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时间:2022-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烤整猪、白斩鸡等也都是壮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肴。铜鼓:驰名中外的铜鼓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古代岭南及西南地区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先民珍贵文物,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土家族无本族的文字,通用汉文。赶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四川、湖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的土家族人民纪念历史上出征抗倭的传统节日。
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_旅游文化

一、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云南、广东、贵州及湖南等省。

()物质民俗

壮族民居的特点: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有楼居、半楼居和地居建筑三种类型。楼居是干栏式木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面圈牲畜。房屋的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为卧室。后厅为生活区,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壮族服饰的特点:款式多种多样,妇女头上包提花毛巾,且其头饰有特殊标志,通过看她们的头饰,就可知她们是否已婚。她们参加歌舞活动或走亲戚时,每人都戴一条崭新的白底花边的毛巾,若把毛巾折叠成三四层,使之像手帕大小,盖在头上,表示未婚;若把毛巾包头打结,则是已婚。桂南地区又有所不同,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儿,少妇则梳双辫,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壮族人喜戴银首饰。服装一般为蓝黑色,无领左衽、绣花滚边,腰间系绣花围腰,下身穿宽角裤。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系腰带。

壮族饮食的特点:主食以大米和玉米为主,喜食糯米,将糯米做成糍粑和粽子。节庆的饮食最能反映壮族饮食习惯的特色,三月三吃的五色饭色彩鲜艳,用于祭祖和待客。每逢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是节日馈赠的佳品。此外烤整猪、白斩鸡等也都是壮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肴。

独具壮族风味的食物很多,主要有“血红”、“别”、“凉粽”等。“血红”的具体做法是用生猪血加醋和盐腌半个小时后,掺上辣椒末、花椒末调勻,再把瘦肉、猪肝、猪腰切薄片烧烤半熟,放入配好的猪血中拌食。“别”是用牛的十二指肠的肠液,用布滤汁后加入茶油,然后放盐和调料,把牛肉片烤成半熟时拌上后食用。“凉粽”是用木炭灰过滤的水浸泡过的糯米包的粽子。

()社会民俗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使用拉丁拼音文字。

铜鼓:驰名中外的铜鼓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古代岭南及西南地区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先民珍贵文物,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株奇葩。铜鼓类型多,表面有浮雕花纹图案;在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布号令的重要工具,也是权力和财富的标志;迄今在广西发现和收藏的铜鼓达五百多面。

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传统纺织工艺品。壮锦与湘绣、蜀锦齐名,享誉海内外。

花山崖壁画:在广西左江、明江地区连绵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着80余处、1770余幅岩壁画,被统称为“花山崖壁画”。绘画为2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创作,有各种人物、动物、器物,这些岩壁画形成了极为珍贵的人文景观,世所罕见。

壮族的节日:除与汉族相同外,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是“中元节”、牛魂节和吃立节。中元节又称“鬼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是日,人们蒸五色糯米饭祭祖。

壮族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乡素有“歌海”之称,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群众性的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尤其是在每年三月初三举行歌圩的日子,要举行搭彩棚、摆歌台、唱山歌、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和放花炮等活动。

壮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在和别人交谈时,从不在对方面前使用第一人称“我”,而是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因为他们认为直截了当地讲“我”字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三)精神民俗

壮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和祖先,道教、佛教对壮族影响也很大。近代以来,有部分壮族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各教并存,相互影响。

壮族还有一些禁忌,壮族人把彩虹称为“龙杠东”(即龙挂在东方),禁止用手指,认为冒犯者手指会秃,老者常以此告诫小孩。忌大门正对大树,认为那样会前途无望。忌踩踏门槛,进出门口时,一般要从门槛上跨过去。送礼忌送单数。两家喜事不能互贺,壮胞认为去祝贺别人的喜事,会将喜气、好运送走,自己就会背时、倒霉。出门忌碗碎,若出门前碗碎,预示出门不顺,诸事不吉利。

土家族聚居在湘、鄂、川、黔、渝毗连之地,主要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物质民俗

土家族民居的特点:多住干栏式的木屋,其中土家山乡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的楼台腾空,楼上一般作“姑娘楼”,是姑娘们活动的场所。木屋中间的房间用来祭祖迎客;左右两间用壁板隔成前后两小间,后为卧室,前为伙房,为起居饮食之所。

土家族服饰的特点:传统的土家族女子上装多为左开襟、肥袖短衣,滚花边两三道,下装为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在衣边、头巾上镶五彩刺绣,佩戴各色首饰。男子头缠23米长的青丝帕,穿对襟短衫。此外,被称为“土家锦”的土花铺盖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享有很高的声誉。

土家族饮食的特点:土家族人民勤于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仗“围猎”,所以具有饮食多样化的特点。土家族多食包谷、稻米,爱好喝酒,喜食辣椒、花椒、山胡椒,最喜欢吃糯米粑粑、火炕腊肉、糖馓(又称团馓)和油茶汤。糯米粑粑即糯米蒸熟后压成的圆饼,经久不坏。

