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丽江古城与凤凰古城开发案为例进行分析

以丽江古城与凤凰古城开发案为例进行分析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迄今为止,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独特的古镇格局、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者蜂拥而至的主要原因。笔者对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丽江旅游开发的利弊、对文化的影响。目前丽江古城的3大主体古镇都已被不同程度地开发。
以丽江古城与凤凰古城开发案为例进行分析_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是纠葛复杂的,文化是旅游的原动力,对文化的好奇心、求知欲、回忆等因素促进形成了古往今来不断壮大的旅游群体,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成为旅游目的地脱颖而出、经久不衰的核心。文化引发了旅游,壮大了旅游;旅游激活了文化,也影响了文化。下面以典型旅游目的地为例,剖析旅游与文化的动力影响机制。

(一)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国家历史文化名盛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纳西名为“巩本知”,“巩本”即仓廪,“知”即为集市,所以我们理解为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地。它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地处云贵高原,全城面积有3.8平方公里,是远近闻名的集市与重镇。现有居民6 200多户,人口约2.5万之多。丽江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茶马古道的繁荣造就了丽江古城的辉煌。迄今为止,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独特的古镇格局、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者蜂拥而至的主要原因。2012年丽江古镇全年游客接待量高达1 599.1万人次,丽江的游客数量依然呈不断上升的状态。丽江的旅游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座边陲小城,为这座小城带来了众多的经济利益,但是丽江旅游的发展也导致了丽江古城纳西文化的消逝、古镇风貌发生变化等文化问题。高负荷的游客接待使得古镇越来越无法负担。笔者对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丽江旅游开发的利弊、对文化的影响。

1.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状况

丽江古城自古以来是商贸重镇,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地,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共同构成。纳西族人民在进入丽江坝子之后,在玉龙雪山山前建立了白沙古镇;随着民族的不断迁徙与壮大,建立了束河古镇;后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大研古镇。白沙古镇是束河古镇与大研古镇的原版。目前丽江古城的3大主体古镇都已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大研古镇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是纳西民族文化展示、大众游客参与体验、旅游商业活动的舞台化空间,大研古镇已经发展成为旅游商业繁荣且成熟的旅游古镇;束河古镇的开发也有了规模,旅游商业、旅游地产的开发程度较大研古镇弱一些;白沙古镇及其周边的纳西村落属于保护性的开发,仍然保持了原有古镇的生态环境、村落风貌与生活方式。现主要就丽江发展较为成熟且商业业态较为完善的大研古镇进行分析。

大研古镇以四方街为核心,由东大街、新华街、七一街、五一街、广义街及众多分巷组成蛛网状的组织结构。大研古镇的商业业态主要以旅游商品经营、餐厅、酒吧、住宿客栈为主。其中,四方街以销售银器、乐器、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为主;东大街主要以提供基础服务为主;新华街主要以酒吧、客栈为主;七一街主要以提供餐饮服务为主,同时销售各种旅游商品。总体上大研古镇的各大商业街区内业态分布类型较为重复单一,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大研古镇延续了纳西民族缓慢生活方式的传统,商业店铺保持着缓慢的运行模式。在大研古镇,餐饮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是街边店、流动摊贩经营的地方特色餐饮,丽江的特色小吃如粑粑、灌肠、凉粉、黄豆面、吹猪肝、牦牛酸奶等随时随地充斥于大众视野。

