿取食物, 一般无须征得主人同意, 只要遵守整拿整取不零拿乱取的原则即可。

春秋时节是鄂伦春人捕鱼的旺季, 是捕获哲罗鱼、 细鳞鱼和大马哈鱼等最繁忙的时节。在这一时节, 鄂伦春人日夜捕鱼, 夜晚沿河人声喧闹, 火把成龙, 颇为壮观。 个人捕鱼, 要分给亲人和邻居, 集体捕鱼, 则平均分配。 妇女负责将鱼制成鱼干保存, 在春秋两季妇女们还要采集各种野菜、 野果。

2 居住习俗

鄂伦春族传统的住房叫 “斜仁柱” “仙人柱”, 俗称 “撮罗子”, 是一种圆锥形的帐篷。“斜仁” 指搭帐篷的桦木或柳木杆, 这种木杆每根直径约7厘米, 长5~6米, 搭一个 “斜仁柱” 需30多根。 在搭 “斜仁柱” 时, 每根木杆下端插入土中寸许, 培好土, 上端向中心倾斜, 互相交叉固定, 形同半张开的伞架。 “斜仁柱” 夏天搭得高大些, 盖以桦皮、 芦苇或白布ꎻ 冬天搭得矮小些, 蒙上狍皮。 外边皆为木杆、 皮条将覆盖物压紧绑结, 使之牢固。 “斜仁柱” 搭卸驮运皆很方便。

“斜仁柱” 有一门, 多朝南或向东。 入门正对的上方称 “玛路”, 长2米余, 宽13米,是尊贵的席位, 专供长者或男宾坐卧, 禁止有月经的妇女坐卧, 因为这里挂有保护人畜平安的神像。 “玛路” 两侧放有猎枪、 枪架。 门内两边称 “奥路”, 长宽和 “玛路” 相同, 用扁木就地搁置, 里边各铺干草和兽皮, 用以坐卧。 进门左边的 “奥路” 为大, 是主人席, 右边为小, 是年轻夫妇席, 沿两边 “奥路” 里侧放置装衣物、 粮食的桦皮篓、 箱或皮口袋。入门两侧分别放有马具和食具等。 “斜仁柱” 中央是一堆日夜燃烧的篝火, 顶端有一圈透天的空隙出烟。

各户常把食物储放在树林的仓库里。 仓库搭建在离地2米余的木架上, 覆盖以桦皮等物, 皆无锁。 “奥伦” 是比较坚固的建筑, 通常可使用数十年。 主人游猎迁徙, 不将其拆除。

“木刻楞” 是鄂伦春族的又一种屋子, 是用大圆木垛建起来的。 早年大兴安岭木材丰富, 可就地取材, 选取粗大圆木, 两面砍平、 层层叠起, 盖上房盖、 安上门窗便可居住。

20世纪30年代初, 鄂伦春族中开始出现 “土窑子”。 建土窑子是利用地形、 向地下挖出1米多深的 “凹” 形的土坑, 沿坑壁立几根柱子盖上柳芭条, 抹泥后再盖草。 土窑子的坑壁即墙, 坑内砌炕, 大体摆设与 “斜仁柱” 相同。

3 服饰习俗

新中国成立前, 鄂伦春人大都穿耐磨性强和御寒性好的皮衣, 以适应游牧生活。 他们的皮衣用料多取自狍皮, 狍皮毛密绒厚, 御寒性能好。 鄂伦春人一件狍皮衣可穿三冬, 毛面磨损后, 还可做夹衣, 再穿三夏。 夏季雨水多, 将旧狍皮翻毛穿, 不仅防水抗湿, 还有一定的伪装作用。 轻巧的狍皮衣履和帽子, 是猎手必不可少的装备。

鄂伦春人一般都内穿贴身的布小褂和布裤, 外穿皮衣皮裤。 男子皮衣通常是长袍、 长袄两种。 长袍垂至脚背, 长袄至于膝盖, 并且都在底沿正中开衩, 适于骑马、 奔跃等狩猎活动, 一般用皮带紧系腰部。 男子出猎时穿的皮裤和套裤, 都是根据狩猎的需要设计和缝制的。 皮裤的裤脚仅到膝盖下, 如果过长, 再穿上紧束的套裤时, 就会影响行动。 套裤有皮、布两种。 皮套裤用料以耐磨的鹿皮为多。 套裤裤腿较长, 上面钉有夹条, 把裤腿系在靴腰上, 行动很灵便。

老年妇女一般也在较短的裤子外面再加套裤, 青壮年妇女则多穿长裤, 很少加套裤。 妇女的大襟长袍和男子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侧开衩不同, 并在领口、 袖口和开衩处绣有各色花纹图案。 鄂伦春族大襟长袍的开襟都习惯开在右边, 衣扣多是皮条结成的疙瘩或用犴骨制成。

鄂伦春人素爱戴狍皮帽, 尤其是用整个狍头制成的, 狍耳、 狍角都原封不动带着, 再穿上黄色的兽皮衣, 模拟野兽, 于山林中奔走, 增加了在近距离击中野兽的可能性。 鄂伦春人也戴有檐的绣花皮帽和毡帽。 夏季妇女喜用布巾缠头, 姑娘们爱将辫发盘在头上, 常将有色珠贝一类的坠饰及纽扣钉在布上, 再绣上花纹图案, 围箍在头上。

狍皮靴有保暖、 耐磨、 抗湿和轻便的优点。 皮袜和各种样式的皮手套更是冬季狩猎不可缺少的。

鄂伦春人穿布衣始于清末, 民国时期逐渐增多, 新中国成立后较为普遍。 他们制作的布衣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样式和纹饰特点, 而且借鉴了蒙古族等民族的特色, 较过去更加丰富多彩。

4 饮食习俗

鄂伦春人以狩猎为主, 辅以捕鱼、 采集的生活方式, 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特点。 鄂伦春人的食物以狍子、 鹿等兽肉为主, 以野生植物和鱼类为辅。 随着和外界联系的增多, 通过贸易, 米面一类粮食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食用兽肉的方法除了经常使用的煮、 烤、 烧、 炖外, 还有一些吃法独具风格, 如“阿斯根” “阿素” “吊烧” 等。

“阿斯根” 是指生吃鹿肝、 狍肝和肾。 鄂伦春人认为它们的滋味好、 富有营养, 有明亮眼睛、 增强视力的作用。 每猎到这些野兽后, 就会立即扒出它们的肝、 肾晾凉后, 蘸点盐直接食用。 这种生食野味的习俗, 一直保持至今。