用野味招待客人是土家族对嘉宾的一片厚意。黔地山里野味很多,如野兔、野猪、野鸡、鹿子等。还有一种野蜂蛹,用油炸了吃,是土家族下酒的上等野味,其营养极为丰富。

()社会民俗

土家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现多数人讲汉语。土家族无本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传统工艺,又称“土家织锦”,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西兰卡普、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赶年、调年会。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大月在腊月二十九,小月在腊月二十八,也有二十七、二十六的,所以称为赶年。赶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四川、湖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的土家族人民纪念历史上出征抗倭的传统节日。调年会,土家语叫“社巴”。它是与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相联系的一种群众性歌舞活动。农历十月初,各村寨的调年坪和摆手场(即平坦的开阔地)上锣鼓喧天,与会者往往上万人。除跳摆手舞外,还有汉戏、西戏、阳戏、车车儿灯、龙灯、狮舞等。这种大规模的调年会每隔数年举行一次,单日开始单日结束,会期也是奇数,一般为7天左右。还有一种叫“小摆手”,日期短,只有3天,规模较小。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其中以歌谣、摆手舞、史诗和山歌等最为著名。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傩戏是集戏剧、说唱、诗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源于土家族祭神还愿的仪式,与“梯玛跳神”、“毛古斯舞”等都是古老的傩文化现象。

(三)精神民俗

土家族信仰多神,以祖先崇拜为主,且多数具有原始的色彩,佛教和道教对土家族也有一定影响。

三、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乐东、三亚、通什等七县二市之内。

()物质民俗

黎族民居的特点:传统住房属干栏式建筑,因形状似船只而得名“船形屋”,有铺地形和高架形等形式。船形屋用木柱或竹子支撑离开地面,茅草屋顶呈半圆形船篷状,顶面开天窗。用竹片或藤条编成架空地板,下为畜圈。编竹抹泥墙或椰叶墙,屋的前后设门,门外有船头作晒台,室内间隔像船舱,内设火灶和睡床。现在黎族地区多数住室已为砖木结构的住房代替。

黎族服饰的特点:黎族男子留长发,结发于额前,头缠3米多长的红头巾或黑头巾,喜戴串着铜钱的颈圈。上身穿对襟、无领无扣上衣,以红巾束腰;下身穿长及膝盖的前后两幅布。黎族妇女盛装时佩戴银项圈、珠项圈、银牌、银铃和手镯,穿圆领对襟无袖上衣,以白布、红布镶衣边,下穿绣各种色彩图案的筒裙。黎锦是黎族人最为著名的纺织工艺品,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色彩艳丽、富于特色而驰名天下,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黎族饮食的特点:多数地区以稻米为主食,也吃玉米和甘薯。蔬菜一般煮着吃,很少炒菜。吃肉的方法也多是用火烤或生腌。比较有民族特色的饭食是“竹筒饭”,将米放入竹筒内,加上水,用火烧竹筒,米熟成饭后有竹香味,这种饭最适于出门野餐。酒在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家家会酿酒,喜欢用糯米自酿米酒。嚼槟榔是黎族人的一种嗜好,槟榔是待客、订婚不可缺少的佳品。

()社会民俗

黎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黎族人民热情好客。有宾客至,主人先取出炭火、烟叶、烟筒或槟榔盒,在门口接待。接着把客人的行李(如猎枪、弓箭、尖刀、斗笠等)收放屋内并安排好客人休息,然后准备饭菜。对于男性客人,先酒后饭;对于女性客人,则先饭后酒。

客人吃完饭后应自己洗碗筷,并放回原来的位置。筷子不能交叉放在碗上,也不能把筷子头尾倒放着放在饭碗上,更不能把碗倒扣而把一根筷子放在碗脚上,杯子也不能倒扣。因为民间认为上述做法对主人和客人都是不吉利的。客人要走时,主人不能在家里就把行李递给客人,应在把客人送出门外或送到村寨路口时,再把行李交给客人。

黎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节日当天,各村寨都要举行祭祖仪式,青年男女盛装聚到一起,尽情游戏娱乐,以对歌的形式相邀族外的意中人,并相约来年“三月三”相会。此外,在节日或劳动间歇,黎族人还喜欢跳“竹竿舞”。

居住在广东、海南一带的黎族人民,过春节时,要杀猪宰鸡,置备佳肴美酒。全家吃过“年饭”后,男子要集体上山打猎,女子要结队到河里摸鱼。打来的食物,由全村平分共享。第一个打到猎物的人,多分到猎物一条腿的肉,以示奖励。

(三)精神民俗

黎族的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有些地区还保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传统宗教中鬼神种类繁多,敬畏特甚。主要包括山鬼、地鬼、灶鬼、雷公鬼。此外,黎族尚存对动、植物的崇拜,如崇拜青蛙和牛等。

平常黎族人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