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依托,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唯一的基地。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景观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旅游景观。在地球内营力的作用下形成陆地与海洋的消长、岩浆的迸发与间歇、地壳构造活动的强弱等。由于地质作用为地球提供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我们称它所形成的地形地貌为本底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_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一、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吸引力。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千差万别,各具形态,由此对旅游者产生了吸引力,使其向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所在地移动。这种空间位置的移动产生了旅游现象,旅游资源也因它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功能而形成。简言之,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对象物而形成和存在的,而它之所以形成和存在,则是依赖于其吸引旅游者的功能。

(一)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存的,它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基本条件。

1.地球与宇宙天体运动形成宇宙类旅游资源

茫茫宇宙,深邃莫测。宇宙的时空与年龄至今仍是个谜。人类初步探测到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太阳系内有九大行星围绕太阳做周期转动,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第三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向外依次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此外还有呈椭圆轨道环绕太阳的彗星以及木星与土星之间无数的小行星。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与太阳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依托,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唯一的基地。地球的卫星——月球已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首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月球上将会留下旅游者探险的足迹。太阳被月亮遮蔽形成日食,地球遮蔽月亮反射的太阳光线形成月食。在云雾的作用下,地球上还可观测到日冕、假日、月晕、佛光等许多天体现象,吸引了大量的天文爱好者及游人。许多宇宙天体及其运动可以直接作为观赏及研究的对象。天体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人们仰望宇宙,平添无限感慨,无数颗星星有无数个神话故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探索宇宙奥秘正是宇宙旅游资源吸引功能之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步伐将会更快。未来人类的星际旅游有望成为现实,不过除了近邻的月球、火星外,目前还只是一个梦。因为以人类的血肉之躯,即使有一天发明了长生不老药、超光速的飞船,甚至达到每秒100万千米的速度,也要花3 000年才能到达离我们最近的星座——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但宇宙的奇特景象的确是一种大有前景的旅游资源。

2.地球表层构造形成立体圈层型的旅游资源

地球的表层构造由里及外分为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形成山川、峡谷、溶洞、奇石等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水圈形成海洋、江河、湖泊、飞瀑、流泉等水文水景类旅游资源;生物圈内有数以万计的动植物及其繁衍进化演变形成的生物类旅游资源;大气圈形成风雨、雷电、气温、温度等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这些地表圈层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3.地球纬度变化和海陆分布形成地带型旅游资源

地球景观带的地域分异有一定的规律。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地带性因素。例如太阳能照射在圆形的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地球按纬度接收太阳能量不同,形成与之有关的许多按纬度有规律分布的现象。二是非地带性因素。例如地球上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等。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景观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旅游景观。

4.地质作用形成的地球本底性旅游资源

地球是充满活力的,它的内营力和外营力是造成今天地表千姿百态的本底。在地球内营力的作用下形成陆地与海洋的消长、岩浆的迸发与间歇、地壳构造活动的强弱等。以“板块构造假说”为例,地球岩石圈主要可分为6大板块、20多个小板块,各个板块的位移与碰撞受地质动力的推动形成不同的地形特点。例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系及阿尔卑斯山系;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环太平洋西海岸带的火山岛弧并伴有地震、地热、温泉等景观。

在地球外营力的作用下,地壳外部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改变着地表形态。重力崩塌、风化、自然力搬运、堆积、岩溶与冰川作用都能形成奇妙的景观——奇石、幽洞、荒漠、瀑布。

由于地质作用为地球提供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我们称它所形成的地形地貌为本底资源。

5.水圈在气候、地貌、人文影响下形成水体水文旅游资源

水是自然界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圈有海洋、河流、湖泊、涌泉、湿地等。水圈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形成形态各异的水体景观。气势恢弘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海水,而且还包括与海水相接的陆地部分及海底世界。海岸、沙滩、岛屿、潮汐等地理事物和现象,可以供人们开展观赏游览、体育健身、疗养度假等旅游活动,海底世界更是探险旅游者的乐园。遍布陆地的河流纵横交错,它是地球上重要的水源,也是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江河因受到地域分异规律和微观地理条件的制约,具有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吸引功能。即使同一条河流,由于流经不同的区域,各河段的风光也有不同,同一河段在不同的季节也表现出不同的景致。如河源的诡秘隐匿,上游的急流险滩,中游的一泻千里,下游的波澜壮阔,就是一道风景走廊。星星点点的湖泊是陆地洼地蓄积的水体,其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缓慢,是一种重要的水景旅游资源。人们常用“湖光山色”、“烟波浩渺”来形容湖泊风光。湖泊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在景观上也各不相同,有的广淼,有的孤独,有的宁静,有的暴戾,有的娇媚,有的秀丽。泉是地下水涌露地面而形成的,由于受水质、水温、出露形态的影响而各具特色,其中矿泉和温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瀑布以其形态、声响、色虹的变幻引人入胜。湿地则以其平阔、神秘、险恶令旅游者感到心跳和刺激。