丽江客栈作为中国旅游业的独特存在,俨然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核心体现为一种“在别处”的栖居文化。丽江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向往的“身心和灵魂的栖居之地”。客栈的发展也有其历史缘由,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担负着连接内地与西藏民间商贸往来的重任,所以,这里除了是物质的集散地外,更是马帮重要的休整驿站。古城里的居民都竭尽全力地为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提供各种便利,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提供住宿。而来自五湖四海的马帮,也常常因籍贯不同,习惯性地聚集在不同的街巷里面。藏族马帮最喜欢落脚双善街(位于今新华街);大理来的行商则喜欢住在一个叫“建洛阁”(今现文巷)的巷子里;而在仁街一带(今五一街)落脚的行商大多为四川马帮。时过境迁,如今丽江已有逾2000家客栈,近七成由外地人经营,但是那些仍由当地人经营的客栈往往更受游客青睐。每一个客栈经营者的理念不同,表现出的主题亦不同。形形色色的客栈有古朴的、个性的、传统的、小资的、张扬的、内敛的,各具风格特色,配合古镇的景致与悠闲生活,耐人咀嚼回味。丽江客栈从名字、内外装饰、小院的布置、客栈的功能到服务项目等,已不只是为了满足寻常意义上的住宿了,而是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看书、交友、上网、咖啡、旅游、发呆、聊天、餐饮、摄影等不一而足。在丽江古城的客栈住宿,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住的是客栈,享受的是文化。丽江的客栈大多以民居院落式客栈为主,其主要分布于大研古镇的各条街道以及街道后的山体上。院落式的纳西木结构客栈是丽江当地最受欢迎的住宿接待设施,主要分布于大研古镇各个大小街巷。这些独特的客栈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住宿服务,而且亦可以品尝当地特色饮食,提供旅游出行资讯与服务、导游服务、租车等服务。住宿业受当地的旅游形式影响,季节性较强,旅游旺季与淡季的需求差异较大。

休闲旅游活动项目方面,大研古镇迎合了核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心理,开发设计的休闲娱乐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有酒吧一条街、锅庄舞表演、东巴许愿风铃、东巴宫民间艺术表演、纳西古乐会、古城马帮、篝火晚会、河灯漂放等项目。其中酒吧一条街是大研古镇最热闹、人气最高的商业街,滨水的古街上的餐酒吧是大研古镇最具特色的竞争力业态,集中供应午餐、晚餐并提供酒、咖啡、茶与歌舞表演。古镇的酒吧多利用当地原始的建筑风貌,临水而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态与风貌,而内部却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体现了新的风格与设计特色,这些酒吧共同构筑了大研古镇“艳遇”的文化空间。据调查,丽江古城的游客中,来自重庆、四川的游客有很多,而这两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多重视休闲娱乐,享受夜生活的热闹畅快,从而也带动了古城酒吧一条街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纳西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纳西民族的特色民俗活动也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重要一点,因此大研古镇的四方街广场上开设了纳西民族自己的锅庄舞表演,这种路秀形式的广场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逗留驻足。此外,纳西民族的特色文化符号有水车东巴文、纳西古乐等。根据特色文化资源,丽江地区还开发了东巴许愿风铃(风铃木牌上一面印有表吉祥如意的东巴象形文字)、东北巴东民间艺术团、大眼纳西古乐会等纳西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体验项目。根据丽江的历史沿革,四方街上开设了马帮队,招揽游客骑马游览丽江,感受茶马古道的氛围与意境,夜晚篝火晚会、河灯漂放、霓虹酒吧下的丽江弥漫着浪漫、梦幻的旅游气氛。

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丽江的沿街店铺以民族特色为基调,销售工艺品、银器、玉器、民族服饰、地方特产等。民族织物尤其是摩梭人纺织的披肩成为来到丽江的女性旅游者必买的单品,闪烁于游人肩上的披肩,点缀了丽江的街,艳丽了丽江的巷。此外,当地的土特产也是丽江旅游商品的一大特色,以普洱茶、滇红等茶叶为主的茶铺充斥着古城的巷角。

2.丽江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采取的是维持古城空间格局、修建新城、居民外移的方式,因此丽江古城并没有因为旅游的发展而改变空间格局,较好地保留了茶马古道边陲小城的风貌。丽江古城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马蹄铜铃、小桥流水和错落古道,而且其更在于纳西族文化持久的吸引力,纳西族的民风民俗、日常生活、纳西歌舞、东巴文、纳西古乐、披星戴月服饰等都深深吸引着旅游者的目光。因此,丽江的旅游项目几乎都是结合东巴文化、当地民族特色来展开的,文化脉络贯穿于全部产品之中。如四方街上每日上演的纳西歌舞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参与;纳西古乐会更成为来丽江游玩者必听的节目;依托纳西民居而改造的餐厅、客栈、酒吧,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让游客停留于丽江,以慢节奏、深体验的方式感受丽江的韵味。

首先,丽江旅游的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纳西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对东巴文字、披星戴月服饰、传统民居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旅游特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对纳西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纳西古乐更是因为丽江旅游的发展而得以传承。纳西人的传统生活方式、饮食、民居文化等以客栈、公共表演、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纪念品等商业业态形式得以展现,尤其是对丽江纳西民居功能的转换利用,如将纳西民居改造成为客栈、酒吧,促进了纳西民居的保存与延续,而且这种功能的改造为旅游者创造了深度体验的空间,丽江的慢时光、悠闲、艳丽、精致、独特都沉浸在那一刻的停留与感受。