“阿素” 是把狍肉、 狍肺煮熟后切成小块, 再拌以狍脑浆和野猪油, 加点野葱花, 然后搅拌在一起, 热一热即吃。

“吊烧” 是一种古老的煮肉方法。 当猎人在外打到野兽并打算就餐, 却缺乏炊具的时候, 就取野兽的胃洗净, 放入肉和水, 吊在火上烤, 待胃烧焦, 水达到沸点, 肉已熟至八成, 吃起来鲜嫩可口, 别有风味。

此外, 鄂伦春人将血肠称作 “莎诗”, 是将狍血灌在狍肠里煮熟而成。 “西乐”, 是将兽肉切成小块, 和野菜一起炖, 在兽肉不足时当做次食ꎻ 肉粥, 称 “伊里复”, 是把兽肉或鱼肉切成碎块, 和米一起煮。 鄂伦春人吃完肉, 喜欢喝些稀粥。 过去粮食少, 粥里多放一些野生植物的根块和果实一起煮食。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定居的实现, 蔬菜和副食品显著增多, 尤其是禁猎之后, 鄂伦春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的主食已经从肉食改为粮食。

(二) 社会民俗

1 社会组织

鄂伦春族的社会组织包括“穆昆” “乌力楞” 等,分别表示氏族、 大家族。 若干乌力楞组成一个氏族,氏族内不通婚。乌力楞是传统的基本经济单位, 实行内部公有制, 进行集体狩猎。 乌力楞通常依山傍水建居住点, 随季节变化和狩猎需要迁徙。 清以后, 以乌力楞为纽带的大家庭组织, 逐步演变成一个以地域为基础的组织, 鄂伦春族的原有社会组织就此瓦解。2 人生礼仪

(1) 婚姻礼仪。

鄂伦春族实行氏族外婚一夫一妻制, 严禁同一氏族的人及辈分不同的人通婚。 婚事的办理要经过求婚、 认亲、 送礼、 迎亲四个过程。

求婚时, 多由男方的父母请一位媒人携酒到女方父母那里说媒求婚。 媒人总用最好的言辞称赞姑娘勤劳、 美貌和心眼好, 而女方家长也总是推说姑娘年纪小、 不懂事、 又丑又笨,不轻易答应。 如去三次都遭拒绝, 这门婚事即作罢。 如女方父母同意, 媒人当时就要给女方父母斟酒, 并与其商量认亲和送彩礼的日期。

亲事确定后, 要选择吉利的日子, 男方在其父母和媒人的陪同下携带酒肉到女方家认亲, 未来的女婿要给女方所有的长辈磕头, 独不给未来的岳父母磕头。 认亲时男女都要换上美丽的新装, 表明他们已经订婚了。

送彩礼是在认亲后, 由媒人及男方亲属陪同男方去完成。 一般要带酒、 肉、 马匹等作为彩礼送给女方家。 这天, 未来的岳父母家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同时男女双方要给女方父母磕头。 在男方送完彩礼之后, 女方家还得请男方父母, 并商定结婚日期。

结婚之日, 新郎要在兄弟姐妹的陪同下骑马到女方家娶亲。 这时女方要派迎亲队到很远的地方迎接。 进部落时双方要赛马进去。 娶亲回来时, 新郎要早出发一天, 带着本氏族中的弟弟们在很远的地方迎亲。 女方也要派出以叔父母为首的庞大的送亲队伍来相送。 进部落时, 双方同样也要赛马进入。

结婚仪式在男方 “斜仁柱” 内或在露天临时搭就的围场里进行。 男女宾客均按辈分分左右两侧入座, 长辈入上席。 新人恭敬地向长辈叩头, 长辈给他们以美好的祝福。 然后, 新人再按辈分逐一向众多亲友叩头致敬, 客人当场掏出如手帕、 手镯、 耳环、 串珠或钱币等送给新人。 而后新郎新娘互拜。 最后, 新人朝南拜天。 喜宴开始, 男方家长先向篝火 (火神)敬酒、 献肉, 接着大家开怀畅饮, 热闹非常, 新人斟酒践行。 女方亲友常将喝完的酒杯揣入怀中, 策马疾驰而回, 男方亲友往往跨马急追, 以夺回酒杯为胜。 女方父母一般不参加结婚仪式和喜宴, 只是由亲友们将一份酒肉给他们捎回去。

当晚, 新人和男方父母同住一个 “斜仁柱” 内, 不另设洞房。 若有同住的哥哥或嫂嫂,兄嫂则搬出去另搭 “斜仁柱”。 晚间, 新人要共一把猎刀、 一副碗筷吃兽肉和黏米粥, 以示同甘共苦、 相互敬爱、 百年偕老。 临睡前, 多由新郎的嫂嫂或已婚的近亲妇女替他们铺被褥。

婚后不久, 新郎要携酒同回女方家住一段时间, 有的住到生下第一个孩子才回来。 其间, 新郎要和岳父一同出猎, 猎物悉数交给岳父。

产妇绝不可在自家的 “斜仁柱” 里分娩, 要在住家附近的东南方另搭一个小型简易的“斜仁柱” 作为产房, 这里不挂神像, 不设 “玛路”。 一个月内, 产妇禁吃常用来祭祀的兽头和心脏等兽肉, 禁止回家或到别人家去, 禁止男人或其他孕妇进来, 只能由一位老年妇人照料。

鄂伦春人的婚姻, 在以前还有如下的一些习俗。 过去, 由于父母包办婚事, 男女退婚、逃婚私奔者不少。 若女方提出退婚, 需将彩礼悉数退回男方, 外赔一匹马, 作为叩头认亲的补偿。 男女逃婚私奔者, 捉回去要用马绊子绞大腿来惩罚, 或强行拆散。 如果离婚女方可以不退彩礼。 离婚后男孩必须留给男方, 女孩可由母亲带走。 社会对私生子一般不歧视。 丧偶继婚中有兄亡弟娶寡嫂为妻、 姐死妹嫁姐夫之俗。 婿多是女方没有男孩或男孩太小, 女方家长缺乏依靠而采用的一种婚姻形式, 婿亲同儿子, 无须收彩礼。 寡妇再嫁, 若有男孩, 则阻力较大, 娘家欲将她许给别家, 需征得夫家同意, 若新亲家和夫家关系较好, 早年的彩礼可以减免退还。 若夫家不同意改嫁, 有些娘家人联合新亲家来夫家抢亲, 只要把妇女抢出亡夫的 “斜仁柱” 即算成功, 夫家的人便无权强留。 但他们可在抢亲人骑来的马匹当中择优选留, 作为补偿。 这时抢亲人往往再进到亡夫家中略坐, 双方仍保持友好关系。