6.气象与气候差异形成地域特色资源

气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这个大舞台,旅游活动也不例外。气象、气候可以直接造景、育景,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形成有形的与无形的旅游资源。林海雪原、热带风光、沙漠驼铃都是蔚为壮观的景色。

气候的差异是多变莫测的。太阳光的照射、地球自转形成的季风、陆地的海拔高度、地貌的突兀、海洋与陆地的布局、洋流的冷暖都能成为气候构景因素。有的四季如春,有的终年积雪,有的“夜穿皮袄午披纱”,有的“山上山下四季景”。

7.生物及其繁衍活动的多样化形成生态旅游资源

生物即有生命的物质,大体可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种,地球上的动物有50余万种,植物有100余万种,微生物更不可计数。地球发展的不同时期,生物的群种有明显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又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种群,生物的繁衍、演化、灭绝、新生,使生物界种类丰富,复杂多样。生物旅游资源不仅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要素,而且还赋予自然景观以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景观的性质。

地球上的植被景观随纬度与地域差异而变化,是形成自然风景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纬度的针阔混交林;高纬度的针叶林以及苔原植被等,其间生活着各种生物,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还栖息着一些珍稀动物或濒危动物。我国的熊猫等更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外植被品种的分布与生长周期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流层中,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5度,故高山能同时呈现四季不同的景象,正所谓“一山分四季”。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在与自然长期斗争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果,它构成了旅游资源的第二环境。

1.人类历史的遗存与自然造化

人类一代一代地生息繁衍,其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便是历代人类文化的遗存。遗迹文化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概貌。当代人通过这些遗址,诸如建筑、雕塑、壁画、陵墓等,研究历史,凭吊祖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从人类产生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遗迹,称为古人类遗址。石器、火痕、原始部落群聚居地、生产用具、生活器皿、墓葬等,都能反映人类的发展进化和生活水平,对于了解人类祖先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人类创造了财富,也产生了贫富与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先辈们修建了城堡、寺庙和一些浩大的工程,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也留下了人们活动的遗址、遗迹;庙宇、石碑、雕刻等具有独特的价值。此外残暴的统治者梦想死后仍享受荣华富贵,修建宏丽的陵墓,安放大量陪葬物品,甚至强迫活人陪葬,如我国的秦始皇墓、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都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埋藏的陪葬品成为当今的稀世文物。

自然界的造化也为人类留下了重要的遗迹,那就是化石,包括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猿人化石,如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琥珀为研究地球史和人类形成以及人类史前文化留下了重要的物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此外,保存的古人尸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旅游资源。由于自然气候干燥或地下土质的原因,加上人为使用防腐手段遗存的古人完整尸体,如埃及的木乃伊、中国马王堆汉墓等,其高超的医学处理技术至今仍令人费解,因而对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2.社会生活的地域差异

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形成了许多民族。各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又形成了各民族间“百里一民俗,十里一乡情”的地域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地域的差异性,使人们向往彼此的了解和沟通,这也是产生人文旅游资源存在的原因。

社会生活的地域差异是十分广泛与丰富的,某一地域的民族生活环境、房屋建筑、城乡布局、气象气候以及语言、饮食、服饰、歌舞、节日活动、婚丧礼仪等,都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观摩与交流。所谓异国情调、异域风情往往是旅游者最津津乐道的。

3.社会交流活动及其创建的文化实体

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必然要进行密切的社会交流活动,如召开会议、参观访问、文化交流、朝圣拜佛等。人们在社会交流活动中创造了具有一定纪念意义或观赏性很强的独特的文化实体,如我国中华世纪坛、亚运村、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是吸引人们观赏、游乐、学习、求索的好去处,具有普遍的吸引力。以宗教为例:宗教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目前主要世界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奉三大宗教的人在21亿以上。众多的教门弟子与信徒以及对宗教有浓厚兴趣的人们,长盛不衰地进行着各种交流活动。如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每年10月末至11月初的朝觐大典期间,约有2 000万的教徒蜂拥而至,是世界旅游中的重大活动。佛教在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向东延伸,在唐朝时由鉴真传入日本,并带去了中国的建筑、绘画、歌舞等文化艺术,加强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宗教活动创建的教堂、庙宇以其神秘性令游客向往,产生普遍的吸引力,成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4.按游客需求进行人工创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可以人工创造不同主题的公园、游乐场、度假村。如日本歧埠县建成一座别开生面的主题公园——“天命反转地”,由于公园里没有一处平地,高低落差达15米,建筑物极不规则,所以游人进入公园后容易失去平衡感,需要重新调整和正视,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再如有些游客怀念某些历史遗迹,缅怀某些历史事件,仰慕某些神话传说,我们可以通过重塑使之复原、再现。随着旅游者行为层次的提高和需求的变化,这类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