其次,丽江旅游的开发也使游客了解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茶马贸易文化。在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大量游客的涌入而大拆大改,青石板的窄巷里仿佛还弥漫着马帮人的身影与味道,马蹄声、铜铃调在街巷回荡,虽不见马帮,但是骑着马在古城里穿梭的身影随处可见。在丽江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了骑马游古城的活动项目,马队、驼铃营造出了浓浓的茶马古道风韵。街坊里弥漫的茶香让人忍不住想驻足。这种方式不破坏、不改造城市原有风貌,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运用灯光效果等方式为游客营造了独特的体验意境。

再次,丽江旅游的开发让大众了解了纳西文化、茶马岁月。游客的蜂拥而至让纳西族、摩梭人被大众所熟知。纳西文化和摩梭文化被广泛关注、研究,因此,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丽江纳西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并使东巴文得以延续。

总之,丽江古城的开发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促进繁荣;带动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税收;平衡了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对于当地人口来说,扩大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素质;增进了国际与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更有助于纳西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促进丽江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利于丽江古城的维护以及修整;利于丽江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丽江环境保护与绿化工作的重视和维护。

(2)消极影响

丽江旅游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当今丽江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超过千万。但是丽江古城的旅游开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丽江古城原有文化形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丽江空间格局、景观上看似细微的变化,实则对丽江的神韵有重要影响。1996年震后重建古城时,由于东大街靠近新城,为方便游客进入,政府将其路面拓宽至18米,使之成为进入古城的主通道和主要商业大道。虽然从功能上来看东大街满足了游客集散的需求,并且为旅游者提供银行、邮寄等基础服务,但是过宽的东大街与街面建筑高度的比例已达到3∶1 ~ 6∶1。这不仅造成东大街失去了古城街道的尺度感,而且过宽的街道使得东大街上两侧的店铺盈利能力较差,游客大多只是经过观望,较少在店铺中停留。此外,丽江古城水体锐减。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街道依水而成,店铺临水而建,随着丽江游客的大量涌入,水的需求量骤增,加上丽江气候干旱,丽江古城的水越来越少。丽江如若没有水,丽江则不成丽江,丽江水体的大面积缩减引人担忧。丽江纳西人原用临屋的水洗衣、洗菜,现在,虽然原住民大量外迁,但是游客涌入,水污染严重,丽江的水正朝着污水的方向发展,如今已经看不到居民在临街洗衣、洗菜的身影。可见旅游开发的确给纳西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改变了纳西族原有的生活方式。

其次,过度商业化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丽江古城内的商业业态类型重复单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古城街道上几乎全是售卖各种纪念品的商铺,或是不同风格的餐厅、客栈,纳西文字和民族服饰等都已成为招徕品。原有、传统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越来越淡,古城已经变成一座“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当地的某些本该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按照传统举行的活动已经被包装成文化商品,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随时展开,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造成了纳西原著文化的庸俗化。传统文化异化、片面而疯狂开发的现状引入担忧,过浓的商业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古城的历史感,繁茂的商业破坏了丽江的文化生态及文化原真性。未来丽江古城如想实现良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总之,丽江古城的开发其影响是:物价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不良的文化“示范效应”干扰丽江居民的生活;传统文化遭到不正当的开发;环境质量下降;生活空间缩小;破坏当地的原始风貌;损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二)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在湖南湘西吉首市凤凰县,位于湖南省大湘西旅游区,与长江上游经济带和西南地区相隔较近,距贵阳、重庆、长沙等大城市距离适中。位于湘鄂渝黔桂边境黄金旅游带和“凤凰—贵州梵净山—舞阳河—黄果树—重庆—三峡—宜昌—张家界—吉首—凤凰”跨省市大旅游圈的交叉点上。凤凰古城以“小”著称,占地只有1.86平方公里,原住民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