鄂伦春族人口向来稀少, 他们和外族通婚没什么禁忌, 早在100多年前就和达斡尔族互相通婚。 其次和满族通婚, 清末民初和汉族通婚也较普遍。 但族外通婚比例还是较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 有些旧的婚姻仪式和抢婚习俗已有很大的变化。 现在青年男女都自由恋爱成亲, 一些旧的仪式仍被采用, 但已经成为一种婚礼上的娱乐形式。

(2) 丧葬礼仪

历史上, 鄂伦春族的葬俗基本包括天葬、 土葬、 火葬、 水葬几种。 天葬通常选择三棵或四棵树能形成对角的地方, 在树杈上搭横木并铺树枝, 然后把尸体放在上边盖好。 火葬主要用于得疾病身亡的年轻人, 葬时请萨满跳神驱鬼。 水葬主要用于溺水而亡的人, 通常将死者的尸体装入棺木, 推进河中任其漂流。

鄂伦春族安葬死者时, 通常要将其骑过的马杀掉陪葬。 如果杀不起马, 就用马驮着其用过的马具和衣物, 围着墓地绕几圈。

3 交往礼仪

鄂伦春族非常注重礼节, 有请安、 下马和叩首三种施礼形式。 晚辈遇到长辈, 要施屈膝礼。 出门远行要向长辈告辞。 路遇老人, 要行下马礼。 祭祀祖先或重大场合一般行叩首礼。鄂伦春族非常尊敬老人, 尊重老人的意见, 用餐时以老人为先。

此外, 他们也非常热情好客。 客人光临时以好酒菜招待, 客人告别时赠送山珍特产。

(三) 信仰民俗

鄂伦春族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存在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

在自然崇拜中, 最崇拜的是山神 “白那查”, 他们认为山神管理山中所有的野兽, 并将它们赐给猎民。 猎民通常将猎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山神的供品。 每逢家宴, 长辈都要给山神敬酒。 猎民还在山顶堆石堆或把山间大树剥皮画像, 代表山神, 行装烟、 敬酒、 供食等祭祀礼仪。

鄂伦春族习惯用长辈的称谓来称呼熊、 虎、 狼等猛兽, 甚至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 以前在猎场上猎到熊, 先剥下熊皮, 割下熊头, 用草将熊头包捆起来, 放在树杈上或木材上, 由老人率众向其跪下叩头, 敬烟并祷告: “玛亚 (祖父), 不是我们有意要打死你, 而是错杀了你, 请不要降下灾祸, 保佑我们平安多打野兽吧。” 最后将吃剩的熊骨, 悉数放进柳条包里捆扎好, 由两位家长或老人抬向风葬处, 送葬的人们还要装作哭泣。

(四) 游艺民俗

1 神话传说与民间歌舞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 鄂伦春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有口头创作、音乐、 舞蹈等。

口头创作是鄂伦春族主要的文学形式, 他们的神话、 传说、 民间故事、 歌谣等广泛地涉及民族历史、 社会、 狩猎采集、 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 古老的族源神话 «伦吉善和阿伊吉伦» «白衣仙姑» «吴达内的故事» 等, 表达了鄂伦春族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及对祖先的生活、 英雄人物事迹的描述和歌颂。 鄂伦春族的民歌, 多以固定的曲调即兴编词歌唱, 种类繁多, 风格多样。 谚语、 谜语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 是他们生产、 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 表现了他们丰富的劳动生活。 «熊舞» «野牛搏斗舞» «树鸡舞» «依哈赖舞» «红果舞» 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 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

2 游艺竞技

鄂伦春族的游艺竞技大致分为体力竞技和智力竞技。 体力竞技主要有射箭、 摔跤、 赛马、 赛船 (桦树皮船) 等。 智力竞技中的 “章跟” 即佐邻之意, 意为佐邻与士兵对战。

3 工艺民俗

雕刻是鄂伦春族的特长, 鄂伦春的民间雕刻基本包括桦皮雕、 木雕和骨雕三种。 其中以桦树皮制品最具代表性, 桦皮箱有不同的形状, 箱盖和四周都雕有花纹, 用鹿腿骨制作的或铁制的小刀雕成, 这通常是妇女结婚时的陪嫁。 此外, 鄂伦春族也盛行刺绣。

四、 鄂温克族民俗

鄂温克意为 “大山林中的人们”, 也有一种说法是 “住在南山坡的人们” 或 “下山的人们”。 鄂温克族人口有数量少、 分布较广的特点。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 此外, 还分布在陈巴尔虎旗、 根河市、 阿荣旗、 扎兰屯市、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 黑龙江讷河市, 以及新疆的伊犁地区等。

历史上由于鄂温克族不断迁移、 居住分散, 加上交通不便, 互相隔绝, 逐渐形成区域间的经济和生活差异, 曾被分别称为 “索伦” “通古斯” “雅库特” 人, 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1957年8月1日鄂温克族自治旗正式成立。 后又陆续建立了9个民族自治乡。

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 占人口半数以上的鄂温克族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 主要从事畜牧业ꎻ 居住在阿荣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的鄂温克族从事半农半猎ꎻ 居住在黑龙江省讷河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ꎻ 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东岸、 根河市的鄂温克族从事狩猎业驯鹿业。

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的北语支, 共分辉河—伊敏河、 莫尔格河、 敖鲁古雅三种方言。 其中使用辉河—伊敏河方言的人数最多, 约占本民族总人口的90%。 鄂温克族没有文字, 牧区通用蒙古文, 猎区、 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一) 经济民俗

1 生产习俗

历史上, 狩猎与畜牧业是鄂温克人主要的传统生活活动。

鄂温克人狩猎的主要工具是弓箭和猎犬。 主要的狩猎方式是围猎, 一般由五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 (塔坦), 每个小组推举一个经验丰富的负责人 (阿围达)。 围猎的参与者分三部分, 马队包围猎物ꎻ 老人和妇女呐喊吓唬猎物ꎻ “阿围达” 带领少数人捕杀猎物。 猎人最喜欢猎鹿, 不仅因为鹿的全身都是宝, 而且因为鹿特别灵敏, 最难捕获, 因而猎获到鹿也是最光彩的。 鄂温克人习惯按动物的习性分季节猎捕。 通常2、 3月份打鹿胎,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打鹿茸,6、7、8月份打犴、 熊, 9月份打鹿鞭、 鹿角, 10月份打飞龙, 12月份打灰鼠子。

鄂温克人一直遵守平均分配猎物的习俗, 打死猎物的人与打伤猎物的人平分所得, 背着猎物回家时, 遇到路人也要分一些。

鄂温克从事畜牧生产的人占总人口的一半。 畜牧业生产在鄂温克人经济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主要放牧马、 牛, 也采用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方式。

采集业和捕鱼业是鄂温克人狩猎和牧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采集业包括桦树皮的采集以及采集榛子、 木耳、 蘑菇、 野菜等。

2 居住习俗

鄂温克人自古以来游猎在深山密林中, 没有固定的住所, 其遮风避雨、 御寒的房子也称“撮罗子”。 后来由狩猎转为畜牧业, 居住于蒙古包。 还有 “马架子” “草房” 和俄式 “小板房” 等多种房屋。

撮罗子呈圆锥形。 鄂温克语称为 “萨喜格柱” 或 “西格勒柱”, 意思是用小杆搭建的房子, 也称 “仙人柱”, 简称 “柱”。 撮罗子由做木架子的 “柱” 和做围子的遮盖物 (如桦树皮、 苇笆、 犴皮、 鹿皮等) 两个部分组成。

蒙古包已经成为大多数鄂温克牧民的住所。 其式样、 结构与蒙古族的蒙古包相同, 只是形状较小一些。

马架子由三根柱子、 三根椽子为架搭建而成, 外围用柳笆子为墙, 上面盖柳笆子等。 屋内有灶, 有火炕, 用于取暖做饭。

草房是有些地区的鄂温克人曾居住的住所。 构造与汉族草房相同。 盖草房上梁时, 也要宴请亲友, 建好后要邀请一位另一姓的人住头宿。

在马架子、 草房内, 鄂温克人供神供祖先是在西墙上, 南端供祖位, 北端供神位。

3 服饰习俗

鄂温克族以往的衣裤、 鞋帽都为皮制。 猎民主要以兽皮制作, 牧民以畜皮制作, 现在虽然棉、 毛、 丝等针纺面料服饰多了起来, 但皮制服饰习俗仍保留至今。

帽子用犴、 鹿、 狍头皮制作, 保留兽头双耳, 毛朝外, 镶嵌双眼, 帽里子用灰鼠或猞猁皮制成, 这种帽子是狩猎的好伪装。

鄂温克无论男女都喜欢穿蓝色、 黑色等较深颜色的服装, 镶边或加缝道多为绿色、 浅蓝色, 禁穿白色服装, 也有禁穿红色的习俗。

鄂温克族男子的上衣有大毛长衣、 短皮衣、 羔皮袄、 坎肩等。 长皮衣, 一般用狍衣、 鹿皮和皮制作, 猎民称之为 “哈拉米”, 皮板朝外, 小圆领, 左襟压右襟, 右侧结扣, 下摆宽大, 两侧开衩。 衣襟用皮或绒镶约2寸[3]宽边或镶两道细边。 短皮衣, 是长皮衣外套穿的上衣, 是鄂温克族礼服的一种。 冬季穿的一般用大毛皮制成, 春秋穿的用小毛皮或羔羊皮制成, 并用布或缎做面, 逢年过节或会亲友时穿, 平时很少穿着。 有的猎民喜欢穿坎肩, 小立领对襟, 衣襟镶边。 鄂温克男子下身穿皮裤或皮套裤。 去毛皮制成的皮套裤, 夏季穿用。 毛皮套裤是冬季套在裤子外面的。

鄂温克族女子服装极富特色, 地区差异鲜明。 外衣一般为袍或裙。 早期穿兽皮、 畜皮袍, 后来多用布、 麻、 绸纱纺织品。 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族自治乡鄂温克族女式上衣如同满族袍子, 低圆领, 宽袖, 右襟压左襟, 襟、 袖、 领镶边绣花, 右侧系扣, 左右两侧下端开衩。 在长袍外面穿坎肩。 陈巴尔虎旗鄂温克女式冬夏装都是上衣与裙连在一起, 上身较窄,下身裙端宽大多褶, 袖口卷起马蹄袖, 衣裙间镶绿色围带。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女装款式与现代大衣式样相似, 大翻领, 领子两端下垂呈尖状, 对襟式, 紧袖口, 腰系宽皮带, 在衣领、袖口、 对襟的中间及袍裙的下摆处都镶边, 有的为双道边饰。

鄂温克族男女老少都穿皮靴。 季节不同, 靴里不同。 秋冬穿皮毛为里的, 夏穿去毛皮靴。 靴子多为獐、 狍、 鹿皮制成, 牧民则用牛皮制成。

鄂温克族已婚妇女早期一般都用黑布做宽约1寸、 长约1尺2寸的两个发辫套筒。 套筒上端有银链, 下端有圆形银坠子, 套好发辫后将两个银链子结在胸前。 也有镶着珊瑚、 玛瑙的头圈、 项圈的。 一般有耳坠、 耳环、 手镯、 戒指的, 其多为骨、 铜、 银、 金质。

腰带是鄂温克男女重要的装饰物, 尤其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是必须扎腰带的。 男子腰带上佩戴烟口袋、 刀、 小钱褡和火石袋等。

4 饮食习俗

鄂温克族猎民以食用兽肉为主。 过去常吃的禽兽肉是狍、 鹿、 熊、 野猪、 猞猁、 灰鼠、獐、 鸭子、 野鸡等和鱼类。 禁吃貂、 狼、 狐、 狗等肉。 吃法习惯上是生食、 煮食、 烧烤食、炖食或熬汤等。

烧烤兽肉是鄂温克族在野外狩猎或迁徙路途中的常见吃法。 用削尖的树枝或细木棍, 把切成一片片的兽肉串起来, 在火上烤, 待烤到肉片表面金黄冒油时抹上盐即可食用。 此种肉片八分熟, 外焦里嫩, 肉鲜味美。

猎民吃面食, 早期学俄国人做面包, 如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制作的 “列巴”, 后来学汉族吃面条, 也有如蒙古族吃油炸食品, 后来有了大米后也吃米饭和米粥。 吃蔬菜是从传统的妇女采集发展而来的。 主要有野葱、 野韭菜、 黄花菜、 蘑菇、 木耳等, 既有鲜吃的, 也有晒干供常年食用的。