1.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发展状况

2001年以前在凤凰古城实际上进行的是政府接待式旅游,接待费用常高于旅游收入。2001年10月,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9.36亿元的合同载明金额获得凤凰县八大景点50年的经营权。2002年1月1日,以经营开发凤凰八大旅游景区(点)为主的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始经营。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接管凤凰县八大景区(点)以后,与政府、媒体合作,策划和承办了新闻发布会、有奖征文大赛、中韩围棋邀请赛等一系列活动,并与张家界60多家国际旅行社合作,采取“张家界—凤凰”捆绑式旅游,张家界旅行社组织的3日游一般都变成了张家界2天凤凰1天。一系列的行销手段迅速提高了凤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游客数量激增。2002—2005年间凤凰古城接待的游客总数仅为573万人次,自2006年起,每年的游客接待量飞速增长,单2006年的游客接待量就有316万人次,2007年起,凤凰每年的接待游客量超过了400多万人次,并且该数字还是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旅游人数增长飞速,旅游消费收入也随之迅速增加,截至2007年凤凰古城的旅游消费收入就已达到17亿元,发展至2014年,该地旅游收入已突破80.98亿元。

凤凰古城由四大街区组成,总营业面积1万多平方米,营业率达90%以上。其商业老街由老营哨、东正街、北门和建设路组成,有店铺近千家,基本以苗族吊脚楼为主。凤凰古城商业街的业态主要以旅游商品类、餐饮类、休闲娱乐类、服务及配套类为主。每条街各有其经营主题,业态区分明显,且各有特色。

虹桥文化桥是连接新旧商业街的桥梁,主要以经营饰品为主。老营哨以经营酒吧为特色,保留原有苗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开展临江酒吧业务。老营哨除了酒吧外,还掺杂有少数客栈、工艺品店、餐饮,是凤凰古城主要的酒吧街。东正街以经营蜡染、特色服饰、苗族银饰、风化土特产为主,是凤凰的民俗工艺品一条街,亦是凤凰主要的旅游商品街。北门以苗族吊脚楼组成的客栈群为主,同时兼有部分餐饮。建设路以品牌服饰、餐饮、家电等生活品为主,是主要服务本地居民消费的商业街。

2.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

凤凰山城的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凤凰古城的商户大多为外地人,只有40%为本地人,本地人主要经营土特产品,外地人则大部分经营饰品、藏饰、品牌银饰、酒吧等品种。外地商业经营者的大量涌入,给凤凰带来了大量的廉价文化复制品。这些舶来品多数品质低劣、千篇一律,城内商品雷同现象严重。如铺天盖地印有流行语的布袋、装饰品,这些其实在国内各地大部分景区都有,所以这些产品在凤凰的销售与陈设不仅没有提升凤凰的旅游氛围,反而破坏了旅游者的感知体验。在凤凰古城内,缺乏民族演绎、舞蹈等具有公共性、展示性的活动,古城周边的苗寨开发有歌舞、演艺等项目,这些旅游产品本可以为游客营造浓厚的边城、民族氛围,但苗寨所有的表演都是收费项目,过度的商业化不仅没有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古城气息,反而造成游客的不满、古城文化内涵的破坏与流失。

凤凰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时有苗族将领武术,近现代有沈从文这样的大文豪,单就凤凰的苗族、土家族风情已足以形成独特的旅游风景线。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少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与项目(如沱江上的苗家歌曲、沱江边上的洗脚凳、古城民间博物馆等)外,多数产品都是其他古城里惯有的项目与产品,当地的文化没有被深度挖掘与体现,原生文化产品丰富度不够。此外,文化生造、文化植入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到凤凰旅游的游客满意度极低。据调查,2010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受理旅游投诉253起,占全省受理旅游投诉总数的43.54%,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秩序较为混乱的情况集中出现在凤凰古城周边的一些苗寨景点。由此可见凤凰旅游发展的弊端。

凤凰的旅游开发造成了社会治安的下降,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影响了本土居民的生活。凤凰自发展旅游以来,古城内殴打、欺诈、敲诈、宰客、抢劫等危及游客人身安全的事件频发。这样不仅造成了游客的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影响凤凰原住民的工作与生活。此外,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凤凰古城内基础公共设施稀少,造成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全部要进入古城中的民居家内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还出现到处问路、不断走重复路线等状况,给游客带来了不便。更重要的是,对于沈从文故居等景点的文物管理不够,对一些重要的文物并没有进行保护,游客的频繁参观与触摸造成了文物的损坏。凤凰旅游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严重影响了当地传统文化及重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