猎民的传统饮品是驯鹿奶茶和桦树汁。 驯鹿奶茶是先将捣碎的红砖茶放入壶中, 加水煮开呈深红色时, 放到炉子一旁。 想喝茶时, 先往碗里加入少许新鲜驯鹿奶, 在其上面倒入滤出茶叶的茶水冲驯鹿奶喝。 这跟游牧区喝奶茶的方法完全不同, 前者无需将驯鹿奶烧开, 程序简单ꎻ 而后者是一次将奶茶熬制好, 程序比较繁杂。 桦树汁是驯鹿鄂温克人使用小斧头在树身上砍一个深深的小窝, 斜插上一根手指粗、 1尺左右长的木棍, 下端挂一只桦树皮桶。他们认为桦树汁是山神的乳汁, 是山神恩赐给驯鹿鄂温克人的生灵之泉, 喝了桦树汁, 人会变得纯洁、 善良, 并会时刻得到山神的保护。

鄂温克猎民也有许多饮食禁忌。 如妇女禁止吃鱼头, 以防流产。 禁吃供 “鲁玛” 用的鹿的头。 鹿的食道、 肺, 男女都不能吃。 猎民不吃死畜。

鄂温克牧民的饮食风俗与猎民不同。 牧民以乳、 肉、 面为主食, 早午都以喝奶茶为主,晚饭吃面条、 肉粥等。 其奶食除喝奶茶外, 还喝鲜奶、 吃鲜奶煮粥或煮面条, 另外还有生奶油 ( “西米坦恩” )、 黄油、 奶皮子等。 肉食是鄂温克牧民的主食, 以牛、 羊肉为多。 一般牧户一年要食用2头牛或十四五只羊。 手把肉是牧民最常见的肉食。

(二) 社会民俗

1 社会组织

新中国成立前, 鄂温克族以部落为单位, 部落之下有氏族 ( “哈拉” ), 氏族之下有大家族 (“毛哄” 或 “乌力楞” )。 每个家庭由家族长 (“毛哄达” ) 和萨满管理。 家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也称 “柱”, 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爷爷、 父亲、 本人和子女四代人, 少则有三代、 二代。 家庭的支配权由男子按辈分掌管, 家务事由女子承担。

2 人生礼仪

(1) 出生礼。

鄂温克的婴儿出生时, 全家要宰杀牲畜宴请亲友祝贺, 并请老人给孩子起名。 男孩通常要穿反襟衣服, 女孩要戴耳环以报平安。 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劳动技能。 7岁开始学习知识, 12岁开始正式参与生产劳动,17岁开始独立从事生产活动。

(2) 婚姻礼仪。

鄂温克族婚姻的主要特点是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 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婚姻习俗上, 亦有差异。 他们普遍认为寡妇再嫁是件好事, 牧区的寡妇还有权带走自己的财产。

鄂温克人结婚的过程主要包括求婚、 订婚、 婚礼三步。

首先, 男方要请外氏族辈分大的、 能说会道的、 又懂求婚规矩的媒人到女方家说媒。 媒人带上两瓶酒到女方家, 给女方父母敬酒、 献哈达, 通过求婚词对唱或对答。如果女方父母喝了酒并留下哈达, 就是同意这门婚事。 这样就可以商定订婚日期和女方要求的彩礼。

在商定好的订婚日, 由一位精通礼节的使者, 代表男方带着礼品去女方家。 礼品一般是马、 羊或驯鹿、 灰鼠皮和酒。 这一天, 女方邀请自家的至亲等候。 见面后敬酒、 开宴、查检男方带来的礼品。 如果女方对牲畜不满, 男方另换好的。 之后, 商定结婚日期和婚礼事宜。

鄂温克人婚礼有几种形式, 即迎娶式、 送亲式、 逃婚 (抢婚) 式和互迎互送式。 不同地区或不同氏族的鄂温克族采用的婚礼形式不同, 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从古代鄂温克族民俗发展演变而来。 如今各种婚礼形式都趋于祝吉、 庄重、 喜庆。

(3) 丧葬礼仪。

鄂温克族早期采用风葬, 用桦树皮或席子将死者卷起来放在树杈或木架上。 后变为土葬, 非正常死亡的采用火葬。

3 岁时节日

春节是鄂温克人隆重的节日, 称为 “阿涅” 节。 此外, 他们也庆祝敖包会、 米库勒节(又称伊木泊)、 瑟宾节等。 每逢节日, 鄂温克人把牛羊肉、 兽肉、 食品、 糖果、 酒类等最好的食物作为供品投入火中, 祈求家庭男女老幼得到火神的保佑。

每年5月下旬, 牧区的鄂温克人都要欢度米库勒节。 来自四方的广大牧民还要利用节日的聚会, 相互协作, 给马烙印、 剪鬓、 剪耳记号和拔出大牲畜的坏牙。 晚间, 牧民们还就地举行盛大野餐宴会。 宴后, 燃起篝火, 围成圆圈跳舞唱歌, 直至深夜。

瑟宾节, 是鄂温克古老而传统的节日, 意为欢乐吉祥。 但由于历史上鄂温克人频繁迁徙, 瑟宾节一度在鄂温克人中失传, 经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搜集和挖掘, 历时两年多酝酿和探讨,1993年提出恢复这个古老节日, 定在每年6月18日。 于是从1994年开始, 各地的鄂温克人每年都庆祝瑟宾节。 过去瑟宾节主要祭祀山神, 但现在牧区多在这天早晨祭敖包,白天举行摔跤、 赛马、 射箭等传统体育比赛, 晚上举办篝火晚会。

4 交往礼仪

鄂温克人非常尊敬老人, 长幼之间礼节严格。 年轻人在路上遇到长辈要下马问安, 平时施礼问候。 屋内的床铺和座位都有长幼之分, 老人过世三年内, 子女要摆酒祭祀。

鄂温克人热情好客, 认为来客是吉利的。 接待亲属或远方来的客人, 主人先屈膝请安,然后请坐敬烟敬奶茶。 牧民一般用 “全羊” 待客, 用餐前主人先割肉敬火神, 然后割羊尾巴肥肉敬客人, 之后大家边吃肉边饮酒。 猎民一般用鹿肉待客。

(三) 信仰民俗

鄂温克人绝大多数信仰萨满教, 牧区的信奉佛教,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信奉东正教。

自然崇拜是同鄂伦春族一样最崇拜山神 “白那查”。 鄂温克人供奉 “玛路” 神即祖先的神灵, 是由十二种装在圆形皮口袋里代表神灵的东西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 “舍卧克”, 是用木刻的小人像, 通常一男一女, 五官服饰俱全。 各地鄂温克人都有自己的图腾。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以各种鸟为图腾, 鄂温克猎民以熊为图腾, 驯鹿鄂温克人则以驯鹿为图腾。

鄂温克人的萨满有世袭的, 也有指定的。 驯鹿鄂温克人的萨满为世袭制。 萨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但没有特殊的社会地位。

(四) 游艺民俗

鄂温克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其音乐舞蹈特点是音调单纯、 动作简单、 歌舞相伴。 代表舞蹈有 «欢乐之火» «阿罕拜» «爱达喜楞» «哲辉冷» 等。

«欢乐之火» 即人们围绕篝火由左向右边唱边跳的舞蹈。 «阿罕拜» 是节日及婚礼的庆典舞蹈, 由妇女领跳, 舞蹈动作和着节拍, 整齐热烈。 «爱达喜楞» 是两人表演的、 模仿野公猪搏斗的舞蹈。 «哲辉冷» 也是双人舞, 两人面对面, 拉手旋转, 舞蹈姿势简单, 以唱为主。

赞达拉嘎是鄂温克民间小调、 山歌之类的总称, 既是诗, 也是歌, 通常用唱来表达。 短者数行, 长者数十行, 有世代流传的, 也有即兴创作的, 旋律简洁, 一般不用乐器伴奏。

鄂温克族的体育竞技、 智力竞技等活动, 与鄂伦春族、 达斡尔族相似。

五、 内蒙古其他民族民俗

(一) 满族民俗

满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 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 华北地区, 其中居住在辽宁、 河北、 吉林、 黑龙江四省的人口最多, 占满族总人口的80%以上。 此外, 北京、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的满族人口均在100万人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族, 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通辽市、 乌兰察布市、 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等地区, 建立有4个满族乡, 即赤峰郊区管家营满族乡、 沁旗十家满族乡、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曹碾满族乡、 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

1 满族的族源

满族属于肃慎人, 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 最早出现于先秦古籍, 传说舜、 禹时代, 已与中原有了联系。 他们大部分生活在今长白山以北, 西至松嫩平原, 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辽金元明时发展为女真, 几经迁移聚合, 至16世纪末, 形成了几大集团, 即建州四部、 长白三部、 扈伦四部和东海三部。

1587年, 建州部努尔哈赤于费阿拉城 “定国政”, 建立政权机构, 历经30年基本完成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 于1616年建立大金国, 史称后金。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 其子皇太极继位。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亦称满族, 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次年大金改为大清。 满族建立的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2 满族的饮食

满族的先民主要从事采集、 狩猎。 满族人入关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满族长期以来以小米为主食, 同时喜欢吃黏食。 春天喜欢吃 “豆面饽饽” 和豆芽菜卷煎饼。 夏天吃 “酥叶饽饽” 和凉面, 也喜欢 “西葫芦烩羊肉”。 秋冬两季喜欢吃 “年糕饽饽”。 一年四季都有喝茶习俗。 满族款待客人的佳食有 “烧卖” “火炉子” 等。 满族人喜欢饮酒, 除祭祖或自饮时用自酿的黄酒外, 一半多饮白酒, 可谓有宴必有酒, 轮番劝饮, 尽情欢乐。

3 满族的服饰

满族先民生活在塞外寒冷地区, 无论贫富均穿皮衣。 到后来主要穿绸缎、 布帛缝制的长袍。 其特点是右大襟扣绊, 下摆呈直筒状, 有两开衩和四开衩之分。 衣袖较窄, 男子长袍还有圆形夹袖, 又称 “马蹄袖”。 马蹄袖俗称 “箭袖”, 满语称为 “哇哈”。 下穿套裤, 头戴圆顶帽, 脚穿双鼻子布鞋。 冬天穿 “毛卡拉” (毡靴), 有时外加坎肩或马褂。

满族服饰尚蓝, 但妇女多穿鲜艳绸缎制作的旗袍, 以镶上十八道贴边儿为美。 宽袍大袖, 显得格外端庄大方。

妇女的头饰很讲究, 用铜丝做成 “头发撑子”, 将头发分两揪缠绕其上, 加金银头饰做成 “两把头” (已婚妇女)。 未婚妇女梳圆鬓, 俗称 “毛姑髻”, 也称 “留头”。 老年妇女耳朵扎三眼, 戴三只耳环。 妇女两手都戴镯子。

4 满族的居住

满族先民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期, 所住房屋 “负山水砍地, 梁木其上, 复以土”。 从事农耕生产后都变为简便适用的满洲老屋。 满族入关前的房屋建筑特点为 “口袋房、 万字坑、 烟囱出在地面上”。 入关后, 每家每户都是同一式样 “三分三” (宅院宽为三分三里) 的老宫房, 呈马鞍形, 是两出水的小瓦房。 一明一暗中间隔扇。 一般大屋居左、小屋居右、 内外有别。 但是里外屋全是倒炕 (南炕)。 外屋正面墙上挂中堂字画, 西墙设祖宗板, 供祖先牌位和家谱, 台上摆有木香碟, 台沿贴着挂钱, 主人隶属哪个旗就贴哪个旗的颜色。

过去有钱人家的满族瓦院都有小门楼, 磨砖对缝, 十分讲究, 进了大门是影壁, 影壁将街门与屋门隔开, 唯恐跑了风水, 影壁正中设有土地爷神, 里面供有泥塑土地爷神。 影壁右面靠后地方, 插有一只高大的神杆, 满语叫 “索罗杆儿”。 杆下有石座, 十分牢固, 杆上有挂锡斗, 放有供神鸦或喜鹊的腊肉。 后来不祭神, 被大红灯笼代之。

5 满族的婚姻

满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不与其他民族通婚, 同姓间不通婚。 自古以来, 满族不兴早婚, 没有类似 “指腹婚” “娃娃婚” 等童婚。 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 即可订婚、 结婚。 婚姻过去由父母包办。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满族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融过程中, 婚嫁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逐渐形成了一套烦琐细密的满族婚娶礼仪, 即通媒、 小定、 拜女家、 下茶、 开剪、 摘他哈、 迎娶、 坐帐、 分大小、 回门、 住对月等程序。

通媒: 多是男方主动选择女方。 即男方拜托媒人与女家说合, 女家同意, 由媒人向男家报音信, 之后互换门户帖。 帖, 即一张红纸, 写上当婚者所属某旗及曾祖、 祖、 父三代的功名、 职业、 住址, 以及当婚者的功名、 职业、 年龄、 属相、 生辰。 通过媒人双方互换, 看是否犯相。

小定: 通婚后男方母亲去相看姑娘, 以定取舍。 相看之后, 男方若同意, 即择日过定礼。 将首饰等由男方母亲给姑娘戴上。 这是由满族先民 “男以羽毛插女头” 表示相爱的古风演变而来。

拜女家: 也称大定。 择吉日男家聚宗族亲友同新婿往女家问名, 女家亦聚亲友等迎。 男方人趋右位坐, 年长者致辞, 表达欲聘之意。 女家致谦辞以谢。 新婿人拜女家神位, 再拜女家诸亲。 最后, 女家进茶, 主宾易位, 男家人趋左位坐, 设酒宴祝贺。

下茶之礼: 在议定聘礼后, 择日男方去女家行聘。 聘礼的种类、 多少依地位、 贫富而异。 一般有鞍马、 猪样、 钱财、 首饰等。 聘礼放在铺红毡的高桌上, 抬送女家, 陈列于西炕祖先案前, 两亲翁并跪, 斟酒互递祭祖, 俗曰 “换盅”。

开剪: 也叫 “纳彩”。 是指男家于迎亲前一个月, 将结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 谓 “送日子”。 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 衣物送往女家, 谓 “送嫁妆”。 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 谓之 “开剪”。

摘他哈: 女方在婚前一个月内, 须择吉日举行 “摘他哈” 仪式。 在 “摘他哈” 时, 要先清扫室内外卫生, 将祖宗板上的妈妈口袋中的索线取出, 一头拴在祖宗板斜架上, 一端拴在屋外祭祀用的柳树枝上。 萨满主持仪式, 出嫁姑娘和全家人向祖先叩头, 主祭人摘下姑娘出生时拴在索绳上的他哈布丁, 扔在河里或街头, 以示长命。

迎娶: 满族传统婚礼一般是 “三日婚”, 第一天叫 “响棚”。 这一天男家为参加婚礼的亲友备宴, 在自家院内用席或布搭棚。 棚柱上多挂贴喜字、 对联。 因这一天不仅要动鼓乐,还要搭灶、 劈柴, 所以叫 “响棚”。 第二天叫 “演轿”, 这一天要杀猪、 跑油、 摆桌。 满族的习俗是新郎骑马, 新娘坐轿。 新郎和迎娶人在这一天要跟随鼓乐沿街演走。 第三天才是拜堂成亲, 这一天要举行一系列礼仪活动, 打下处、 插车、 憋性、 挂铜镜、 迈火盆、 射三箭、跨马鞍、 挑盖头、 拜北斗、 怀抱宝瓶柴火、 坐帐、 入洞房等。

此后婚宴开始。 一般富裕人家要办非常有满族特色的 “三套碗席”, 新郎要 “拜席”,答谢亲友。 新婚晚上, 年轻人自然要闹洞房。 新郎、 新娘都坐在炕沿上, 傧相把果盘所盛枣、 花生、 栗子撒向帐中, 并念叨一些祝福语。

婚后三天、 七天和一个月, 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串门, 曰 “回门”。 走之前, 婆婆要给新娘准备 “四色礼” 拿着回娘家。 一个月后, 新媳妇要回娘家住一个月, 叫作 “住对月”,就是在婆家、 娘家各住一个月。

(二) 回族民俗

回族是人口数量仅次于壮族的少数民族, 也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分布于大陆的31个省、 区、 直辖市, 宁夏占189%, 有186万。 另外, 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 还有北京、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山东、 河南、 云南、 甘肃和新疆。 但总体上依然是西部多于东部、 北部多于南部。

1 回族的族源

13世纪, 由于成吉思汗西征, 中亚地区很多民族, 如波斯人、 阿拉伯人被迫东迁, 与此同时, 一些西域的商人自愿来到东方。 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 元代统称这些人为 “回回”, 被列为当时的 “色目人”, 在与汉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长期相处, 互相通婚、 融合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既没有自己的语言, 也没有自己的文字。

2 回族的饮食

回族的饮食文化受伊斯兰教饮食戒律的影响,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由于回族散布于全国各地, 受地域的影响和所产食物原料的不同, 不同地区回族的饮食习惯也不相同。 总的来说, 在面食和肉类食物上的制作上有突出的特点。

面食以油香、 馓子以及其他各种油炸面食最具特色。 在西北地区的回族, 馍、 各种面条也十分著名。 油香, 是回族对油饼的一种特殊称法, 是回族喜好的一种传统食品, 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 都有吃油香的习俗, 如在喜庆的日子或重大的节日, 家家都要炸油香, 还要馈赠给亲朋好友。

蔬菜、 瓜果、 鱼类及调味品等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一样。 在鱼类加工上有自己的一些习惯和讲究。 回族经营的涮羊肉在全国也比较著名, 如北京东来顺、 福成肥牛等。 此外, 还有各种熟食品。

饮茶是回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尤其喜欢喝茉莉花茶, 常见的 “盖碗茶” 就是以茉莉花茶为主, 加桂圆、 红枣、 核桃仁、 葡萄干、 芝麻、 果仁及冰糖配制而成。

回族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 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忌食猪肉。 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 阿拉伯半岛上就已经有忌食猪肉的习俗。 在 «古兰经» 中先后四次反复强调, “禁止你们吃自死物、 血液、 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ꎻ 忌食非反刍动物, 如狗、 驴、 骡子等ꎻ 忌食血液ꎻ 忌食生性凶残、 丑陋的动物。

此外回族也禁烟酒。 饮酒被伊斯兰教所禁止, 因为酒醉的人胡言乱语、 闹事、 不能礼拜。 禁止吸烟则是出于卫生的习惯, 认为吸烟不健康、 不卫生。

3 回族的服饰

回族的服饰在过去有明显的阿拉伯、 波斯风格特点。 随着时代的推移, 虽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 但仍带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

在服饰的色彩上, 回族一般以白、 黑、 绿为主。 这种崇尚白色的习俗, 源于中世纪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的风俗。 回族把绿色视作神圣的颜色, 显示青春和活力。 认为黑色持重, 给人以高雅、 大方、 庄严的感觉。

回族男子一般喜欢戴白色无沿圆帽。 圆帽有圆顶的, 也有四角或六瓣的。 有的在白毛顶上镶有金边和精美的花纹图案, 也有帽前正中用金色或绿色线绣阿拉伯文 “真主至大”或 “清真言”。 内蒙古地区的回族老人, 还有穿 “麦赛海袜” 的, “麦塞海” 为阿拉伯语, 意为皮袜子。 伊斯兰教规定穿 “麦赛海袜”, 洗干净可以免去洗脚的程序, 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抹一下即可, 俗称 “打袜子”。 男士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坎肩, 一般以青色居多, 也有蓝、 灰等颜色, 工艺简单, 只在襟边、 口袋处用针扎出明线, 使各边沿平挺工整。

回族女性一般多带盖头, 盖头旨在盖住头发、 耳朵和脖项, 因为伊斯兰教教义规定这些都为妇女的 “羞体”。 已婚妇女多戴白色, 显得干净持重ꎻ 老妇女多戴黑色, 显得素雅端正ꎻ 年轻少女的盖头颜色较为鲜艳。 老年人的盖头长, 要披到背心处ꎻ 少女和媳妇的盖头短, 前面遮住前额即可。 回族妇女穿大襟衣服, 看似比较单一, 但在饰绣上比较讲究和丰富, 特别是少女和年轻媳妇的衣服上, 或嵌线, 或镶边, 或边, 有的还在胸、 前襟上绣花。 女性一般不穿短袖衫、 短裤和裙子, 忌赤脚行走。

4 回族的居住

回族以 “大分散、 小聚居” 为分布特点。 以呼和浩特为例, 以清真大寺为核心, 辐射四周, 自成街道,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回族聚居区。 清真大寺成为回族文化、 教育的中心。 在住宅的造型、 结构等方面, 回族同当地汉族住宅大同小异, 但在装修、 装饰上有明显的特色, 如房脊的两头绝不使用动物头像的瓦脊头, 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 所以在门和窗棂会装饰几何纹样图案或花草纹, 绝不会出现动物或人物图案。 每家的门上总悬挂绣有阿拉伯文的门帘。 喜欢住套房, 外屋待客, 里屋卧室礼拜用。

5 回族的婚俗

回族认为婚姻是构成家族、 产生亲族的基础。 成年男女因需要而结婚是 “瓦直卜” (意为当然), 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 “逊奈” (圣行)。 因此, 反对终身不娶、 不嫁的独身主义。在回族聚居区, 一般不与非穆斯林婚配。 即使在穆斯林内部婚配, 也有许多传统的条件, 一看教门, 即是否真正地信奉伊斯兰教, 是否言行一致ꎻ 二是看根基, 主要看所选择配偶家庭的家风, 是否是正派人家。

对于个别或极少数与非穆斯林婚配的, 一般都要先商议条件, 要求非穆斯林一方 “进教”, 即信伊斯兰教, 才能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在结婚时, 还要由阿訇主持举行“进教”仪式。

回族严禁血亲、 近亲之间结婚。 对离婚比较慎重, 如果有夫妇想离婚, 回族中的阿訇或有威望的老人尽量劝说, 劝说后确定无效者允许离婚。

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 但由于回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回族婚礼形式也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都要经过以下几道程序: 提亲、 定茶、 插花 (定亲)、 娶亲、 回门等。

6 内蒙古地区的清真寺

内蒙古地区从元代起, 就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来此定居。 清初, 河北、 陕西、 宁夏、 新疆等地的伊斯兰教徒大量迁入内蒙古地区, 主要聚居于今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民国至今, 伊斯兰教在内蒙古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 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聚居地募建了许多清真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通道南街东侧, 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初建时规模较小, 以后经逐步扩建修缮, 方成现今的格局和建筑群。 清真寺占地4000多平方米, 坐东朝西, 由东西狭长的一进两出四合院组成。 建筑由西向东依次是:山门、 大殿、 南北讲堂、 过厅、 望月楼、 沐浴室和接待室等。

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建筑, 又带有明显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坐东迎西的山门是出檐式, 两边墙壁陪衬, 中开三门。 大门上有清光绪十六年 (1890年) 所制 “清真大寺” 横匾一块, 两侧有 “国泰” “民安” 两块短匾。 大门一般不开, 只在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纪节时才敞开, 平时人们由南、 北两个门进寺。 进入正门正对礼拜大殿的后壁,中上方刻有 “认主独一”, 下面从右至左分别刻有 “见性” “正心” “诚意” “修身” “明心” 等字。

清真大寺的主体建筑是大殿, 大殿门向东, 为三开拱式门, 大殿门上有阿拉伯文的砖雕及花卉砖雕相衬托。 大殿最具特色的当数其顶部, 登高眺望, 可看到五座出檐小塔楼将殿顶连为一体, 四座玲珑六棱塔楼簇拥着中间一座八角塔楼。 中间塔楼顶矗立着一弯新月。 整个殿顶错落有致。 五项, 意寓伊斯兰教信仰的 “五大天命”, 即念作证词、 坚持礼拜、 斋戒一月、 交纳天课、 麦加朝觐, 穆斯林一般简单将它概括为五个字: 念、 礼、斋、 课、 朝。

坐落在后院东南的望月楼, 是一座砖木结构六面、 四层的塔楼, 高36米, 建于1939年。 望月楼内设旋梯, 可盘旋至顶。 第二层悬臂梁挑出走廊, 环以栏杆, 楼上有六角攒尖亭, 顶饰一弯新月。 望月, 就是看月亮。 按照伊斯兰教教义规定, 伊斯兰教历九月需要封斋一个月, 称为斋月。 过去遵从见月封斋, 见月开斋, 需德高望重者登上望月楼, 进行观察,看新月呈现, 决定封斋和开斋的日期。

大殿对面是五开间的过厅, 是穆斯林礼拜前后研讨教义及交流信息的地方。 其南北两面墙上正壁绘制了伊斯兰圣地麦加的 “克尔白” (也称 “天房”, 是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大殿南侧有碑亭1座, 厅内存碑7通, 较重要的碑刻有 «清重刻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碑» 和 «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 等, 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有清真北寺、 清真东寺、 清真西寺、 清真南寺等。 内蒙古地区还有包头市的清真小寺、 清真西寺、 清真中寺, 还有察素齐毕克齐清真寺、 萨拉齐清真寺、 托克托清真寺等。

[1] 1尺=3333厘米。

[2] 1寸=333厘米。

[3] 1寸=333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